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遊方寸,筷意人生


指遊方寸,筷意人生

筷子的起源

中國的美食,聞名天下,自不必多言一二,作為中國美食的工具,筷子也是不可或缺的。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認識“筷子”這位朋友。

中國很早就已經使用餐具,用勺子的歷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歷史約4000年,用筷子的歷史至少有3000年。

筷子,可謂是中國的國粹。它既輕巧又靈活,在世界各國的餐具中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我國使用筷子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記·微子世家》中有“紂始有象箸”的記載,紂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國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歷史了。

指遊方寸,筷意人生

先秦時期稱筷子為“挾”,秦漢時期叫“箸”。到了明朝,因“箸”與“住”字諧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語,所以就反其意而稱之為“筷”。這就是筷子名稱的由來。

有關典故

姜子牙與筷子

這一傳說流傳於四川等地,說的是姜子牙只會直鉤釣魚,其他事一件也不會幹,所以十分窮困。他老婆實在無法跟他過苦日子,就想將他害死另嫁他人。

這天姜子牙釣魚又兩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說:“你餓了吧?我給你燒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確實餓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飛來一隻鳥,啄了他一口。他疼得“啊呀”一聲,肉沒吃成,忙去趕鳥。當他第二次去拿肉時,鳥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鳥為什麼兩次啄我,難道這肉我吃不得?為了試鳥,他第三次去抓肉,這時鳥又來啄他。姜子牙知道這是一隻神鳥,於是裝著趕鳥一直追出門去,直追到一個無人的山坡上。神鳥棲在一枝絲竹上,並呢喃鳴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夾肉就在我腳下……”。姜子牙聽了神鳥的指點,忙摘了兩根細絲竹回到家中。

這時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於是將兩根絲竹伸進碗中夾肉,突然看見絲竹噝噝地冒出一股股青煙。姜子牙假裝不知放毒之事,對老婆說:“肉怎麼會冒煙,難道有毒?”說著,姜子牙夾起肉就向老婆嘴裡送。老婆臉都嚇白了,忙逃出門去。

指遊方寸,筷意人生

姜子牙明白這絲竹是神鳥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驗出來,從此每餐都用兩根絲竹進餐。此事傳出後,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鄰也紛紛學著用竹枝吃飯。後來效仿的人越來越多,用筷吃飯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這個傳說顯然是崇拜姜子牙的產物,與史料記載也不符。殷紂王時代已出現了象牙筷,姜子牙和殷紂王是同時代的人,既然紂王已經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絲竹筷也就談不上什麼發明創造了。不過有一點卻是真實的,那就是商代南方以竹為筷。

妲已與筷子

這個傳說流傳於江蘇一帶。說的是商紂喜怒無常,吃飯時不是說魚肉不鮮,就是說雞湯太燙,有時又說菜餚冰涼不能入口。結果,很多廚師成了他的刀下之鬼。寵妃妲已也知道他難以侍奉,所以每次擺酒設宴,她都要事先嚐一嘗,免得紂王鹹淡不可口又要發怒。

指遊方寸,筷意人生

有一次,妲已嚐到有幾碗佳餚太燙,可是調換己來不及了,因為紂王已來到餐桌前。妲已為討得紂王的歡心,急中生智,忙取下頭上長長玉簪將菜夾起來,吹了又吹,等菜涼了一些再送入紂王口中。紂王是荒淫無恥之徒,他認為由妲已夾菜餵飯是件享樂之事,於是天天要妲已如此。妲已即讓工匠為她特製了兩根長玉簪夾菜,這就是玉筷的雛形。以後這種夾菜的方式傳到了民間,便產生了筷子。

這則傳說,不像第一個傳說充滿著神話色彩,比較貼近生活,有某些現實意義,但依然富於傳奇性,也與史實不符。考古學家在安陽侯家莊1005號殷商墓中發掘出的鋼箸(筷),經考證其年代早於殷紂末期的紂王時代,顯然,筷子既不是紂王發明,也非妲已創造,應是更早的產物。

產品展示



指遊方寸,筷意人生

指遊方寸,筷意人生


指遊方寸,筷意人生


指遊方寸,筷意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