如果兒媳婦上班,下班帶孩子幹家務,孩子上學,公婆享清福,這樣合理嗎?

快樂的13


其實自己上班帶孩子什麼的,無所謂。公婆幫不幫忙是他們的事。不能責怪。但這裡面提到五十多身體健康就開始等著養老,確實有點過了。說明兩個老人比較懶,思想也沒擺正。如果老人不幫忙,最好分開住,不然一地雞毛。


簡單的快樂1986


家中媽寶男說帶小孩是父母的責任,不是爺爺奶奶的責任。於是做媽媽的我24小時上班+帶娃,媽寶男只上班,其它啥都不管。

多次叫媽寶男去找自己的爸媽,讓他們帶他,他也是小孩啊,也需要父母來帶啊,不要在這煩我就行。


塗小畫的顏色筆


說說我自己的事。

我47歲,也是快做婆婆的人了。先說我自己帶孩子那會。我們農村的,孩子小時候帶著出門打工。婆婆是不會給你帶的,因為地裡也有活幹。她幫忙我肯定高興,不幫忙我也沒辦法。現在想起來她那時候不幫我帶孩子還好了,因為她不肯幫忙,所以我們一直和孩子一起,沒有缺失他的成長,真的很幸運。

現在我也快做婆婆了,我的看法是如果兒子兒媳婦都要上班,那就白天把小孩子帶好,做家務做飯,晚上還是要讓他們自己帶。不能一個人全包乾。畢竟我也有自己的生活。如果兒子或兒媳有一個沒工作,那就以他們為主,自己就幫忙搭把手就行了。


藍天278861831


等以後我做了婆婆,兒子有需要我能幫就幫。在自己的有限的能力中能幫就幫。兒媳婦讓看孩子我就給人家看孩子。兒子兒媳婦不用我我也不去打擾他們,只要我兒子樂意兒媳婦愛咋樣咋樣。我才不管呢,畢竟我也是從兒媳婦熬過去的!


你大嬸的


就問題而言,很合理;就問題描述而言,父母這樣做,不妥。

我和你一樣窮,我老婆也和你一樣在家做家務帶孩子,她身體不好,我沒給她去工作,不過,冒似帶孩子比上班還累,因為她總在我面前嘮叨教育孩子的事情。


說說我自己吧,也許對你有幫助。

女兒出生的時候,曾經一度為了讓誰帶而爭吵不休,我的父母已退休有退休金,雖然沒啥大病,但他們老了,不像年輕時那麼精力旺盛,而且有老花。

所以我決定不讓他們帶,而只是從旁協助,畢竟他們學識不高,對待不懂事的寶寶要麼寵溺要麼"放養",不懂得講故事,適時的和寶寶說話,最重要的是念故事給寶寶聽。


起初老婆想上班,後來我跟她說還是專心在家帶孩子好一點,父母很是反對,畢竟就我一個人的工資,很難存錢。

老婆那時脾氣特火,我老爸又犟,所以鋼筋對鐵骨,火星四射,最後在我的一再勸說下,父母同意了我們自己帶,讓他們靜享晚年,多數時候煮飯菜時從旁協助。

如今孩子大了,也懂事了,但大哥的小孩剛出生時就由父母帶,每次得休息時看到他們累到不成人形的樣子,發覺自己沒給父母帶孩子是正確的做法。

因此,孩子還是自己帶的好,畢竟幼教方面,父母比爺爺奶奶做得更全面,而且讓孩子更能體會到父母對她的愛。


對於50多歲的父母,健康不工作賺錢,靠孩子工資養老,除非你們的收入很高,否則賺多少都不夠填補家用的。

個人覺得,你們該開個家庭會議了。

①放寬心,不要總是埋怨,一家人坐在一起,曬一曬家庭收入。

②說一說支出,當支出一比收入大或者對等時,沒有存款或者吃老本,對家庭裡任何一個人都沒有好處。

③如果說到這份上了,父母都無動於衷,那也只好全家人都喝西北風了。

④養老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這樣拖累兒子,最終害了自己也害了兒子,當兒子能力用盡時,如何養老如何善終。

⑤眼光放遠一點,針對現狀,列出將來的後果,順勢提出完美的計劃,最後合理的按排分工合作,共同打造家庭未來。


總之,一家人只有心平氣和,才能談出個結果,先把怨氣收起,畢竟整天在公婆面前喊窮,似乎有點針鋒相對的意思。

家和萬事興,和氣才能生財。


昱喆子情感


個人覺得不合理,50歲身強體壯,手腳能動,完全可以自己養自己,靠孩子們養活,和寄生蟲無有二樣。

當今社會,生活壓力大,處處需要錢,兒子、媳婦上班養娃,生活已是不易;

作為老人應該體諒年輕人的難處,能幫忙就幫幫忙,別給孩子們添亂,增加負擔。

50歲正是老當益壯的時候,現在就享清福、讓孩子們養活,感覺有點太早了。等你老了,幹不動了,再靠孩子們贍養也為時不遲。

人應該活到老幹到老,如果一個人沒有正事幹,人生就沒了奔頭,生活就失去了意義,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前段時間我回老家,我舅媽60歲的人了,辦了個小型的鞋幫加工廠,精神頭十足,大有幹一番事業的盡頭……

人不能倚老賣老,何況50歲的人並不老,應該給自己找點活,自己養活自己,自己掙錢自己花理直氣壯,一來減輕了孩子們的負擔,二來,家庭矛盾也得到緩解,三,人也有了奔頭。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誰有都不如自己有,兒子有還得伸伸手。

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理直氣壯瀟灑人生。


想想1652782534


自己的孩子自己帶,沒毛病。

老人幫你帶是情分,不幫帶是本分。只要老人身體健康不作,能幫忙接送下小孩就已經很幸福了。

我的原則就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帶,不願放老家留守,生孩子之前就計劃的是有婆婆幫忙帶最好,不幫忙帶也不放老家養,要帶在自己身邊。說明一下,我老公家沒錢,兩老人也沒退休金,農村老人。

幸運的是,婆婆從老家過來幫忙帶,我上班搬磚,下班帶娃,晚上和我睡,和孩子感情很好。雖然偶爾和婆婆有矛盾,但大局是好的。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睜隻眼閉隻眼,不計較就過去了。我們也是新時代唸了十幾二十年書的人,格局和眼界總要比生在舊時代的老人家大些,哈哈哈

但真的好累,所以二胎不考慮

另外,你為什麼說你養的是兩個老人,你默認了你自己的爸媽不用你養了?就算你父母不用你一個人養,也要分擔一些的吧

做女人太難,當媽太難,努力賺錢


乖乖乖乖寶兒


很合理啊,我們一直就是這樣啊,我們就沒和公婆一起居住過,就是自己生活,每天就是送孩子,上班,下班,接孩子,回來夫妻一起做飯帶孩子,感覺很幸福啊,從來就沒有起過讓公婆幫忙的念頭!我們有一個同事,生孩子以後一直和公婆一起住,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她說要獨立生活了,就搬出來了,她公婆捨不得啊,但是她說,應該獨立了,關鍵她愛人還在北京上班,每週末回來,她就一個人帶孩子做家務,沒週末愛人回來,一家子回公婆家吃頓飯!當然,她自己生活中遇到什麼問題了,她公婆會第一時間趕過來!生活是自己的,孩子也是自己的,不要什麼事情總是想著靠老人,老人享清福是應該的,畢竟勞碌了一輩子了,老人身體養的棒棒的,不也是兒女的福氣嗎?


無雨落花


孩子5年級了,前天我上班,婆婆居然讓孩子打遊戲從中午打到晚上九點,我到家一看要瘋掉了,電視裡放著遊戲主播,電腦裡下載著遊戲,手裡捧著平板,我婆婆在自己屋裡放聲高歌呢!天天唱歌,啥都不幹,全民k歌裡都得唱了快3千首了,她的屋地髒成什麼樣她都不會擦,衛生都是我在打掃,我怕我兒子總光腳丫跑上跑下,昨天兒子剛考完試,我帶著上班了,到家她剛睡醒午覺,說孩子不在家睡得真香,太好了,結果晚上睡不著了,大晚上11點還在那唱呢。老公天天下午出去跑車什麼也指不上。好不容易今天兒子不上學了,我想睡個懶覺,結果不到7點,婆婆洗漱收拾化妝嘩啦嘩啦吵死了,打扮的美美的去森林公園和人家滑冰車爬山去了。一會兒我還得帶孩子上班去,從今以後,再也不能讓孩子落到她手裡,她都73歲了,還能蹦躂幾年隨她去好了,等她癱床上動不了了找保姆去,別指望我伺候她。




yys楊玉霜


這個假如放在中國,從傳統觀念來說,確實不合理,但是,公婆真的沒有義務幫助兒子兒媳帶孫子。

1.你和你老公的家務和孩子,公婆沒有義務管。

我有個同事,他老公在比較遠的單位上班,她們生下兒子後,因為她要工作,工資又低,僱不起保姆,

所以,就去尋找50出頭,身體健康的婆婆給他們帶兒子,她婆婆直接說了一句:誰生的誰帶,我當年生的三個孩子就是我一個人自己帶大的。

她就把兒子帶到了單位,一邊上班,一邊自己帶兒子,她說兒子哭她也哭,兒子拉屎尿尿,她一邊抱著兒子,

一邊收拾,很多時候她都是餓著肚子過一天的。工作需要外出的時候,她就找個關係好的人,幫著帶兒子。

就這樣,她過了好幾年艱難的日子,終於把兒子混大了。原來婆婆因為兒子小害怕讓她帶孩兒子,

幾乎都是不搭理她的,這幾年看著兒子大了,有時還來單位看兒子。暑假也打電話讓兒子回他們家和他們在一起過。

她呢?一直記著婆婆的話:誰生的誰帶。不管婆婆現如今如何對待她,她都是不冷不熱,不鹹不淡。

保持距離,但是也不疏遠。

還有一個同事,她婆婆在看到她生的是個女兒的時候,當時就轉身離開了,從此後各種教唆自己的兒子和她離婚。

幫忙看孩子那就不要去想了。她說起生下女兒後過的日子,過得生活,就鼻子一酸,眼淚吧嗒吧嗒流出來。

在他們那個年代,很多人是不願意離婚的,她也是這樣的認知,覺得離婚很丟人,自己生個女兒更丟人。

她說在丈夫全家因為她生個女兒各種侮辱她的時候,她也認為自己活該,自己不值得丈夫和她家人對她好。

所以,不管怎麼樣,即便在丈夫要離婚,不管不顧女兒的時候,她都是自己一個人挺過來的。

她說她一個月的工資幾乎都拿去養了女兒,自己很多年連一件衣服也是不買的。

2.十年看婆,十年看媳。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這句話絕對是個真理,我上面說的兩位同事,過了幾十年後,孩子都大了,

婆婆自然也就老了。

生了兒子的那位,自己省吃儉用攢夠錢買了房子,婆婆來了,看到寬敞明亮的房子,有種不想走的意思。

我的同事說到:本來到了晚上,她完全想說句,你們就不用回老家了,晚上就住在這裡。

但是,她沒有說,婆婆即便到了大晚上,還是不情願的回了老家。

同事說到:當年我最困難的時候她如何對待我,我怎能忘記。這幾年婆婆年歲已老,身體每況愈下,

明顯有了討好她的意思,她都還是不冷不熱不鹹不淡維持著。

生了女兒的那個同事,現如今想開了,對丈夫的愚孝進行了反擊,對婆婆當年對她做的壞事,

也做了反擊。婆婆老了,她也不是很孝順,婆婆的女兒,女婿,兒子也是沒有理由,沒有道理向著自己的母親。

婆婆老了的時候,對她說到自己後悔了,她說婆婆對她說道歉的時候,她難過的哭了。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她怎樣對你,不要管,人心換人心。

我是情感領域創作者,喜歡研究婚戀,兩性關係,痛恨道德說教,喜歡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問題,如果喜歡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