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前言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神州、洶湧而至,持續不斷增長的確診病例數字觸動著每個人的神經、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面對疫情,有些人不知所措、忙亂驚慌,但也有些人選擇了勇於擔當、逆行而上,用血肉之軀在神州大地上構築起抗擊疫情、維護人民健康的堅固城牆!縣一院兩名護士馳援武漢醫療隊的出征,也是時刻備受全縣人民的牽掛。那麼,徐銳與譚曉彤兩名護士目前身處何方?當地的生活條件怎樣?兩人是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遇到困難?她們能否迅速適應?這一連串的問題,讓我們來看看她們從防控一線傳回的馳援武漢日誌吧!共同感受兩位馳援武漢的白衣戰士親身經歷……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徐銳的馳援武漢日誌

2020年2月3日註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天,我自願報名支援武漢,所以我接到了去武漢的通知。我是一名護士,工作已經有10年了。新年我們每個人都在跟病毒做鬥爭,就在正月十五這個團圓的日子我收到了消息,明天十點瀋陽桃仙機場奔赴武漢!就這樣我帶著院領導對我的關心和支持、帶著家人的囑咐和愛、帶著朋友及同事的祝福和掛念,2月9日早7:30分與我的同事譚曉彤準時出發前往機場。不敢看父母的眼睛,卻感受到他們望向我滿臉淚花,沒有太多話語,臨行前的擁抱卻是滿滿的不捨。不管我們多大,在父母眼裡都是個孩子,但是我選擇了這個職業,在需要我時我就是你們的守護者,不是“白衣天使”而是身披鎧甲的“戰士”!

到了武漢的酒店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同時也得知我們將要支援雷神山醫院,酒店的志願者看到我們第一句話說的就是“你們來了,我們心裡就踏實多了!”這短短的一句飽含了他們的期盼,還有對我們的肯定!在酒店我們給自己的一片“小土地”劃分了一下區域,把感染做到最小化!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2月11日,我們來到武漢兩天了,今天下午2點由中華預防醫學會的吳安華教授給我們講解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回來以後我與譚曉彤一次次的練習穿脫防護服,儘量把一切都做到最好,把所有的可能變為不可能!

繁華的城市因為疫情變得冷冷清清,城市、小區、街道……我會盡我的微薄之力,用最完美的自己和所有奮鬥在前線的兄弟姐妹們迎來中國、迎來武漢更好的明天。不辱使命打贏這場戰鬥!

徐銳在2月11日向院臨床第一黨支部遞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譚曉彤的馳援武漢日誌


2月9日 本溪 晴


元宵節晚八點多接到汪院長電話,得知要啟程去武漢,雖然早已準備妥當,但得到消息後心裡仍百感交集。從年前得知武漢疫情的第一天到援鄂報名,媽媽和家人都非常支持我。我是一名“百毒不侵”的護士,但我也是妻子,媽媽,女兒。我惦記我的愛人,牽掛女兒,更擔心年紀大且身體不好的媽媽。但一轉念,想到同樣奮戰在武漢前線的同事們,想到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們,我得抓緊收拾行囊,做我該做的事了。

早上七點來到單位,縣領導們早早就到了,院領導、同事們為我們壯行,領導們再三囑咐我們注意安全,規範操作,保護好自己才能救助他人;同事也給我們加油打氣。帶著領導們的期望,同事們的祝福,我們踏上了去武漢的征程。

早上7:30分院黨委郝書記護送我們到達瀋陽桃仙機場,跟本溪及省隊會合。12點登機,14:30到達武漢天河機場,隨機到達的還有我們的醫療物資。18:00我們到達了指定酒店。我會牢記領導們、家人、親人們的囑託,不辱使命,完成任務。期待明天的培訓課。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眾志成城

萬眾一心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2月10日 武漢 陰


來武漢第一天,天灰濛濛的。昨天休息的一般,可能是換了陌生的環境,也可能是因為今天有培訓任務。早上六點多起床,洗漱後清點醫療物品,八點多下樓取早餐,早餐很豐盛,這裡要謝謝同樣默默付出的後勤保障人員,你們辛苦了。本來今天九點的培訓取消了,說是上級通知的今天暫不培訓,原地待命。

培訓取消,我們只能呆在各自的房間。住宿是每人一間標準間,乾淨整潔,再次感謝後勤人員。本來入住前房間已消毒,但出於職業本能,昨天我又用隨身攜帶的酒精對房間做了整體消毒。我們必須重視每個細節,例如下樓取餐佩戴口罩和帽子,外衣褲和鞋不進屋,在房間裡自己做了簡易隔離標誌,時刻提醒自己要按規範做每一件事。

雖然不能集中培訓,但我通過手機學習並瞭解了關於防護的相關知識。學習之餘看向窗外,灰濛濛的天,空無一人的街道,關閉的店鋪…曾經國人三五聚集聊天,買東西排隊,熙熙攘攘的街道,擁擠不堪的交通等等熱鬧景象蕩然無存,回想這個不平凡的新年,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我們來到這裡就是要與“你們”決出高下的,走著瞧。

酒店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自助式的,沒有多餘的工作人員,入住的只有五湖四海趕過來幫忙的醫護人員。晚飯是部隊的車給我們配送的,雖然沒有額外的工作人員,但一日三餐很豐盛,蔬菜,肉,水果,酸奶等等,我們現在可是吃著全國各地援助的食物,國人們把最好的給了我們,我們承載著全國的希望,我們沒理由退卻,眼前只有勝利。

晚飯後領隊通知明天下午兩點開始培訓,真希望培訓儘早開展,我們也能早日參與到援助工作中,盡本溪縣第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的一份力量,有我們,你並不孤單,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2月11日 武漢 多雲

今天下午14:00培訓開始了,由國務院的防控專家吳教授親自授課。首先分析了武漢目前疫情,當前武漢的疫情很嚴重,形式很嚴峻,這恰恰也是我們來到這裡的原因。然後吳教授講解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防控和個人防護,關於個人防護和感染防護吳教授講的特別細緻。重點說明穿戴順序、脫摘順序不能出差錯,否則就有可能被感染。

當你專心做某件事的時候時間會過得飛快,一個小時課程很快就結束了。後邊還有其他醫療隊的培訓,我們沒有過多打擾吳教授,這裡要非常感謝老教授,每天要不停的給來自五湖四海的醫療隊進行培訓,謝謝您,有您認真詳細的培訓、講解,我們心裡格外踏實。

隨後我們在本鋼醫院領隊的帶領下,自發演練穿脫防護服。穿脫防護服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大家都非常謹慎,非常認真,都迫不急待的掌握好穿脫技能,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好再投入到戰鬥中。

回到房間我和同事徐銳又討論了一下穿脫防護服的技巧和細節,因為它不僅關乎個人安危,也關乎著同事和患者的安危。隨後領隊在工作群裡發了醫護工作站的基本操作視頻,方便我們邊看邊學。現在我們都感覺時間不夠用,因為每分每秒我們都要掌握新知識,學習新技能,需不斷鞏固,直至熟練。真希望我能生出三頭六臂,馬上消化完培訓知識,儘早參加到雷神山的救助工作中。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今天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自己在房間練習防護服的穿脫。現在每個人都在抓緊時間各自練習,在有限的時間裡熟練掌握防護服穿脫的技能。防護服穿的時候很容易,因為是在無汙染的環境下穿上的,但防護服在脫下的時候就要十分注意了,因為此時屬於汙染物,要謹記,手髒時只能摸外面,只有脫下手套乾淨以後,才能觸摸裡面的衣服。在脫下的時候,要用清潔乾淨的手,沿著帽簷內部開始,一層層向後卷下去。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動作不夠熟練,就很容易被防護服外層汙染頭髮、面部、裡面的衣服等地方。

今天得知我們被分配到雷神山醫院A區五病房,這裡主要收治的是仍需隔離觀察的重症轉輕症和方艙送過來的患者,具體工作細節暫不得知。下午15:00接到領隊通知到酒店二樓開會,會議主要內容同樣是如何正確穿戴防護服、隔離衣。培訓人員是上級委派遼寧錦州醫學院重症ICU的同事,她反覆強調正確穿戴防護服、隔離衣的重要性,要求我們一定要反覆練習。之後我們一邊練習,一邊與培訓員溝通細節問題。防護服就是我們的生命服,只有反覆謹慎的練習,才能在實戰中不出一絲紕漏,保護好自己,服務好患者。期待明天的任務,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2月13日,她們正式進入武漢雷神山醫院病房開始接收患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出征遠方的戰友,無論你身在何處,故鄉的明月永遠,照亮你們回家的征程。待到打贏戰“疫”重逢之時,那一定是春暖花開、國泰民安!


監製/孟 振

監審/張志墅

本溪縣兩位“白衣戰士”的馳援武漢日記:進駐雷神山,加油

為白衣天使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