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死後秦國的內亂為什麼沒讓秦國走向衰落?

專治度匪中二病


秦武王嬴蕩是秦國曆史上一個奇葩短命的皇帝,但卻不能說他是個無能的君王,如果嬴蕩不早死,很難說嬴蕩不會開創一個大盛世出來。

公元前308年7月,秦軍攻破宜陽後,洛陽門戶大開,嬴蕩帥軍進入洛陽,與大力士比試舉鼎,不幸脫手,絕臏而死,終年23歲。

嬴蕩死後,之所以秦國不亂,得益於兩人的快速決斷,以及一個外人的鼎力幫忙,內在的兩人是右丞相贏疾 以及掌管軍事的魏冉,這二人鼎力支持此時尚在燕國為人質的贏稷,就是後來的親昭襄王,這是內在的秦國公室權利中心的擁護。

外在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此時趙武靈王出於為以後趙國的考慮,全力派兵一路護送贏稷到秦國函谷關界,保證了贏稷的順利回國,之後就是在魏冉,宣太后,贏疾等人的幫助下順利繼位。

執政之初,雖然贏稷年幼,但是宣太后,魏冉,贏疾這些人都是經驗豐富之人,所以很自然的完成了權利的交接和平穩過渡,避免了秦國的一場動亂,秦國最終也在贏稷時代開創了一個秦昭襄王盛世。



陽春三月的牽牛花


樗裡子

贏疾是秦孝公的庶子。秦惠文王的弟弟!

在秦惠文王時期得到重用,硬是靠著攻城掠地,由右更一步步走到的嚴君的位置。武王即位,樗裡子被封為丞相。內政外交,威高權重!

武王意外去世,武王年輕,沒有子嗣。當時的秦國真正掌握在樗裡子手中,如果樗裡子奪權,估計沒人能夠阻止!但樗裡子為大局計,還是主持了迎立昭襄王的工作!有樗裡子坐鎮,各國不敢趁新王初立攻秦,無論王室貴族還是當朝大臣都不敢趁機興風作浪。樗裡子就是當時大秦的定海神針!這是大秦不亂最主要的原因。

秦法

商鞅變法後,無論農耕還是作戰,每個人都有清楚的權限職責。秦昭襄王初期有樗裡子坐鎮,就算宣太后處理朝政,也沒有出現王室內部的爭鬥。就算後來魏冉斂財,但魏冉還沒有凌駕於秦法之上!

魏冉雖然是外戚,但為了大秦也算立下汗馬功勞的。尤其是他啟用了白起,直接縮短了大秦吞併天下的進程!

“四代亂政”

四代亂政時的秦國,一個庶長就能廢立秦君。最主要的還是內憂外患共同作用的結果。趕上魏國強大,不斷進攻秦國,內部矛盾被激發。外戚專權,凌駕在王權之上,關鍵無法讓百姓安居,無法令強魏止攻!秦獻公回國,遷都,魏國停止進攻,才有後來的大秦。


一世嘉文


秦武王死,沒有兒子。正在大臣商議從惠文王之子、即武王之兄弟中,挑選繼承人的時候,趙武靈王把在燕國為人質的公子稷緊急護送回秦國,請求立為秦王,故而,作為武王同父異母的公子稷,繼承了秦王之位,稱為秦昭襄王。

昭襄王二年(前305年),庶長壯和大臣、諸侯、公子造反,但很快被大臣魏冉等所誅殺,受牽連的惠文王后也不得善終,武王后也離開秦國回到孃家魏國。

這次內亂沒有像之前的內亂那樣讓秦國走向衰落,分析其原因有三條:

一、有賢臣輔佐

昭襄王繼位時只有17歲,任命賢臣樗(chū)裡疾為丞相,樗裡疾又稱樗裡子、嚴君疾,嬴姓,趙氏,名疾,戰國時期秦國宗室將領,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異母弟,能說會道,足智多謀,綽號"智囊",擅長外交、軍事。輔佐秦惠文王,拜為右更,戰功卓著,被封於蜀郡嚴道縣(今四川省滎經縣嚴道鎮),號嚴君。

秦武王即位後,任命樗裡子為右丞相,精通韜略的甘茂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不斷擴大秦國版圖。秦昭襄王元年,拜為丞相,主持朝政和宗族事務。七年(前300年)去世。

魏冉,亦作魏厓、魏焻,因食邑在穰,號稱穰侯。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秦昭襄王之舅。從惠王時起,就任職用事。

昭王即位後,任命魏冉為將軍,衛戍咸陽。他曾經平定了季君公子壯及一些大臣們的叛亂,並且把武王后驅逐到魏國,秦昭王的兄弟中有圖謀不軌的全部誅滅。當時秦昭王年紀還輕,宣太后親自主持朝政,讓魏冉執掌大權。

昭王七年,趙國派仇液到秦國遊說,請求讓魏冉擔任秦相,昭王又任命魏冉為丞相。

在春秋戰國時期,敵對國家之間,可以互相提議任命官員名單,這也是現代不可理解的事情。

有這些賢臣輔佐,政局穩定,經濟、軍事都沒有受到影響。

二、政治治理清明

秦昭王時期,秦國朝廷簡樸,無積壓案件,辦事效率高超;官吏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民眾各安本業,勤勞樸實。荀況考察秦國後,稱讚說:“治之至也”,意思是說,與其他國家相比,秦國是治理的最好的國家。

政治清明,就會社會穩定,民眾安定,推動經濟不斷髮展,軍事實力也會更加強大。

三、任用、提拔了一批武將,都戰功卓著。

秦昭王時期,魏冉、白起、司馬錯、羋(mi)戎、庶長奐

秦昭王十四年(前293年),魏冉舉用白起為將軍,派他領兵攻打韓國和魏國,在伊闕之戰殺敵二十四萬人,俘虜了魏將公孫喜。

魏冉自己也是有名的戰將,在他封候的第四年,擔任秦國將領進攻魏國。魏國被迫獻出河東方圓四百里的土地。其後,又佔領魏國河內地區,奪取大小城邑六十餘座。

在魏冉第三次出任秦國丞相後,派白起攻取了楚國的郢都,秦國設置了南郡。賜封白起為武安君。

司馬錯平定了蜀國。庶長奐攻打楚國,殺了兩萬人。

昭王八年(前299),派將軍羋戎攻打楚國,攻戰新市。

昭王九年(前298),派遣庶長奐攻打楚國,攻佔了八座城,殺楚將景玦。

昭王十四年(前293),左更白起在伊闕攻擊韓國和魏國,殺了二十四萬人,俘虜了公孫喜,攻克五座城。十五年(前292),大良造白起攻打魏國,攻佔了垣城,又還給了魏國。進攻楚國,攻佔了宛城。十六年(前291),左更錯攻佔了軹城和鄧城。等等。


南宮外史


武王死後,秦國確實內亂過一陣子,然而很快就被平定了,秦國並沒有走向內亂,是因為

  1. 當時嬴稷還在趙國做質子,國內勢力想推舉公子壯做新君王,公子壯也躍躍欲試,然而被嬴稷方勢力擊敗。當時趙武靈王設計派人從燕國將嬴稷送回秦國,而且嬴稷的舅舅魏冉當時手握兵權,輕易地就把嬴壯一夥拿下了。

  2. 平定叛亂後,要知道武王之前惠文王已經使秦國慢慢強大起來了,走上了富國強兵的正確方向,嬴稷的母親宣太后長期服侍惠文王自然耳濡目染其治國之術,事實也證明了宣太后的能力。

  3. 當時秦國國內能人武將眾多,魏冉自然不必說,雖說貪婪些,然謀略助國自然不在話下,武將此時白起已經初露鋒芒,司馬錯也是後來的名將。人才濟濟,加上施政有方,內亂很快平定後國勢立馬就起來了。

  4. 嬴稷本身也是可造之才,他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極長的昭襄王,把秦國的實力提高到了另外一個層次。

秦國強大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而且歷代君主奮發圖強的結果。打敗山東六國,一掃天下自是實至名歸。


莫名山


秦武王死了之後,秦國雖然內亂,可是基本的戰略方針並沒有改變。

秦武王因為跑到洛陽去舉鼎,然後被頂給砸死了,這一點著實讓人感覺無奈,但事實上秦武王出去舉鼎真的是過去玩兒玩兒這麼簡單嗎?真的想要過去玩兒,用得著把自己的命給搭進去嗎?

我們說一下秦武王去舉鼎這段期間她秦國究竟做了什麼?而秦國做的這件事情對於秦國接下來穩定自己的政局,穩定自己的拓張方向有很重要的作用。

秦武王在政期間,秦國攻下了宜陽,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地方不重要,但事實上只有拿下的這個地方之後,秦國才能並出韓國冠,在這之前秦國想要兵出函谷關得看誰的臉色,韓國的臉色,韓國一半兒的精兵強將全部都在宜陽堵著,秦國想要冬初想要奪取天下就必須得拿下一樣,但是宜陽這個地方太南宮打了秦武王就做了那一回舉鼎的霸王。

確實,秦武王死了之後秦國發生內亂,可是對於秦國的老百姓來講,秦國大的戰略方針已經定下了,為什麼想要繼承秦武王的位子就必須得完成秦武王的一致,也就是說,秦國東出天下,這個是繼承者必須要完成的方針,誰如果不照著這條方針完成,誰就會得到大家的反對,而對於秦國來講,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建立了根本是軍工制度和秦國變法的法律。

秦國的內廷也就是秦國的高層,雖然發生了大亂,可是對於秦國老百姓來講,該吃吃該喝喝,該去殺人的時候就去殺人,然後建功立業,這一套流程並沒有發生改變,這也就是大秦帝國裂變裡面商鞅相秦孝公保證的,說秦國如果以後發生大問題,那麼秦國的法律將會使秦國發生顛覆的最初的一道保險。這道保險將會保佑秦國直至它的滅亡。

秦國自秦武王死了之後,(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我們就會發現秦國多數發生混亂,地方是它的高層,全國老百姓並沒有發生太大的問題,而秦國的高層他的混亂並沒有波及他的下面這一點是最讓人感覺幸運的。

秦昭襄王繼位之後,秦國高層發生內亂,但是與此同時秦國的下層人士並沒有發生太多的損失,所以這也就造成了秦國高層的損失,反而是秦國加強的一種保障,由於秦國高層人數的減少,使得秦昭襄王或者他背後的宣太后以及四貴他們擁有的話語權也就更多,死掉越多的秦國高層對於秦國中央集權這樣一個制度就更加有利,所以我們就會發現在此情況之下,秦國基本上完成了由原先的貴族病例,直到最後的君王一家獨大這樣一種情況,以至於後來到秦昭襄。王默契的時候,白起雖然有實力而且有能力,但是我們就可以看到白起死的時候,秦國並沒有因此產生太多的水花,這也就是秦國中央集權制度的一個重要證明。


漩渦鳴人yy


公子壯只是一個王族成員當中的一個代表,沒有實際兵權,聯合其他王族中人暗箱操作,這些贏疾都看在眼裡,不是不弄他們,留著給新君處理的!

贏稷的後臺很硬,他舅舅魏冉在秦武王時期就備受重用,有實際兵權;贏稷的母親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宣太后政治手段相當硬的一位王子母親,試問在這樣的後臺下,秦王宮的內亂不僅迅速平息,還能按部就班的正常運營,內部離不開贏稷的母親和舅舅,外部離不開朝綱中的王叔贏疾,怎麼就因為內亂而衰落呢?

秦二世胡亥就沒有這麼好的命了,一把好牌都給了趙高後,趙高先從內部王族開始,逐步到大臣,朝綱亂了,王族沒人給撐腰後,導致強大的秦迅速滅亡!


農民看笑話


秦武王嬴蕩可以說是秦國最短命的君王了,秦檜文王贏駟去世之後,傳位給了嬴蕩,結果這個人崇尚武力,而且傲慢,最後居然為了一口水被周王鼎砸死,多麼可笑!


因為嬴蕩過於年輕,而且也沒有子嗣,所以就下昭傳位給自己的弟弟嬴稷,也就是讓秦國大幅度擴張的君王了!

雖然在此時秦國發生內亂,但因為嬴稷有著最正統的血脈,而且有上代君王的傳位詔書,所以國內的大部分的人還是向著他的!尤其秦國宗室最有權力的人贏疾是支持嬴稷的,再加上有魏冉主持秦國軍事,羋月主持國內政務,所以國內的局勢很快就被穩定下來了!

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記得加個關注唄,謝謝您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