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植物被罵了30天,終於被罵死了,惡言真的能置植物於死地嗎?

李雯雯


我初中的時候就聽我們班主任說了,現在已經大學畢業三年了[捂臉]


小黃趣味編程


花園裡有一塊石頭,有一天絆了我一下,氣得我把它放在矮牆上,天天罵,撿最難聽的語言罵。就這樣罵了30天,這塊石頭終於受不了了,一翻身,跳下樓自殺了!

你說這石頭吧,怎麼也這麼有靈性呢?難道這世間萬石,真的都是大自然的寵幸,丰姿綽約,百媚千嬌,儀態萬千,一誇一罵,或笑語嫣然,或梨花帶雨,惹人垂憐,真的是……

唉,不說了,又有人敲門了,可能是派出所和物管來了,昨天樓下老太太被石頭砸住院了,還在搶救中。我準備讓石頭親自說是它自己自殺跳下去的,不知道它肯不肯開口?那些說植物被罵死的,還有水知道答案是本好書的,麻煩你們來幫著說服一下,好嗎?謝謝了,必有重酬!



徐德文科學頻道


這個說法來源於一個國外的視頻。一個人拿了兩盆植物來做實驗。

他將兩盆生長情況差不多的植物分別標上A和B。每天對A甜言蜜語,對B則又是辱罵又是恐嚇。

圖:對A甜言蜜語圖:對B嘲笑和辱罵

圖:恐嚇B

30天過後,兩盆植物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A植物生長狀態良好,而B植物則變得又矮又小,並且開始枯萎。

圖:30天后的結果

這個“實驗”結果是真實的嗎?

細心的朋友肯定已經發現了,視頻前、後的B植物根本就不是同一株。展示結果的B植物的主幹和視頻開始時的B植物相比明顯細了很多,且主幹數量居然也減少了。顯然,這個視頻是一個搞笑視頻,或者是用來測試智商的。

植物是沒有聽覺的,無論對它說什麼,放什麼聲音,對它都是毫無影響的,這應該是一個常識。從演化論的角度來說,聽覺對於植物來說也沒有任何意義。難道植物聽到了什麼植食性動物的聲音就能夠“拔腿就跑”?



這個視頻有點像日本人江本勝寫的《水知道答案》一書。江本勝在書中宣稱,如果用辱罵或讚美區別對待兩杯水,水的結晶就會顯示不同的結果。這本書已經被證實為偽科學了。



講科學堂


之前曾看過一則消息,講的是國外一家機構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將兩盆旺盛的龍血樹放置於兩個房間,兩個房間的氣溫和光線一樣。實驗人員在一個月內對實驗對象A充滿誇讚,每天清晨都能量滿滿地與它“聊天”,晚上與其道“晚安”;同一階段對實驗對象B負能量滿滿,經常對它大發脾氣,並嚴厲責罵!

一個月過去了,實驗結果顯示,實驗對象A長得格外旺盛,而實驗對象B幾乎枯敗而死,消息一公佈,人們議論紛紛,許多人對“語言的威力”格外驚訝,紛紛相信那盆枯萎的龍血樹是被“罵死的”!那麼植物的生長真的會受到外界聲音的影響嗎?或者說,真的會被“罵死”嗎?

早在這個消息傳出之前就有人做了一個實驗,不過這個實驗做的更加高級,也有一定的說服力。法國植物學家斯特哈默把番茄分為AB兩組,每天給A組彈奏特定的曲子,而B組則沒有。實驗結果表明A組生長速度提高了2.5倍,B組則沒有任何明顯反應。

奧秘就在於彈奏的曲子,樂章是按照實驗植物體內氨基酸排列順序進行的,斯特哈默表示植物在“聽到”曲子後,體內酵素被激活,從而變得更加活躍。持肯定觀點的朋友認為,音樂是有聲波的,聲波可以促進植物細胞分裂,植物可以以此作出反應。持否定觀點的朋友認為這是“偽科學”,沒有充足的證據表明植物會受到語言的影響,並搬出同卵雙胞胎,處於相同環境,兩個孩子的差異也會很大來佐證。

我來說一個真實例子,去年底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心情很是糟糕,大概持續了一個多月,突然發現室內養的幾盆盆栽開始出現黃葉現象,這幾盆盆栽我平時都是一樣對待,養了兩年多也沒出現這種現象,為何在心情最糟糕的時候出現枯萎狀況了呢?真的是巧合嗎?

還別說,我當時真的沒在意,以為是植物的問題。巧合的事件再次發生,上個月因為家裡一些瑣事心情比較低沉,我發現盆栽又開始出現黃葉的現象,總之我的心情波動越大,這種現象越明顯。開始我還以為是抽菸的原因呢,後來一想,以前抽菸比這時候還多,為什麼之前活得好好的?難道真的是我的能量場影響了盆栽的生長?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現象發生?


徒步全球


“一盆植物被罵30天,活活被罵死”這一則消息我記得是去年出現的。這則消息來源於國外某閒的蛋疼的機構,他們將生命力頑強的兩盆龍血樹,分別置於兩個“語言環境”中,生長條件完全一樣,但一個天天稱讚,一個天天謾罵。一個月後,後者便被活活罵死了。

消息一經傳出,各種情感作家,公眾號作者彷彿如獲至寶,終於找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素材,於是與此相關的文章開始遍佈網絡上的各個角落。(包括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有人依然在給我們灌著心靈雞湯)

人就是這樣,我們會選擇相信那些我們願意相信,符合我們情愫的故事,而往往不去求證它的真偽。

這一實驗顯然是荒謬的,道理很簡單,一個人一隻貓,能聽懂你的憤怒,但你罵他一年,ta都能活的好好的,憑啥一顆連耳朵都沒有的“聾啞”植物30天就能被罵死,這不扯的嗎不是?

早在14年前,Discovery 曾在節目中做過類似的實驗,目的就是證明環境聲音與植物生長是否存在著關係。在連續60天的實驗中,無論處於何種環境聲音中,植物的生長都未受任何影響。

偽科學不光害人,還會害死植物,這樣輕易就能識破的謠言,止於智者!

好玩又有趣的科普知識,歡迎關注本姑娘!


科學重口味


一盆植物被罵了30天,終於被罵死了,惡言真的能置植物於死地嗎?

雖然這是一件有點誇張的事情,有點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細細想來,也是很有道理的,花草植物也和小狗小貓一樣,雖然是植物,但是也是有生命力的,如果你用一顆溫柔善良的心對待它,養護它,照顧它,愛護它,耐心的對它好,給它澆水,施肥,滅蟲,給它陽光雨露,它就會茁壯成長,給它笑臉,愛心,關心,它就會健康的生長,並且越長越好,甚至開出漂亮的花兒來給你欣賞。


如果對著一棵植物花草,月季玫瑰什麼的,整天就是謾罵,責備,冷漠,這種心態和態度,也會影響對它的照顧和關心,自然不會精心的喜歡它,打理了。自然它會長得越來越瘦弱,難看,甚至漸漸缺少活力和精神了。

養花草養植物,就像養小孩一樣,你喜歡它,你對它好,你對它笑,它就會對你好,喜歡你,也會生長得健康活潑。如果你不喜歡它,你不關心它,它自然就會失去色彩,不會那麼有活力。



我是小雅,如果喜歡我的觀點,輕輕點個贊,和您一起學習家庭養花種菜。


小雅在陽臺


據媒體報道說,一盆植物被罵了30天,然後被罵死了。根據這個新聞,很多情感博主開始呼籲:語言具有殺傷力,不要使用惡言對待他人。

然而我是個科普作者,比較關心植物真的能聽到聲音嗎?它們能區分的開惡言與好話嗎,今天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

植物具有聽覺嗎?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擁有聽覺對於生物的成活具有顯著作用,比如:食肉動物可以根據聽覺,判斷附近有沒有動物,羚羊可以通過聽覺,來判斷附近有沒有危險。

也就是說,擁有聽覺是有利的生物特徵,能夠幫助生物捕食以及躲避危險。但在我們的意識裡,植物不會移動,即使擁有聽覺,也不能逃避,聽覺對於植物是無用的,所以植物沒有聽覺。

然而科學家研究發現,植物已經對自然界相關的聲音震動有一定的敏感性。最典型的例子是蜜蜂的“嗡嗡聲”。

當蜜蜂靠近時,由於翅膀的震動會發出特定的頻率,而這個頻率被植物感知到之後,就會釋放花粉,讓蜜蜂幫助自己授粉。

如果是別的昆蟲靠近,那麼植物的花粉就不會釋放,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讓傳播自己的花粉。

科學家為了研究植物是否具有聽覺系統,在實驗室中模擬了環境中的鳥鳴聲,蜜蜂的嗡嗡聲等天然環境下不同動物的聲音。

後來發現,這些天然動物聲音頻率的震動,可以提高秋葵以及西葫蘆的種子發芽率。

而且,不同頻率的聲音,對於不同植物的影響不同,據研究發現,鳳仙花在12000Hz時生長條件最佳,而豆類植物在5000Hz時生長條件最佳。

然而科學研究也發現了,音樂與人類的語言,對植物幾乎沒有影響,只有特定頻率以及自然環境下的天然動物聲音震動,對植物有影響。

從這個角度來講,植物具有聽覺,但它們不會因為人類辱罵而被罵死,它們的聽覺似乎對天然動物,尤其是和它們息息相關的動物發生的聲音頻率,呈現出相關的關係。

植物是怎麼“聽”到聲音的?

從進化的角度來說,生物想要聽到聲音,需要演化出聽覺系統,比如:耳朵或者鼓膜。然而植物並沒有這些特徵。

但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我們知道,聲音本質上是一種電磁波,能夠通過空氣、固體以及液體傳播,這些波在傳播到植物上時,能夠導致植物細胞中的細胞壁和微絲重新排列,細胞中的物質能夠感知到聲音中的震動,並作出系列反應。

然而,細胞之間究竟是怎麼配合,以及怎麼對聲音作出反應的研究,目前進展緩慢,我們瞭解的信息有限。

我們知道,我們之所以能嚐出味道,是因為我們的舌頭上佈滿了味覺受體。而動物之所以能夠感知到聲音,也是因為受體。

當聲音的不同頻率傳播到植物細胞的受體中時,該聲音就會轉化為細胞的離子信號,此時鈣離子能夠刺激細胞對該聲音作出反應,就這樣該信息到達了細胞核,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會指導蛋白質對該信號作出表達,

比如:當植物根系感知到水流的聲音後,會拼命向水源處生長。當植物聽到蜜蜂嗡嗡聲後,會釋放花粉。這些都是植物通過聽覺信號獲取到的信息。

一盆植物被罵30天,真的能罵死嗎?

雖然植物能夠聽到聲音,但這並不代表著植物真的能聽懂什麼是好話什麼是惡語。因為植物能夠感知到的聲音都是聲波,不同的波長對於它們有著不同的意義。但是,無論是好話還是壞話,波長雖然不一樣,但對植物來說都是無用的波長。

因為植物的“聽覺”是在自然界演化而來的,並不能聽懂人類的語言,就好像音樂一樣,雖然不同的音樂,頻率不一樣,但一首曲子之中可能只有一部分頻率對它們有影響,到底是正影響還是負影響,誰也說不好。

所以,從理論上來講,無論說好話還是說壞話,都不能影響植物的生長。

而且,據國外媒體報道,該男子惡語相向的B盆植物,實驗前後並不是同一顆植物。

總結

植物雖然能夠感知到聲音,但人類聲音的變化比較弱,無論是好話還是惡語植物都分辨不出,而且這兩種語言對於植物來說都沒有任何相關性。

植物對特定的聲音頻率比較敏感,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植物對那些頻率的聲音有反應,可以提升植物的生長性以及成活率。

雖然,植物被罵30天后死亡,這個信息能夠讓更多人意識到語言的重要性。但是真實社會中並不缺乏案例,我們不需要假新聞來給人們灌雞湯,更不需要通過偽科學來認識到語言的重要性。


鍾銘聊科學


一次,參加一個心理學活動,一位據說是心理學大師的人,就這樣說過。當他講完這個故事時,我決然地離開了,因為這不是心理學,是騙子們的把戲。植物聽懂人的說話,那只是神話,不是現實。

這些奇葩的說法,都是那些走火入魔的所謂心理學人士用來欺騙自己和別人的,正如又位答主說的那樣,對著一塊石頭天天罵,罵了三十天,那塊石頭終於受不了,跳樓自殺了。說的真好!

但是,這世上只要有人說出來,就有人相信。一個叫曾應龍的農民,自稱自己的上天派下來的皇帝,國號“大有”,年後“太平”,分封百官,竟然有很多女人主動給他做妃子。你想破腦袋都不敢相信,但真的就發生了。而且是發生在新中國成立後,豈不怪哉!

把植物罵死這種理論,肯定也是有人相信的,而且,我的答案發布後,肯定會有一些無知之徒謾罵,但我必須說出來,不然都9012年了,總不能沙雕不斷湧現吧?


當代師說


一盆植物被罵30天后被罵死了,是不是真的呢?

面對這樣的問題,答案有兩種,1.是真的,2.是假的。

得出什麼樣的結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

如果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那你的自己的思維能力等於零。

如果只是根據以往自己已知的經驗就直接做出結論,那麼你對未知事物探索的能力等於零。

這個世界很多東西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所以,別對自己太自信。

《水知道答案》這本書裡,寫到了一杯水被貼上正面的文字和負面的文字後,水分子呈現出的不同的結晶狀態,對於美好的文字,水分子會呈現出很美的結晶狀態,而貼一些不好的文字,水分子呈現的結晶也很醜陋。

除了水以外,其他的植物或者蔬果,在貼上正面或負面的文字,或者對它說出正面或負面的語句時,也表現出不同的狀態,這本書出來以後,有人相信,也有人質疑,但是,更多的人是在沒有任何依據的情況下,僅憑自己的印象就做出了判斷。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變得越來越懶,甚至都懶得思考,更別說自己動手了,比如這個實驗,只需拿兩個水果,一個天天罵它,一個天天誇它,一個星期以後,結果就出來了,但是沒人在乎真相是什麼,只是憑自己的臆想就錯過了一個得知事實真相的機會,是不是對自己太不負責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希望大家能夠恢復探索的精神,恢復獨立思考的精神,不要人云亦云。最後,對於這個實驗,歡迎有不同意見的來交流,但前提是:你先把這個實驗做了。


正能量啟動器


其實,人在指責埋怨打擊愈演愈烈時,就會相對應的產生一種毒素,你的呼吸和口水,都會給植物以致命的打擊及慢慢地讓它枯萎,甚至死去


植物,也是有生命力的,它也需要陽光、土壤、雨露的滋潤和愛撫!
如果你對植物(花)每天去用微笑去欣賞它給你帶來的清香和心靈上的寧靜,就去讚美它,誇獎它:你真美,真好看,美極了!它就會芳香四溢,爭奇鬥豔!這不足為奇,因為,植物會捕捉到一種積極熱情洋溢的信息,傳遞給自己,促使自己更有利於成長!植物有這種本能,它會洞察到人類對它的態度;大家也聽說過兩種版本不同的實驗,結果令人不可思議

這就是我們人類對植物的兩種不同的對待而產生的不同效果

我們人類又何嘗不是呢!?

在2019年4月17日晚上10點,一名少年在上海蘆浦大橋跳橋自殺

正是人生最美好花樣年華,眨眼間說沒就沒了!男孩是一名17歲的在校職高高一學生。據說,他在學校與同學產生衝突,回來卻遭到母親一頓嚴厲批評。在母親載著他途徑蘆浦大橋時,不知為何,把車停在危險的路中間,少年隨即打開車門縱身跳下大橋

一定是他的母親在車裡對他嚴厲的指責埋怨,可以說是暴跳如雷那種態勢,要不不能停下車來……


因為我們從小對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的是,沒有真正瞭解過孩子,沒有以溫情和關愛的方式去迴避問題,之後在以知心朋友的身份來面對孩子的問題予以解決。總是以父母自居,非打即罵。這個男孩不是一天兩天父母對待他如此這般了……

管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很重要,其實生氣並不代表你沒有情緒,而是你不會把情緒帶給他人,這才是最大的修養

父母應該學會根據自己的孩子需求去懂得讚美孩子,會讓喜歡關注和認可的孩子得到滿足感和自豪感;會學會對孩子欣賞,更會讓孩子促使積極去做事有條理仔細和縝密的事,一絲不苟完成;學會對孩子崇拜,讓孩子有成就感和價值感,讓孩子更加有出類拔萃的慾望和挑戰性;然後把出現的問題用好話去說,就是所謂不同孩子得需求和喜歡

有時真的我們作為父母的,會在孩子犯錯誤時就會說,你去死吧,家裡不要你了,出了這個門,就不要再回來了,等等諸如此類的傷害孩子的話!你知道麼,孩子的本身現在課外補習班和培訓班,壓力如此過大的情況下,而沒有去正確引導而做出如此過激的語言!它就是一把利刀,刺透了孩子脆弱和如此不堪重負的心!父母有時也會被虛榮心和攀比心所折磨和利誘,你給孩子報這個班,我孩子也不會示弱的,我給孩子也報!孩子也時常困惑,我是給誰學習呢!?



我就從提出者的問題,就延伸到了我們人類上來了。其實,我們在生活裡工作中事業上也如此,都需要和諧相處,友好往來,愉快交流,達成共識意向或者合作!

還是那句話:任何平臺和環境都不能改變人,它只能影響人,真正能改變的永遠是我們自己!因此因此說,我們也永遠不能去改變任何人,只能改變自己而影響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