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如果沒有走錯路,直接殺進當時的中國,當時的中國能抵擋住馬其頓方陣嗎?

餘八百


冷兵器時代的中國打仗注重謀略,也就是排兵佈陣,中心思想是努力促成局部以多打少,以己之長擊彼之短,以一點突破動搖敵軍整體,再進行全軍碾壓,最不喜歡蠻力硬剛。馬其頓方陣有缺點,移動速度慢,地型選擇以平原、丘陵為主。如果與秦軍作戰,首先要應付秦軍殺傷力強大的箭雨;其次,要應付移動速度快的戰車迂迴包抄(當時雙方騎兵都沒有馬蹬,不可能騎馬衝殺,都要以戰車為主);再次,馬其頓軍團後勤補給相對困難。亞歷山大在打敗一干烏合之眾之後,遇上秦軍只能給秦軍做奴隸。


愛棲


這個問題挺有趣的,我也曾經思考過,答案挺簡單的:驕傲的亞歷山大如果能迎著東方的驕陽踏上秦國的土地,鐵定會夕陽西下、重新做人的!為什麼?

首先看雙方領袖,亞歷山大pk秦惠文王。

不可否認,亞歷山大是歐洲的驕傲,個不大,有霸氣,有好奇心,也挺好學習,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其疆域東自費爾幹納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爾幹半島,北從中亞細亞、裡海和黑海起,南達印度洋和非洲北部。東征路上所向披靡,確實是馬其頓村最靚的仔。但東征路上,一直以為馬其頓以外都是荒蠻的他,結果現實中驚歎於大流士宮殿的豪華,感嘆“這才是做國王應有的環境與生活啊”。說到底,眼界太屯了。況且他的勝利完全是建立在波斯衰落的基礎上,我承認他的偉大,也知道他的僥倖。

而秦惠文王,那是奠定後來大秦帝國基業的重要人物,文治武功自不必說,手下更是人才濟濟:文有張儀連橫六國,武有公孫衍、樗裡子、司馬錯,北伐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是生在帝王家,穩準狠的一p。

總結一下,都是英雄人物,但亞歷山大在歷練、底蘊上差的不是一丟丟。

接下來我們看武器與裝備,這個無需多說,大多數的歷史學家都知道,這個階段的歐洲乃至波斯是無法和我們比較的,秦朝的鐵器、青銅冶煉技術保證了武器的硬度、韌度等質量遠高於對手的,而且大規模戰役的武器裝備的完整性更是凌駕於馬其頓之上。

其次我們看軍隊數量,亞歷山大出發時越3萬步兵、5000騎兵,幹掉波斯後加上投降、僱用的也就增加不到5萬。秦朝那時候多少,那是上百萬的概念!就亞歷山大這數量,你咋好意思玩?我不否認戰爭歷史中有很多經典的以少勝多,那得看跟誰,張儀、公孫衍是何許人也?那是玩合縱連橫的戰略戰術上的大謀略家;㮙裡子是幹嘛的?中國歷史有名的風水大師與軍事統帥。還玩以少勝多嗎?哈哈,還是拿你最拿手的方陣硬懟秦朝吧。

馬其頓方陣在平原上確實將軍隊的兵種配合發揮到了極致,這也是亞歷山大之所以成為帝國的大殺器。但在秦朝,你不好使!為什麼呢?中國大部隊打仗打得太多了,可以說積累下太多的經驗,地形、天氣、後勤糧草、裝備、陣法上的研究都無不精深。秦朝的連弩、河西走廊的地形、虛虛實實的陣法足夠讓亞歷山大大開眼界的

最後補充一點,亞歷山大要想和秦朝掰掰手腕,你得先過匈奴騎兵這一關。從波斯不管從西域還是崑崙東進,補給能不能跟上不說,疲憊茫然下被匈奴全殲的概率都是很大的。

所以結論其實很清晰。亞歷山大是個值得敬仰、千古傳唱的王者,但當時秦朝的國力真的不是亞歷山大的用武之地。也好,碰不到,也算是互相給了面子





易中天地寬


假設亞歷山大沒有走錯路,而是長驅直入到達了中國,那麼結局會是什麼樣呢?先看這個人的生活年代對應中國的什麼時代,亞歷山大生活在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到前323年6月10日,此時正處於中國的戰國時期,中國的戰國時期是七個諸侯國爭霸的時期,亞歷山大如果這個時候抵達中國,他會遇到秦國。

因為它是從西邊來的,那麼秦國就會成為戰國七雄中首當其中的國家,他對亞洲的入侵與征服發生在公元前334年,歷時十年,經過伊蘇斯戰役、高加米拉戰役、吉達斯普河戰役,他先後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亞細亞、兩河流域。最終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此時的秦國已經經歷三十多年的變法,國力已經很充實了。公元前324年,秦國張儀率軍攻打魏國,奪取陝,築上郡塞。秦國的軍隊長期征戰具有豐富的戰鬥經驗,而且剛剛取得勝利,士氣正銳,亞歷山大如果此時勞師遠征,那他必定難以全身而退。

先說,亞歷山大,他勞師襲遠這是兵家大忌,他雖然在入侵亞洲的過程中得到了一些勝利,但是他沒有遇到像秦軍這樣的虎狼之師,而且他的部隊遠離國土,後勤補給困難,戰鬥減員難以有效補充。那些被他打敗的亞洲歐洲國家都不是真心依附,隨時有可能起來反抗,打斷他的交通線和補給通道。這是他要解決的最大的後顧之憂。

再看秦國,但是商鞅變法以後就在秦國培養了耕戰之民,意思就是說農民放下鋤頭就能上戰場,放下武器就能種地。這是軍民合一的制度,所以秦國可以動員起來的戰鬥人員數量極為龐大。

而且這些人很多都是具有戰鬥經驗的老兵,他們可以隨時補入軍隊,進行戰鬥。秦軍的戰鬥意志極為旺盛,秦國實行的是軍功授爵制,根據每個士兵在戰場上砍下敵人腦袋數量的多少,就可以獲得相應等級的爵位,所以秦軍把敵人的腦袋叫首級。打起仗來,秦軍眼裡的敵人腦袋都不是腦袋都是高官厚祿,所以打起仗來秦軍士兵無比勇猛。

再說秦軍的武器裝備,從兵馬俑坑中考古人員發現了長達6.3米的長矛柄遺痕,加上矛頭幾乎有7米長。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這樣強大的秦軍,一個集團衝鋒就能把亞歷山大的部隊消滅殆盡。

另外,秦軍還有弩,射程在一百五十米到八百米之間。秦軍還有很多出色的將領,再加上本土作戰,後勤補給,兵員補充很便利。再加上這是保家衛國的反侵略戰爭,秦軍的士氣肯定無比高漲。

當時張儀還活著,完全可以出面爭取六國的支持,建立反侵略的國際統一戰線。如果山東六國與秦國結成強大的反侵略同盟的話,那亞歷山大會輸得更慘。在這樣的戰略態勢下,面對如此強悍的對手,亞歷山大大帝擅長的馬其頓方陣也難有用武之地。

其實這都是假設,亞歷山大想打到中國,先得打敗大月氏、還得打敗匈奴,這些民族都有兇狠殘暴的軍隊,都被秦國修理過,亞歷山大有多少軍隊可以消耗的?根本打不到中國的邊境就被消滅了。

匈奴曾經被漢武帝打敗,殘餘勢力進入歐洲竟然如入無人之境,間接就可以看出漢家軍隊的戰鬥力之強,這些漢軍如果和秦軍比的話未必能佔上風,所以說亞歷山大大帝如果沒走錯路,即便攻打到當時的中國,也不會有多大勝算,再厲害的馬其頓方陣有也沒用。


小小嬴政


馬其頓方陣就是一個笑話,現在還有人拿來說事嗎?馬其頓方陣依靠的是長槍和他們認為有防護力的鎧甲,其實那是因為歐洲的冶煉落後而已,當時的中國青銅合金的冶煉已經獨步太陽系,他們認為的防護,在當時的中國只不過是一層紙而已。

他們當年不是到不了中國,而只是半路被人打殘了。


孫家酸辣湯


冷兵器時代很難很難遠征,亞歷山大和成吉思汗算是歷史上兩個異類,相比之下亞歷山大更難一些,也是運氣不錯的,基本上他們沒有遇到太困難的抵抗力,如果亞歷山大一出門就遇到當時的秦國軍隊,當時就悲劇了,第一是軍隊人數相差太大了,已經不是戰術和戰力能夠彌補的,第二是看打法秦國軍隊可能比馬其頓方陣更加科學更加靈活多變,而且秦國的重兵器剛好是馬其頓方陣的剋星,冷兵器時代其他任何國家遇到秦國軍隊都是悲劇!


天路通匯胡


我就說兩點,第一,人數差太多,馬其頓軍隊人數不夠,第二,中國有弩,馬其頓軍隊就兩個厲害,一個是步兵方陣,一個是騎兵作戰,以前,騎兵是不能打仗的,只能刺探軍情,馬其頓學會了騎兵作戰,對西方各族有優勢,不過中國軍隊也會騎兵作戰,還有對付騎兵的方法,西方沒有遠距離攻擊手段,中國有秦弩


米蘭小當家43452877


秦以來中原的主要威脅就是北方,真還沒有從塔克拉瑪干沙漠以西來的威脅!稱霸中亞的葛爾丹到是有東進的野心,他首先考慮的也是先征服蒙古高原,再南下。直接十幾萬大軍越過沙漠,再穿過河西走廊來征服中原?從沒有過!不過,三四千年前或更早以前西方遊牧部落拖家帶口一路遷移來到甘肅一帶遊牧到是有過。但這些部落早就被漢族祖先和匈奴人又趕回到了中亞。


pooqqq


我感覺夠嗆 ,中國的投石車,戰車,還有弓兵,還有迂迴的騎兵,很快就會突破防線,這個好像有歪果仁做過模擬視頻,結果是,弓箭手先壓陣,雙馬滾木戰車衝陣,兩翼騎兵迂迴,很快就突破了,失去陣型的歪果仁,就等著挨宰,分別模擬了戰國,元,唐,結果是唐攻破速度最快,戰國其次,元墊底,可能跟元配置有關全是輕騎兵


不要Love


幸虧他沒來,否則估計連河西走廊都不能通過就被匈奴打跑了。而匈奴呢,始終被中原文明打,一直向西騰挪,最終跑到歐洲稱王稱霸去了。據記載歐洲的部隊非常懼怕匈奴部隊,一般離著十里八里的就不戰而逃。原因嘛不僅僅是戰鬥力的問題,最主要的原因,自己去百度。這裡真不能說。


法緣石


亞歷山大在統一希臘全境後很快發起東征,時間在公元前334-324年左右。先後蕩平波斯帝國和兩河流域,最終打到印度,建立起了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但由於當時人們對世界地理認知非常有限,加之橫亙在期間的喜馬拉雅山和廣袤的隔壁大漠,所以東征到了印度戛然而止,他可能根本不會想到,就在不遠的旁邊,還有當時世界上最偉大文明中的另一箇中心。若是亞歷山大東征打到我國會如何?我覺得答案很顯然,必輸無疑。

亞歷山大作為西方的一個時期統治者,一位英勇善戰之輩,算得上最偉大的統治者之一。他在馬其頓王朝幾年的整頓之後就開始出征波斯並且以少勝多擊敗了波斯,雖說他在征戰的過程中不免有點困難,但是也將波斯王朝征服了。其實他也東征過,甚至將印度整個國家給征服了。

亞歷山大東征時間是公元前334到公元前324年,此時我國正處於戰國時期,而從西邊來的亞歷山大,最有可能碰到的國家就是秦國。

因為亞歷山大打到印度的時候,是公元前326年,這個時候我國正處於戰國時期。如果亞歷山大繼續東征到中國,那麼亞歷山大將會在陝西這個地方碰到秦國,當時的秦國早已完成了商鞅變法,統一了大後方,正是國力強盛之時,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和最恐怖的國家,可以動員的兵力高達50萬。而據史料記載,亞歷山大的遠征軍人數還不到5萬人。

在中國戰國時代,亞歷山大同時期有很多中國的優秀戰略家軍事家。比方孫臏、孫武、韓非子、鬼谷子等等。魏國的武卒、齊國的武術之士、秦國的鐵騎也都能輕而易舉剿滅亞歷山大部份兵士。亞歷山大的馬其頓部隊交戰時採用的是龜陣,就是用盾牌圍住自己,然後步步推進。騎兵只有少量。

與秦國碰面的話,基本上一觸即潰,秦軍的部隊規範化,層層級別的執行力,包括裝備都優於馬其頓。更別提人數碾壓。

所以說,是必輸無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