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縣:“大喇叭”成疫情防控“聲”力軍

通訊員 杜寧生 劉瀟晴

“鄉親們,今年情況特殊,串門人家也不歡迎你”“親戚年年都能走,今年不走明年走”“人多不要湊熱鬧,勤洗手,多通風,出門戴口罩,沒事在家跳跳廣場舞”面對新冠肺炎的嚴峻形勢,甘肅康縣陽壩鎮杜壩村的大喇叭裡裡的方言鄉音,話糙理不糙,情真意更切,除了貼公告、上門宣傳等方式外,大喇叭成為鄉村宣傳的“聲”力軍。

康縣像杜壩村這樣居住分散、信息傳播不暢的山村,幾個村社幹部、一個移動大喇叭、一個移動音箱,就成為一支鄉村防控抗疫的宣傳隊。他們在監測點24小時輪流值班,每天播放著最新的疫情防控和權威信息的發佈內容。

“有的村民,尤其是上了年級的,普通話聽不太懂,宣傳內容也聽不太明白,我們就用大喇叭用村民聽得懂的方言和他們聽得懂的話錄一遍,反覆播,天天更新,讓村民全面瞭解最新疫情,知道防護措施。”杜壩村駐村幹部杜曉娟說。

“大喇叭一喊,心裡就踏實了。”杜壩村村民杜正餘說,“現在網上各種消息都有,也不知道哪個真哪個假,聽到村幹部在喇叭上播放的內容,心裡就明白了,心裡也不害怕了,我們也會積極配合,知道怎樣應對。”

“通過大喇叭鄉親們及時瞭解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村民們主動取消了聚餐、串門、打牌等聚集活動,對一些防控意識薄弱的,我們會在大喇叭上公開批評,讓大家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增強了村子防控抗疫的凝聚力。”杜壩村黨支部書記杜紅海說。

“雷霆與雨露、一例是春風。”在新冠肺炎防控抗疫的關鍵時期,大喇叭質樸的聲音因擔當而有力、因情真而動聽,這種最接地氣、最通民心的方式,向四面八方傳遞著科學防疫、全民防疫的聲音,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硬核”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