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想強租香港一百年,清政府未妥協,為何寧開戰也只租99年?

sunyoson


查了很多資料,都沒有看到有關清政府為了香港到底是100年租期,還是99年租期的問題,要跟英國開戰的記錄。

當時的大清王朝,在萬世不朽的大清一代賢后,慈禧太后的統治之下,國富民強,國力強盛。慈禧為了加強中西方友好,馬上就要熱烈歡迎八國聯軍進北京了。太后還命令清軍跟英國開戰,她才沒那個閒功夫呢。慈禧馬上就要向列強宣佈,她將會“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只要不打她,什麼都好商量,要什麼就給什麼,絲毫不含糊。

之所以常常有人提起租期99年的問題,常見的一種錯誤說法,說是國際上有一個慣例,只要一個國家租用另外一個國家的土地,超過100年,則這塊領土的所有權將永遠歸租借國所有。其實,國際上相關的法律、條約、宣言中,從來沒有類似的規定。

這有一個很實際的例子,就是澳門。澳門是在1553年明朝嘉靖年間,就已經有葡萄牙人居住了。到了1557年,明朝政府正式將澳門租給了葡萄牙人,允許葡萄牙人自行治理,葡萄牙人需要嚮明朝政府繳納租金。1623年,澳門第一任葡萄牙總督正式上任。

即使是從澳門第一任總督上任的時間開始計算,到1723年雍正元年,澳門的租借期已經滿百年了,但是葡萄牙人並沒有認為這是他們的永久領土。到了1887年,葡萄牙還跟清朝另外簽訂了一個40年租期的《中葡友好通商條約》,繼續租借澳門。如果國際上真有類似百年約定,葡萄牙人那就根本不需要在另外簽訂條約了。而到1999年澳門迴歸,澳門實際上已經被葡萄牙人租借了442年之久,但澳門還是中國領土。

所以,租借期限長短問題,根本就不是什麼大問題,99年和999年根本就沒有什麼差別,哪怕是無期限的租約,就是永久割讓,也都關係不大。決定領土所有權的決定性因素,還是所有者的站隊和實力問題。

只要是同一個陣營的,大家都是夥伴,那很多事情都好商量,這一點在二戰後,中國收回了很多清朝割讓出去的權益就可以看出來。而國家強大了,可以直接發表聲明,認定這些都是不平等條約,不予執行,租借國又能怎麼樣呢?真要打仗,租借國也要考慮得失和厲害關係。這一點,在香港迴歸上特別明顯。

香港實際上是被分為三大部分分別割讓或租借給英國的。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戰敗。1842年中英雙方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條約中明確規定“今大皇帝(即咸豐)准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後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無期限,其實就是割讓了),任便立法治理。”

如果按《南京條約》的規定,那香港本島永遠沒法收回了。但是,從民國到新中國,都不認可《南京條約》的合法性,還不就收回來了。

1860年,第二次鴉片,清朝再次戰敗。這次戰敗,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了圓明園,就憑後來的慈禧,更打不過了。當年,中英之間又簽訂了《北京條約》,條約中明確規定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部分,永久割讓給英國。九龍不也迴歸了,現在不好好的,還開通了京九線。

前面兩個條約都是割讓,租約99年的事情,要從1896年說起。

當時,德國想租借膠州灣50年,被清政府拒絕。第二年,曹州教案發生,德國傳教士在山東被殺,德國軍艦在半個月後抵達膠州灣。當時,因為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根本就無力反抗,只能簽訂了中德《膠澳租界條約》。清政府唯一爭取到的讓步就是將膠州灣的租期從翻倍的100年降為了99年。清朝還寧可打仗也不籤,如果有能力打仗,就不會簽訂這個不平等條約了。

隨後,法國、英國、俄國也紛紛以利益均沾為藉口,找清政府要好處。在慈禧的英明領導之下,清朝順利變成了待宰的羔羊,也實在是不容易呀。這麼多西方國家,一起找慈禧,還打仗,慈禧沒有失禁就已經不錯了。

1898年,中英正式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正式將新界租借給英國99年。1997年,香港迴歸,正是由此而來的。

之所以租借期限定為99年,雖然眾說紛紜,但還是有比較可靠的原因的。英美等西方國家,多數喜歡使用“判例法”,就是參考已經有過的相關事情的解決方案。而在英國本土的土地契約中,最高租期就是99年。所以,在英國普通法的約束之下,形成了約定俗成的認識,土地租用最高期限就是99年。同時,再加上中德之間租借膠州灣99年的成例,英國應該沒有向清政府提出租借香港100年的要求,而是直接要求租借最高期限99年。

我們再來揭開另外一個問題的答案,為什麼有人說“當時的國際法”規定了租滿99年,土地就永久歸租借者所有呢?這其實也來自對英國法律的一個誤讀。

大家是否還記得“英國最富有的流浪漢”哈里·海洛維斯,他在英國一座長期荒廢的古老建築艾斯隆莊園的後花園中搭建了一頂簡易的小窩棚,住了下來。後來,這個莊園被一箇中東富豪買了下來,然後建起了當時價值1.3億英鎊的豪宅。但是,富豪卻沒法將流浪漢趕出莊園,因為按照英國流浪漢權利法則,只要流浪漢在某個地方居住達到20年,那麼他就取得了在這塊土地上永久居住的權利。而哈里在富豪建豪宅的時候,正好在此居住了21年。哈里所擁有的這塊土地價值高達300多萬英鎊。

有人早已經知道英國類似的法案條例,就做了發揮,先是說某國人在某地居住100年,某地就是某國的永久領土了,之後又演變為了租借100年。如果真這個樣子,那世界上所有的唐人街,豈不是早就是中國領土了。中國人在那裡已經租住了何止100年,成幾百上千年也有了吧。這事情可就鬧大了,豈不是要到處去收復領土了。

所以,租借100年,租借領土主權就會改變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實際上,租期99年的最長期限,就是從以往的土地契約成例而來的。而且到期後,還是可以續約的,只要雙方願意。


奕天讀歷史


英國並不租借香港九十九年,是租借新界九十九年。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分別通過《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割讓給英國,也就是說,英國通過武力威脅,搶走了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在1898年,中國甲午戰爭失敗,英國人趁火打劫,強租新界九十九年。

首先,國際慣例。根據國際慣例,如果一國主權領土被佔100年,這塊就成別人了,不能要求收回來。1898年3月,德國佔領中國㬵州灣,要強租100年。清政府堅決不同意,寧願拼命也不同意。德國是來賺錢的,不想拼命,事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那就99年吧。從此以後,西方列強就照葫蘆畫瓢,再籤此類協議都是99年。

第二,弱國無外交,什麼慣例,最後都是憑實力說話。租借99年也只是說說而已,澳門被葡萄牙佔領400年,我國不是一樣收回來了。西班牙的直布羅沱、阿根廷的馬島現在還照樣控制在英國的手下。所以,就算租期99年到了,也不一定歸還!中國能順利收回香港主權,也是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長的必然結果!


江曉01


清朝為什麼只肯將香港租給英國99年呢?

按照我們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因為當時國際上有一個慣例,叫做“事實佔領”,就是說一個國家的土地如果租給另外一個國家的時間達到100年,那麼這塊土地的歸屬將不再屬於原來的國家,而是屬於租借國。

也正因為此,英國才要求強租香港一百年,目的就是為將香港變成英國的事實領土。同樣,清政府寧可開戰,也只肯出租99年,就是不願意讓英國佔領香港。總的來說,這種說法被傳得有鼻子有眼睛,但其實是經不起的推敲的。

因為,當時的清政府,不要說是租借給列強土地,就是直接被列強合法割讓走的土地,就已經達到160餘萬平方公里,這還不算被列強強行佔走的土地,你們有見清政府為此強硬要開戰嗎?

比如臺灣、澎湖列島、外東北等等,換句話說,清政府連1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能割讓出去,又怎麼可能為區區一個香港而大動干戈呢?



事實上,軟弱不堪的晚清政府哪裡有膽量敢和英國這般強硬呢,他們就是因為被英國給打怕,才主動和英國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而所謂租借香港99年的要求,其實是人家英國主動提出來的。那麼,為什麼英國不提議租借一百年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當時國際上的租界條約,最長時限就只有99年,所以英國如果要簽訂租界條約,最多就只能選擇99年。否則,它乾脆直接簽署割讓條約算了,我相信當時英國如果提出要簽訂割讓條約,強行將香港割讓出去,清政府照樣會毫不猶豫的簽署。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香港最初就是被強行割讓出去的,在1840年時,隨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國近代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中有一條就是割讓香港島給英國。這個條約中的香港島,就是我們現如今的香港本島。

後來,等到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政府又被迫和英國簽訂《中英天津條約》,又將九龍司割讓給英國。這個九龍司,就是現如今香港的九龍半島。從這層意義上說,香港本島與九龍半島都是被“合法”割讓給英國的,也就是說它們的歸屬權,將永遠屬於英國。

所以,如果英國真想佔據整個香港,又何必和清政府搞什麼99年100年租借時間之爭,直接逼清政府簽訂割讓條約即可,而清政府反正早已經將香港本島與九龍半島給割讓出去,現在只剩下一個新界,它怎麼可能會為此來和英國叫囂?



那麼,肯定很多人會很好奇?對於香港剩餘的土地,英國為什麼不和清政府簽訂割讓條約呢?其實,這個主要是受到當時世界局勢的影響,這是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列強們看到龐大的清政府竟然被日本給打得一敗塗地,便開始新一輪的瓜分中國活動。

於是,在1898年3月27日,德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德膠澳租借條約》,強行租借膠州灣,期限99年。同一年的4月,法國憑藉當時背後有俄國撐腰,逼迫清政府簽下《廣州灣租界條約》,對廣州地界進行強租,時間為99年。

也就是在這同一年,英國公使竇納樂以法國租佔廣州灣(今湛江)威脅香港為藉口,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條約》,租借深圳灣至大鵬灣以南的九龍半島以及連同這兩個海灣之間的海面和262座附屬島嶼,期限99年,這片地區被稱為新界。

這也就是香港99年的租界時間的由來,而當時這些列強們,之所以都選擇和清政府簽訂租界條約而非割讓條約,主要是因為當時中國國內的義和團運動已經興起。

如果他們赤裸裸的和清政府簽訂割讓條約,會更加引起中國民眾的反抗,到時一旦演變成轟轟烈烈的反抗運動,不管對於清政府,還是西方列強們來算,都不是一件好事。

也正是源於不想刺激中國民眾起來反抗,所以他們才都選擇和清政府簽訂租界條約,這樣至少清政府的面子上過得去,因為畢竟不是把土地割讓出去,只是租借出去而已,廣大民眾對此也相對容易接受一些。

並且,既然是租界,那還涉及到租金,雖然清政府不敢找列強們要租金,但在對民眾宣傳時,至少可以拿出來說一說,總而言之,我們租界土地給列強,會給他們算利息,等到時機成熟時,必然會找他們要回利息。從而降低民間百姓們的不滿情緒。




我是趙帥鍋


事實上英國並沒有強行租借香港100年的說法,孱弱的晚清政府也沒有膽量如此強橫,寧肯開戰也不答應英方要求。對於當時的英國來說,租借條約僅僅代表著中英兩國互相認可的一份正式文件而已,條約中的租借期限是99年還是100年根本無足輕重。換句話來說,只要中國不出現“屌絲逆襲”的重大轉變,即使租借期滿,英國依然可以要求續期,如果清政府膽敢拒絕的話,難道就不能效仿1860年“火燒圓明園”的故事,再來個“火燒頤和園”或是“火燒紫禁城”?

割讓香港的塵封往事

鴉片戰爭前的香港只是一座荒島,由於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全國只有廣州十三行這一處對外貿易口岸。1840年,英國為了開拓貿易,借林則徐虎門硝煙為契機,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這場陸陸續續打了兩年多時間的戰爭,最終以清政府慘敗,英國軍艦進逼南京城下而告終。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國近代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主要內容包括割讓香港島給英國;開放廣州、廈門、寧波、福州、上海為通商口岸;賠償英國軍費2100萬。條約中的香港島即如今的香港本島,因為當時英國看上了香港擁有著天然深水港的獨特優勢,可做為武力入侵的跳板。

之後在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中英天津條約》又將九龍司割讓給英國,即如今的九龍半島。注意,以上兩份條約中,香港與九龍司都是割讓給英國的,也就是說它們將永遠歸屬於英國統治。

新界租借條約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龐大的清政府被偏居一隅的小小島國日本打得一敗塗地,使西方列強更加看清了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從而開始了新一輪的瓜分中國活動。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中被割讓給日本的遼東半島,在德國、沙俄、法國的干涉下,日本以追加3000萬兩白銀的代價讓清政府“贖回”。1898年3月27日,《中德膠澳租借條約》德國租借膠州灣,期限99年。受此影響,1898年6月9日,英國公使竇納樂以法國租佔廣州灣(今湛江)威脅香港為藉口,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條約》,租借深圳灣至大鵬灣以南的九龍半島以及連同這兩個海灣之間的海面和262座附屬島嶼,期限99年,這片地區被稱為新界。自此形成了如今的香港特區版圖。

租借期限論

為什麼西方列強提出的租借期限定為99年呢?那是因為當時《國際法》規定,租借它國土地不得超過100年。西方列強表面上與清政府簽訂的是租借條約,實際上卻等同於強佔。包括膠州灣、廣州灣和香港新界等地長達99年的租借,西方列強卻並未支付半分租金,這還能算是租借嗎?退一步來說,即使租期只有99年,等租借到期後,難道列強就不能強迫清政府再訂續租條約嗎?正所謂弱國無外交,如果不是中國實力的不斷強大,即便新界等地能按租借條約成功收回,但割讓出去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還是收不回來的。看看澳門,早在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被葡萄牙佔據,早已超過“事實佔領超過百年”的論點,但依然能夠回到祖國懷抱。換個角度來看,清政府當真有如此魄力,敢於不惜一戰也要維護那早已被列強踐踏無數遍的臉面。答案是根本沒有。當時的清政府臉已經被打腫,充胖子都已經嚇唬不了別人了,所以這就是一道偽命題。只有強大的國防實力做為後盾才能有不惜一戰的勇氣與敵人叫板,才能嚇唬住那些貪婪成性的狼子野心之人。1997年7月1日,當英國的米字旗在香港會展中心徐徐落下,中國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這一刻,令人不禁向一代偉人肅然起敬,它代表著中國進入了嶄新的歷史篇章。


歷史茶坊


英國想強租香港100年,大清為何寧可開戰也只租99年?這個問題慈禧和李鴻章看到了恐怕也只能是哭笑不得。

1840年6月,英國藉口林則徐“虎門銷煙”,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並強佔了香港島。道光帝知道後,派奕山為剿逆將軍,試圖收復失地。

無奈實力不濟,主官又貪生怕死,大清連吃敗仗,英軍一路自廣東延福建,打到了浙江。道光又派遣耆英擔任杭州將軍,抗擊英軍,結果又是敗、敗、敗,道光無奈只能議和。

1843年6月26日,大清和英國在香港簽訂《南京條約》,其中有一條就是割讓香港島。

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全盤接受歐洲列強的條件,一口氣簽訂了兩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分別是《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這次當家的是咸豐皇帝。其中《北京條約》有一條就是割讓了九龍半島。

1898年3月,德國同清政府簽訂《膠奧租界條約》強佔了膠州灣,這次當家的是慈禧,大清被打怕了,一槍未放就滿足了德國要求。

肥肉這麼容易就吃到,其他國家眼紅啊。於是法國要求向清政府租借廣州灣。英國當時不同意,因為多一個通商港口,影響它的生意。

但後來沒辦法,法國有沙俄老毛子支持,於是廣州灣被強行租借。這讓英國心裡不平衡了,它讓清政府補償。

都是爺,誰都得罪不起,為了滿足英國人,慈禧派李鴻章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這個條約讓英國人霸佔了整個香港地區。

從以上幾個條約簽訂過程,可以看出大清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慈禧的時候,連開戰的勇氣都沒有了。那租期99年又是咋回事呢?

這得先說說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膠州灣原本是沙俄的地盤,但沙俄無力經營,於是被德國盯上了,但德國人也怕老毛子。

在試探俄國的態度時,沙皇既沒同意,也沒表示反對。按國際慣例,如果籤租借100年,那基本到期後,就是租借國的領土了。

德國人害怕引起沙俄反對,於是同清政府簽訂了租借條約。要是以後沙俄想要,打不過還可以讓給他。

但如果是100年,那就等於是德國領土,如果以後發生戰爭,不死打到底,恐怕對國內不好交代,弄不好偷雞不成蝕把米。

其實後面的條約道理也一樣,之前同英國人簽訂的兩個條約就是直接割讓,因為那時候歐洲列強是分食吃,而但後面是搶食吃。

籤租借是免得外交上的麻煩。至於99年還是100年,又或以後是誰的也是靠實力說話,不必把退路堵死。

這個道理從香港收復過程也可以看出來。按清政府簽訂的三個條約來看,香港島、九龍半島是沒有時間約定的。後來不是照樣收回來。



80年代,中英就香港問題多次談判。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更是親自上陣,到北京同鄧公直接談判。

當時英國剛贏得馬島戰爭的勝利,撒切爾夫人很驕狂,威脅“考慮以非和平方式保留香港”。鄧公很淡定的回了一句:“中國窮是窮了一點,但打起仗來不怕死。”

撒切爾夫人愣了很長時間,估計想起了很多往事:抗美援朝戰爭、對蘇、對印、對越反擊戰、越南戰爭,好像中國沒敗過。原來大英帝國、大清都已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撒切爾夫人退場時,還沒回過神來,在人民大會堂的臺階上差點摔了一跤。不久,英國同意了1997年歸還香港。所以說,國與國打交道是靠實力說話!



花木童說史


關於這個問題,我在半年前有過專門講述,今天用清政府的獨家視角,來解讀為何香港租了99年,而不是100年。

大家都知道,香港由香港島,新界和九龍三個島嶼組成。

英國人通過3個不平等條約,從而霸佔了整個香港。

1842年,中英鴉片戰爭結束,清政府和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北京條約》,割讓九龍給英國。

1898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英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期限為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滿。


英國人就是通過一步步蠶食鯨吞,讓整個香港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根據歷史記載,英國本來打算租借新界100年。

但李鴻章聽說國際上有個慣例,一個地區如果被佔領超過100年,那這個地區將不屬於原宗主國。

李鴻章堅決不同意新界租期100年,雙方經過商量,最終定了99年。

在李鴻章看來



99年的時間中國肯定能崛起,強加給中國的這些不平等條約,將不復存在,割讓的領土也會收回。

在英國人看來

清政府腐敗無能,簽訂的條約99年和100年,沒有實質性的區別。

如果租借到期,清政府無力挽回敗局,那麼英國將能夠繼續佔領新界。

讓英國沒料到的是,經過半個世紀的奮鬥,中國開始崛起,並且成為世界上的大國。

1982年撒切爾訪華,中國領導人傳達了收回香港的通知。


記住是通知並不是請求,主要的信息是和平方式如果行不通,那麼將會付諸武力。

撒切爾夫人沒有想到這次訪華,會有這麼大的挫折,在走出人民大會堂時,恍惚間摔了一跤。

撒切爾摔倒這件事,被認為是英國人開始走向衰落的標誌。

在1997年7月1日,中國收回了整個香港,經歷長達99年時間,終於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End—



冷月鉤沉


香港能回來,跟租期沒關係。是有發動戰爭的本錢,我們靠戰爭同樣能達到目的。

讓【爾朱少帥】為您來捋一捋,英國割讓香港的一些細節。

清朝由於閉關鎖國政策,最開始的時候,廣州是清朝唯一對外貿易的城市,香港的位置重要性就凸顯出來。英國要佔據香港,除了因為香港有適合的優良港口,另外原因就是方便與廣州進行貿易。

香港包括三部分: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這三部分,並不是英國一次性就拿下的,而是英國分了三次分別佔據的。

【1】

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落敗。1842年,《南京條約》清朝割讓香港島給英國。條約原文是這樣的:

因大英商船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今大皇帝准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

看清楚了,香港島在條約中,並不是“租借”,而是“給予”。清朝大皇帝,不但把香港島“給予”英國,還規定可以世襲主掌。

【2】

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朝又落敗了。1860年,《北京條約》中又割讓九龍半島。這裡的九龍半島字面裡沒有寫“給予或割讓”。寫的是“永租”,一併歸入英屬香港界內。

【3】

1896年,甲午戰爭,清朝又又又打敗了。雖然是跟日本打的,但是英國瞅著機會就落井下石,逼清朝簽了《新界租約》,這個條約簽訂的背景真的很諷刺。

英國人不想法國人在中國勢力太大,就提醒清朝了:假如法國人要求廣州灣,千萬不能給。如果法國人得逞了,別的國家也會跟著不客氣了。

可惜,清朝還是沒扛法國壓力,把廣州灣租借給了法國。英國理所當然,提出“補償”,要求租借新界。

清朝和英國簽訂《新界租約》,條約中說的“以99年為限期”,這個雙方都沒有任何糾結。圍繞這個條約,倒是有過別的爭執。

清朝和英國爭執的是什麼呢?

  • 【簽訂條約前】英國要求租借新界,同時要求清政府做出保證(保證不能把廣東、雲南割讓給外國)。

清政府表示,這條真的保證不了。萬一法國或日本要發動戰爭,硬搶廣東,雲南,清朝也沒轍呀。當然了,租借新界是沒問題嘀。

  • 【簽訂條約後】清政府要保留,對新界裡九龍城的管轄。而英國蠻橫出兵,強行驅趕了九龍城的中國官員。清朝雖然嚴正抗議,最後也只能吃啞巴虧。

關於租借的事情已經縷清,雙方最大的扯皮是:九龍城的管轄權,而關於“租期”沒有任何的衝突。

所謂“英國強租100年,清政府不妥協,只租99年”。諸如此類都是謠言。

再者說,香港的迴歸,租期只是一個由頭。只有新界是租賃99年、香港島是“給予”、九龍是“永租”。要按租借的話,只能還回來新界而已。

香港能迴歸,靠的是國家實力。即使英國不服氣,咱們武力行動它也擋不住。永遠記住:戰爭裡得不到的,談判桌上同樣得不到。能在談判桌上得到,說明你有發動戰爭的本錢。


爾朱少帥


香港的百年,就是中華兒女的恥辱,我們必須牢記。

1898年3月6日,德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德國強行租借了膠州灣及其附近的土地,期限為99年,後來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了,根據《凡爾賽和約》的相關規定,德國在山東的侵略權益被日本繼承,1914年11月,日本佔領了膠州灣,《凡爾賽和約》的這項規定遭到了中國人的強烈反對,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後來,北洋政府與日本人展開了艱苦的談判,終於在1922年12月10日正式收回了青島

1898年4月,法國迫使清政府答應租讓廣州灣,並於1898年11月6日正式和清政府簽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強租廣州灣及其附近水面,租期為99年。1945年8月18日被中國收回。

英國於1898年強行從清政府手中租借去香港,九龍的,租期從1898年至1997年,一共99年。1997年,中華人民共收回香港全島

還有其他的不平等條約,對外的割地,賠款讓青朝政府成為案板上的肉,任由西方列強瓜分。其實朝廷也知道自己的地盤大,眾列強還沒有那個國家能獨吞下去,而且列強國家中還要各自防備其他列強,不讓其中哪一個國家獨大,其實朝廷也是知道的,也是左支右絀利用列強集團的內部矛盾,減少賠款,減少割地,而且把割地年限死死地按在了99年的極限內,才有了後來我們熟知香港澳門迴歸人,如果是當時簽了100年,甚至999年呢,又是這樣一番情形。雖然是不平等條約,中國人可以不承認,但是如果第一個就簽了999年,那麼後面的所以割地應該都是999年了,那麼我們國家所有的港口,出海口,都被列強戰艦封鎖,那就成了另一個內蒙古了,。說了這麼多為什麼就是99呢

其實這也是當時歐洲列強間一條不成文的傳統而已,還是英國人的傳統,

中世紀時期的英國,其土地都是屬於英國國王所有的。而且,他們的土地一般分為2種:一種是擁有該土地的永久使用權;另一種就是土地的使用權有一定的年限設定。那個時候,土地租借的年限並不是99年,而是999年,也沒有湊夠一個整數。這主要有2個原因,一個是說明了土地租借具有相當大的靈活性;二是為了確保土地使用上的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其實,租借999年,據相當於擁有該土地的永久使用權了。畢竟,沒有哪一個人能夠活那麼久的。

其實英國人也是害人害己,他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們辛辛苦苦打回來的殖民地也是要割讓給美國人99年,那是後來的事,也是自食其果

但是如果,沒有我們自己的奮發圖強,改革開放,國力增強,沒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高瞻遠屬,我們能見到香港,澳門迴歸嗎,列強能按時歸還嗎?我看未必能換給我們。看看日本投降後,當時英國說所有佔領中國的領土都可以還給中國,於是蔣介石命令一個叫張發奎的人到香港接收日本人的投降。開始就在張發奎都踏上香港土地了,英國人不幹了,軍艦開進來了,國民黨找到美國人,山姆大叔想的遠,他們要在二戰後開創新的國際次序必須要靠還有點用的英國,所以美國人默許了英國人的軍艦進住維多利亞,繼續殖民香港。蔣介石只好讓張發奎回家,失去提前收回香港的最佳時機。美國人為了彌補蔣介石的損失,邀請蔣介石的軍隊到日本本土駐紮,進一步跟隨盟軍控制日本。可是蔣介石以國內共產黨沒有剿滅為由,就沒有派兵到日本駐紮,要不然他日本人現在還能怎麼猖狂。

所以說還是共產黨有魄力,香港,澳門先後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威爾士197712


香港的割讓

在清政府的末期,我國受到各國列強對領土的虎視眈眈,當時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國力衰弱,根本沒有能力與這些財狼相鬥。如果細算下,其實從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被強迫簽了不平等的《南京條約》,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以後,從1842年到1997年香港再次迴歸到祖國的懷抱中,其實經歷了整整155年。那為啥我們平時都說租期99年呢?




這其實又會提到另一件痛事,那就是在1898年清政府和德國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當時德國直接要求把膠州灣租給德國100年,但是清政府卻死活不肯同意,最後是開創了99年租期,而香港也是如此,1898年中英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明確提出了租借香港及其附近235個大小島嶼,租期99年。一直到1997年迴歸祖國。



那99年和100年有什麼不同呢,不要小看這一年,區別可大了,因為當時,有個國際慣例叫“事實佔領”,這一條講的就是佔領領土有一個時間期限,這就期限就是100年,只要到了100年時間就會成為實際領土,如果沒有達到100年,被佔領土還是歸原有國所有。

香港的迴歸

幸運的是,99年後中國在共產黨的帶領下越來越強大了,所以英國只能依據條約歸還香港領土。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從此,這一天成為香港迴歸紀念日。雖然鄧小平爺爺已經逝世了,但所有人都難以忘記他在談判中的貢獻。

與大陸聯繫越來越密切的香港

2018年9月,隨著第一輛廣深港高鐵“動感號”列車疾馳駛出西九龍站,香港26公里長的高速鐵路線正式與國家2.5萬公里的高鐵網絡對接。在家門口乘搭高鐵遊賞祖國秀美山河,香港市民的夢想終於照進現實。

脈絡打通,全速前行。短短一個月後,“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宣佈通車,碧波濤濤的伶仃洋上,國之重器飛架三地。與港珠澳大橋隔海相望,第三跑道的建設如火如荼。在香港面前鋪開的,已是更寬廣的前路。


搞笑國民女漢紙


7月1日,是香港迴歸祖國22年的喜慶日子,這一天,香港與內地一片歡騰,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撫今追昔,人們不禁想起晚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對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的怒火中燒,那苦難的歲月,那不堪回首的年代,落後就要捱打的屈辱而痛苦的歷史。

好在歷史一去不返,我們迎來了富強興旺的新時代!

不過,晚晴政府雖然腐敗無能,但在英國強租香港問題上,並沒有答應其租地一百年的野蠻要求,而是隻同意租期99年,否則兵戎相見。這是何故呢?

誠然,當時的清政府已經羸弱不堪,但深知租借一百年的危害,如果屆時收不回來,將難免成為英國的“囊中之物”。

翻開歷史,我們會赫然發現,香港島和九龍半島是在兩次鴉片戰爭後,英國通過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獲得土地割讓的,唯獨新界才是租的,租期為99年。

而英國強租新界始於甲午戰後的1898年,英方通過《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獲得租地99年。這應該是承襲1897年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後,德國趁火打劫,而清政府據理力爭,最終簽訂中德《膠澳租界條約》,將膠州灣租給德國99年,而後英國依葫蘆畫瓢從清政府手中租來的。雖然當時清政府甲午海戰失敗,但還不至於一點底氣沒有,如果逼急了,“兔子還會咬人呢!”

或許英國也存在僥倖心理,以為99年後,如果中國沒有能力收回,就像英國與阿根廷的馬島之爭,阿根廷鬥不過英國,只好忍氣吞聲,使得該島至今還在英國的控制之下。

然而,英國怎麼也不會想到,“百年一輪迴”,中國不僅站起來了,還逐漸富起來、強起來,並在1997年審時度勢,一舉收回!

中國是沉睡的獅子,一旦醒來,必然勢不可擋,“弱國無外交”的歷史也就成為滾滾紅塵,被拋向九霄雲外。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