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先生的《邊城》,被評為當代白話文小說榜首!好在哪裡?

留村人


野狐試答

題主好,《邊城》是我最喜歡的小說之一,所以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邊城》是沈從文先生的代表作品,沈從文是現代作家中唯一差可比肩魯迅的小說家。1987 、1988年,他兩次入圍諾貝爾文學獎,本可斬獲88年諾獎,但沈先生當年五月不幸去世,諾獎只獎給在世作家,沈先生最終無緣諾獎。但這並不影響沈先生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也不影響許多外國讀者對他小說的喜愛,尤其是對他代表作《邊城》的喜愛。

沈從文的作品有兩大類,一類是他的都市小說,主要暴露現代都市的虛偽、墮落,有《八駿圖》、《都市一婦人》等。一類是他的鄉土小說,這類小說數量多 ,分量重。湘西世界小說中的《邊城》寫成於1934年,屬於沈從文湘西系列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中篇小說。

《邊城》講述了一個愛情悲劇故事:擺渡人的外孫女翠翠活潑單純、漂亮聰明、心底善良,十五歲的翠翠情犢初開,在看賽龍舟時對船總順順的二兒子儺送產生了愛意。儺送的哥哥天保愛上了翠翠,並讓人提親,可儺送心裡也有翠翠,兄弟倆決定唱山歌解決這個問題。天保自知唱不過弟弟,就離開茶峒下桃源去做生意,結果出事死了。弟弟儺送覺得是他害了哥哥,也離開了茶峒,擺渡老人在風雨的夜晚去世了,剩下翠翠一個人守著渡船在等著儺送,“這個人也許明天回來,也許永遠也不回來。”

小說很簡單,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節,沒有纏綿曲折的故事,就像一條清澈的溪水緩緩地流向遠方,也不知道要流到了哪裡去。

在滿目蒼痍,狼煙遍地的三四十年代,《邊城》帶給人們的是青山綠水、寧靜祥和的世外桃源。那裡有溪流、青山、白塔,有賽龍舟、放煙花、唱山歌的事情,有勤勞厚道的擺渡老人和他的外孫女,有無數善良樸實溫厚的鄉親,有虎耳草和許多肥大的鴨子,還有一條溫順的狗……那是一個遠離硝煙,充滿田園牧歌情調的地方。小說中的主人公翠翠被天寶稱作“像菩薩一樣”,她是沈從文心中“希臘小廟裡的神像”,有著人神兼備的氣質。翠翠是沈從文心目中理想的生命,是沈先生對苗民,對整個民族乃至對人類生存狀態探究的碩果。

《邊城》中人美、景美、情美、風俗美,作者的語言美,這都是這部小說的看點,如果和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比較著讀會更有味道,不過在思想性上《邊城》更為深刻。《邊城》是理想的世外桃源,翠翠是理想的生命狀態,一切都是那樣美好,小說為何又會是一個悲劇的結局?這是沈從文先生探索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野狐習禪


我第一次讀到《邊城》,大概是十幾歲,那本書收錄了五四運動時期一些經典作品。如郁達夫的《遲桂花》,葉紫的《星》以及沈從文的《邊城》等等。

讀《邊城》的時候,是在一個夜晚。記得好像是停電,一個人坐在燭光下,靜靜的讀完了《邊城》。當我把書合上的那一刻,我彷彿感覺到自己坐在湘西那個叫茶峒的地方,一個人寞寞的坐在河邊。暮色漸濃,那個叫翠翠的女孩撐著船從薄霧瀰漫的河中慢慢搖來————

《邊城》給我帶來的是一幅濃郁的湘西風土人情水墨畫,書中的人物一個個都是水墨畫裡暈染的點,隨著河水,隨著薄霧慢慢散開,又緩緩走來。他們彷彿是山上的一棵樹,一根竹,在風雨裡活著,在自然中長養。

一輩子在渡口擺渡的老人和自己的外孫女翠翠是《邊城》裡兩個重要的主角。老人身體硬朗,心地善良,翠翠黑黑的皮膚裡透出兩個清亮的眸子,以自己的單純和明澈來到這個世界,和爺爺(事實上是外公)一起過著簡單的生活。翠翠的悲劇是讓人落淚的傷感,從一開始就有了。翠翠父母愛情的悲劇,是宿命的註定。

從翠翠一出生成為孤兒開始,翠翠的孤獨無疑帶著一種催人淚下的憂傷。從小和爺爺長大,相依為命,沒有見過自己的父母,像一朵無根的花,開在春天的原野上。

隨著年齡的增長,翠翠到了青春懵懂的年紀,心事裡莫名的多了一些憂傷,這種憂傷更多的時候是一個人的時候聽到山歌裡關於愛情才有的。

翠翠對於明天,對於愛情的朦朧,讓這個一直觸目青山綠水的女孩子有了心事。她的心事是什麼呢?

鎮上船總有兩個兒子,老大天保,老二儺送。在一次端午節的活動上,翠翠遇見了儺送,就是在這一刻,翠翠的心事有了異樣的觸動。而儺送也是遇到了翠翠後,也一見傾心。兩個年輕人心照不宣,彼此愛慕。當哥哥天保得知弟弟也愛上了翠翠,為了成全弟弟,外出闖攤,不料出了意外。弟弟儺送為了尋找哥哥,隻身一人遠走他鄉。留下翠翠孤獨地守著渡船,痴心地等著儺送歸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故事很簡單,愛情也很單純。《邊城》偉大之處在於,用詩一樣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湘西關於年輕人的愛情故事。

沈從文用大量筆墨,描寫了自然景色的優美,以水墨畫般的背景來展示人性中的善良以及民風的淳樸。無論是小河,還是河面上的薄霧,月光下鳴叫的小蟲,西邊天空的雲彩,孤獨的白塔,在沈從文的筆下,都被賦予了無以言說的情懷寄託。田園牧歌式的恬淡,終究未能逃脫命運的註定。

浪漫主義文學作品的現實意義是,悲劇往往在隨遇而安中如期而至,而人性的真善美在悲劇中所散發出來的光芒,讓我們在無盡的盡頭裡悵茫。

《邊城》猶如一首詩,又如一幅畫。以精緻的細膩的抒懷,不僅給我們帶來文字的美,更是給我們帶來文學的藝術之美和獨特的美學價值。“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最後一句,猶如一滴眼淚,落在閱讀者的心裡。


在塵埃裡相遇


初中的時候第一次讀《邊城》,小小的薄薄的一冊,淺藍色封面,讀了很多遍,在班上傳閱的時候不知道被誰珍藏了去,我找了很多遍也沒有找到。

即使後來買了很多書,沈從文全集都買到手,可以光明正大仔仔細細地讀,卻依然想念當時躲在座位上,偷偷看《邊城》的日子。

十一二年過去了,一直記得最清楚的,莫過於儺送為翠翠一整夜地唱歌,翠翠的夢裡飛的都是象徵愛情的虎耳草,她自己也開心地飄了起來。

《邊城》這本書,算不上happy ending,卻也絕不是簡單的愛情悲劇。

一、《邊城》的故事

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邊,住著主人公翠翠和她爺爺。茶峒城裡有個船總叫順順,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儺送。

端午節翠翠去看龍舟賽偶遇儺送,儺送在情竇初開的翠翠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幾年後,儺送的兄長天保也喜歡上了翠翠,並提前託媒人提了親。天保告訴儺送一年前他就愛上了翠翠,而儺送告訴天保他兩年前就愛上了翠翠。

兄弟倆沒有按照當地風俗以決鬥論勝負,而是採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達感情,讓翠翠自己從中選擇。儺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過弟弟,心灰意冷,斷然駕船遠行做生意。

碧溪邊只聽過一夜儺送的歌聲,後來,歌卻再沒有響起來。老船伕忍不住去問,後來才得知,唱歌人是儺送。幾天後老船伕聽說天保做生意時,船出了事,淹死了。順順不願意翠翠再做儺送的媳婦,老船伕只好鬱悶地回到家。第二天,翠翠發現船被沖走,白塔也沖塌了,爺爺也在雷聲將息時死去了。老軍人楊馬兵熱心地前來陪伴翠翠,也以渡船為生,等待著儺送的歸來。

二、《邊城》的意義

《邊城》寄託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關於《邊城》的主旨,用沈從文自己的話說就是,“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邊城》以撐渡老人的外孫女翠翠與船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儺送的愛情為線索,表達了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這種寧靜的生活若和當時動盪的社會相對比,簡直就是一塊脫離滾滾塵寰的“世外桃源”,在這塊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們充滿了原始的、內在的、本質的“愛”。

作者不僅對兩個年輕人對待“愛”的方式給予熱切的讚揚,而且也熱情地謳歌了他們所體現出的湘西人民行為的高尚和靈魂的美。

話不多說,再讀一遍《邊城》吧。


三尺冬


情節性不是故事化的,而是輕盈跳躍如同散文詩一樣飄逸,讀者一進入《邊城》,將會由始至終甘心情願或不由自主地任它所迷亂,被帶到一種明淨又虛茫的氛圍中。我覺得,閱讀《邊城》,總有什麼是永遠不能用語言進行實實在在的描述的,就是那個氛圍。《邊城》最美妙的細節,是“夢中靈魂為一種美妙歌聲浮起來了,彷彿輕輕的各處飄著,上了白塔,下了菜園,到了船上,又復飛竄過懸崖半腰——去作什麼呢?摘虎耳草!”“她卻同黃狗躺到門前大岩石上蔭處看天上的雲。白日漸長,不知什麼時節,祖父睡著了,翠翠同黃狗也睡著了”,恍兮惚兮,窈兮冥兮,如此的人世遼遠、歲月悠長,沈從文的文字如罌粟般使人昏昏欲睡。

《邊城》雖然只是淡淡地描寫了翠翠與大老二老的交往,但是如果能夠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的滲透力,就會發現這是一部傑出的作品。在幽豔、光潤的文體底層,如同透過細細的網眼,那充滿浸透力的描寫彷彿從對象的肌膚直抵內臟。沒有絲毫粘連,卻像霧一樣瀰漫開來,並且滲透到對象的深處,於是翠翠和二老淡淡的交往就昇華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在邊城世界中,沒有生死之隔,也沒有美醜善惡之分,一切事物都以平等的方式相處,共同形成敘述的和聲。人或為男、或為女,或為老,或為少,或為富,或為貧,他們共同溶解在美好而無情的大自然之中,可以說這一點也是沈從文的重要的人類認識。在湘西這塊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們充滿了原始的內在的“愛”。正因為這“愛”才使得湘西小城、酉水岸邊茶峒裡的“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分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作為個人的人和男女相對的人,以及作為集團的人,分別是不同的存在。但在沈從文那裡卻沒有這種區別。人類的結合,全部都是異性關係,人與物的關係也同樣,所有的人都處在相互滲透著的人類關係的世界裡。沈從文關注的焦點在於,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親密熟悉的程度、相互滲透的程度。宇宙以不息的慾望將萬物匯合為一,而人類的悲劇正在於,這種彼此生命流注、永恆滲透的自然之道,常常被現實的功利計較和誤會阻隔一一破壞。

《邊城》這部作品,如果從語言的意義這一層面來看,只不過是淡淡的日常生活的持續。但是,如果注目於表現浸透力時的那種光潔和親密,也就是說注目於語言的價值的話,就不由你不感到沈從文是位了不起的作家。沈從文作品中男女的結合,與自然四季的律動相似。主人公們帶著同四季變遷一樣的韻律,產生戀情並互相滲透。人們同樣地浸透於自然和萬物,生死的嬗變也應合著自然的節拍。這與神靈主宰萬物的觀點是相通的。在某種意義上是原始宗教式的,這也可以說是東方文學的傳統特徵。

《邊城》的落筆實在太輕了。翠翠淡到似有若無的主體心境映照出溪邊的人生圖像,“月光極其柔和,溪面浮著一層薄薄白霧”,這樣的月下情境在文中幾番出現,那樣的舒緩輕柔,靜謐幽深。但也就在這樣的詩意氛圍中,人世間一切“真正的愛憎與哀樂”發生著,轉瞬又消逝了,只留下一種莫可奈何無從說起的惘然,如煙如霧,漸漸浮上心頭。


西安交大黎荔


沈從文在1988年應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奈何那一年沈先生逝世,按照諾獎慣例,諾獎應頒發給在世的作家,沈從文與諾獎失之交臂,這從中也可以證明,沈從文先生作品的藝術價值,也為諾獎評委會所認可。

沈從文是當兵出身,是從S人堆裡爬出來的,他見過了太多的血X場面,但《邊城》小說描繪的卻是那麼美好,乾淨純粹平淡自然,簡直就是世外桃源。

《邊城》裡邊沒有一個惡人,都是好人,沈先生寫出了人性的善,而這人性的善,超越了時代,超越了國別,能喚起讀者的共鳴。翠翠,天寶,儺送,少男少女,沒有因情生恨,而是溫情款款,這就是一個理想國。這個理想國,在中國以往的文學作品裡沒有出現過,是沈從文先生塑造出來的。沈從文先生憑藉《邊城》等小說,躋身於中國現代一流作家的方陣。

沈從文先生不光是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而且文學語言獨具特色,堪稱是白話小說的典範。小說的語言沙明水淨,瓜清水白,它繼承了明清小品文語言的傳統,不疾不徐,水波不興,簡潔明瞭,富有表現力,有一種自然的美。這種自然又根植於生活,具有極強的生命力。象汪曾祺等作家,就深受沈從文的影響。

沈從文先生取得不俗的藝術成就,固然有其天賦異稟,但與其勤奮努力,還有伯樂的發掘分不開。想當年,作為北漂一族的沈從文,一屋一床一桌一人,寒風中瑟瑟發抖,屢被退稿,看不到出路。幸運地是他遇到了徐志摩與郁達夫二位大咖,經二人的指點提攜,沈從文的創作一發而不可收,迅速成名。

遺憾的是沈從文在建國後,專心研究服飾等文化,擱筆停止了小說創作,也是文壇一大損失。

他與夫人張兆和的愛恨情仇,除了才子佳人的故事,又多了幾分粉色的意味。

沈從文與表侄黃永玉,註定要成為湘西鳳凰城的兩個地標人物。

《邊城》故事,還要一代代上演下去。


阿里亞608


在讀《邊城》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是否像我一樣,有一種觀看中國傳統山水畫的體驗。它朦朧、平靜,雖然沒有鮮明的色彩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但是在閱讀過程中,彷彿有一股像水一樣,淡淡的憂傷,和微微的淒涼,在我們的心中溫柔地流淌。

這就是這部小說的獨特之處,人與人之間無法言說的孤獨,無法溝通的絕望,神秘莫測的命運,構成了一部悲劇。

打破善惡的二元對立的敘事模式

傳統小說最常見的是情節結構敘事方式,但是,沈從文在《邊城》的創作中,放棄了傳統小說常見的情節結構方式,轉而追求情節的自然流動。

傳統小說是怎麼說故事的呢?

我們最常見的故事敘事模式,是人物的善惡對立,忠奸對立。故事是以惡人作惡,小人使壞這樣的情節推動的。如果是愛情悲劇,那多半是因為長輩反對,或者是女二號從中作梗,使得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

好人和壞人的二元對立,是有效推動故事進程的方法。從敘事的角度來說,壞人對故事的貢獻更大,但是,《邊城》這個小說我們看到它完全排除了人力的因素,故事裡所有的人都是好人,但是悲劇卻依然發生了,這更讓我們感到生命的無常。

每個人都是好人,善良而體貼的,但是,悲劇為何就這樣發生了呢?

我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呢,有人可能會有疑問,難道在一個沒有壞人的世界裡就沒有悲劇了嗎?

對呀,在一個沒有壞人的世界裡就沒有悲劇了嗎?顯然不是,那我們為什麼會覺得《邊城》這個悲劇別出心裁很獨特呢?

因為這個小說和別的小說不一樣,傳統的小說都是這麼幹的:

習慣用善惡對立中間對立的模式來解釋悲劇。這種對生活簡單粗暴的處理,實際上看輕了我們的生活,它讓我們誤以為生活的悲劇都是壞人使壞造成的。事實上是不是這樣呢?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悲劇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有偶然,也有必然的;有的是內心的魔,也有的是外力作用。所以,以壞人壞事來解釋悲劇,這種認知太片面了,《邊城》告訴我們,當生活中壞人被拿掉,悲劇依然可能會發生。

那麼,《邊城》在情節上沒有表現為好人和壞人的二元對立,情節也不是在鬥爭中展開得。放棄壞人,對於故事而言意味著什麼呢?

首先,從結構上來看,意味著作家放棄了尖銳的矛盾衝突。這對於寫作者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蘇雪林說過,沈從文的敘事像軟綿綿的拳頭打胖子,全沒有力道,除了我們之前說過的敘事節奏,敘事速度問題,還有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此,沒有尖銳的矛盾衝突,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係也不存在,也就沒有了力量。

另外,放棄壞人意味著我們必須重新看待生活,解釋生活,不能簡單粗暴地用壞人來解釋悲劇。

《邊城》的悲劇,如果一定要尋找原因,可能我們只能說是一連串的誤會,人和人的無法溝通,導致了最後的悲劇,生命的消逝,以及情人的分離。

所以,當沈從文用一種理想的人性來描寫這個悲劇的時候呢,反而發現了這個世界的另一種真實。也就是說,這種理想的人性世界,全部由好人組成的世界,是不真實的。但是,當沈從文把《邊城》這個近似於真空,一樣不可能的世界,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時候,他反而發現了生活的另外一個殘酷真相: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不可能,還有人與人之間無法言說的孤獨與寂寞。

在此之前,中國傳統的鄉土文學有兩種做法:

  • 在都市文明中感受現代文明的震撼,嚮往都市生活,對家鄉物質文明的落後,家鄉人們精神上的愚昧與麻木進行批判。代表人物:魯迅、蕭紅。
  • 在都市商業社會的人際交往法則中,對家鄉的人情、風俗、宗法社會下的田園生活,進行緬懷和眷戀,將家鄉當作自己的精神家園,對鄉土田園的詩情、凝眸。代表人物:廢名。

沈從文繼承了廢名的寫法,用一種詩情畫意的眼光,把自己的家鄉呈現在人前。

哀而不傷的傳統美學風格

《邊城》清新的牧歌風格,就是因為採用了和傳統悲劇不一樣的結構,他放棄了尖銳的矛盾衝突和敘事結構,人物關係趨於平緩平和。比如大佬和二佬,當他們得知雙方喜歡的是同一個人的時候呢,根據我們的閱讀經驗,這時候應該是小說最緊張,人物關係繃得最緊的時候。

但是,沈從文在此時並沒有添油加醋,而是保持小說開始就奠定的平和舒緩的敘事基調。這種清新的牧歌風格也一直是為人所稱道處,就是哀而不傷的美學風格。

和那些緊張激烈扣人心絃的悲劇不同,《邊城》整體上呈現出的是一種寂寞的氣氛,水一樣的春愁。它的整體風格不是大悲大痛,而是一種難以排解的淡淡哀愁。

這種“哀而不傷”的悲劇表現,和中國古典文學中悲劇美學的追求是一致的

想想我們讀過的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通過今夕景緻的對比表達人生的感慨,無盡蒼涼之感盡在其中。中國文學幾千年前,就已經意識到的美學風格,在後來的寫作中被一步步強化,形成一種有意識的成熟的美學追求。

不過,到了五四時期,隨著中國傳統文學的被否定,這種隱忍剋制的情感表達方式和哀而不傷的美學效應,也淡出了現代審美。現代文學以西方為參照起步,作家們習慣了用一種凌厲的筆觸表現悲劇,引起讀者的恐懼和顫慄,而忘記了我們自己的美學傳統。

這種淡淡的憂傷,薄薄的淒涼,像水一樣溫柔的流出來。沈從文說美麗總是讓人哀愁,整個小說就瀰漫著一種溫柔的愁思。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沈從文的童年時光都是在水邊度過,所以整個的小說瀰漫著一種水樣的春愁,邊城就像是沈從文對他童年時光的孤獨回想。

小說最後的結局充分顯示這種哀而不傷的美學風格是作家有意的追求,這也是歷來為人所稱道的一個結局。

開放式結局

“可是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青年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邊城》

以上是小說《邊城》的最後結局,這真是一個讓人拍案叫絕的結尾,不同的人會讀出不同的好。

現代文學史上的悲劇都是封閉式結構,撕心裂肺痛哭流涕的,那種死的死,逃的逃,風格上呈現出一種悲壯的美。

而《邊城》則不同,它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作為故事的結尾。這個小說的不同凡俗之處,就是它的開放式結局。開放式的結局,可以無限發展,如果是拍電視、拍電影,這是可以接著拍續集的結局。

正像是巴赫金在《小說倫理》中所說的“小說未完成的結局”:

未完成性對於藝術家和思想家的意識來說,時間和世界第一次變成了歷史的時間和世界,展現為一個行程的過程,一個朝著實際的未來不斷前進的過程,一個統一的無所不包而又永無完結的過程。

——巴赫金《小說倫理》

巴赫金說傳統的小說具有一種完成性的不變性,我們想想傳統小說一般是怎麼設計結局的,無論是王子和公主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還是梁祝化蝶變成連理枝,故事的結尾都指向時間的終結

而所謂小說的未完成性,則指的就是永恆的未就緒狀態。就像《邊城》這個小說,二佬也許永遠不回來,也許明天回來。結局的時間指向未來,翠翠的生活處於一種永恆的沒有就緒的狀態。這段話確實說出了《邊城》這個小說的特點,一個無所不包卻有永無完結的過程,指向未來的未完成性。

現在文學史上也有很多類似的作品,比如說故鄉,小說中敘事者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最後懷著深深的離愁和物非人非之感離開。但是我們注意到小說的結尾,當敘述者離開的時候呢,突然多出了兩個人,這是水生和紅兒。這兩個人物在之前並沒有出現過,我們有理由懷疑這是魯迅先生有意為之的。魯迅在小說最後寫到,我不希望他們重複我和閏土的命運,希望他們過上新的生活。紅兒和水生的命運到底會如何?他們會重複祖輩的命運,還是走出一條新路呢?一切皆有可能,他們的命運處於一種未完成狀態。所以看著他們作家說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

張愛玲在《自己的文章》這篇文章裡面談到:

我不喜歡壯烈。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烈只有力,沒有美,似乎缺乏人性。悲壯則如大紅大綠的配色,是一種強烈的對照。但它的刺激性還是大於啟發性。蒼涼之所以有更深長的回味,就因為它像蔥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

——張愛玲 《自己的文章》

《邊城》的結局正是如此,他不會讓你痛哭流涕,卻讓人回味無窮,這就是沈從文的《邊城》不同凡俗的地方。

結語

沈從文在《邊城》中構建了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一樣,遠離現代都市文明的邊遠小城。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小說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人和事物,或許讓人感覺不真實。

如果熟悉沈從文的人生經歷,就會知道,他兒時在湘西孤獨的成長經歷,他將自己童年的寂寞與孤獨的心境,用《邊城》這個小說表達了出來。

這種孤獨不光是沈從文個人的孤獨,更多的是鳳凰這個地處湘西偏遠小城的文化上的孤獨。地處偏僻的地理位置,就意味著他們的人們生活在中國文化的邊緣。沈從文有意地略去了那個時代的殺戮和暴力,而突出表現了鄉野文明淳樸、蓬勃的生命力。

伴隨著蓬勃、自然的鄉野生命形態,湘西人文化上的孤獨感也被表現了出來。這種文化上的孤獨,是童年時代的沈從文看到、見到,卻無法具體表述的生命感受。直到他來到了城市後,經歷了種種感受後,才可以通過文學的方式將這種感覺表述出來。

就像小說中,馬路和車路的選擇,是兩種文化的對比。碾坊和渡船的選擇,是兩種生存方式的對比。沈從文有意用一種對比設置,近代商業文明已經滲透到了這個湘西小鎮。

雖然二佬堅定的選擇了渡船,毫不為碾坊心動。但是,我們懷疑的是這個選擇還能堅持多久,當商業文明全面開花的時候,還有多少人能堅持這個選擇呢?

翠翠聽到的背後的人言,眾人對二佬的羨慕,既是人對物的本能追逐,也說明了商業風氣對邊城的入侵。來到城市的沈從文,以碾坊和渡船的競爭,和商業社會抗衡;以馬路和車路的選擇,來和儒家的禮教抗衡。

湘西世界不是地理位置偏僻的化外之地,也不全是沈從文記憶中的家鄉,而是他從源水流域一路往上,一路北上,經歷了千山萬水之後,對現實的思考和思考之後的回答,是對當時墮落的人性,日益發達的商業社會城市文明開設的藥方。

所以,《邊城》的偉大之處,不僅僅是沈從文的個人美麗的記憶,更是他對現實進行思考後,給出的一個回應。


達文有話說


前段時間看完了這本書,感覺就是一個字——美。人美,環境美,心靈美。

翠翠在風日裡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這段對女主人公外貌、性情的描寫,就好似翠翠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精靈,是大自然的女兒,超凡脫俗,清新自然。

在“茶峒”,翠翠和爺爺,還有一隻黃狗,住在溪邊的白塔,小溪清澈透明,魚兒游來游去。這是我們多少人嚮往的生活環境啊,青山碧水,藍天白雲,清新的空氣,和愛的人,聆聽山中鳥兒的歌唱,看著嬉戲的魚兒,簡直就是人間仙境。

住在邊地的人們,都是很淳樸的,即便是妓女,也很渾厚。遇到不熟的主顧,得先交錢,再關門撒野。人既相熟後,錢便在可有可無之間了。感情好的,別離時互相咬著嘴唇發誓,約好了“分手後各人不許胡鬧”。哪日起了疑心,則夢裡必見那個男人在桅上向另一方面唱歌,卻不理會自己。性格弱點的就在夢裡投河,吞鴉片;性格強點的,便手執菜刀,直向那水手奔去。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由於民風淳樸,也不覺得如何下流可恥,他們重義輕利,信守承諾,比那些嘴上講禮義廉恥,實際卻是個偽君子強了不知多少倍。

而最最動人的就是翠翠與大老和二老之間懵懂的情了。在一次看龍舟比賽中,由於一個小小的誤會,翠翠和二老生了情愫,他們相互喜歡著,就是那種隱約的,淡淡的喜歡,都沒有說透。與此同時,大佬也喜歡上了翠翠,當大佬得知二老也喜歡翠翠時,他們兄弟倆並沒有因此產生隔閡,大佬為了不讓弟弟為難,出了遠門,但悲劇的是大佬在水中出意外死了。二佬因大佬的死對翠翠的爺爺生了怨恨之心,認為爺爺一直沒有跟大佬說清楚翠翠的意思,導致大佬總是心神不寧才出的意外。二佬從此便離開了這裡。文章最後說,二佬可能明天就回來,也可能永遠都不回來了。給讀者留以想象的空間。

這是一個理想的境界,不管是世外桃源的環境,還是人們心靈的善與美,我們都是向善的,我們希望將來的某一天,世界真的可以迴歸到它本來的面目,人與人之間就是單純的愛,單純的信任,單純的相處,沒有欺騙、背叛、誹謗、詆譭。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留有一座邊城!





安妮夜讀


《邊城》寄託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這部小說通過對湘西兒女翠翠和戀人儺送的愛情悲劇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運的慘痛事實。


1.

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親也是如此,她們一代又一代重複著悲痛而慘淡的人生,卻找不到擺脫這種命運的途徑。 沈從文通過《邊城》這部愛情悲劇,揭示了人物命運的神秘,讚美了邊民淳良的心靈。


筆者認為,好的文學大半是帶有傷感情緒的,傷感是文學的底色之一,它不同於失落、悲哀、痛苦,傷感包含的情緒更加複雜,而《邊城》就是這樣一曲田園牧歌式的傷感之歌。

2.

關於《邊城》,我們能解讀的角度很多,甚至我們不用到解讀的程度,單單憑藉行文中行雲流水的中文,就可以直接感受到美。這是優秀的文學作品特有的魅力,它可以直接從直覺層面虜獲一個人。


我們在其間,可以看到的是,當一個古老國度的品質和感性被投射到一個古老的鄉和城時,這些古老民族的後代,如何重複著古老的生活。這種古老,你很難用純現代的眼光去解讀,因為會抹殺它的流動性。很奇妙的是,沈從文用一種近現代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古老的一切。

3.

青年男女之間的純純情愛、祖孫之間的真摯親愛、鄰里之間的善良互愛來表現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過翠翠、儺送的愛情悲劇,去淡化現實的黑暗與痛苦,去謳歌一種古樸的象徵著“愛”與“美”的人性與生活方式。


這其中包含一種古老的秩序,不同於現代社會的秩序,一種彷彿是從土裡面直接長出來的、為人們所默認的秩序。沈從文對此並非一味的歌頌,他筆下的湘西,難以歸類。正因為如此,所以才顯得真切而動人。

4.

五四以來的中國作家,留學的巨多,他們學習歐洲的文學體系,並深受其影響。沈從文沒上過大學,他的人生經歷與他的朋友們大相徑庭,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沈從文獨到的起源。他的寫作能源、寫作素材,來自故鄉、來自心靈、來自山水,為此他寫出來的東西流暢、古樸、滔滔不絕而行雲流水。


我們今天之所以給沈從文這麼高的評價,也是因為我們需要從他的作品當中,尋找一些遺失已久的古老國度的情結,我們並非對此作簡單的褒獎或批評,而是在最真切的文學中尋找最真實的況味。


華商書院



《邊城》的情節與行文是渾融一體的,清澈溫厚的情節,清澈溫厚的字句。故事很溫厚,帶民間風味,結尾飄渺,質樸但又飄渺,人的來往、生死、夢境與期盼,都飄忽於水上,文筆亦如此,是最簡單的詩。文情、文氣與文筆相得益彰到這程度,極難得。      比起其他故作清純的小說,沈從文先生的清澈在於:   他的小說並不迴避悲劇,並不迴避死亡(天保和爺爺的死去),也不迴避妓女們的存在。他的清澈,是另創了一個質樸地接受一切、如實道來的語境。   所以《邊城》裡的妓女和粗野水手,都比當下許多閨閣小說裡滿口偽文言的大小姐們乾淨得多。         而且,這小說使的雖是現代漢語,但氣質是上接六朝煙水的。         比如說,蘇童先生的句子,比如“父王駕崩的那天早晨,霜露濃重,太陽猶如破碎的蛋黃懸浮於銅尺山的峰巒後面”,要讓余光中先生來評價,必然會覺得略帶翻譯腔。   比如說,餘華先生的句子,比如“屋簷滴水所顯示的,是寂靜的存在,我的逐漸入睡,是對雨中水滴的逐漸遺忘”,亦然。   並不是這些不好。當代中國小說的語調,是西方文學和中國文學混合而來。莫言先生小說中的拉美腔、殘雪先生小說中的卡夫卡味道,諸如此類,不是壞事。      但趨勢和傾向是比出來的。有些小說家,是受過西方影響,但語句中間,亦然帶純粹中國語言味道的,比如張愛玲,比如老舍先生。   以及沈從文先生。      老舍先生的文字是北京口語的,而沈從文先生,帶有一種,怎麼說呢?中國古散文的字句質感。      “為了住處兩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來……翠翠在風日裡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      這句裡,有種細膩的微妙語感。最好的兩個字,一是逼,“翠色逼人而來”,一是“長養著”,非常質樸。   這兩句,帶著中國傳統詩歌煉字的味道了。            我以前開過個玩笑:   我覺著魯迅先生的字,不涉及吵架時,有點戰國秦漢氣,洪荒感,稜角蒼翠。   汪曾祺先生的字就是明文了,熱鬧許多。 張愛玲的文字,是書卷氣的,可秀雅可靈動,但與蕭紅的一比,就顯出還是讀過書的人。   沈從文先生的字,比汪先生古許多,比張愛玲的又要平淡簡遠。像東晉到劉宋時候的文字,熱鬧也熱鬧得古樸乾淨。      “爺爺到溪中央便很快樂的唱起來,啞啞的聲音同竹管聲振盪在寂靜空氣裡,溪中彷彿也熱鬧了一些。實則歌聲的來複,反而使一切更寂靜一些了。”      這末一句,他人寫不出,真有六朝書信清談的玄靈清透之感。



尼古拉斯憶心


小說文字樸素,沒有華麗的描寫,一如小說中的人物。但是小說卻很美:意境美,人情美,風俗美。發表後如一股清新和煦的春風吹進了都市人的心坎,故得高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