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工人真懶,但因此輕視美國就會犯錯誤

早就下了紀錄片《美國工廠》,但一直沒看。直到它獲得了奧斯卡獎,我才找出來看了一下。看完後,心情很複雜,讓我對短期內的中美關係感到更加悲觀,中美正在經歷更深層次的磨合,這個過程將不斷產生激烈碰撞。


美國工人真懶,但因此輕視美國就會犯錯誤

紀錄片的鏡頭雖然是選擇性的,但基本沒有修飾和改動,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觀察中美互動的樣本。整部影片,中美之間根本性的巨大的差異隨處可見。相比之下,政治體制的不同已經不是最大的差異了。更大的差異體現在中美兩國民族性格、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乃至三觀的不同上。當中美之間保持一定距離的時候,這種差異不怎麼顯現出來。一旦中美越走越近,且相互位置又發生逆轉的時候,這種差異就會日益凸現出來,形成分歧、摩擦甚至衝突。這就是《美國工廠》所展現出來的場景。

我想,大多美國人看完紀錄片後,對中國不會留下什麼好感,反而會增加他們對中國的警惕和排斥心理。紀錄片中,中國工人比美國工人掙得少,但工作時間更長、更努力、更守紀律、效率也更高。所有人都能一眼看出,美國工人在中國工人面前沒有競爭力。不難想見,這個現實對美國藍領造成的壓力是多麼大,實際引起了不同程度的恐慌恐懼心理。

問題是,由於中美工人的三觀不同,互相瞧不上。相比之下,美國人更不能接受中國人的活法。在他們看來,如果中國人成功了,無異於是對他們生活方式和三觀的否定,這是他們接受不了的。但現在大家都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展開競爭,如果不調整,就可能被時代淘汰。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其實並不難理解美國藍領面臨中國崛起的複雜心情。

這背後正是對華強硬派在美國抬頭並不斷強化的社會基礎。這跟意識形態、人權等美國掛在嘴邊的話基本沒有關係。

美國工人真懶,但因此輕視美國就會犯錯誤

紀錄片中我們看到,美國工人中出現了分化,不少工人接受了中國管理層的管理,他們也在做調整。需要指出,這對他們來說,可能更多是生活壓力所致,不好說是他們從心裡接受了。這是完全不同的。

看紀錄片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工作對於美國人是多麼重要,失業又是多麼可拍。美國人一般都不存錢,一旦失業就會瞬間從原來的生活跌落。紀錄片的開頭是一個隱喻,美國車企的工廠破產,對這個只有2萬人口的小鎮帶來沉重打擊。中國企業接手,重建工廠解決2000人的就業,又在小鎮上燃起希望。普通人都需要工作都需要謀生,其實並沒有多少選擇。這在哪兒都一樣。

但放到整個美國,情況就不一樣了。對中國人生活方式的不理解、不認同,擔心自己的生活,會因為中國的快速發展而受到影響和衝擊,由於中美綜合實力的接近,由此導致的中美競爭和磨合進一步深化,美國人的這些複雜心態在相當大範圍內形成集體印象、集體意識,它們不斷在現實中得到印證和強化。一旦懷下了胎,到了時間就要誕下產兒——以國家政策為形式體現出來的對中國的防範遏制舉措。對華強硬派這個時候登上美國政治舞臺的中心,並非偶然。這是中美之間的一種結構性矛盾。美國人自私自利的人性,因為中國的追趕而被點燃了。對生活下滑的恐懼在很大程度上轉嫁到對中國的恐懼身上。

不過,按照理性行為體的邏輯來分析,無論中美脫鉤也好,對華遏制也好,都一定有一個限度。中美經過一段時間充滿著疼痛感的磨合,最終將找到一個對雙方都合適的距離相處,達到一個動態的相對穩定。

美國工人真懶,但因此輕視美國就會犯錯誤

中國人看《美國工廠》這部紀錄片,其心情必定和美國觀眾完全不同。不少中國人看了後,對美國起了輕視之心。確實,在中國人看來,美國工人懶、好逸惡勞、效率低事還多。這可以解釋中國過去這40多年,是靠什麼發展起來的,是靠中國人艱苦奮鬥出來的。但不能因此就得出美國衰落了,美國競爭不過中國的判斷,更不能輕視美國。這只是美國相對短板的一面,是片面真實。美國經濟這麼大的量,仍然能夠取得發達國家裡最高的增長率,且就業率一直很高。美國人是散漫,但因此在整體上的創新能力更強,寬鬆自由的社會氛圍,也為創新創造了更友好的環境。現在但凡是改變世界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創新,基本都源自美國,這是有原因的。這種特點在國家戰略競爭的下半段,將發揮出更明顯的優勢。

美國工人真懶,但因此輕視美國就會犯錯誤

還有一個現實反差是,很少有美國人欣賞羨慕中國人的活法,但有很多中國人欣賞羨慕美國人的活法。這也是值得深思的。

在紀錄片中,有一個美國工人說,日復一日幹著重複性的動作,不知道這樣活著有什麼意義。曹德旺也說,現在雖然錢多了,但還沒有以前快樂,很懷念蟬叫蛙鳴的時候,他懷疑自己到處建工廠是不是破壞了寶貴的寧靜。這其實是極其深刻的沉重的意義重大的自我懷疑。這種自我懷疑,會在前面的路上,等著幾乎所有埋頭往前走的中國人。它將衍生出很多非常複雜的問題。現在還看不清,中國人將給出怎樣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