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利好來襲,一則利空落地,下週A股要“嗨翻天”?

一、本週行情回顧:

本週的股市是延續了上一週的上漲走勢,雖然這周沒有上週那種非常犀利的漲勢,但市場也是維持了繼續上漲的節奏,到了週四和週五兩市陷入調整,不過下跌力度也不大,從這周的走勢觀察很顯然在此前連續上攻之後做空動能需要一次釋放,週四和週五釋放的並不充分,預計下週短期仍然需要多空反覆震盪消化做空動能,但是這周市場卻出現了重大消息,很顯然會影響到下週的股市行情。

從這波上漲來觀察,雖然大部分指數已經是回補了缺口,可是大盤仍未全部回補缺口,加上這波上漲,很多股票其實還是在缺口位置波動,就說明市場的增量資金雖然比節前多了,但資金炒作集中性較強,個股分化也是很明顯的,這種現象以已經多次提及,後期的股市不能盲目買股票,股民需要提升對選股的能力,才能在後期的市場生存下來,否則指數漲得再好和你的股票沒有半點關係。

從這周的市場走勢可以發現,本週上漲的股票有2473家,下跌的股票有1236家,漲幅達到5%的股票有844家(上週,494家),跌幅超過5%的股票有375家(上週,2429家),漲幅超過3%的股票1289家(上週,585家),跌幅超過3%的股票有585家(上週,2719家)。從數據可以看出,這周很多股票是開始補漲了,但是很多股票補漲歸補漲,缺口沒有補上,創新高和回補了全部缺口的股票並不多,市場這周雖然指數漲的不是很好,但股票波動並不弱。

一大利好來襲,一則利空落地,下週A股要“嗨翻天”?

一大利好來襲,一則利空落地,下週A股“嗨翻天”?

這周的市場消息,簡單的講兩點,就是上週五晚間公佈的重磅事件。

第一、註冊制的推遲。

這可以說是利好消息,畢竟註冊制的到來,市場兩極分化會更嚴重,並且在優劣分化嚴重時期,對於選股能力不強甚至理財知識不強的股民來說,一旦缺少了對風險的控制,買入垃圾股後不選擇止損,最後就是績優股越走越高,垃圾股不斷創出新低,很多股民投機將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可以說實行註冊制是資本市場走向成熟的開始,但對散戶為主的股市來說,推遲了確實是屬於利好。

不過要明白推遲並不是不來了,在推遲這段時期最好把投機改成投資,避免後期真正的註冊制時代,買入的股票不漲反跌,最後退市就頭疼了。

第二、再融資新規落地。

這則消息的落地市場議論特別熱烈,有的股民大喊超級利好,有的股民卻喊是利空,不知道為什麼有的股民喊超級利好,或許他真不懂利好在哪,再融資規則中講到幾點我們細細品:

1、取消創業板公開發行證券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高於45%的條件。

2、取消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2年盈利的條件。

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企業負債高也可以融資,企業處於困境不能盈利的也可以融資,這對企業來說肯定是利好,但是為什麼企業在A股市場業績一直不佳?商譽問題,質押問題通過再融資就能讓企業馬上扭虧為盈了?很顯然這則新規對問題股是暫時利好後面,也談到了完善退市制度,說白了就是給再融資渠道搞的好繼續搞,搞不好還是要退市的,但這對股民來說未必是利好,因為機構融資後要減持的。

一大利好來襲,一則利空落地,下週A股要“嗨翻天”?

3、增加再融資規模上限,提高到30%。
4、降低再融資業務的難度,統一調整為從前期的非公開發行對象不超過5名和10名改為35名。

這兩句話的理解就是,融資規模可以擴大,讓上市公司可以多融點錢,降低再融資非公開發行對象為35名,就是上市公司的發行對象人數增加,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多對象,有的股民說人家定增了就會拉昇股票,35個人誰去拉昇給其它人便利?拉昇要錢的。

5、非公開發行機制,將發行價格由不得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均價的9折改為8折;將鎖定期由36個月和12個月分別縮至18個月和6個月。

這個就是縮短了鎖定時間,並且是折價發行,就不用解釋太多了,便宜買來不拉昇也能賺錢。

總之,推遲註冊制在當下來說對股民確實是利好,很多股民專業知識跟不上,一味投機後註冊制來臨再投機基本上生存就很困難了。再融資可以說是管理對上市公司的呵護,畢竟現在特殊事件的影響,A股市場需要發揮融資作用,支持實體企業做大做強,確實應該這樣,但解讀出來後,對股民未必是利好。

二、本週板塊強弱:

1、行業強弱。

本週走強的板塊是種業、有色金屬和半導體加房產,走弱的板塊是醫藥股,遠程辦公和環保工程,這周市場和上週相比很顯然已經回到了資金經常炒作的主線上,預計後面醫藥股的炒作會不斷降溫,資金還是主要扎堆在科技股為主。

2、概念強弱。

概念股中表現較好的是豬肉、芯片、特斯拉和光伏,表現較差的是口罩、抗流感還有物流等概念股,市場的炒作熱度從週一開始慢慢出現降溫的跡象,短線投機的風險開始增加。

一大利好來襲,一則利空落地,下週A股要“嗨翻天”?

三、外資和主力全周資金動向(投資)

北向資金。(排名不分先後)

北向資金本週流入了167億,這周資金流入和上週相比減少非常多,外資本週買入的股,藥明康德、中國國旅、贛鋒鋰業、寧德時代、五糧液、平安銀行、格力電器、貴州茅臺、恆瑞醫藥、上海機場、邁瑞醫療、華友鈷業、天齊鋰業、恆生電子、中信證券、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東方財富、萬科A。

賣出股票,海螺水泥、京東方A、海康威視、匯頂科技

主力資金。

機構本週流出了1100億,和上週相比相差無幾,雖然本週市場成交量仍不差,但是很明顯這周的市場走勢很多股票僅僅是補漲的階段,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走強。

四、強弱股票全周情況(投機)

漲幅30%以上的股票:秀強股份、電聲股份、安居寶、海達股份、天華超淨、洛陽鉬業、奧特佳、長青股份、諾力股份、北玻股份、上海滬工、星網宇達、天氣鋰業、英傑電器、百利科技、天銀機電。

點評:這周的熱點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板塊的特斯拉和鋰電池中,不過週五最強龍頭股傳出利空,預計下週市場的熱點會比較分散,加上週末消息影響,下週需要進入防守為主的策略。

一大利好來襲,一則利空落地,下週A股要“嗨翻天”?

五、綜合分析:

消息的落地,有人說好,有人說空,其實市場本來就是觀點不統一才有了買賣,但是在特殊事件發生之後這種制度作為股民也應該能理解,企業需要融資度過眼下的難關,資本市場的融資效應就需要增強,但完善制度是需要時間的,好公司融資用來做強企業,股票會越漲越好,盈利差的公司融資未必股票就能漲,要規避利用漏洞的公司,不是看到消息都說是利好,有時候理性投資才能和市場共進退,才能在後期資本市場成熟之後生存的更久,下週的股市應該是防守策略為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