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企業裁員、倒閉 員工能獲賠償嗎?

2月6日晚間,已經成立13年的知名IT培訓機構“兄弟連教育”創始人李超,在其微信公眾號中發表《致兄弟連全體學員、員工、股東的一封信》,表示因受疫情影響,即日起,兄弟連北京校區停止招生,員工全部遣散。不僅如此,自己還要揹負千萬以上的債務。“兄弟連教育”曾是業界翹楚,專門培訓應屆畢業生,向知名企業輸送程序員。

疫情下企業裁員、倒閉 員工能獲賠償嗎?


2月6日,北京K歌之王宣佈將於2月9日,也就是北京市準備正式上班的前一天,與全部員工、200多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不在北京的朋友可能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不過一說起這件事兒你估計就記起它來了——王思聰一晚上消費250W的就是這個KTV。

在全國60多個城市擁有400多家西貝莜麵村餐廳的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當前西貝400家線下門店基本都已停業,只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預計春節前後一個月時間將損失營收7-8億元。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能撐3月。

影響最大的當屬餐飲行業。1月29日,星巴克中國宣佈,臨時關閉全國超過半數的門店,調整部分門店的營業時間,24小時不休的海底撈也宣佈暫停營業。

疫情之下,越來越多的小公司承受巨大的生存壓力,如果疫情持續,越來越多的公司會破產。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北京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聯合對995家中小企業進行了調查,疫情期間公司面臨的主要支出壓力方面,員工工資和五險一金佔62.78%,租金13.68%,兩項合計76.46%;說明多數小企業員工薪資和五險一金是成本支出的大頭,其次是租金;償還貸款佔13.98%,三項合計佔90.44%。

嘉賓:李正興律師

雲南頤高律師事務所主任、黨支部書記

方弘:停工期間,員工工資以及五險一金是否仍然要支付?

李正興律師:很多人會認為企業停工了,職工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勞動,企業就可以不發工資了。但是,根據現行的《勞動合同法》以及相關的公司支付規定,非因勞動者的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工資。

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如果勞動者提供了正常的勞動,用人單位支付了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如果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該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辦理。

我認為只要雙方之間還存在勞動合同關係,勞動關係還在合法有效期限內,用人單位就有義務支付員工工資以及五險一金。

方弘:這樣一來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壓力就很大了。因為,這筆支出是佔了整個企業的支出大頭,很多企業有各種各樣的擔憂,還能撐幾個月,可能再撐個一兩個月就撐不下去了。一些企業認為疫情的影響即將面臨倒閉歇業,不能因此拒付員工的工資以及五險一金嗎?

李正興律師:勞動者如果不提供勞動,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各地基本生活水平來發放,例如雲南一般是按照雲南省最低生活標準的70%來予以發放。

2020年2月1日,人力資源保障部發布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這個通知明確了發放給企業職工的工資的基本發放情況以及發放的標準,即按照各省的最低生活的標準來予以發放。

方弘:企業的第二大支出成本就是租金,我們之前有一期節目就是專門講過疫情之下,企業的房租是可以免的。另外,關於貸款,有一些企業貸款,因為現在沒有辦法復工生產經營,貸款就可能還不上,因此就會疊加更多的利息。疫情期間的利息可以免嗎?

李正興律師:中小企業在我們國家數量已經達到了30多萬家,企業總數是佔到了90%以上,為全國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以及70%以上的技術創新和80%以上的就業崗位。所以,中小企業在我們國家經濟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是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

為此,針對這次疫情,國家各部委出臺了很多對中小企業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或者是對中小企業息息相關的,就是人民銀行、財政部、保監會、外匯局發佈的抗疫情的相關通知,還有中國銀行保險監督委員會發布了相應的10號文件,給中小企業釋放了一個很好的信號。也就是說中小企業可以辦理減免全國手續費。政策上對中小企業予以傾斜,靈活調整他們的信用還款,以及展期還款、合理延期還款。

另外,從《合同法》的規定來看,借貸雙方之間可以經過協商免除中小企業的貸款利息。

但是,現行的《貸款通則》規定,沒有經過國務院的決定,銀行是不能免除企業的貸款利息。

所以,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法律上允許或者不禁止對中小企業減免利息。但是,《貸款通則》上又禁止免除

企業的貸款利息。

雖然,此次疫情屬於不可抗力,通常的合同根據這一理由是可以免除相應人的責任和義務的。但是,國有商業銀行和國有控股銀行的貸款利息根據《貸款通則》的規定是不可以免除的而如果是一般的小貸款公司,貸款利息是可以雙方協商免除的。

所以,我認為,解鈴還需繫鈴人,在這次疫情中,如果要獲得免息貸款,最終要由國務院作出決定或拍板或國務院授權中國人民銀行作出免息決定。否則,商業銀行是不敢單獨、私自作出免息決定的。

方弘:另外,還有關於延期交貨的問題。比如,前段時間我們看到一些工廠為了急著交貨,就提前開工。但是,相關的責任人因此被行政拘留。

一些訂單因為疫情的原因要延期交貨,交貨方需要為此承擔責任嗎?

李正興律師:因為面臨抗擊疫情的狀況,多地政府發文要求企業延期復工,諸多企業生產計劃已經被打亂。企業簽訂的訂單可能存在很多延期交付的情況,就有可能導致合同違約。但是,是否要承擔違約責任,關鍵還是要看供貨雙方之間合同的交付或者簽訂期間是否是在疫情發生的期間,並且要看疫情是否屬於法律規定的不可抗力。

結合現在的實際情況,我認為新冠肺炎屬於不可抗力。因此,按照法律規定,出現不可抗力的情況,交貨方可以延期交付貨物,而且不需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民法總則》第180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因此,企業因為不可抗力不能按時交付貨物,不能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和責任,屬於法律規定的免責性事由。

所以,企業就不應當承擔不能按時交貨的法律責任或違約責任。我認為相關企業是完全可以延期交貨的。

方弘:很多網友說復工第一天就收到公司的通知,自己被裁員了,不用再來上班了。很多人擔心這次疫情之後可能有很多人會失業。企業因為疫情裁員甚至倒閉,是否可以無條件對員工解散或者譴散?是否應該對員工進行相應的賠償?

李正興律師:裁員可能會導致企業倒閉,或者企業倒閉肯定是會裁員的。裁員就是終止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勞動合同關係,但是企業裁員不一定導致企業破產倒閉。

在疫條件下的企業裁員,企業應該進行相應的補償,而不是賠償。在法律規定的條件內,企業可以向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則是企業違反法律的規定單方解除,就要向勞動者進行賠償。賠償與補償之間存在著一倍的經濟補償的差別。

疫情狀況下發生裁員,企業應該對勞動者進行補償。企業遇到經營困難,可能會選擇破產、結算、裁員。企業具體怎麼補償員工,是有明確的法律的規定的。

根據2020年1月24日人力資源部針對相關疫情做出的相應通知,企業因疫情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

但是,這只是一個部門規定。根據《勞動合同法》,企業遇到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或者依法破產的,是可以裁員的。因為,如果不進行裁員,企業可能就無法繼續經營,債臺高築,資不抵債了。

所以,裁員是法律允許的。裁員以後,用人單位如何對員工補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方弘:在這個時候,大概我們很多人才意識到自己個人的命運和企業的命運是完全連接在一起的。國家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也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有企業家說自己已經做好了和國家一起過苦日子的打算。同樣,我們每個人也需要有這樣的準備。抗擊疫情不添亂,湖北早日度過難關,我們也才會有更好的日子。


疫情下企業裁員、倒閉 員工能獲賠償嗎?

嘉賓:李正興律師

雲南頤高律師事務所主任、黨支部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