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一天三四百塊,為什麼年輕人都不願意去?寧願進廠一個月拿四千塊?

伯圖君


錢這東西人人都想,但有些時候不是高工資你就拿得到的。

此外,高工資有高工資的難處,拿低工資有低工資的好處。

加上勞動能力,吃苦耐勞能力和思維的不同,所以選擇就有差異。

一、工地幹活工資高,每天三四百,但它的勞動強度特別大,很多人吃不消,所以這高工資不是人人都可以拿得到的。

在工地上幹活打工,大家都知道是特別辛勞的。

工地上幹活時間特長,跟本沒有什麼八小時九小時的限定。

早上天一亮就要出工,中午十二點收工,中午飯吃了休息一下兩點又出門,幹到天黑了才收工。

這樣算下來每天至少十個以上的工時。

工地上幹活勞動力強,體力耗費大,很多人吃不消。

做工地的人,多數是吃得苦受得累的青壯勞動力,而且農民工俱多。

因為農村人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時常段練,練就了一身力氣。這樣才能實應繁重的工地幹活。

我在基層工作,見工地幹活的人在炎炎夏日,汗流浹背,而且工地生活相對較差,吃肉全是肥肉。

今天的年輕人誰受過這樣苦的工作和生活?他們多為獨生子女,在父母的溺愛中成長,可以說只要幹上一天,可能多數不但不要工資,倒貼錢走人都要幹。

細皮嫩肉的小青年,不會為錢而受他們認為是折磨人的曰子的。

工地生活住宿差,年輕人根本不適應。

凡在工地上幹活的人都知道,他們乾的是重活累活,消耗量大,飲食量增加,吃的東西就會多粗少精。

往宿住工棚,扎堆住,味兒絕對不會香,讓人難受,這種環境,年輕人多數被臭味兒嚇跑。

二、進工廠工資少,但有很多年輕人覺得優點比工地多很多,比如工作有規律,天晴不得太陽曬,雨天不會被雨淋,生活有規律,體力勞動小等。

工廠打工,人無論怎樣都是在家中,比起工地,簡直是天上人間。

工廠不會熱曬雨淋,在室內工作不受風雨寒熱之苦。

無論是赤日炎,還是風雨冰雪,都有躲避之處,而在工地只能"早上涼快,中午礙曬",單這一點對於沒吃過苦的年輕人來說,就覺安逸舒服得多。

工廠上班有規律,不會無休止的早上晚下,說是三班倒兩班倒,就是統一的,就算加班多數都選擇自願,這樣年輕人覺得很受用。

工廠上班的特點就是有規律,倒班制的廠到了時間就直切走人,根本不會拖延時間。有加班的事,多數都不強求由工人自願。

很多年輕人就覺得這種工作受用,上班了就幹,下班了就玩,強過工地很多。

工廠生活有規律,而且比工地上的生活要好。住宿條件比工又要地好得多。

打個工的人都知道,工廠統一生活,一般都是幾菜一湯,就算是沒有家裡吃得好,但比起工地上吃"毛糧雜食"好得多。

往宿有廠內宿舍,一般都一人一個鋪,往的人不多,可自行打理舒適度,睡覺安穩,這對年輕人來說又是一大誘惑。

、人的思想不同而選擇不同。今天的年輕人有一種享樂思想,他們認為寧願錢少點都不讓人吃虧多一點。

我們的上一輩人吃了很多苦,他們知道生活的艱辛,為讓下一帶人過上好日子,風裡來雨裡去,無能下力還是被凍被曬,只要找錢就毫不猶豫地上。

我們的年輕一帶就不同了,他們覺得曰子過得去了就行。

很多人寧願不找錢少用錢,都不願去幹受苦受累的活兒。

這種情況老一輩人說是懶惰了,而年輕人說是要知享受,誰對誰非難評判。只是覺得年輕人的思維確實與很多老人不同吧了。

思維不同,對金錢的看法就不同,於是對工作的選擇就發生了變化,這就造成了三四百一天的工地不去幹,而去進三四千元的工廠的原因。

結束語:

時代在改變,人的思想在改變。

年輕人放下三四百一天的工地工作不幹,去進三四千元一月的工廠,是因為有體力原因,怕苦怕累和享樂原因、對金錢的理解思想等很多原因在裡面。

不過我認為年輕人看淡金錢少些銅臭味是好事,只要他們能自食其力,能成家立業走正道就是好青年。

〈我是職場低層,為低層者說話,歡迎關注〉


職場低層


工地上的工資雖高但是沒保障啊,所以大家寧願做有保障的工廠低工資,也不相信工地上的高工資!五年前跟我姨夫做過水泥活,打震動棒的,十小時之內300,超過10小時,每小時加30,反正就是每次保底300了,聽著錢不少,你知道大夏天頂著40℃的大太陽提著將近一百公斤的東西滿樓頂跑什麼概念嗎?絕大部分工地都是年尾算帳,帳算了還得聽老闆說現在有沒有錢,有錢還好,沒錢得等到第二年了……還有一個是現在做工地的年輕人,就算工資再高,老婆還是很難找,我做事辛苦髒累點,老婆還是要嫌棄,更不要說現在的女孩子了。不能僅僅看多少錢一天,實際一年一般不會超過250個工,沒有保險,每天10小時工作時間,年輕人曬黑得跟黑人一般,沒有業餘生活,這些沒人考慮嗎?



兩百萬表哥


我說一下我自已吧。我今年29。工地去幹過,一個字累,有一點好,白班沒有夜班,自由,多勞多得,一個月生活費除完拿八千,但工地一般都是年齡偏大的,和他們找不到共同話題,下班只拿手機玩,感到特別寂寞。結果做到年低就不想做了。去尋找自已的夢想。
後來到深圳裝空調,做了兩年,空調行業就是做半年,玩半年,收入一年6萬左右,自由,白班,多勞多得,但都是用生命賺錢,高空作業,看見很多事故,心虛,怕,心裡就找藉口,為了老婆,孩子。放棄了辭職不做。


後來,經別人帶領去陶瓷廠做一個小領班,做了四年,每個月按時發工資,按時打錢家用,每天上班麻木的,感到與理想越走越遠。又辭工了。 理想是什麼?(我自已是想做碼農)。我從未向那方面做,那方面學習。 今年又進廠,想著與碼農更進一步。結果TM分到CNC金屬生產部,做了兩個多月,毛都學不到(廠裡不讓個人動機器)。自離了
現在是無業遊民,哎!思想好亂,如果現在讓我上工地,我可能也會去。生活,生活,要活著才能生。每個人每個年齡段思想都在變,希望大家在這個和諧的社會,努力做到自已想要的樣子。加油,明天會更好。


小迷徒359


工地上年輕人有是有,就是比較少。我自己就是92年的。錢的話一天400到500之間。加班的話就是五百朝上了。不是生活所迫誰來工地幹呢?又髒又累,不管吃飯還是住宿都是很差的,還要經常換工地。雖說工地上工資還行,但你只看到薪水,沒看到這些汗水,夏天頂著大太陽的幹,別說幹活,你站在那裡汗水就一直流。冬天你們還在被窩裡我們就要起床幹活。基本都是早出晚歸。碰到工期趕的要加班三四個小時,(九小時制的,南方那邊好像是八小時)算下來時間已經很長了。有活的話一年到頭能做到工,三百五到四百個工有的,基本靠加班來的。所以啊,入這行就要做好心裡準備,能吃苦,耐得住寂寞,畢竟你每天要跟鋼筋混泥土打交道。哈哈…做精裝的還偶爾有女的來工地,土建就很少了。年輕人打算來工地幹呢先結婚找個女朋友再來。






情懷哥


不知道提問的兄弟去過工地上幹活沒有?

我2006年在上海上學,有不少的初中同學跟著父輩們在工地上打工,我也去嘗試了兩天,真不是那塊料!

我們乾的活絕對是最輕鬆的,要給衛生間做防水塗料,在做之前先把灰塵清理乾淨!帶著棉質的口罩,刷了一天。渾身痠痛不說,鼻孔,口腔,甚至喉嚨都有水泥灰塵!

在工地上幹活,髒,累,苦。甚至還拿不到錢,現在的建築行業都是這樣的,開發公司只負責拿地,貸款,然後開始各種項目分包,從地基,到基建,然後水電,防水,保溫,綠化,外牆,沒有一個環節不是外包的!最小的承包商就是沒有公司資質的包工頭。包工頭一般用親屬,老鄉關係把工人給聚集起來幹活,平時只有生活費,到年底結錢。要從第一層發包公司一直到包工頭甚至到農民工那不出任何差錯才能順利拿錢。這麼多的環節是沒有任何人給予保障包工頭會不會出問題,包工頭的上家,上家的上家會不會出問題!具體什麼問題不好說,就是拿不到錢。

我一個發小的爸爸,七八年前在無錫承包的防水工程現在錢都沒結到手,他自己是包工頭,自己墊資把工人工資發了,因為都是親戚,鄰居。前兩年,朋友的爸爸自己腦梗,中風了,朋友替他爸爸去要錢,待到大年三十晚上開了三十萬的承兌匯票給他,還剩下十幾萬,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才能追回來。


希諾軟件


我今年42在工地和工廠都上過班,我來進行詳細的解答。

首先,我們先把工地的模式分析一下,我不會畫圖大家對付看一下。

工地的活一般叫工程活,分為大包,只承接這個工程的人,底下分為幾個二保,二保底下又一般有幾個三包,工程活一般就這麼一層一層的包了下來,做工程的時候,需要三包自己先墊付工資,等工程款下來,才能給三包,那這就造成一個現象,欠款,可能你在工地幹活,幹三個月,當年拿不到工資,點年底,或包工頭結賬,你才拿到工資,當然如果你跟的包工頭講究,一個月一節,還常年有活,那絕對比在工廠上班強的多。

那說完工地,在說工廠,工廠上班就兩字,穩定,你只要不遇到黑心場,基本每個月都開工資,只不過能差幾天。

在說勞動強度,說實話,工地幹活是比工廠累,但是錢也多,我11年去的上海焊鋼筋,就是乾的工程活,那時一天300,一天基本11個小時以上,幹了一年多,也去過工廠幹887,工程活和廠子活對比,是累,但是看在錢的份上可以接受。

下面說重點,就是為什麼不願意去工地幹活呢,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是怕工資沒保障,而且沒保險,這個很重要,在工地是沒有養老和醫療保險的,需要自己交。

我看有的回答說,什麼年輕人不願意每天在工地幹十幾個小時,等等的話,我就問一句,二十多歲的有幾個願意在工廠上班,一個月一天假也沒有的,我在工廠帶過好幾個徒弟了,處的好的,讓我幫請假,我第二天問幹啥去了,跟我說,休息,玩。

說了這麼多,就一句實在話,如果你跟的包工頭講究,工資一個月一節,肯定是去工地上班,別說累,錢不是也多嗎,但你沒有可靠的人,那別去工地幹活,要錢鬧心,一個月一萬多,不給你,你鬧心不。


狂人薩坎


我們平時在工地上看到最多的是中年人。年輕人身影真的很少,年輕人在工地 大部分是技術工之類的 。

我們說到工地上上班的,第一反應想到的是:髒、累、枯燥。確實 工地上風吹日曬的,天氣好一點還好。要是夏天,冬天,頂著驕陽或者冒著雨幹。有幾個人能吃的了這份苦。我記得在我小時候,工地上工資相比現在低很多。因為現在人生活條件也都不錯,文化水平也上去了 ,所以很少有人願意吃這份苦。

廠裡雖然枯燥乏味,但是相比總歸是份穩定的工作。而且廠裡還有女性,不像工地 都是大老爺們。

還有就是名聲,工地上一般都是農民工。年輕人去幹 身邊的人接受不了,認為你是沒本事的。

綜上所述,所以工地年輕人才少!

謝謝!


影剪輯


怕吃苦受累怕丟人,我也在工地幹活,我之前問過一個男孩子,他進廠工資一月3000多塊錢,每月都不夠花,我問他為什麼不去工地,那裡工資一月至少可以拿到8000以上,他急忙搖搖頭,他說我幹不了,太髒太累。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你在工廠一個月30天就算4000元,而工地也是30天,至少8000元,工資將近多了一倍,你願意把青春和時間浪費在工廠裡面嗎?工地沒保障?我在工地待了將近7年,到現在依然健健康康,從一天40,到現在一天400左右,晚上還不加班,每天吃好喝好的,算了不說了,各有各的選擇,強求不來


鏡花水月120078106


工地上一天三四百,為什麼年輕人都不願意去幹,而是進工廠幹4000多一個月的工作呢?

我是過來人,也是先幹了8年工地後才進的工廠。我是從9塊錢一天開始乾的,一直幹到30塊錢一天,1993年到2000年,然後就進到工廠裡面。

論單價,工地上工資比工廠高出不少,當年工地30,工廠800一個月,要上夜班。

年輕人為啥不願意幹工地?其實我們那個時候有很多人都有個夢想,到廠裡幹,廠裡小姑娘多是其一,可以找到女朋友。工地上女人本來就少,有那麼一兩個,還都是結過婚的,沒結婚的極少數。所以小夥子們都想進廠,那時候我們在嘉興,嘉興當時有幾個毛紡廠,當時叫一毛二毛三毛,裡面都是女的,我們9塊錢一天的時候,她們工資在150到200一個月。我們有個同事曾經在裡面幹機修工,210一個月,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又到工地上幹活了。

其二就是,工地上風吹日曬,衣服不乾淨,出門就知道是工地上的。我在2000年的時候,進到廠裡幹,很多人背地裡都竊竊私語,說我是剛從非洲回來的黑人。

我是幹鋼筋工,夏天就是跟非洲人差不多,大多數人都是黝黑黝黑的。熱的時候,鋼筋燙,模板也燙,開始還有汗,後來衣服上直接就出鹽了!冬天鋼筋下了霜,凍在地上拿不起來,天冷的時候,最怕起風,能把臉皮吹破,手吹爛,主要是皮膚皸裂。

工地上最怕冬夏,試想一下,年輕小夥子,曬得跟鬼一樣黑,幹活又累,衣服又髒,還能找到老婆嗎?進工廠,機會相對來說會大很多,而且不會跟非洲人一樣黑。


乙丙丁6


  1. 首先,我覺得工地上的生活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需要頂住在室外的各種惡劣的自然條件,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高溫簡直能夠讓人中暑。

  2. 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穿的體體面面,如果讓他們穿著一身破破爛爛的衣服,每天把自己弄得渾身上下髒兮兮的,他們也難以忍受。

  3. 工地上了除了條件不好之外,還有點與世隔絕的味道。年輕人接觸到的大都是自己的長輩,或者都是一些同性別的人,共同語言很少,相處起來沒有那麼的融洽。

  4. 工地上的工作持續性比較的長,通常連續幹很長時間。我家裡親戚在工地上打混凝土,工資挺高,但是經常連續性工作,有時候能連續兩天兩夜趕進度,等到打完了,又可能連續休息好幾天。強度太大,幹活時間不均勻。

  5. 廠子裡面一般都是工作八小時,很少加班,有自己的業餘時間,而且是在室內,條件好一點的還會有空調。而且同齡人比較多,能聚到一塊。

  6. 有些廠子裡會提供五險一金,這對自己的以後是個保障,工地上則不會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