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居家隔離的日 子,我終於想明白了一件事

我曾經問過我自己這樣一個問題,養育孩子的終極目的是為了什麼?考上好大學?有份好工作?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然後呢?我一直在尋找答案的路上。

今年的春節,由於我們在重點疫區有短暫停留,回家後我主動報備,於是我們全家居家隔離14天。

被居家隔離的日 子,我終於想明白了一件事

我從未曾想過每天期待的“家人親密無間的假期”竟然是因為“隔離”,也從未曾想過會因為在家休息而感到坐立不安。當我隔著屏幕看著全國上下為新冠疫情衝到第一線的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和各種新聞報道時,除了時而淚眼婆娑、時而充滿崇敬、時而又義憤填膺之外,我的心徹底不淡定了。平日裡或多或少會發點兒小牢騷、心裡抱怨體制抱怨同事的我,從未如此想念過我的同事,從未如此迫切希望回單位上班,從未如此希望看到單位安排防控檢查的工作人員裡有我的名字,看到防控突擊隊的黨員幹部裡有我的名字。

隔離的日子裡,我終於想明白了一件事,也找到了我需要的育兒答案:

人是需要對他人、對社會有所貢獻才能體會到生活的意義,才能感受到生而為人的價值所在的。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成長為一個有“利他”之心的,將來能致力於服務人類世界的擁有社會情懷的公民。

奧地利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阿德勒曾提出“社會利益”(社會責任感)的觀點:

生活意指----對團體貢獻力量。他指出生活的意義在於對別人發生興趣以及互助合作。從呱呱墜地之日起,我們即在摸索著追尋此種“生活的意義”。

被居家隔離的日 子,我終於想明白了一件事

咋一看,是否覺得太空洞?其實不是。舉簡單的例子:

家庭是一個團體,每個人包括孩子為家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在為“家”這個團體做貢獻。

當我們開著車,看到斑馬線邊有行人等著,我們主動禮讓行人,這就是“對別人發生興趣”。

疫情當前,我們全國人民是一個團體,做好我們每個人該做的事,不給國家添亂。勤洗手、出門帶好口罩,積極配合防控期間社區工作人員的各項檢查和詢問,這就是互助合作。

養育的終極目的有了答案,那麼在養育過程中,我們需要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社會情懷,讓孩子擁有“利他”之心呢?

一是培養傾聽的能力。

這裡指的傾聽包括認真聆聽和看到內心需求,這是一種能力。

我們儘可能的閉上嘴巴,同時給孩子一些反射式的提問。這裡我想提醒父母們,

和孩子“講道理”是最大的養育陷井。我曾遇到一位家長,她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一直和孩子講道理,為什麼孩子總是不聽?其實講道理時孩子第一時間就能感受到家長的“高高在上”,同時講道理時也會“喋喋不休”,孩子當然不喜歡也不願意“聽你的”。試著閉上嘴巴,和孩子“交談”。引導孩子多說,然後我們處於認真傾聽的角色,並不時地給予“嗯”、“啊”、點頭等的回應,或者給孩子一些反射式的提問。

被居家隔離的日 子,我終於想明白了一件事

孩子不會總是天使般可愛的,更多的時候是一個小“魔鬼”。我家孩子也一樣。自從大寶學會了“討厭” 這個詞語,她就開始樂此不疲地使用它。特別是當我們約定好的事情,我堅定執行而她不肯執行時,她就會衝我喊到:“我討厭媽媽”,然後就是委屈地大哭。當我聽到這樣的話時,作為媽媽,我當然是受傷的。我嘗試過反擊,但事實上是更讓我自己感到沮喪。於是有一次,當她又對我說討厭的時候,我試著反射式的問她:“聽到你這樣說,我感到很傷心。你的意思是說你討厭媽媽關掉你還沒有看完的電視這個行為是嗎?其實你是愛媽媽的?”結果正哭鬧著的大寶點點頭。於是我上前擁抱了她,她也很快停止了哭鬧。這裡我沒有進行說教和批評,而是真實地說出我的感受,然後反射式的問她是不是不喜歡媽媽的這個行為,而不是媽媽這個人。最後用擁抱進行了母女之間愛的連接。

傾聽還包括“看到孩子內心的需求。”孩子表面看似讓我們頭疼的“不良行為”,也許只是因為他們內心有需要,需要我們用心去“看到”。在我家大寶2歲多時,有次我和老公帶著她逛商場,逛完商場我們又到廣場裡走走。結果大寶又哭又鬧,不肯走路,老公非常生氣,加重語氣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結果大寶變本加厲索性在地上打滾。一開始我也覺得很沒面子,在人來人往中似乎隱約看到有人在指指點點:這對父母怎麼教出這樣不聽話的孩子(其實都是自己的臆想)。這時我看到旁邊的座椅,示意老公要不先休息一下,這時我才突然意識到:大寶是不是因為累了?於是,我蹲下來溫和地問:寶寶是不是累了。結果大寶點點頭由大哭大鬧轉為輕聲抽泣。老公抱起大寶,她很快就睡著了。原來大寶哭鬧背後的真正需求是因為她累了,她需要休息。

當我們用心觀察孩子,看到孩子表面情緒背後的真正需求,孩子也會從我們身上學會從對方的需要出發,懂得傾聽別人,培養出“利他”的心理。

被居家隔離的日 子,我終於想明白了一件事

二是學會感恩,而不是抱怨。

學會感恩與用心傾聽一樣,是我們能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請你閉上眼睛,然後問問自己:你最近一次抱怨是在什麼時候?你最近一次感恩又是在什麼時候?

感恩可以賦予我們積極的力量,這個我深有體會。有段時間,我的壓力非常大,壓力來自工作、來自經濟上、來自父母的身體狀況等等。我變得非常易怒,而老公就成了我發洩不良情緒的最佳對象(現在想來發怒的我一點都不美)。其實,每當發洩完,我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自責和痛苦。於是,我開始為自己做心理治療。選擇一個安靜的時候,我在我的手帳本上一項項地列出值得我感恩的事:

感恩我和老公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

感恩雙方父母都健在

感恩爸媽幫我們帶孩子,讓我們安心工作

感恩老公包容我的壞脾氣

感恩老公對我學習上的支持(外出學習需要精力和財力)

感恩孩子們健康聰明乖巧

感恩自己有學習成長和自我反省的勇氣……

當我寫下這些值得感恩的事的時候,我全身肌肉都開始放鬆(這是真切的體會),內心升起一股力量,原來我是這麼幸運。

同時,我還把這些感恩發給老公看,念給我的孩子聽。我需要把這份積極的力量傳達給我的孩子們,讓孩子們學著發現生活重壓之下的美好和他人的優點。

來吧,馬上列出你的感恩清單,你和孩子都會發現身邊時候都有美好。

被居家隔離的日 子,我終於想明白了一件事

三是邀請孩子參與召開家庭會議,而不是父母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家庭會議,也許感覺有點兒陌生。然而,這是個培養孩子非常有效的養育工具。它包含了諸如上面提到的傾聽的能力、感恩的能力以及關心他人、合作、解決問題等一系列綜合能力。

我們捫心自問,很多時候我們是不是有“兩套標準”?對孩子講規則主義而對自己又是放縱主義?我也曾是“兩套標準”的現實案例。然而,大寶的一次提問讓我感到無地自容:

大寶已經到了需要了解理財知識的年齡,因此我開始有意識的引導她。首先當然是控制買零食啦。大部分時候孩子做得比成人要好。一次我下班回家後,想帶著大寶去買點兒吃的,大寶很開心,但又對我的行為提出了疑問:“媽媽,你不是說我們要還貸款,要叫我節約嗎?還是說你想買就可以買呢?”看著大寶一臉認真的樣子,我突然感到無地自容。

於是,我們決定召開家庭會議,每位家庭成員共同參與(不包括4歲以下幼童),制定零錢的使用。會議由大寶主持(需要成人引導),我做記錄。議程很簡單:

致謝:用致謝(感恩)的方式開頭會讓會議營造一種積極溫馨的氣氛,並且可以培養孩子發現美好的能力。

本次議題:需要頭腦風暴,每個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沒有對與錯,我只要直接記錄發言者的話。這樣可以儘可能的讓發言者放鬆,不用顧慮自己是否說錯話。然後選擇一個大家都認為可以執行的方式並試行一週。

吃點心:這個權利交給大寶來決定(她只能想到吃蘋果),於是大家在一起吃蘋果中慶祝此次家庭會議圓滿結束。

通過召開家庭會議我們可以學會相互尊重、傾聽、合作、關心他人等,這些品質不僅是孩子需要學習的,也正是我們父母自己需要不斷修煉的。

被居家隔離的日 子,我終於想明白了一件事

世界上任何美好或者頂級的思想都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就比如文章一開頭提到的阿德勒提出的“社會利益”(社會責任感)的觀點,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中國偉大的哲人就已經有很好的的闡述:就是中國文化裡的“君子懷德”。“君子懷德”,是君子之道的起點。德是什麼?主要就是指“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會責任感。

傾聽、感恩、家庭會議等等,都只是培養孩子社會情懷的養育工具,它們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需要建立在適合每個家庭的價值觀之上的。養育孩子需要父母不斷提升自我格局,當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健康長大,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衣食無憂的基礎上,我們是否可以在孩子內心種下一顆“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種子?當然,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我們在日復一日中用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引導孩子,逐步培養出一個有“利他”之心,懂得感恩並具有合作精神的世界公民。

蘋果媽媽自畫像:

一個很愛學習的中年女子

一個很愛做夢的二胎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