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每年都在增加,那麼是不是若干年後錢就不值錢了?

我的世界女不懂


如果你財富的增速遠遠能夠跑贏通貨膨脹率,那麼錢依然值錢!

但是,如果你的財富增速是遠遠低於通貨膨脹率的,那麼你的錢自然會不值錢。

就好比貨幣從1987年到2019年6月,累計貶值了77.4%!每年4.5%。假設4%通貨膨脹率計算,現在的現金,在未來20年還會貶值56%。

也就是說,1987年的100元到如今可能只有不到23元的購買力,更可怕的是,實際的貶值效果可能會比這個更大,更恐怖!

所以,想要戰爭通貨膨脹率,我們一定要懂得投資核心資產!

而從過去的經驗來看,能夠真正跑贏通貨膨脹率的核心資產其實只有房地產和股票市場。

而對於其他的品種來說,基本知識接近於通貨膨率,甚至還是一個貶值的結果。

因此,想要讓自己的財富做到保值、升值的目的,還是要嘗試一些風險,懂得長線價值投資,懂得佈局房地產或者金融市場。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很多朋友單純的看表面,會認為以後的錢更加不值錢。

而我們則不這樣認為!


一、通貨膨脹

本身而言,通貨膨脹是經濟運轉中的必然產物。不僅通貨膨脹是,通貨緊縮同樣是!

實際上,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40年,本身就有通貨膨脹在加持,所以從一定維度來看,通貨膨脹是有利於經濟的發展。但是這個通貨膨脹必須有個度!

一旦通貨膨脹失控,就是經濟危機,貨幣幣值狂貶,老百姓一夜吃土!


二、歷史能看現在,看未來嗎?

最近些年,前有非洲津巴布韋,後有南美洲地頭蛇委瑞委拉,北有巨熊的老毛子,以及東歐一堆堆國家先後加入了貨幣狂貶值的陣營。

也讓很多人怕我們也步入後塵!

但是大家要知道一個事實,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日本上演了和中國一樣的經濟奇蹟,結果被美國狂扁。通貨膨脹,貨幣狂貶值,幾十年經濟成果被美國竊取!而

這些對於中國來說,都是前車之鑑,這也是為何中國的金融行業多年來一直是強監管、高門檻的根本原因!自己都沒有抵抗之力,一旦放美國這種竊國之力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的金融玩家進來,稍不注意就會有問題,畢竟日本幾十年的經濟成果被竊取後,前蘇聯也被美國玩兒死!

而世界上各國的經濟危機或多或少都有美國的身影,這些都是因素。

和歷史不同的是,我國的經濟體量也是世界第二,但是我們的市場是第一,同樣的還有我們有完備的全行業、全產業鏈;更加重要的是,我們的經濟深度的影響了全世界的經濟,好比美元是世界貨幣,中國就是世界工廠。

所以,現在的狀況是,歐美各國雖然看中國各種不爽,但是他們更加怕中國發生經濟危機、發生通貨膨脹、發生貨幣貶值。


三、未來

實際上,全世界的國家一直都在做主動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事兒,畢竟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利出口、利經濟。只不過都是剋制著玩兒,就怕玩兒狠容易玩兒脫!

所以,未來貨幣購買力下降和貶值肯定是持續的,只不過只要政局穩定,經濟發展穩定,一般來說還是我們承受範圍內。

而我們則應該努力賺錢,跑贏通脹和貶值才是唯一出路!



海哥說險


這個問題很難用一句是或者不是來進行回答。

首先必須要講通貨膨脹,並不像很多人的看法那樣是洪水猛獸,通貨膨脹是經濟增長中正常的表現。當經濟開始增長人們生產的商品總值開始增加的時候,就需要更多的貨幣來進行匹配,如果沒有適量的通貨膨脹的話,那麼生產企業的價格不會出現提升,生產者就沒有動力去擴大生產,經濟增長陷入停滯,反過來會陷入到嚴重的通貨緊縮當中,這也是為什麼金本位不能持續的原因。

所以適當的通貨膨脹增長不僅僅是經濟健康的一個指標,更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動力。

那麼通貨膨脹會不會造成我們手中的資產貶值呢?理論上說是會的,但實際來說不會。

建國以來中國的經濟出現了飛速的增長,我們也可以看到通貨膨脹積累改革開放以來的數字可以說是十分龐大的,以前一塊錢的購買力可以是非常的大,但是現在一塊錢幾乎都花不出去了,但是能說我們因此變窮了嗎?不能。

這是因為通貨膨脹發生的本質是經濟的快速增長,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收入和購買能力都出現了提升,可以說通貨膨脹導致的經濟增長,讓大家的收入和購買力增加的遠比通貨膨脹更快,所以通貨膨脹發生之後,人們並沒有變得更加貧困,反而變得更富了。

我們要防範的通貨膨脹是惡性通貨膨脹,這一般發生在經濟泡沫十分嚴重,甚至經濟已經開始崩潰的國家,貨幣的飛速貶值是國家信用體系和經濟實力已經走向下坡路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增長會被通貨膨脹所吞噬,你手中的錢會越來越不值錢。但是至少目前在中國並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諮詢師天生


通貨膨脹是一種必然現象,貨幣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貶值的。


通貨膨脹的本質


通貨膨脹,體現為大多數物品(或服務)價格的普遍和持續的上漲,是一種貨幣價值不斷下降的過程,換言之,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解釋,現在市場中每天交易100斤小麥,一斤1元錢,市場上的貨幣量為100元,當央行向市場中投放200元的時候,如果每天的小麥交易量還是100斤,那麼小麥就是2元一斤了。


那麼你一開始有50元錢,就可以買50斤小麥,現在只能買25斤小麥了,這就是說你的錢不值錢了,實質上指的是你的錢購買力下降了。


那麼為什麼通貨膨脹不可避免呢?


首先,溫和的通貨膨脹有助於經濟的增長。


現在還是這個市場,每天的交易變成了100斤小麥,100斤蘋果,蘋果也是每斤1元錢,市場需要的流通量就是200元了。假如市場還是100元的貨幣量,那麼顯然是不能滿足經濟增長需要的。


所以在經濟發展,社會中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的品種增多,產量增加,那麼自然需要更多的貨幣量。


那麼為什麼要多投放貨幣呢?人都是根據預期生產的。如果今年100斤小麥能賣100元,明年擴大生產的慾望就不足,但是明年估計100斤小麥能賣120元,那麼小麥的成產者就會努力生產150斤小麥。所以說,溫和的通脹有助於刺激經濟發展。


其次,信用貨幣天然有擴張的衝動。


信用貨幣的發行控制權在央行,現代政府經常會收入小於負債,從而形成政府債務,而且這債務還比較大,但是政府又不想還錢,或者說換還不起,那就通過發行貨幣的方式去沖銷自己的債務,從而形成通貨膨脹。


三、通貨膨脹的影響

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有:  (一)通貨膨脹的再分配效應  (1)通貨膨脹不利於靠固定的貨幣維持生活的人相反那些靠變動收收入維持生活的人則會從通貨膨脹中受益  (2)通貨膨脹對儲蓄者不利  (3)通貨膨脹還可以再債務人和債權人之間發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那麼怎麼實現自己的財富在通貨膨脹背景下的保值,甚至增值呢?


如果你對金錢增長的速度超過了通貨膨脹的速度,就實現了保值增值。但是現金放在那裡一天又一天並不會增加,於是我們需要投資,把金錢變成可以增長的資產形態。


這種資產形態有很多,比如股票、債券、黃金、理財產品、銀行存款等等。


通貨膨脹對於貨幣價值的侵蝕是非常嚴重的,我們考察一下2009年的一萬元,到現在能值多少錢。


如果是從廣義貨幣M2總額來做對比的話,2009年的M2總額是61萬億人民幣,而2019年上半年我國廣義貨幣(M2)餘額192.14萬億元,增加了2倍多一點,也就是說從這方面來做對比的話,那麼2009年的1萬元,相當於現在的3萬多元。如果是從國內GDP總量來做對比的話,2008年末我們的GDP總量是31萬億元,2018年末我們的GDP總額是90.3萬億元,跟M2總量一樣 ,也增長了2倍左右,從這一方面來對比的話,也差不多是相當於3萬元左右。

也就是認為現在的一萬元大概只剩下三分之一了。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沒有感覺,這是因為我國同一時間的房價大概增長了三倍左右,而且房子的數量暴增,吸收了大多數的貨幣。沒有這個蓄水池,物價早就起飛了。


通脹時代,要實現增值保值,你就必須做投資,否則辛苦打下的財富都會被無形的“通脹稅”拿走了。


貧民窟的大富翁


通貨膨脹和其它事物一樣具有兩面性,在使得貨幣貶值的同時,適度得通脹有利於出口,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它好還是不好,主要看怎麼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