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嘗試制裁別人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這是我看完韓國電影《寄生蟲》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一句話。

本身韓國電影在講述小人物和貧富差距的故事就很吸引人眼球,而在腦海裡李煥慶導演的《七號房的禮物》印象最深,在偉大的父愛背景下卻顯示出了“窮人”的悲哀,而《寄生蟲》也是如此,只不過這次的反抗用了武力。

《寄生蟲》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嘗試制裁別人

表面是有趣的靈魂,以一個喜劇開始

電影中主要講述了兩種家庭,形成了兩種對立面,一種是蝸居在地下室的四口“窮人”之家,為另外一種是住在高級住宅區的四口“富人”之家。

“窮人”之家的兒子偽造了一份畢業簡歷,從而應聘到了“富人”之家做了他們家女兒的外語家教,而之後便一步步將家中的四口用欺騙和謊言全都進入了“富人”之家上班。

“窮人”之家的女兒當了美術家教,父親成為了司機,母親成為保姆。

從兒子開始,他們家每一個人進入到“富人”之家的手段都很聰明,使得電影的前半段都很有趣味。

《寄生蟲》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嘗試制裁別人

電影實際是充斥了“惡趣味”的諷刺,成為了一個悲劇的結束

“富人”一家有天全家選擇去露營,而“窮人”一家四口就開始在這高級住宅中放肆,他們竊取了本不應該屬於他們的物質生活,但貪婪的面孔依然顯露了出來,而當他們談論人與人之間的善良關係時,表面來看有些道理,但是細細揣測品味,這十足是懶人的主觀臆斷。

《寄生蟲》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嘗試制裁別人

他們把“善良”和“錢”緊緊地掛在了一起做比較,而在他們的思想裡,只有錢能夠改變對待生活的態度,把敢於施捨錢財成為了判定一個人是否善良的標準,十足散發了“惡趣味”,也使人冷冷發笑。

《寄生蟲》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嘗試制裁別人

而在這所高級住在中,其實還隱藏了另外一個家庭,那就是前任保姆的老公藏在了地下室,並且生活了四年多,當這兩家人全然暴露在對方面前時,他們開始了“武力”的鬥爭,而就在爭鬥過後,前任女傭人不幸身亡。

“窮人”家的兒子在第二天想要去地下室滅口,但沒想到女傭人的老公在第二天掙脫了束縛,從地下室逃到了地上,並開始了報復。

《寄生蟲》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嘗試制裁別人

電影的最後充滿了悲劇的色彩,令人沒有想到的卻是“窮人”的父親也殺害了高級住宅家的男主人,顯然是因為看到他只想著救自己的孩子,沒有管自己的妻子和其他受傷的人,也是因為男主人總在不時地說他身上有異味,而在此時他卻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制裁了男主人。

《寄生蟲》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嘗試制裁別人

猛一看還真覺得他做的沒有錯誤,可細細一想便有了漏洞

電影中還有一個細節,就是在大雨夜,他往家中跑,看到這場雨非常大,不知道自己家中地下室是否關上了窗戶,而在奔跑的過程中,路邊人也曾想讓他幫助一把,但是他冷漠地並沒有回應,繼續往家中跑去。

《寄生蟲》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嘗試制裁別人

換個角度來說,他也有過自私的時候,不管其他人,他與男主人有何兩樣,只不過想要守護的東西不同,總是以為自己的守護的東西最有價值,但是在別人眼裡卻那樣卑微渺小。

而後他藏在了高級住宅的地下室中,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

《寄生蟲》的結尾給人留下了一個遐想的空間,只要兒子能夠富有買下哪所高級住宅就能讓父親自由生活,就像當初我看《七號房的禮物》一般,女主成為律師之後才能給父親昭雪。

電影還有很多小細節,例如“窮人”家的兒子喜歡“富人”家的女人,父親也暗示喜歡那個女主人,所以最後變成悲劇的原因還有一個“情”字。

《寄生蟲》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嘗試制裁別人

《寄生蟲》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嘗試制裁別人

就如之前所說,有些人活著,例如兒子,母親,但是已經死了,他們已經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有些人死了,如“窮人”家的女兒,她卻是這些人中最沒有私心的人,所以還能記住她活著時候的微笑。

《寄生蟲》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嘗試制裁別人

《寄生蟲》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嘗試制裁別人

坦白講看到“寄生蟲”三個字本以為是一場恐怖片,但是整部電影看下來,沒有一絲畫面視覺的恐怖,反而是一次對於心靈上的撞擊,有太多小情節令人思考了,就如一個多面體,你處在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不同的面,但同時也會看到其他面的陰暗,這無關貧富,無關善良,卻和人的信念有很大的關係。

《寄生蟲》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嘗試制裁別人

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嘗試制裁別人,要相信國家和法律的裁決,自己主觀的臆斷並不能代表絕大多數人的“正義”。

這部電影還有很多細節值得品味,可以留言我們來一起探討,很想聽到更多人的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