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是怎麼靠著自己的能力“遊戲人間,隱於朝廷”的?

朱鳳奇


漢武帝時期,朝堂上才華橫溢、能征善戰之人非常多,如我們所熟知的衛青、霍去病等。有個人,卻常常被我們忽略,他雖做事滑稽荒唐卻擁有著大智慧,這個人便是東方朔。史書中關於東方朔不拘泥於禮法、任性妄為的有趣記載很多,其中較為出名的就是“歲更其婦”。《史記》中記載:“(東方朔)取少婦於長安中,好女,率取婦一歲所者即棄去,更取婦。所賜錢財,盡索之於女子。”

東方朔更是有三大“換妻鐵律”——一是專娶長安女;二是專娶小美女;三是一年換一次。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雖說如此,但東方朔視女人如衣服,熱衷於結婚與離婚之間,如此頻繁的換妻也不得不讓滿朝文武大臣都將他看成一個瘋子。那麼,為什麼他要這樣做呢?

有一種解釋是說東方朔是故意裝出一副好色的樣子以求自保。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這也不無道理。歷史上的漢武帝雖是一個求賢若渴的帝王,但也有歷代君王的通病——疑心大。人才不足時,總是喟嘆不已,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當某位大臣才能卓越、頻繁立功時,又害怕他們功高蓋主,奪得民心;當大臣沒有全心全意奉獻於朝堂時,就懷疑他們是不是有二心,隨時打算造反。

東方朔為了打消漢武帝心中的猜忌,用好色來麻痺漢武帝。東方朔雖為人“瘋狂”,卻得到了漢武帝的寵幸,賞賜了不少金銀珠寶。多數大臣在得到賞賜後會置辦田地,籠絡其他官員,以求在朝堂之上可以爬得更高。但東方朔不走尋常路,他把賞賜全部拿來娶新媳婦,頻頻做新郎。東方朔這種做法使得讓大臣們紛紛上書彈劾他,但漢武帝卻一笑而過。在漢武帝眼裡,東方朔確實是一個言辭敏捷、幽默風趣的人,但他風流成性,朝堂之上不斷有人彈劾他,不過往往沒有結黨營私的條件,對自己不構成威脅。正是東方朔這種大智若愚的表現,方能夠明哲保身,順杆而起獲得無後顧之憂的獎賞。如果他和其他大臣一般嚴肅正經,便不會得到漢武帝的青睞,而且容易在朝堂上樹立敵人,在施展才華上寸步難行,空有能力卻不得施展那有什麼用呢?

還有一種解釋是說東方朔在尋找一個真正懂自己的人。東方朔從小飽讀詩書,在文學方面頗有造詣,可想而知他的眼光自然不低。在我國古代一直信奉的都是“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多數女子是養在深閨之中,雖有精通琴棋書畫者,卻也不能做到真正的知書達理。按照東方朔的娶妻標準來看,他是想挑選一個年輕貌美並且真正懂自己的伴侶。正所謂知音難覓,或許東方朔就是為了尋找一個知音而不斷更換妻子。

所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東方朔死之前曾對漢武帝說:“皇上一定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要聽信讒言。”漢武帝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回想一生幡然醒悟,對自己造成的民力枯竭、寇盜並起感到自責後悔,寫下了著名的罪己詔。他想起東方朔的苦口婆心,深感折服說:“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strong>

智慧者,首先應著眼於大事,從不拘泥小事;其次,心中須無雜念。像那些左顧右盼者,心中其實充滿了“欲”,實在難以稱之為智者。能“愚”者,善“和”,善“舍”,無“欲”,有“願”,故能漸臻“三境”,智慧地生活。而東方朔就是將這樣的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一年換一妻是對真我的漫漫探索、在施展自我時的“大智若愚”的自我保護手段。


鄧海春


東方朔靠才氣,靠三寸不爛之舌遊戲人間與朝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