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出遊和不出遊的人最大的差別是什麼?

無書不行


經常出遊的人,獨立性比較強吧。出去玩得多了有經驗了,會自己規劃路線和行程,不喜歡跟團被人安排。不經常出去玩的人,要出門之前通常還一臉懵逼,總希望有人幫忙安排好一切,自己負責上車睡覺下車拍照。

經常出遊的人,出門之前比較淡定,安排好行程收拾好行李後一切照常。而身邊偶爾出去玩的人來說,出門之前會非常興奮,會對各種不一定會出現的情況擔憂,會激動得睡不著覺,會興奮的計劃所有行程。

經常出遊的人性格會比較開朗,旅途中總會認識好多陌生朋友,聊一聊各種的行程就熟了。

經常出遊的人,會見多識廣嘛。我們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改變生命的廣度吧~。

經常出遊的人收拾起行李來有條不紊,知道哪些東西是旅途必備。

經常出遊的人會更樂觀吧,旅途中總會遇到各種意料之外的突發情況,隨遇而安就好。。。

當然,喜歡經常出遊的人,也會更熱愛生活,喜歡折騰不喜歡宅吧~


流浪魚和狗丫丫


首先,興奮度不一樣,第一次出遊和經常出遊的人對即將到來的旅程的興奮感肯定是不同的。以自己為例,第一次出去旅遊時,我是無比興奮的,在前面一週甚至一個月就會開始查找攻略,生怕自己會錯過一點點注意事項,而耽誤旅行的體驗感。在出行前一天要反覆確認自己是否帶足了旅行用品以及哪些可能要用上的東西。然後那天夜裡輾轉反側,想到第二天要遠行,就是睡不著覺,哈哈。我不知道你們第一次遠行會不會這樣,但是我確實如此。後來當旅遊成為了家常便飯後,隔三差五就會出一次遠門,漸漸發現自己開始失去了當初第一次出門的興奮了,隨之而來的是抗拒感,對長時間旅遊交通的抗拒,對路上可能會遇到的突發情況的抗拒,對外面不適應的飲食住宿的抗拒,總而言之,後來漸漸的就不再那麼有動力了,以至於我現在每次都是臨行前一天才開始準備行李,至於攻略天氣預報啥的,我有時候都懶得去看了,信那些,還不如相信自己。

其次吧,第一次出遊的人和經常出遊的人他們對事物的好奇心不同,從他們在外的行為表現你就能很容易發現這個問題。第一次出遊的人對任何新鮮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想去一探究竟,拿起手機咔咔咔,走過去一路問一路打聽,那好看,來拍一張,這好看,你要不要也來拍一張。經常出遊的人,他們就會思考,這到底有啥子好看的,這花花草草你們那邊難道沒有嗎?我出來就是為了散散心的,不要打擾我,讓我安安靜靜的欣賞。當然如果有遇到特別難得的景緻,他們無一例外也是會衝上去觀察瞭解的,其實主要就是他們對這個事物的熟悉感,經常出遊的人,他也許對這些都有過了解了,所以他們就不以為然了。

最後嘛,其實無論你是第一次出去,還是經常出去,你總歸會遇到些自己不曾見過的,旅途中來來往往陌生的過客,難得一見美景,又或是有趣的奇聞軼事。總之,懷抱一顆敬畏之心,就好!遇見喜歡的就去了解看看,不要錯過了,也許錯過了這次,就沒有下次了。





緣起不滅


拿我自己來比較,感受頗深。沒選擇出遊前,思想保守,自以為是總感覺自己比別人強,喜歡和周圍的人抬槓。出遊後就不一樣了,知道謙虛待人,低調做事,時時刻刻檢查自己的不足。通過出遊現在變得連我自己都快不認識自己了,沒想到活到六十多歲反而謹慎起來。

自從退休後,三年多的時間走了大小78座城市,在外旅遊354天、花費5萬多元、行程60000多公里、遊覽1921個景點(有些景點是自己給下的定義)、橫跨江蘇、浙江、湖北、安徽、福建、河南、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江西15個省市。雖然兜裡的錢少了,人也累瘦了,但收穫的是出遊前和沒出遊截然不同的效果。


愛吃鋼絲面的老劉


經常出遊的人和不經常出遊的人會在思考問題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生孩子帶孩子用去了我五六年的時間,覺得帶孩子出遊很麻煩,哪裡都是一樣的。覺得我所在的城市挺好,城市建設不錯,近年來有很大的發展。自己的生活也很充實。

孩子漸漸長大了,也想到外面的天地去看看,於是我們開始慢慢的在周邊自駕遊,覺得很開心。坐火車去遠一點的地方,看到很多城市發展很快,我們的城市有點落後了。後來看到網上很多人很有想法去很遠的地方,看不同的風景,還會做公益,或者帶著自己的長輩孩子旅居。雖然條件沒有很好但是會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

現在我們走過了一些地方,也對一些地方有自己的想法,會看到它的閃光點,不再人云亦云。

正所謂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多出去走走看看,天地更廣闊


牛帥帥牛旅行記錄


近幾年都是自駕出行,主要是在新疆境內,每年自駕行程5000公里左右…我覺得,我算是個經常出遊的人了。於我而言,自駕出行除了讓我感到身心愉悅外,並沒其他收穫,所以我很怕談及旅遊或旅行的意義這個話題。

是否經常出遊關乎個人愛好,旅遊應該是一項很好的愛好,但我不主張神話旅遊或者旅行。

我有幾個關係非常好的中學同學。甲家裡有車卻因為平時工作很忙無暇出遊;乙家裡沒車但喜歡湊熱鬧,不時跟一幫朋友出遊然後回來吹牛逼;丙已然退休,家裡經濟條件不大好幾乎不出遊。

我們有空會聚在一塊兒吃飯喝酒聊天,天南海北,國內國外,無所不談。

我不覺得我和他們有什麼差別,如果非要說有,那也只是見聞多一點,新疆各地,從哪兒到哪兒我能說清楚,但我很少說。跟不經常出遊的人聊旅途上的事兒是瞎耽誤功夫,有吹牛逼的嫌疑。


風雨敲書窗


經常出遊和不經常出遊的人,最大的差別是:一個心在路上,一個路在心裡。

經常出遊的人,無時不刻都在想著下一次去哪?而不經常出遊的人,永遠都在想,什麼時候有時間我要出去旅遊。。。

以前的我,每年連年假都沒時間休。對我來說,雖然喜歡旅遊,但就像一個奢飾品,可望不可及,每天都在憧憬哪天我要去哪哪哪。

然而,工作沒忙出個啥,心情狀態卻搞得非常差,導致經常性易怒易暴。

從5年前開始,突然想開了,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會生活,才會更好的工作。

所以無論工作多忙,我每年也都要利用合理假期出去旅遊。

旅遊讓我打開眼界,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

讓我覺得自己也不是那麼沒用:

  • 不會外語竟也能出國見世面;
  • 沒有任何吸氧輔助,能夠登上5000多米的山頂看拉姆拉錯;
  • 從小不喜歡地理的我,現在也能把國家、城市分出個一二;
  • 碰到突發狀況,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能夠不慌不忙很好的去解決;
  • 在異國他鄉也能暢快自駕遊;

不期望,旅遊能給自己帶來什麼更大的人生改變;

只希望,旅遊能成為我開心的動力源泉。


喵喵遊玩記


我不知道經常旅遊和不旅遊的人的最大差別是什麼,但我知道我旅遊前和旅遊後的變化是什麼,尤其是一個女人的變化是什麼。

雖然工作依舊沒有變化,但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

以前的我每日按部就班上課、照顧孩子、柴米油鹽醬醋茶。給孩子們上課,也是多年不變的老一套。日子就這麼平平淡淡進行著。雖然心中也有詩和遠方,也想走遍祖國的山川湖海,更想在某個午後,伴著暖暖的陽光,依窗而坐,衝一杯咖啡,看遠處的雲捲雲舒。

十幾年前,開始喜歡上攝影,也就喜歡上了旅遊。慢慢的感覺自己變了,而且變化還不小。

1、愛學習了,視野更加寬廣

雖然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我給自己規定:行萬里路之前,必須把這萬里路的書讀完。

每次旅遊都要儘可能找到有關目的地的資料、書籍、典故、人文、地理、風俗等,都想在旅遊過程中一一驗證,尋找似曾相識的感覺。

旅途中,見到了黃河的波瀾壯闊,長江的滾滾東去,無邊無垠的荒漠,青藏線上的皚皚雪山,品嚐過各地的美味。

我再也不是那個遇到挫折就哭鼻子的的小女人了。強迫自己不斷從書本、旅遊、草原、黃河、長江中汲取營養,拓展了我的心胸,開闊了我的眼界。

2、變的身體強健,更加自信開朗

每天5公里的跑步,就是為了在旅遊中健康,能夠應對長途跋涉。同時在旅行中不斷親近自然、拍攝自然,也是在健身,常常是徒步、登山、划船,身體也會越來越好。步伐更加敏捷、身材更加苗條,十幾年來體重一直保持在52公斤。

旅行中隨時遇到的困難,關鍵時刻都要靠自己解決,求人不如求己,自信能夠克服旅途中的一切困難。

多次組織不同層次的人員自駕遊,我們一路披荊斬棘,迎難而上,自信心永遠是滿滿的。

3、變得更加優雅了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在路上,遇到過不同的人,看到過別人沒看過的風景,體驗過不同地域不同膚色的“真善美”。

攝影同行中常常流傳著: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電腦裡30W+的圖片,都是用心去拍攝的。“用心用腦,定格美好”,每次發現美,都要驚喜、回憶好長時間。

只有經常去發現美、在正能量中薰陶,才能使一個女人更加優雅。在旅途中,用眼睛發現美,用鏡頭記錄美,用心去感受美,那麼她也會成為美的化身。

4、旅行中的女人會更加敬畏生命

遊覽名勝古蹟,走遍山川大河,進一步瞭解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喪葬習俗。或是一把黃土,或是在熊熊烈火中化作一縷青煙,或是在“天葬臺”成為禿鷲的美味。

世間萬物,叢生至死的輪迴,或短暫,或漫長,都有著璀璨的一瞬間。對於生命,應該心存敬畏。

既然敬畏生命,那麼也就看淡了生命。那就要做最好的自己,活在當下,活出精彩。

5、旅行中的女人更加敬畏規則

車輪滾滾,奔向遠方,但每一次的轉動,都是在規則上轉動。

無論是在城市、鄉村、無人區,只要敬畏規則,就會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到達勝利的彼岸。

敬畏規則,才能活得坦然,才能活得磊落。就會更加善待朋友、善待家人、善待遇到的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

心存善念,就會收穫到愛。

結語:

旅遊可以改變一個女人的容顏、性格、氣質,會使她變的更加優雅、閱歷豐富、身體健康、身材苗條、自信開朗。

要想改變自己,從旅遊開始吧。

作者簡介:花小花,女,教師。喜歡旅行,每年利用寒暑假自駕遊,週六週日周邊遊。行程超過10W+公里,拍攝圖片30W+以上。一個為旅遊痴迷,為攝影瘋狂的小花。

花小花遊記


我的體會是: 人長期閉在家裡,心情憂悶,花錢出去走走逛逛,錢用了,心情好了。眼界大開。我今年花了八千多窮遊了東北七省,看了遊了玩了。一專列的盡是老人。旅遊團的導遊又負責任,半個月還認識了不少朋友,快樂,高興,滿足。回來後,兒子又要我到四川去遊樂山大佛等地。我看過。心裡滿足了。不想去遊了。不要我花錢我也不想走了。旅遊象吃飯一樣,吃飽喝足了,就不要吃了。明年準備遊海南三亞。


用戶13786016038


這是昨天週六我在龍脊金坑梯田拍的照片,有空就外地窮遊,週六就周邊跟徒步群遊,週日休息,週一到週五努力工作。週末周邊遊減壓釋放負能量的同時又可以實現外出遊玩的小小願望,有時為了週六去玩,週一到週五抓緊時間把工作任務提前完成。所以不要總說:“有一天我有空的時候才去玩”我身邊很多朋友都說這樣的話幾年了也沒去遊過,大家都羨慕我工作日那麼忙,週六怎麼有精神去徒步去遊玩?其實多接觸大自然多跟愛遊玩的人去玩,心理更陽光更自信更豁達!有目標就行動,不拖拉!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採菊東籬下5688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經常出遊和不出遊的人最大的差別是對人和事的領悟不同,因為經常出遊的人看到的多,見識廣博,遇到的事情也多,遇事的反應速度,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對於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會更通透,更能透過現象看本質。


感悟人生

去新加坡馬來西亞是選擇的跟團遊,同行一個團的團友大部分都是公司同一個部門的同事,我們那次一共去了11個人,另外還有一個小團隊是3位老阿姨,我曾在悟空問答裡多次提到過她們,她們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3個人加在一起差不多200歲了,但一路上比我們這些20-30歲的年輕人都更有活力,她們彼此是初中同學,認識幾十年了,其中一位阿姨的話讓我很有觸動,她說她們還有一個老姐妹身體不好,這次不能一起出遊,下次一定帶上她,她們只要還能走動,就會一直一起出來玩。

我很羨慕她們,因為如今的忙碌讓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出遊,甚至都沒有時間交朋友,我們老了不知道會不會能跟她們一樣,對生活充滿熱忱。


交朋友

這今年端午的時候去潮州自駕遊,一路上關於美食和美景拍了不少照片和視頻,也有發品嚐潮州美食的視頻出來,需要一位非常熱心的潮州老人,給我的視頻下留言每次都是過百字,他說人不在潮州,不然就帶我們去品嚐真正的潮州美食,多年的老字號,對於美食節上的那些他是嗤之以鼻的。

出遊讓我們增長見識,品嚐美食,交到朋友,從此祖國處處有親人。


學會堅強面對

14年去西藏是我最難忘的一次旅行,不光是因為318川藏線一路上風景優美,拉薩布達拉宮雄偉壯觀,更重要的是我遇到了一個女孩,她剛做完胃癌的切除手術,3/4的胃都被切除了,然而對於生活她依舊充滿熱情,去西藏看雪山連綿,去山區支教,自己開快餐店,她沒有因為病痛而放棄自己,放棄生活,反而更加努力的活著,每天都快樂而又充滿意義。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我們遇到不同的人,看不同的風景,我在出遊路上遇到的人和事還有很多很多,經常出遊的人和不出遊的人,最大的差別在於思維上,對人和對事物的看法,經常出遊的人更豁達,思想更開通,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更熱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