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癱患者肌張力為什麼會增高?


我是唐河偏癱康復鍛鍊團的組織者,我們在一起鍛鍊的偏癱患者中大部分都有肌張力高的現象。

特別是在心情激動的時候肌張力會表現的更明顯,由其是在剛開始學走路的患者中遇到複雜路段時會表現為腳指勾起來,患手指勾在一起,患側胳膊抬起,抬不起腳等現象,康復鍛鍊的過程中,我們總結了一些降低肌張力的有效鍛鍊方法,現在分享僅供參考。

1: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在單槓前,患側胳膊盡力向單槓上甩,剛開始時不管甩多高和甩到哪裡去,只要有意識的描著單槓的高度向上甩,慢慢的就可以甩到單槓上了。

2:患手能甩到單槓上了就抓住單槓,有可能手指是勾著伸不開無法抓住單槓的,就用好手幫助患手抓緊單槓,如果患手會掉,就用好手按著,或用繃帶繃著不讓掉,然後讓患手用力拉單槓。每天最少要兩次,每次三百下。

3:背對多層槓站立,用好手幫助患手抓緊多層槓上的合適高度的槓,向下蹲,蹲下後堅持一分鐘後起身繼續做,剛開始時患側肩膀會很疼,忍著堅持幾天後就會不疼了並且感覺很舒服。

4:雙手抓緊低槓,身體向下壓,雙腳分開向後蹬到最遠處,腳尖著地,腳跟抬起,胳膊蹬直,身體用力向下壓。直到患側手腕痠疼,患側腳腕無力時收回。

5:站在低槓前,雙手抓緊低槓,患側腳向前邁彎曲,小腿和大腿成九十度,好腿向後蹬到最遠處,患側膝蓋向前壓後收回,反覆做,直到患腿無力,好腳不穩時收起身。

6:雙手抓緊多層槓的合適高度槓,左右腿膝蓋盡力向最高處抬,使小腿和大腿成九十度,每天兩次,每次三百下,然後好手抓緊單槓,患腿做前踢後蹬動作,向後蹬時用盡全力,直到很累時停。

以上只是我們總結的成熟有效的降張力的一部分方法,我們所有患者也都是用這些方法降了張力的,還有更多的偏癱康復鍛鍊方法和康復鍛鍊肢體操都是有很好效果的。關注我瞭解更多鍛鍊方法方案吧!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幫助到你!





一片冰心145677526


偏癱後患者肌張力增高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神經控制障礙

正常的肌張力有賴於完整的外周神經和中樞神經系統調節機制以及肌肉本身的特性(如收縮能力、彈性、延展性等)。當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時導致其對下屬的控制能力喪失,而使其興奮性增高,而表現肌張力的增高。

2.感覺的輸入障礙

當患者中樞神經損傷出現癱瘓後,患者感覺功能障礙,如果患者沒有從微小的變化中感覺到其身體的充分信息,他將提高他的感覺輸入。一種方式就是提高患者的張力,很像我們在冰面或者不穩定的表面行走時所表現的那樣,全身緊張肌張力增加。 例如: ·患者平躺在床上,下肢會表現明顯的伸肌張力增高,並抵抗治療師對其進行被動屈曲。 ·患者直立位時,其上肢屈肌張力增高。



肌張力增高,屬於腦中樞及下傳神經纖維依然還有損傷。稱為硬癱。


用戶43896757365


像這種肌張力增高一般會表現的肢體沒有辦法正常的彎曲,或者說出現僵硬的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是因為偏癱對於神經方面受到影響造成了不良的損傷,及時進行檢查跟治療,平常多進行身體的按摩,熱敷來促進肌肉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