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上100℃和零下100℃哪個更可怕?

說到底還是一條懶狗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當然都很可怕,假如有那麼一天,哪個更可怕,在極端情況下人能存活多久,需要視科技發展情況,如果科技足夠發達,可能哪個都可以不那麼可怕?分析如下

極端環境

地球形成至今已有46億年,過早的氣候環境我們現在還無法探究瞭解,根據現有科技和知識,古氣候學專家研究成果,認為從中生代以來估算的溫度是可能比較靠譜的,中生代兩極附近年平均氣溫預估為8~10℃,低緯度熱帶地區為25~30℃。從人類能估算的平均氣溫看來,地球近2.3億年來平均溫度差沒有很誇張。

極寒記錄

自然環境下出現過的極寒記錄如下:

1838年,俄國商人尼曼諾夫路徑西伯利亞的亞爾庫次克,測出零下60℃的最低溫度;
1885年2月,位於北緯64°的奧依米糠,測到零下67.8℃最低溫度;
1957年5月,位於南極“極點”的美國安莫森-斯考託觀測站,最低氣溫降到零下73.6℃,同年9月,這個觀測站有記錄到了一個更低氣溫,零下74.5℃的溫度;
1983年7月21日俄羅斯在南極的沃斯托克,測出零下89.2°C;

2010年8月10日在美國的軌道衛星探測到南極沃斯托克零下93.2℃,打破俄羅斯探測的記錄,這個是目前自然界出現的最低氣溫,很接近零下100℃了。

高溫記錄

高溫:極端高溫的溫泉、岩漿溶洞例外較多,無法一一例舉最高溫

以整個星球來看,平均氣溫總是高於0℃的,100℃更近一些。

給地球升溫/降溫

因為地球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才沒有出現過於極端的溫差,而沒有大氣層的月球,且被地球潮汐鎖定,月球的一晝夜差不多是地球的一個月有29.5天,溫差可高達300攝氏度,所以不用去脫離太陽,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溫度就會很極端了。

應對極端氣溫

有生命的,對生存溫度通常都有要求,且範圍不會太大,地表最強水熊蟲是例外。人類要想在極端氣候下存貨,也要想辦法讓更多的植物動物一起存活,以此保證我們的各種需求。

如果氣溫不是驟然上升或下降至極端氣溫,那麼人類將有時間去做準備,好比《流浪地球》就是設定在人類掌握了“可控核聚變”這一強大科技!

假設按沒有大氣層這個設定,導致的極端氣溫,就如同月球,人類已經實現登月,只不過目前登月還不夠成熟,在月球停留時間不長,並且可以自行選擇登錄時間和地點,至今最長時間是12天12小時51分,據去年報道,人類目前可以實現在月球表面停留40天,這個是需要考慮到從地球出發、降落以及返回等需求,人類技術已能實現在月球停留超過一個月晝夜。
100℃和-100℃大概都需要建立極大的生存基地

結論

按現在科技發展,太空探索能力的提升,如果極端天氣是極緩慢到來,人類科技應該能有一定的應對,以保證人類種族的延續。

但,如果到來速度快,估計都是全球滅亡。


黑洞探秘者


題主所說的西半球是零上100度,東半球是零下100度,合著是想把地球變成月球,被太陽“潮汐鎖定”是吧,這是不可能的。

我們來說一下人類生存所必須的幾大要素,水、陽光、空氣,如果出現零上100度或者零下100度,人類所必須的幾大要素會發生了哪些變化?

1、零上100度

如果真的出現零上100度,地球上的水將會沸騰,環境溫度也將有大幅上升,變得十分悶熱,在這個環境下,大部分生物將會遭到滅頂之災。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報道,一種生物的滅絕會導致6種生物不同程度的減少或滅絕。

2、零下100度

如果真的出現零下100度,地球上的水將會被凍結,地球上將不會有流動的水,地球上的環境將會與火星<strong>差不多(火星表面溫度約為-63度),地球上將不會有穩定的液態水體,都將處於冰封。而在冬季情況下,大部分動植物都將處於休眠狀態,由於動植物沒有生長,地球上將不會有“食物”的增長,即使解決了人類低溫環境下的生存環境,終將因為食物鏈斷了而被餓死。

總之,地球的兩個半球溫差相差200度,與月球溫差相差340度的環境要好很多,畢竟有了水,就有了一線希望。


地理那些事


零上100℃和零下100℃那個更可怕?這兩種極端溫度都很可怕。如果非要選出一個更可怕的來,我覺得零上100攝氏度要更可怕一些。

為什麼這麼說呢?一起來看一下,太陽系中的這兩顆行星,它們就是一個寒冷,一個高溫。這就是火星和金星。火星全球平均氣溫-63℃,冬天最冷零下133℃,就像問題中所說的零下100℃。金星表面平均溫度高達450℃,就像問題中所說的零上100℃的情況。針對這兩顆一冷一熱的星球,科學家更鐘情於火星的探索。甚至認為未來人類可以殖民火星作為第二家園。看來讓寒冷的星球升溫要比讓炎熱的星球降溫要更容易些。

如果地球上的溫度升高到了100℃,海洋就會沸騰蒸發,水蒸氣充斥到空氣中,地球就變成了一個大蒸籠。陸地上的植物和動物都會被蒸熟,水裡面的魚類也會被煮熟。人類為了躲避高溫可能會躲入地下建立龐大的地下城市,但是由於缺水,生存變得異常困難。

科學家認為,目前太陽的光度在不斷的增加,地球的溫度會不斷的上升,在10億年後,地球可能會變得太熱,水不能以液態的形式存在於地球表面,這樣的話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將趨於滅絕。

如果地球上溫度降到了零下100℃,地球上的海洋將會被凍結,但水不會在地球上消失。這時候的人類可以利用地球上的地熱、煤炭、石油以及核能取暖,建造溫室種植植物和飼養動物來維持生存。人類可以開採冰川融化成水加以利用。雖然零下100℃對人類的文明也十分不利,但是人力依靠科學技術完全可以對抗寒冷,並且能夠讓地球重新變暖合起來。

然而現在人類的活動往地球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造成了地球氣溫逐步升高。當地球變得過於炎熱威脅到人類生存的時候,我們再想辦法讓地球變得涼快起來就已經為時過晚了。


兔斯基聊科學


當然是零上100攝氏度更可怕。

雖然熱了可以脫衣服,但脫得再多……

就算脫一層皮(實際也會如此),也抵擋不住零上100攝氏度。

但零下100攝氏度,也就是負100攝氏度,就好辦得到。

地球南極,歷史上最低氣溫為零下89.2度。

低溫,也不是沒見過。

相對100度高溫,低溫要好對付得多。

我們可以拿月球來舉例子,月球南極最低溫度為零下247攝氏度。

零下兩百多度就不說了。

我們只說,月球的夜間,平均氣溫必然低於零下100攝氏度。

顯然,阿波羅登月時,登月人員肯定有那麼一段時間,或者一小段時間,其周邊環境是低於100攝氏度的。

低溫,個人較為容易解決。

無非是多穿一些保溫的衣服,並把嘴鼻矇住,少出門即可。

但不管怎樣,如果地球上全是零下100攝氏度,人類將減少90%以上。

因為沒有那麼多食物。

唯一能種植的地方就是洞穴裡,大型的隔絕的保溫農場裡,使用人造光進行光合作用。

就像太空農場一樣。

必然食物不足。


那時,獲取肉類的一個辦法是,到海上去挖洞。

先用探測儀器定位,確定那個地方凍著一頭鯨。比如海下40米深的地方。

則,往下挖40米,挖到鯨魚所在,然後,就能夠吃一個月了。

那個時候,一個人走在無邊的大海上。

內心是寧靜的。

也是孤獨的。


寒木釣萌


不管零上還是零下,能達到100℃已經都已經非常可怕了。如果是零上100℃,溫度太高,會被熱死,如果是零下100℃,溫度太低,也會被凍死吧。這麼高或低的溫度,怕是沒有生命能夠生存。

對於大自然本身來說,零上100℃和零下100℃應該沒啥差別,大自然仍然是大自然,沒什麼可怕的。但對於我們人類自身來說,就可怕了,在以上條件下,應該都不會有生命的存在。那麼,零上100度和零下100度到底哪個更可怕呢?

可能這個溫度與我們實際生活的溫度相比,差距太大了。當溫度達到零上100℃的時候,我們可能都會被熱的蒸發了吧,就比如夏天,脫的再多,你還是那副皮囊,你身體還是無法抵禦炎熱,只能藉助外力,比如空調。當溫度達到零下100℃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被凍住,但人在抵禦寒冷時,往往會多穿衣服,怕冷?可以裹的厚點再厚點,鑽進房子,鑽進被窩裡,應該也能順利渡過寒冷吧,再說,還有暖氣呢,所以說,低溫不可怕,高溫才可怕。

所以說,我還是感覺零上100℃更可怕,當溫度真達到那麼高時,我們就被熱死蒸發掉了。而溫度到零下100℃時,雖然也是極其寒冷,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裹衣服棉被來抵禦寒冷,想想也就沒有那麼可怕了。相比之下,低溫比高溫要好點。零上100℃和零下100℃相比,還是零上100℃更可怕!

你們認為哪個更可怕?


時間史


從生物學角度講,零上100℃比零下100℃更可怕。生物分子如蛋白質和DNA在低溫下的變化都是可逆的,而高溫導致的生物大分子的變性失活都是不可逆的。事實上有許多生物材料如細胞或者組織甚至生物個體都可以在低溫下長期保持活性,造血幹細胞和精子都是在超低溫下進行保存的,水熊蟲可以通過用糖海藻糖代替體內大部分的水而在低溫下長期存活下來,待溫度正常時又恢復活性。

在正常情況下,生物宜居行星的標準定義是一個表面支持液態水存在的星球,恆星周圍的宜居帶被定義為不太熱、不太冷的、可以存在液態水的行星或衛星的區域。所以在地球自然大氣壓下,100℃和零下100℃都不支持液態水的存在,不適合生物長期生存與繁殖,即使在零下100℃有些生物不會死亡,但也處於休眠狀態,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地球再也不會恢復生機勃勃的狀態。

對於擁有現代科技的人類來說,在零下100℃環境下維持短期生存比在100℃高溫下更容易,因為從科學角度講,升溫比製冷更容易,即零下100℃環境下更容易創造一個適合人類生活的溫度空間。這歸咎於熱力學定律,有許多不可逆過程可以用來加熱某個物體。熱量自然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流動,因為熵在孤立系統中會逐漸增加,而物體的大部分內能可以以熱的形式消散。即使在最大的尺度上,宇宙在膨脹和冷卻。

只要能獲取足夠的能源,把能量轉化為熱能很容易實現,所以,對人類來說,提高溫度相對更容易實現。然而,要降低一個物體的溫度,需要把它的能量取走,現代科學並不太擅長從某些東西中提取能量。因此零上100℃比零下100℃更可怕。


科學閏土


地球不會存在這種非熱就冷的劇烈差異,沒有討論的價值。只要地球脫離了公轉軌道,人類文明差不多就滅亡了,沒有人有機會嘗試零上或零下的100度。嚴謹一些的話,100℃和100℉都是100º,兩者可是有很多區別的。


人類的文明需要地球所處的太空環境越穩定越好,當東西半球出現兩百多度溫差時,地球就不再是現在的地球了,不會認為大氣層、水都還存在著吧,這又不是遊戲,達不到題目的要求的。假設局部去模擬試驗,那倒是可以做的。可以認為絕大多數生命都死亡了,侶意不會設定給生命反應的時間,連去地下掩體的時間都不要想了。
感覺沒有意義,所以隨便聊聊就行了。


侶意


100℃和-100℃都是很極端的溫度了,而且100℃的可怕程度是大於-100℃的。

極端溫度的致命之處,在於極端的環境溫度會影響到人體內的產熱和散熱平衡,雖然人體內有體溫調節中樞,但調節也是有極限的,一旦突破了極限,體溫失衡,人體內大量的功能性蛋白質也就亂套了。

溫度過高,蛋白質變性失活,溫度過低,蛋白質降低活性,都會直接影響到人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新陳代謝的。

具體的話,先來說零上100℃。

人能夠在零上100℃的環境當中存活嗎?能,不過時間持續不了太久,而且必須是乾燥的環境。

1774年英國醫生Charles Bladgen做過試驗,實驗者們在127℃的,空氣乾燥的房間裡待了八分鐘,感覺到肺部有壓力,情緒焦慮,大家感覺再待下去可能要死,就出來了。

其實高溫帶來的折磨,每個人…每年夏天應該都深有體會,不過現在夏天的極端溫度最高也不過40多度,和100℃還差得遠呢。

人是恆溫動物,如果環境溫度過高,通過皮膚散熱的途徑變得困難,那還可以通過出汗帶走熱量。但是如果高溫的同時還有很高的溼度,那麼汗液蒸發散熱這條路也被堵死了,人體內的熱量無法散出,嚴重的話會導致體內器官和神經中樞受損,這個體溫的極限大概是46.5℃。

再來說零下100℃。

在極端低溫的環境當中,人如果無法保暖,散熱過多,體溫保持不住,就會出現昏迷,心跳失常等等情況,甚至死亡。

不過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會啥都不穿在極端寒冷的環境當中待著,還是可以通過衣物保暖的。

這就使得人類在零下100℃的環境也不至於死去。事實上地球上已知有人類生存的地方,雖然氣溫沒低到零下100℃的,但也有接近零下70度了。

俄羅斯奧伊米亞康,冬季最低氣溫的記錄是零下67.7℃。

在這裡生活基本上是要把自己常年裹成一個球的,出門睫毛分分鐘凍出雪花~

但這也說明了,只要保暖做得好,在零下100℃也是能生存的~!

綜上,感覺可怕程度是潮溼的100℃環境>乾燥的100℃>>>>-100℃~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覺得有用的話就點個贊吧~


不吃腸的大腸


按照題主在問題描述中所說的情況,如果地球脫離環繞太陽公轉的軌道,西半球和東半球的溫度不可能會出現一個零上100攝氏度,一個零下100度的情況。在地球脫離軌道的情況下,要麼地球墜向太陽,導致全球溫度升高,地球被烤焦;要麼地球遠離太陽,導致全球溫度降低,地球被冰凍。

事實上,地球不需要脫離軌道就能出現東西半球的溫差達到兩百度的情況,只要地球的大氣層變得足夠稀薄,這可以參考一下月球的情況。月球上幾乎是真空的,它的晝夜溫差可達300度。

但不管怎麼說,無論是零上100度,還是零下100度,對於人類來說都是足夠致命的。一般而言,溫度超過45度之後,人類將無法在這種環境中長期生存,人體內的蛋白質將會發生不可逆轉的變性,最終引發腦死亡。

但在極度乾燥的環境下,人體可以在短時間內承受100度的氣溫,估計為半小時。如果環境換成液體,比如水,人體就無法承受了。不過,地球上有一些嗜極生物可以承受極端高溫,例如,水熊蟲通過蟄伏可以在150的高溫中生存下去。

而在低溫的環境,人體也同樣難以承受。人類生活的最冷地方,溫度大概為零下三四十度。溫度再低,人體很快就會出現低溫症,器官無法正常運行,很快就會導致喪命。但在低溫下,有一些生物可以通過休眠而生存下去,例如,生活在極地的細菌。



此外,由於低溫不會導致蛋白質發生永久性變性,所以利用這種原理可以開發出人體冷凍技術,通過溫度只有零下196度的液氮來保存人體。有了這種技術,那些患了目前不治之症的人可以去未來治療,人類也可以實現遙遠的星際旅行。


火星一號


對人類而言,如果生存環境變成這兩種狀況,那都是毀滅性的災難。


下面是提問者給的描述:如果地球的一面溫度變為零上一百攝氏度,而另一面變為零下一百攝氏度,人類文明還有生存的可能嗎?很顯然,按照目前的科技,人類很可能會滅絕(應該說地球上幾乎所有生命都得滅絕了)

再來想象一下,零上一百攝氏度的高溫。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如果你躲在某個保護裝置內,而你的朋友卻沒有被及時救助,那麼過了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你的朋友熟了。。。當然了,最要命的當屬海洋河流了,液態水將不復存在,生命岌岌可危



再來看零下一百攝氏度的低溫,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萬物將會凍結,用冰凍星球這一詞來描述再合適不過了。地球上的生物活動將會停止,或許少部分人類能通過科技在地下生存一段時間,不過也不能撐多久,地球上的植物都全死亡了,食物鏈基層沒了,上層也會很快滅絕的。


說實話,得感謝地球有著一圈濃厚的大氣層,能幫助地球維持著適宜人類生存的溫度。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