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中,爸爸最後能否走出地下室?

不猜測,依據現實來分析下

1.

這部電影的主題就是寄生蟲,一家人毫無進取心,滿足現狀,只要能佔便宜,能維持生計就行。

《寄生蟲》中,爸爸最後能否走出地下室?


這部電影很有趣的一個點就是這家人想要做的三觀正確的事情沒有一樣能成,比如兒子考大學,爸爸賣蛋糕,媽媽接的糊披薩盒子的活,幾乎沒有一樣是成功的,

但是那些算計別人的,佔便宜的都成了,一開始的找免費wifi,一唱一和地說服披薩店小姐姐給他們工作,不斷排擠傭人司機一家子全部寄生...…


《寄生蟲》中,爸爸最後能否走出地下室?

2.

兒子最後制定的計劃,成為有錢人,買下那棟別墅

兒子的病態身體無法高強度工作,在韓國要跨越階層,只有瘋狂工作,一天睡4-5小時。但是腦袋撞擊後,神志不清的兒子根本沒法996到腦袋還能正常。

《寄生蟲》中,爸爸最後能否走出地下室?


兒子一家的醜聞仍會和他的檔案一塊兒從找工作到墳墓裡,特別是在人情社會的東亞—漢語文化圈內,家族的謀殺醜聞會跟著嫌疑人一家走一輩子,甚至難免會有被當做從犯的可能。


《寄生蟲》中,爸爸最後能否走出地下室?

影片中象徵著貧富差距的豪宅,其市價約為1.18 億元人民幣。

《寄生蟲》的導演親口說過

以韓國現在的最低時薪。

他兒子想買下那個HOUSE不吃不喝需要用547年。

3.

《寄生蟲》中,爸爸最後能否走出地下室?

主觀上,爸爸已經認可甚至羨慕前兩任(由電影可知,至少兩任)的寄生行為,並把按地下室燈開關神聖化——一種臣服的儀式,正是這個密碼的儀式讓兒子知道他還活著。


但是爸爸不願離開了。他嫉妒,相比於富豪,他更嫉妒前兩任的“寄生蟲”,所以殺了以前一任。就像古往今來,對農民和奴隸來說,最大的爭端和鬥爭就是同行相忌。只有一個寄生蟲!



所以最後兒子的那段自白(想象),

成為有錢人買房子救出爸爸,

這種主觀能動性特別強的事情真不是這家子的基因,比登天還難。

最後這段自白(想象)結束後,拉回現實,

現實就是現實,走不出來。




以下是看完電影后的猜測

金司機一家因為被水衝了,住在體育館的時候,兒子問爸爸計劃是什麼。


爸爸說,只要有了計劃,就絕對不會按照計劃執行下去,一定是無法完成,所以沒有計劃。

《寄生蟲》中,爸爸最後能否走出地下室?


《寄生蟲》中,爸爸最後能否走出地下室?


最後,兒子的回信裡寫,我有一個計劃,賺錢,最後買下房子,到時候爸爸就可以走上來了。

所以 導演早就暗示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