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今年的旅遊行業會好起來嗎?

去越南逛小巷


答案是很難,今年最受打擊的就是旅遊業,其次就是酒店餐飲零售等等了。

旅遊業一年之中的旺季,就是春節,五一 十一節日了。這其中春節,完全不用看,五一估計疫情剛剛進入尾聲,餘威尚在,沒多少人敢去拿人身安全做嘗試。

十一大多數人心理也會受到影響,需要一個修復的過程,所以今年是不用看了。


弈1


從經濟角度來講,旅遊行業的反彈是可以預測的;

  • 2020年的春節期間,受疫情影響,旅遊,餐飲等聚眾的服務型行業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而2020年第一季度,受經濟週期的影響本就是處於經濟下行階段,加上疫情的影響,出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也是可以理解的;

  • 我搜集了2019年春節期間的旅遊gdp的增長情況,2019年春節期間,全國旅遊人數達到4.2億人,相比去年增加7.7%,因旅遊產生的收入高達5000億元,各省情況如下圖所示:

  • 而2020年疫情交通管控的情況下,幾乎都在閉門鎖戶,旅遊消費屈指可數,具體數據暫無法統計,但是疫情蔓延,旅遊行業是重點衝擊行業,經濟下滑是板上釘釘;

但是我認為,在未來不久,疫情出現拐點的同時,將是旅遊行業反彈的時機,也就是說2020年旅遊行業將會迎來一波小爆發,但是整體來說旅遊經濟是一種消費升級的表現,旅遊力度的強弱取決於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多少;在第一季度低潮期過了之後,旅遊行業會上升到原有層次;

近幾年,隨著人均CPI的增加,旅遊行業已經連續三年保持8%以上的增長率,遠超GDP的增長趨勢,所以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的後三季度,旅遊行業的發展也是處於快速增長階段,旅遊行業的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但風險點也是有的,參考02年的sars病毒的影響週期,病毒的結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對旅遊的影響也是一個緩慢提升的過程,如果是遵循價值投資邏輯的愛好者,可以將旅遊行業作為長期價值投資的備選標的,但是如果是想趁短期爆發獲取利益,還是謹慎小心為好;


拉瑞


至於旅遊業的走勢,首先是取決於疫情的走勢。目前來看,相對於2003年的非典,最大的不利因素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潛伏期長,傳播更為隱蔽,防控難度更大;有利因素在於政府經驗和應對能力總體上有很大提高,輿論監督的逐步到位,同時防範疫情的反應速度和舉措也遠勝過2003年。因此儘管現在伴隨病例數量的快速增加,疫情和輿情一起發酵,民眾精神高度緊張,但隨著應對疫情走上正軌,有理由相信在今年一季度,對疫情的戰鬥有望取得階段性勝利,這也能為後續旅遊業的復甦贏得更多時間。

如今,伴隨著疫情防控週期的拉長,各大景區開業尚無明確時間,旅遊業總體損失將遠超5139億元的水平。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3年受非典影響,我國旅遊業總收入為3442.27億元,同比下滑11.24%,若疊加2002年10%的同比增速,則非典影響旅遊業20%左右的營收。若以2018年全國旅遊業51278億元的總規模為參考,此次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或超萬億元。

據文化和旅遊部官網消息,文化和旅遊部2019年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於3月28日下午舉行,解讀《國有文藝院團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關於促進旅遊演藝發展的指導意見》。

  文化和旅遊部政策法規司副巡視員周久財在發佈會上表示,旅遊演藝儘管發展了很多年,但是在當前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背景下有著特殊的意義,而且相比巨大的市場潛力,它的發展空間還非常大,此次的文件中也明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疫情當時,壓抑太久的民眾在結束後會有短時間的反彈,但是此次疫情易傳染潛伏期時間久的特點,一時間人們無法迴避這個問題,寧願躲著點也不願扎堆,五一應該經營還是比較冷清,十一可能會回升。可以彌補疫情造成的部分損失,但是當下的情景並不樂觀!

疫情過後旅遊還是民眾的剛需,做好自身的品質服務、提升園區質量、體現特色旅遊業的前景還是樂觀的!







灃洲


很多人拿2003年非典對比,覺得旅遊會快速好起來,甚至爆發式增長。但那時儲蓄率高,影響面積小,停工短,國際環境良好。

1,大部份人開始賺錢攢錢,疫情期間只花錢沒收入,房貸車貸,物業水電,話費網費筆筆都是錢。

2,部分人群疫情期間是用年假抵消。所以沒長時間出行的時間。

3,很多旅行公司關張了,剩下的生意會好些但不會有補償效應。

4,今後人扎堆的生意,會有一兩年不好做。

5,今年延遲開學,很多地區推遲放暑假時間,保證學生的功課整體不落下。往年暑期也是旅行旺季。

以上

疫情能在3月控制,暑期開始會慢慢復甦,但也有限。

不要對今年的旅遊行業有任何僥倖心理。

大洗牌和大量倒閉裁員是必然的。



四表哥


答案是肯定會好轉的,它取決於疫情的發展,我們來看看原因。

首先本該出現的春節旅遊旺季,由於疫情的影響,大家都選擇了呆在家裡,已經定好行程的也都退訂了。這次疫情不僅影響了旅遊業,其它的零售,餐飲,娛樂,運輸等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基本第一季度這些行業肯定是好不起來了。

其次我們都知道,疫情肯定是會被控制住的,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只要疫情一有好轉,春節期間被抑制的旅遊,餐飲,娛樂等消費就會集中爆發出來,如果4月底疫情得到控制,那麼五一,旅遊業就有可能慢慢的復甦,那麼到十一,旅遊就會出現爆發式的增長,因為比較在春節期間的消費都被抑制住了,大家呆在家裡心裡本來就鬱悶,所以疫情一好轉,大家肯定就會選擇出去散散心,春節期間沒聚會成的,還要補上。


最後,我們要相信我們國家,相信那些不顧自己安危,衝在一線的白衣勇士們,只要大家團結一致,這個疫情肯定會被戰勝的,疫情一旦過去,國家也會出臺利好政策,各個行業也會慢慢的轉好的。



小波談管理論經濟


我覺得今年的旅遊行業會好起來。

由於今年春節期間,在我國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都啟動了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全國人民都被籠罩在這該受千燒萬灼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陰影下,至使人民停止各項社會活動,全力投入到抗擊疫情中,全國人民眾志成城,齊心合力,疫情很快會結束的,待疫情結束後各行各業必定會迎來一般爆發力,旅遊行業也不例外。

旅遊行動少不了交通出行、食、住、購物消費,在疫情期間這些行業及其供應鏈顆粒無收,損失慘重。旅遊行業是一個龐大的收入行業,據統計旅遊行業資料顯示:2018年國內旅遊人數達55億人次,全年旅遊總收入5.9萬億元,2019年國內旅遊人數達60億人次,全年旅遊總收入6.5萬億元。由此可以看出旅遊行業的份量,那國家必定會制定更好的辦法及更合適的政策令旅遊行業好起來。

疫情過後,很多的旅遊公司為了減少損失會推出更多的優惠措施換回市場。這時,受疫情鬱悶已久又有條件出門旅遊的人民都會很主動尋找喜歡的旅遊路徑去散散心,看看大千世界,看看華夏美境,近距離看看驚呆世界的、令外國人驚訝的、在十天內就建成的火神山應急大醫院的外貌,以境泛現祖國強大的欣喜。

所以,今年的旅遊行業會好起來的。








兔入月宮


最新新冠疫情,截止2020/02/14日11點33的數據如下。還是很嚇人的!旅遊業今年如何,主要看疫情後續發展!不過旅遊業中長期還是看中國自身經濟發展,短期對酒店旅遊業影響很大是不爭事實。今年對企業很多隻能是活下去,是不爭事實!回想當年SARS事件,於2002年在中國廣東順德首發。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漸消滅的一次全球性傳染病疫潮。 在此期間發生了一系列事件:引起社會恐慌,包括醫務人員在內的多名患者死亡等等。對各行業影響都很大,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旅遊灑店,數據如下!

來自澎湃消息,上海海昌海洋公園自恢復開園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園區景區影響等影響可想而知,停業近一年對公司對企業意味什麼?

我們只希望在全國人民齊心協力的共同努力下,國家可以儘快控制疫情,讓中國經濟儘快回到自身軌道上來!





阻力支撐位


今年的旅遊業不會太好,每年春節是旅遊小高峰,突如其來的疫情使整個旅遊業來個措手不及,前期的宣傳,酒店,餐飲,景區及工作人員都按了暫停健。

現在上班的在家不能上班,學生不能上課,所有行業都在暫停,如果疫情不能結束,一大部分人都沒有收入,生活都沒有保障,那還有錢去旅遊,學生開學延遲,暑假假期就會縮短,暑期旅遊人流也會大大減少。

我們新疆這邊的高峰期7、8、9月也就不存在了,我們這些旅遊從業人員該怎麼辦。

我們太難了[捂臉]











心動遊疆租車服務


我覺得從長期的角度看旅遊行業隨人們生活水平提升,一定會越來越好,但中短期角度看,受到影響是巨大的,個人認為旅遊行業今年很難好起來,原因主要以下四點,一,時間上,參考上次非典,疫情完全結束,預計要到8月份,暑期基本結束,人群出遊時間會大大減少。二,消費力看,由於疫情造成的假期延長與停工,造成大量企業收入銳減,但房租人員資金成本等剛性支出仍存在,影響經營企業的效益,同樣也會影響從業者的收入水平,相信消費力的降低會對遊行的意願造成較大影響。三,心理影響,中國大部分旅遊景點人員密集,而疫情造成的心理陰影不可能短期消除,在一短時間內還是會盡量避免去人口密集的旅遊景點。四,消費習慣,較長時間的自我隔離已經培養了較多的居家消費方式和娛樂方式,並形成一定習慣,這些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旅遊。綜上來看,今年旅遊行業會較艱難。


邏輯股市兵哥


夠嗆,旅遊業興起得有兩個基礎條件,一個是人們有時間去,一個是得有收入和富餘錢,今年遇到前所未有之疫情,使許多人不能正常工作和經營,不但超前花了許多錢還減少了不少收入,一旦疫情過後人們會抓緊時間工作和做買賣掙錢挽回損失,不會在有閒工夫閒錢去熱衷於旅遊了,必然使旅遊降溫這是必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