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在家炒股的人是怎麼想的?你支持這種做法嗎?

頭條金融


辭職在家炒股的原因無疑是工作壓力大、人際關係複雜、工作沒未來、人生渺茫;在家炒股就成為自由職業,人身自由不受領導管制,不需要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最主要的是在股市他能看到賺錢的希望。股市給他的希望大於工作,所以才考慮辭職在家炒股。

多數人辭職在家炒股不是能力成熟而是被迫離開職場投入股市。所以選擇在家炒股要做好必要的準備。

股市有風險,能在這裡穩定盈利的交易者不會超過10%,而且成長週期很漫長,最起碼要經歷兩波牛熊轉換。經歷兩波行情可能需要十年的時間,如果這十年裡不溫不火,生活開銷怎麼解決,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交易者是孤獨的,長期在家炒股與外界接觸少,是否熬得住?如果交易不如意鬱悶煩躁是無處發洩的,找家人發洩無疑會影響家庭和睦,怎麼辦?長期不盈利家人也會有意見怎麼解決?家人給的壓力怎麼化解?這些都是在家全職炒股可能面對的問題,如果能穩定盈利全都不是問題,但是在股市虧錢才是常態,把這些問題想好在考慮是否辭職在家炒股。

我個人建議如果不能解決長期生活開銷問題,不要輕易辭職在家炒股


交易生芽


由於工作關係,在我的印象中,我認識三位專職炒股的個人投資者。

講講他們的模式,或者對你的選擇有幫助。

1)專門做低風險投資的T先生。

T先生和我們營業部經理比較熟悉,資金量不大,但是還是送他一間大戶室。

我負責維護T先生,也會幫助T先生做點雜事,所以對他的情況瞭解一二。

他主要代客理財,但是他深深知道自己半斤八兩,他所做的代客理財都投資於低風險產品。

比如開了十幾個賬戶進行新股申購,再比如股指期貨剛出來的時候,雖然很簡單,但是套利的人太少,當時套利空間三百多點以上,年化回報也不錯。

他手上有十個左右幾百萬的賬戶,客戶都是偏保守的賬戶,他也就收個管理費。

2)拿著幾十萬天天T+1的H老師

H老師原來是一位中學英語老師,炒股只是一個愛好。後來他越來越對炒股感興趣,形成了自己的模式,每天做T+1交易,我專門分析過他的方法,交易方法很固定,風險也很低。

在股災來臨之前,他的賬戶翻了幾倍,每天T+1,還能穩定的複利,驚為天人

後來,股災來了,他的賬戶也免不了出現回撤,但是還好,只是回吐利潤,沒有虧損本金。

目前,他仍在每天交易,賬戶淨值卻橫盤很久,可能要等到下一次系統性行情。

營業部看不過去,主動調低了他的佣金和融資利息。

3)徹底鹹魚翻身的同事W

同事王,不,前同事王,之前很屌絲,但是對財富無限嚮往。

舉個例子,我們公司之前訂閱了證券三大報,瞭解的童鞋們懂得,那報紙的厚度……賣廢紙都比訂價高,於是他就蒐集公司舊報紙然後中午拿去換飲料喝。而且還用公司的電腦掛機網遊(公司電腦24小時開機沒人管),養號賺錢……

後來牛市逐步來了,由於工作的關係,他結識了不少股市中的大牛,也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這裡面的事兒,應該不能細說)

徹底發了,股災對他也沒有毛線影響。

現在已經早早辭去工作,在深圳有了別墅,送老婆的生日禮物是深圳灣附近的一套房子,開著保時捷,辦理了歐洲移民,比較高調,朋友圈經常發在歐洲旅遊的動態……

在我們中間,他儼然已經成為一位大神。

……

說了那麼多,我想說的是:

A股是散戶模式主導的市場,其中一定有零和博弈的邏輯待你去發掘。

任何人都有概率可以獲得穩定收益,甚至,財富初始積累的機會

但是前提是:你一定要明白自己獨特的競爭模式是什麼。

信息?資金?技術?基本面?

如果你都沒有,看了幾本爛大街的書就以為天賦異稟,那麼你就是分母的命。


互聯網策劃師


這個問題分兩個情況回答你:

第一,就是我師傅這類的人。

我師父在29年前股票開市後就一直在家炒股,沒有上班。在29年裡,他通過了自己的學習和經驗,在股市裡獲得了兩套上海的房產,並且持有股票市值幾千萬。

所以,對於他這樣的人來說,是成功的,是值得讚揚的。不過在剛開始的幾年他也虧錢,他也投機,但是幸運的是他比別人更刻苦的學習和反思,知道了股票要靠投資,而不是靠“炒”,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第二,就是大部分的散戶。

大部分的散戶在牛市的末期,或者一輪行情的末期,在股市裡獲得了一些利潤和回報,就想著要辭職炒股。其實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理智的。

因為股市的投資是一個新人拿錢賺經驗,老手用經驗賺錢!如果你沒有走完從虧錢開始學習,從不虧錢開始進步,最後達到穩定收益這一整個過程,那麼最終的結果一定是重新來過。

So....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牛市賺錢,但是一到熊市就把之前賺的全部吐回去的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開始覺得自己辭職炒股一定行,然後自己真的去做了,就不行的原因。

因為你缺少三樣東西:

1)足夠多的資金!因為股市是一個熊牛週期的地方,2年左右的牛市4年左右的熊市,那麼在4年左右熊市裡,賺不到錢的時候,你能承擔起這幾年的支出嗎?

2)閒錢。股市是一個需要長線投資的地方,所以必須用閒錢,而不是借來的錢,有槓桿的錢。

3)十多年的經驗和完善的交易系統。只有經歷至少兩輪完整牛熊市的人,才能夠實踐出自己的完善交易系統,才能夠在股市裡持續的盈利。

綜上,大部分的人在沒有達到以上三個條件之前,就想著辭職炒股。那無疑就是讓自己處於不利的位置。除非家裡有礦,否則最後的結局一定是賠光大部分的積蓄,在乖乖地回去上班。

記住股票投資好像是挖井!千萬不要東挖挖西挖挖,結果哪裡都不出水!情願十年挖一口井,也不要一年挖十個坑!成功不是靠著一夜暴富,而是靠著日積月累!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專欄】有乾貨,歡迎“品嚐”。


琅琊榜首張大仙


看到這個問題就是想到我做職業股民的時候,我當時就是從證券公司辭職後做職業股民的,兩年多之後實在頂不住職業股民的壓力,最終回到上班一族,下面說說我個人職業股民的感受與看法。

其實真正辭職在家炒股的人有兩個想法,其一就是以為自己炒股能力很強,可以在股票市場專職炒股,能從股市賺到錢,肯定不願意去上班了。其二就是辭職炒股後變成了自由職業,自由職業沒有人管,也不能受人約束,想幹嘛就幹嘛,最重要一點就是不用勾心鬥角,這樣每天生活很累。我個人認為這就是絕大部分辭職炒股的人真正想法,其中也是包括我自己,我當時辭職炒股就是有這兩個想法才職業股民的。


但等真正辭職炒股之後,現實的股市,現實的生活並不是想象的這麼簡單。由於職業炒股,每個月的生活開支都是靠炒股賺來的,每個月心理壓力特別大。其次就是買賣股票也是特別大,由於想炒股賺錢,選一隻股票考慮這個,考慮那個的,最終自己操作的跟股票走勢是背道而馳的,總是與牛股擦肩而過。

職業股票除了金錢壓力太大,心理壓力更加大,心理的包袱更加沉重,這是兩大原因就是很多職業股民堅持不下去的原因。其實很多職業股民炒股能力都不差,但真正做職業股民之時由於自己因素和外界因素,來自各種壓力導致炒股盈利特別慢,但最終都是放棄職業股民,回到職場上班。

至於支不支持大家做職業股民,我個人覺得不能否認所有人,我只能說因人而異吧。

假如說你有閒錢,最起碼有200萬資金起,而且還有一筆資金用來生活開銷的錢,每個月的生活開支不用靠股市賺到錢支撐生活。加上炒股能力挺強的,成功概率高,贏多虧少的這種情況,我個人是支持職業股民的,職業股民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反之假如完全靠股市賺錢,每個月都要從股市抽資金的人,不管你炒股能力強與不強,我個人都是不支持職業股民的。因為金錢壓力會遠大於心理壓力,心理壓力太大會讓你無法堅持職業股民。

總之想要辭職炒股的人,不管你怎麼想,想的有多美好,等真正去職業股民之時,你就會發現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建議那些有辭職炒股的人,要三思而後行,兼職炒股是最好的方式,這是我個人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老金財經


辭職在家炒股的人99%是這樣想的。

自認為自己很聰明,能夠戰勝股票市場,能夠通過炒股實現財務自由,都覺得自己掌握了炒股的絕招,總之一句話,辭職在家炒股的人覺得自己很牛。這部分人幾乎都屬於證券公司的底層員工,在證券公司混不下去了,且又不想去做、或者說不會做其它工作。

我有一個朋友,畢業後再國金證券工作,做過客戶經理、櫃檯開戶等崗位,2015股災之後實在辭職,2016年5月開始用5萬配資20萬職業炒股,經常給我將某某股票怎樣,大盤會漲會跌,這一年少有音訊,前兩天才聽另一個朋友說,被市場淘汰了,現在在深圳做什麼數字貨幣。

所以,我極其反對辭職在家專職炒股,其原因在於:

第一、持續穩定盈利很難。炒股一次賺錢簡單,兩次也不難,但是拉長時間,三年五年來看,幾乎沒有人能做到持續穩定的盈利,即使強如股神巴菲特,也有大虧的時間。

第二、辭職在家炒股的人,99%都還沒有實現財務自由,寄希望於在股市實現財務自由,很多甚至是剛剛解決溫飽問題,資金實力有限,經不起市場折騰,而A股市場牛短熊長,大部分都倒在牛市來臨之前的黎明。

第三:炒股需要專注、專一,客觀、理性的看待市場,是一個長期的持久戰,需要家人的理解。但是大部分家庭不可能忍受兩三年不賺錢,反而虧錢的現實,家庭戰爭隨時開啟,這會導致炒股投資交易失衡,虧損是大概率。

第四:國內個人投資者,99%沒有正確的投資理念,全部是MACD、KDJ、均線這些玩意,每天追漲殺跌,疊加快速致富心裡,高昂的交易成本和虧損很快就吞噬了利潤和本金,最後黯然離開股票市場。

第五:股票市場陷阱太多,制度建設還待完善,投資者不可避免會踩雷。那麼多的專業投資者都折戟ST康美,個人投資者有啥優勢迴避這樣的地雷喃。

總之,辭職在家炒股的人,心裡想自己很牛,但是一番折騰下來,浪費時間和資本,我堅決反對此種做法。

——————————END——————————


溯源歸一


之前確實我有這樣一個朋友,我還經常問他股票的事,讓他幫忙薦股,後來這個朋友怎麼樣了?

十一期間見他,已經徹底不炒股,和三個朋友一起創業,不再接觸股市。

問他為什麼,一聲嘆息說,咱吃不起這個飯,老婆小孩都要養活啊。


確實,剛大學畢業四五年,小贊一些積蓄,沒結婚沒買房,感覺自己有魄力和年內在股市賺一筆

這是我對我那個朋友的看法,確實,15-17年這段時間,我們一起聊經常聊的就是股市,他也是我們朋友圈的大神。雖然後來他說虧得不少,但是應該還是賺了點的,只不過中間也有其他花銷比較大。


對於這種情況,我是不支持也不反對

炒股本來我認為就是一種職業,術業有專攻嗎。

就像很多人開飯店、做生意一樣。誰都不能保證開飯店一定能賺錢,只要用心去做,並且對風險的預期和收益有合理的控制,其實,去做什麼完全沒問題。


怕就怕,當你把炒股變成職業後,有玩一玩的心態變成了賭賭的心態,那可能就會有大問題。

所以,如果全職炒股,我認為一般人還是別太認真,可以作為階段的嘗試,攢一些經驗是可以的。


真知保


親愛的讀者君,晚上好!你能讀到這些不知所云的文字表達,是我的榮信!剛才看到一個辭職在家炒股的話題,實在忍不住想寫幾句,因為我就親身經歷了這樣的一段時期,講出來希望對那些有這種想法的朋友有點幫助。我是2007年入的市,剛好碰到大牛市,基本買什麼股都會賺一點,除非運氣實在太差。人都是在無知的時候膽子特別大,我也不例外,那時基本全倉殺入,所以賺得也快。被不斷的盈利矇蔽了心智,終於辭去月薪過萬的工作,在家每天4小時目不轉睛的盯著電腦屏幕,腦袋裡除了股票,什麼都沒有,甚至有時候都忘了吃飯。終於,大盤在高舉高打的歡呼聲中轟然倒下,迎來了股市長達7年的寒冬,在這7年中我虧光了所有本金,欠下鉅額債務。很多時候想死的心都有,在這裡還得感謝那些債主們,如果不是你們看得緊,也許我真的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在這7年中雖然虧了很多錢,但也讓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和技術,不過那時的技術都是支離破碎的,沒有系統的連貫起來應用,所以歸根到底還是鉅虧。後來某一天,我突然覺得股市根本就是一個坑,無論你投多少進去都填不滿,那時候鬱悶了很長一段時間,不去看股票,連跟股票有關的新聞都不看。這樣過一年,總感覺心裡空空如也,象丟了什麼東西似的,就又開始研究,不過這次我把所有盈利的核心的指標和技術進行了系統的整理,然後根據這些技術形態去選股,居然選到了幾隻翻倍的黑馬 ,令我熱血沸騰。不過始終沒有一個穩定的,長期的盈利模式,賺了點,又在其它股票中虧掉。突然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才渾然醒悟,原來是雲深不知處 只緣身在此山中。第二天我就簡單的準備了一下,去找工作,在工地搬磚,工廠打工,擺地攤,各種能接觸社會的地方我都去體驗,因為你只有瞭解了人性,你才可能在股市中賺錢,因為只有在社會中,你才會捕捉到網上或電視裡看不到的消息。還記得禽流感爆發那年,早就在社會上傳播了,網上卻沒有這方面的新聞報道,我選了一些生物醫藥方面的個股,最後根據技術形態買了萊茵生物,讓我賺了一筆。還有就是上海自貿區試點之前,有些人在談論這方面的話題,但新聞和網上也沒有這方面的報道,當時認為是謠言。不過還是去研究了一下上海本地股,還真相中一隻技術形態不錯的股,上海物貿買了一些,當時也沒怎麼漲,後來網上終於有這方面的新聞了,這股就像開了掛,一口氣從5塊多幹到15塊多。這樣的還很多,恕我在這裡不一一舉例了。所以我覺得辭職在家炒股,對外面的消息一無所知,僅僅靠網絡和電視或報紙方面得的消息是遠遠不夠的。還是要理論結合實際,多在人群中走動走動,聽聽老百姓關心的問題,或者是聽聽大家都在聊些什麼,也許對炒股的你有所幫助。如果辭職在家炒股,每天從網上得到的信息量大得驚人,而有價值的沒有多少,多數是為了博眼球,長期這樣下去,慢慢的就開始迷茫了,看不清,也看不懂這個市場了。綜上所述,建議大家不要辭掉工作專業炒股,那樣是很不靠譜的,因為股市有行情的時候不多,逆勢而為是很危險的,在追漲殺跌的過程中人都被折磨得精疲力盡,本金卻在慢慢縮水。再次感謝讀者君的閱讀,祝大家晚安~~


賞金獵人K29


現在很多人想辭職在家炒股,但在大多數人心裡不工作在家炒股是懶漢行為,尤其是當很多人因為炒股虧錢以後,職業炒股更是不受待見。那麼我想先要分析一下職業炒股這件事本身是不是正當的工作。

炒股是不是正當工作呢?

而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搞明白什麼是“正當工作”,只要不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不違揹人性人情的工作就是正當工作。所以只要合法合情,就是正當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炒股其實是金融工作的一種,是一種正當工作,只是炒股需要非常專業的技術,想幹好非常不容易。很多人對炒股工作持負面態度,原因主要是因為炒股會給人帶來暴虧暴富,甚至有人將其歸為賭博,所以對炒股非常看不上眼。

下面分析一下說炒股是正當工作的原因。

  • 一是因為它時間固定,每天的9:15開始集合競價,中午11:30午間休息,下午13:00再次開盤,15:00準時收盤。當天工作結束,一天工作4個小時零15分鐘,絕不拖班。每週工作五天,遇法定假日都休盤。這樣的工作不算正當工作嗎?不光是正當工作,而且它不用看領導臉色,不用來回擠公交或自駕上單位,不給這世界添堵,一切自己說了算,可以說是一份很好的工作。

  • 二對於國家來說,我們的每次操作,國家是要收稅的,證券公司也要收一份費用,我們是光榮的納稅人,不是吃閒飯的,也是創造價值的,並且養了證券公司一大幫子人。
  • 三對於企業來說,我們是股東,雖然可能是很小的股東,但企業上市是來市場融資的。他們擠破頭要上市,就是因為我們這些大批的股民在,他們看中的是我們手裡的資金。因此我們對實體企業,對國家經濟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 四對於家庭來說,你有更多的時間陪家人,照顧老人和孩子,你在股市掙了錢還可以養家餬口,改善家庭經濟狀況。
  • 五對於個人來說,你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綜上,說職業炒股不是正當工作是站不住腳的,我們可以光明正大地承認自己是職業股民。關鍵是,我們要掙到錢,可以自信地回應家人探詢的目光,可以每個月交上一份不少於其他工作的工資,可以瀟灑地做一些自己願意做的事情。

職業炒股的關鍵是能夠穩定盈利

辭職在家炒股的關鍵是能夠掙到錢,股市裡有很多種炒股的方法,任何一種方法做好了都能掙到錢。做公司、做趨勢、做長線、做超短線、做陰線、做陽線等等,不管你從什麼角度,用何種方法,都有可能掙錢。關鍵就是你要有技術,你要勤奮,你要努力。想要獲得比別人高的收益,你就要付出比別人多的勞動和汗水。另外,你還要有靈活的頭腦和不受外界影響的意志。

要選出一種適合自己的炒股模式,堅持下去,招招會不如一招精。堅持一招,一種方法,形成自己的盈利模式,就會成功。

結語

想要辭職在家炒股如果能夠做到穩定盈利,我支持;如果做不到,我反對。

我是小鬥,職業炒股十餘年,專注超短線投資,歡迎大家關注我,為我點贊,謝謝。


金小鬥超短線


炒股能長期穩定賺錢,比做大部分行業都要強。而且辭職在家炒股又比較輕鬆,又不用看人臉色,能穩定賺錢,既能養家餬口又能實現財富自由,這是大部分股民的想法,如果股民能做到長期的穩定盈利,辭職在家炒股是一種正確的選擇。

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第一、需要足夠的資金,起碼本金最少50萬以上,越多越好,因為資金多就會降低收益要求,一年。捕捉幾次行情即可賺取養家餬口的利潤。

第二、需要有穩定的操作方法。操作方法肯定是最重要的,沒有一技之長在股市裡面是難以長期穩定獲利的,如果操作方式可以保證長期穩定獲利,就能在家職業炒股。

第三、需要有強大的執行力。沒有強大的執行力也是不行的。對風險的控制和倉位與資金的管理包括計劃交易都是需要有執行力,但凡成功的股民在執行方面都是非常的到位的。

以上3點是必須具備的情況下才能辭職在家職業炒股,如果缺一不可一旦缺少其中一種條件,要在家裡長期穩定獲利比較困難。又因為辭職導致沒有穩定的收入可能最終會讓自己既耽誤了時間又讓投資的資金出現虧損。

炒股經歷,成與敗。

20年投資老股民的成功。

父母的一位朋友是在九幾年進入到股票市場的,當時剛開始投資也是虧損嚴重,早期炒股經常和家人爭鬧。大家都認為他是純粹的賭博,但是後來卻開始了買房買車的生活。有次和父母一起過去吃飯,聊到了他的經歷,才知道從炒股艱辛到成功的經歷,到現在仍然是在家全職炒股。

他的成功不僅是因為入股市早,也是在早期的股市失敗中走出來,領悟到了投資的真諦。

一次熊市改變命運。

一位朋友在07年股市牛市末期進入到股票市場,08年股市熊市,資金虧損超過百萬,這筆錢除了買房子錢,還有結婚的錢,最後因為股市損失導致至今還是單身,居無定所。

他的失敗在於對股市一無所知下的全職炒股,把資金都投入股市後一無所有。

總之,

要打算辭職後全職炒股並不容易,雖然很多股民都希望在股市全職炒股實現財富自由,但是如果不能穩定盈利前,任何全職炒股都會影響到生活,並不支持。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且不說支不支持吧,我的觀點是:能靠炒股養家的人,鳳毛麟角。

辭職炒股的人是怎麼想的:辭職炒股,不需要早起上班,不會被上司指指點點,無拘無束,從生活狀態來講,辭職炒股當然是被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

但是股市沒那麼簡單,我認為可以辭職在家裡炒股的需要達到以下幾個條件,才值得考慮。(PS:我從業這麼多年,還沒見到過真正通過炒股可以財富自由的,一個也沒有)

一、資金量夠大且合理配置。

炒股是一個需要克服人性的工作,任何干擾項都會導致投資決策的變化。辭職炒股前,需要排除生活壓力的干擾,這就需要比較大的資金量做合理的配置,才能讓自己的投資不受家庭生活質量變化的影響。

為了讓家庭支出和股票投資達到和諧,資金配置就需要包括保本類投資和風險類投資(股票),其中投入到保本類資產裡的資金量必須達到:每年產生的收益能覆蓋家庭每年支出需求。假設你家庭每年支出是10萬元,按照年化收益5%來算(現在很多券商的固定收益類理財基本能達到5%),你需要至少200萬資金投資在保本理財上,除此之外的資金才可以用於炒股,並且永遠不動用這部分資金。也就是說,如果想辭職炒股資金量必須達到每年家庭支出的20倍以上,才可以考慮。

二、炒股超過十年,且收益穩定

我們知道股市有牛市和熊市,在牛市裡賺錢不是難事,只要不是牛市後期才進入的,基本都賺得缽滿盆滿,但在熊市裡賺錢就沒那麼容易了,基本上10個人有9個虧。由於一時的“僥倖”而沾沾自喜,自以為是想要離職炒股的,需要考慮清楚,這些成就是運氣還是實力?

如果想辭職炒股,我認為炒股經驗至少需要十年,就算沒有,至少也要經歷過一個牛熊轉換的時期,並且在這段時間內炒股可以保持穩定的收益。這裡說的穩定收益不是說每年都賺錢,而是說平均下來,年複合收益率達到15%以上,這樣的炒股經歷和收益才算得上是能力。(巴菲特的年複合收益率僅僅在20%左右)

三、經過家裡人同意

辭職炒股之前一定要跟家裡人溝通清楚,特別是跟你一起組建家庭的另一半。因為你辭職炒股了,實際上家庭穩定的收入就少了一半,那麼你的另一半承擔的壓力肯定會增加。因為炒股,家破人亡的例子並不少,請慎重並珍惜。


如果您認為我的回答有價值的話,請點個贊吧。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