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用一首古詩來表達疫情後的心情嗎?

安寶summer


從古至今,人類遭遇了無數次的瘟疫,其中對人類後代產生巨大影響的有:非典、鼠疫、天花、流感等。它是由細菌、病毒引起一種烈性傳播的傳染病,具有非常嚴重的社會危害。目前,從湖北武漢首先引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就是一種傳毒性極強對人類危害極大的烈性傳染病。

從此次波及全國的疫情,使我不由想起了我國清朝乾隆年間著名詩人師道南在《天愚集》的《鼠死行》這首流芳千古的絕唱古詩。

事情的來因是這樣的。即大約在1792~1793年間,在我國雲南等許多省出現了鼠疫。當時有一位年僅20多歲的年輕詩人叫師道南,正好在雲南省趙州,親眼看到當時鼠疫流行的慘酷狀況,並寫了一首《鼠死行》的詩。他在《鼠死行》中寫道:“東死鼠,西死鼠,人見死鼠如見虎,鼠死不幾日,人死如圻堵。晝死人,莫問數,日色慘淡愁雲護。三人行,未十步,忽死兩人橫截路。夜死人,不敢哭,疫鬼吐氣燈搖綠。須臾風起燈忽無,人鬼屍棺暗同屋。烏啼不斷,犬泣時聞。人含鬼色,鬼奪人神。白日逢人多是鬼,黃昏遇鬼反疑人。人死滿地人煙倒,人骨漸被風吹老。田禾無人收,官租向誰考?我欲騎天龍,上天府,呼天公,乞天母,灑天漿,散天乳,酥透九原千丈土,地下人人都活歸,黃泉化作回春雨。"

從這首《鼠死行》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詩人師道南描寫的這次疫情是多麼可怕,鼠瘟肆虐世界,死人紛紛的人間慘狀,今天讀來令人不竟毛骨悚然。當作者本人寫完這首詩後不久,也便死於這場瘟疫。

讀了清朝詩人師道南的《鼠死行》的詩後,我對詩人及其廣天下眾多貧民百姓不幸死於這場慘絕人寰的瘟疫而悲痛萬分,聯想到如今從武漢至全國各地突如其來的疫情慘況,更是痛徹心扉。我已是垂暮之年,也非白衣天使之能,故不能親臨武漢疫情第一線參加戰鬥,實則能力不濟,只能憑藉在手的這支三寸之筆,在網絡上拙筆撰文吶喊,為武漢加油!為全國加油!

願天佑武漢!天佑中華!





老劉


憫農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可能這首詩有人覺得不合適吧。但我覺得挺好。自打疫情開始,全國同胞們肯定在家都多少胖點了。人人離不開吃啊!我們農村人,都種地,隔往年這時候都在地裡忙農活了。

我家地隨不多,但是夠吃的。花生油是自己的花生米挑揀出來打出的油。豆漿喝的永遠是新鮮的,豆子是自己種的。煎餅是自己的玉米,高粱等糧食磨成糊自己攤的。麵粉是自己家麥子磨的。都是自己辛苦得來的!

民以食為天,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要好好吃飯!只要有個好身體,就有希望!

這首詩也告訴我們,所有現在得到的,我們一定要珍惜!因為來之不易!




秦時月兒


這次疫情給我最大的感觸是醫務人員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精神。今天下雪了,我坐在窗前,望著這雪。自然而然想起一首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沒有特意去想,這首詩就浮現在腦海裡。大家都在家裡自覺的不出門,街上路上幾乎沒有行人。而現實真的平靜嗎?並不是。醫務人員就像這孤翁一樣,雖然我們在心裡祝福他們。但他們依然的辛苦,我們並不能真切的感同身受。需要多大的勇氣在這風雪裡。只有披著簡陋簑笠的他們才能真正揣度。

願醫務人員都能平安,願已患病的醫務人員都能順利康復。都好好的!


可蘇的畫顏


用毛主席在1958年6月30日從《人民日報》得知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後寫下的兩首七言律詩《七律二首.送瘟神》來表達疫情後的心情是最好不過的了。下面大家來欣賞毛主席寫的兩首詩。

《七律二首.送瘟神》

作者 毛澤東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薛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揚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毛主席身為人民領袖,為黨和人民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為國家和民族的興旺發達日夜操勞。即使是日理萬機,也時刻在關心著人民群眾生活疾苦。當從黨報上知道了危害群眾健康的血吸蟲被消滅後,浮想聯翩,夜不能寐,於是,欣然命筆,詩成二首。

現在,新冠病毒肆虐,全國上下組成醫、防大軍,特別是各省、市(直轄市)、自治區紛紛派出業務技術好、組織紀律性強、有高度責任感的醫務人員奔赴湖北以及武漢疫區,支援戰“疫”。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夠把這場戰“疫”打勝、打贏,儘快讓人民群眾過上平安的正常生活。









每次看到有關武漢疫情消息,悲從心來,淚眼婆娑。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幅戴著口罩的黃鶴樓,更是心情沉痛。我覺得唐代詩人崔顥的那首《黃鶴樓》最符合當前武漢的形勢和我的心情。

黃鶴樓

唐 ·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詩的意思是:

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裡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雲。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現在黃鶴樓前的景象也正如當年崔顥筆下描寫的一樣啊。空蕩蕩的黃鶴樓、空蕩蕩的街道……空氣中都瀰漫著悲涼的氣氛,我心怎不哀傷?!

如今,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趕來支援湖北抗疫,又激起了我和全國人民心中的豪邁。正如毛澤東寫的《菩薩蠻·黃鶴樓》:

茫茫九派流中國,

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

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餘頭yutou


抗疫到了關鍵時刻,我們待在家裡,想想抗疫一線的他們,慶幸自己生在了這個偉大的國家!儘管文化水平有限,字也不太好!但還是寫出了以下話語來表達自己的心聲(望各位老師指正[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一〉庚子鼠歲開局驚,瘟君冠毒染蒼生。戰疫雖無槍炮響,已聞鏗鏘誓言聲。舉國齊心驅瘟鬼,眾志成城抗疫情。待到斬盡妖魔日,風清氣正樂太平!。 〈二〉庚子佳節至,鼠歲開局驚,忽聞荊楚瘟魔獗,疫染眾蒼生,舉國一盤棋,同心驅妖風!待到天使凱旋時,把酒敬英雄!




共舞人生999


但願疫情早日結束,設想一下疫情過後的情景,我想到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是描寫安史之亂平息後作者的喜悅之情。本次疫情,不是戰爭,勝似戰爭,所以我認為這首詩借用過來,也未嘗不可。全詩如下: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白話譯文

劍門關外傳來了收復薊北的好消息,聽到消息我熱淚浸溼了衣裳。回頭看看妻兒,愁容已經消散,胡亂收拾要帶回家的書卷,真是欣喜若狂。明媚的陽光下我放聲高歌、舉杯痛飲,想到美麗的春色陪著我一起返回故鄉,這是美好之極。馬上起身,從巴峽穿過巫峽,抵達襄陽後直奔洛陽。

原詩賞析

首聯“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忽傳”表現了捷報來得太突然,“初聞”消息,激動不已,喜極而泣,以致“淚滿衣裳”。

頷聯“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承接上聯,表現了妻兒回鄉心切、欣喜若狂,“詩書”也來不及規整了,隨便“漫卷”一下。

頸聯“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放歌”“縱酒”寫實,是作者的行為,“青春”“還鄉”寫虛,是作者提前想象一下回鄉的美好情景。

尾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是作者進一步發揮想象力了,連回家的路線都在腦海裡全部過了一遍。

全詩除第一句敘事外,其餘各句都能讓讀者深深體會到作者一家的喜悅之情和回鄉之切。

疫情化用

設想一下,在不久的一天,新聞上看到“新冠肺炎完全結束”,大家會不會也一樣欣喜若狂呢?

各地居民出門不需再辦理通行條,去商場不再擔心誰可能是“潛伏者”,感冒了可以大膽到醫院就醫,家裡食物沒了不用早早出去瘋搶,支援湖北的白衣戰士可以勝利回師,在外的湖北人也可以去看看創傷治癒後的家鄉……

到那時,長江水依然奔騰不息,黃鶴樓依然昂首矗立,我們靜待那一刻早日到來。


零點拾韻


戰勝瘟疫,全民皆功。其中的曲折艱辛,令人動容,使人銘記。可以說,這是一場偉大的戰役!疫情過後,我想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一首七律來表達我的心情。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山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這首詩,主席用粗獷豪放的筆觸,寫出了紅軍長征途中的艱險,戰鬥的慘烈,勝利後的喜悅,從中,偉人的風範,氣度,主席寬廣的胸襟,讓我肅然起敬。

聯繫當前的戰“疫”,這又何嘗不是一次激烈的戰鬥呢?大疫當前,生死考驗!無數醫護人員,無數黨員同志,無數人民群眾,無數子弟兵,都衝鋒在前,無懼生死,為什麼?只為打贏這場硬仗,取得最後的完勝。那麼戰勝瘟疫後呢?當然要“三軍過後盡開顏”:戰爭勝利了,需要記住的,反思的很多,但大家更要露出勝利的微笑,流出幸福的眼淚!







登攀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春天明亮的陽光照不到的背陰處,生命照常在萌動,照常在蓬蓬勃勃的生長,即使那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一點也不自暴自棄,一點也不自慚形穢,依然象那美麗高貴的牡丹一樣,自豪地盛開。

本詩賞析:

苔蘚自是低級植物,多寄生於陰暗潮溼之處,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並不會因為環境惡劣而喪失生髮的勇氣,詩人能看到這一點並歌而頌之,很有眼光!

“白日不到處”,是如此一個不宜生命成長的地方,可是苔蘚卻長出綠意來,展現出自己的青春,而這青春從何而來?

“恰自來”,嗯,並不從何處來,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蘚自己創造出來的!它就是憑著堅強的活力,突破環境的重重窒礙,煥發青春的光采。

這次疫情是對我們的一場考試!


呼市裝修知識分享


送瘟神

春風楊柳萬千條,

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

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

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

紙船明燭照天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