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時光倒流,你會去哪裡旅遊?

liuquanh


假如時光倒流,我會去我如今去過的所有地方,看看幾十年前它們是什麼模樣,那時的它們應該原生態,還沒有商業化,湖水會很多很藍,山體植被還很豐茂,青山綠水藍天白雲比純淨,當地的老百姓還很純樸,不會宰人,我會用相機把所有這些都拍攝下來,和現在的所有進行對比。

假如時光倒流,我會帶上父母一起旅遊。一輩子沒出過遠門的遺憾我不會留到現在,我要讓他們看看山,看看海,吃一些我們這裡沒有的美食,和他們到處留影,做成一個大相冊,就給我現在看。

假如時光倒流……


旅途三言二拍


如果時光倒流回久遠(久遠到不知哪一年)的古代,我想我會去吐魯番盆地。我身著長褂,頭頂瓜皮小帽,留著兩撇八字鬍,騎著頭小毛驢,在吐魯番盆地行行復行行。

這裡冬無嚴寒,夏季酷熱,家中被褥,身著衣物都無需太多,無需花費太多銀兩置辦,也免得日常洗涮之勞。

1996年,我曾隨一大哥去吐魯番探望他下農村時的房東,房東家距吐魯番市區僅僅10多公里。大哥對我說,他是1976年回城的。20年過去了,那裡幾乎沒有任何變化,房東家可以說一貧如洗,土炕上鋪著塊毛氈,唯一的電器是屋頂上那盞孤零零的白熾燈泡。

在那村莊裡,我遇到一個光著上身的四川籍小夥子,他是專門打土坯的,誰家蓋房,他就給誰家打土坯,每塊3分錢。他平時就住在村民的房頂上,只需一張草蓆即可,因為這裡幾乎不下雨。

我最想看的是坎兒井是如何建成的。百度百科說,坎兒井發明於西漢時期,也行。吐魯番盆地坎兒井遍佈,據百度百科:現今還有坎兒井1100條,計5000公里。

先民們該是怎樣的智慧,找到水源後,根據地勢,然後打井、挖渠,把水引向生活、生產的地方,成就了戈壁荒灘上的一片片綠洲。是先打豎井再挖暗渠還是先挖暗渠再打豎井?時光倒流時的我顯然不會有此困惑。

圖片中那圓形的土堆就是坎兒井的豎井,已經廢棄,四周荒涼近似戈壁,離艾丁湖不遠,我有理由相信,當年我來到這裡時,這裡也是綠洲。5000公里,以我看到的每30米一個豎井,要有16000多個豎井。在沒有測量工具和現代打井機械的時代,僅如此大的土方量又需要幾代人,需要多少人力?

這是鄯善連木沁鎮到魯克沁鎮的路上看到的一條溝,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溝兩側的山上炎熱乾旱,幾乎寸草不生,溝底則是流水潺潺,綠樹成蔭。其實,吐峪溝、葡萄溝也都是這樣。



有了水,人類才能生存,才能開展農業等生產活動。吐魯番盆地以盛產葡萄聞名於世,葡萄的鮮食期有限,在沒有現代化儲藏設備的條件下,需要把部分葡萄晾曬成幹以方便儲存,於是又有了遍佈吐魯番的晾房,又有了與葡萄齊名的葡萄乾。是誰發明了葡萄乾晾房?

我來到艾丁湖畔,維語意為月亮湖或月光之湖。這裡湖水清澈,在月光的映射下波光粼粼,遠不是現在這副溼地模樣。每當坎兒井竣工或葡萄豐收時,當地的人們會來這裡舉辦麥西萊普,載歌載舞,我當然也會參與其中,儘管相貌、服飾與眾不同,但歡快的心情與他們毫無二致。


風雨敲書窗


記得2013年的夏天,我們三口之家曾經陪同父親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西部自駕遊。如今父母親都已八十有餘,體力不允許長途奔波。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會選擇帶上父母再次自駕遊甘南川北和青海湖。

這裡有高山峽谷,森林草原,湖泊草甸,河流溼地。不僅自然風光秀麗,景色迷人,而且暑期氣候涼爽,特別適宜我們江南人避暑遊。更難得的是,這裡還有眾多的紅色資源,紅軍長征時留下的遺蹟成為不可複製的紅色文化,成為當地發展旅遊的紅色景點。











神虎添翼


假如時光倒流,我會更加年輕,有精力,無養家壓力,

我會去征服祖國的大好河山,看遍人間美景,嚐遍各地美食。去發現當地有趣的人與事。

不要和我說沒有時間,沒有金錢支持。我會各一段時間,去一個地方打工工作。邊賺錢邊遊歷人間。

也許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喜歡的,有厭惡'的,無聊的,有趣的。閱人無數。方知自我。

可惜,這樣的財富我無成擁有。



獨角熊貓


年輕真好。如果能夠時光倒流真的是太好了。年輕時候我就單騎過衡陽湘潭長沙,單騎過永州市全州縣桂林市,單騎去過廣州市番禺區順佛山市順德區高明區南海區禪城區中山市鶴山市。如果時光倒流,我願意再單騎去以前去過的地方,看看有什麼變化。慢慢單騎走完全國各地。


彭俠客遊記


拉薩在呼喚!




八斗36


為什麼要倒流?現在想去可以說走就走啊。


汪星人在旅途


我會去新疆和西藏旅行


喜樂紀哥


會去那些一直想去又沒去的地方旅遊


槓精世家


沒有假如 做好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