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狀病毒正在催生八大“超級物種”

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實體經濟的脆弱性,一旦遇到重大變故,最受影響的往往都是實體經濟,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最穩妥的賺錢方式可能更偏重於輕資產、重渠道方面!這次疫情的發生,讓免疫力差的個體/企業加速被淘汰,但同時也長早了機會,讓一些適應能力更強的企業和個體加速成長!

新冠狀病毒正在催生八大“超級物種”

一起偶然的背後其實都是必然。每一次的成功也是背後不斷努力的結果,對於那些眼界長遠、提前佈局的企業每一次社會的變革都是他們成功的推進器,最終在各自的行業成為獨角獸企業,變成“超級物種”。 這些超級物種也往往都因為不斷打變革,會顛覆很多傳統的經驗理論,從中國近30年曆史查看,中國成功的企業都是在當時那個年代排除萬難,才成為了新世紀的龐然大物,這也必然是今後世界的常態。

那麼現在即將產生了那些超級物種呢?

1.超級個體

在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未來的工作關係將發生改變,人們會有更多不同的職業。個人加平臺的模式也將產生一大批超級個體。比如李佳琦2019年的收入,超過了中國百分之六十的上市公司的年淨利潤。包括網紅辛有志,在這次疫情中捐了1.5億,它的收入早已將大多數人群甩在後面。這樣的情況在以往的年代估計想都不敢想。

2.超級傳播者

這次疫情有一個詞火了,那就是“超級傳播者”,起源於非典時期,疫情的的擴散拒絕於有多少強勢感染者,而不是取決於普通的感染個體。隨著中國共享經濟的不斷髮展,將會產生很多超級消費者,因為新的社會經濟中,分享變的能夠帶來利潤,也變成了每個人下意識做的事,就好像你吃了一家網紅美食,你也會不由自主的發個朋友圈。這些“超級消費者”是能夠帶來深度二次傳播的人,一個人可以帶來十個人以上的客戶,並且被動幫助你在人群中樹立品牌形象。一個企業如果有100個‘超級消費者’,也就代表其背後的擁有1000個以上的客戶資源,完全夠一箇中型企業存活。在社交電商的時代,你能影響身邊多少人,代表你自身的價值。

3.超級雲

雲也就是線上的方式,這次疫情加速了線上的發展,包括雲辦公、雲學習、雲娛樂、雲購物等,無論是在家辦公,還是孩子沒有辦法上學參加網課或者是在家無聊的年輕人參與網上迪吧,又或是買菜到家的雲購物,都成為了必不可缺的東西。

4.超級機器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人工智能一直是社會發展的大熱門,也一直是各大企業佈局的重要方向。此次疫情一大批機器手段已經開始運行,比如社區無人機送餐、防疫地區無人機監控又或者武漢部分醫院為了避免傳染,進行機器人送藥。還有在疫情期間,百度為上海一家人工智能島,開發了一款人工智能無人消毒車,對該地區提供消毒、送餐等服務。相信不久得將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將會更快的進入到人民的生活。

5.超級計算

運算能力,也是未來衡量企業實力的一個重要標準。以美團為例,它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經過了三年週期五個版本的更替,全國高峰期每小時執行約29億次算法,每天調度全國60萬活躍騎手,可完成2000萬張訂單配送,平均配送時長也由41分鐘縮短到30分鐘上下。

6.超級組織

本次抗疫期間,全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從捐款幾億幾千萬的企業家到開個小貨車送菜的農民、還有從國外幫忙代購口罩的海外華僑,充分的體現了共享經濟的本質,“弱化所有權、釋放使用權”,將各種資源結合起來,共同解決問題。比如餐飲企業,盒馬和雲海餚共同宣佈達成人員用工合作。

7.超級信用

未來的交易更注重的是個人品牌效應,現在流行的網紅也是一個個行走的個人品牌。你有足夠的專業度,把人們需要的知識或者是快樂分享出去,那你就是一個成功且長久的網紅。如果一個網紅只是為了錢,無論是接一些沒有保重的廣告還是宣傳,都會迅速被粉絲拋棄。企業也是一樣,企業的品牌形象也是一個企業最為重要的。那這一切其實都是信用,社會對你的認可度和信任度。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是為了解決信用的難題,所以可見,未來超級信用也是尤為重要的。

8.超級管道

這次疫情,給很多企業和上班族帶來了警醒,一份源源不斷長久的收入尤為重要。俗話說金山銀山、不如日進斗金。所謂重渠道就是修一條財富管道,靠長久的合作去賺錢。在強大的個人幹不過一個團隊、在強大的團隊幹不過一個系統,將複雜化的事情簡單化,簡單化的事情模式化,模式化的事情繫統化,長久可複製的循環生意就形成了。也是現在所謂的“睡後收入”的詳細表達。

古人云:亂世出梟雄。每一次社會的變革動盪都是一次機會,強大自己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成功寄託於別人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