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的歷史名人有那些?

wucf72


1、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本名項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區)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勇猛好武,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率軍渡河援救趙王歇。鉅鹿之戰,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領軍滅亡秦國。自稱西楚霸王,定都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大封滅秦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

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掀起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項羽在正面戰場屢破劉邦。彭越不斷後方破壞楚軍補給。韓信統一了黃河以北,揮師南下。項羽剛愎自用,猜疑亞父范增,終為劉邦所敗。公元前202年,項羽退守垓下(今安徽靈璧縣),突圍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霸王別姬,自刎而死。

2、徐子容(1782-1847),畫家、詩人。徐子容原名廣緒,字子容,以字行世。江蘇沭陽人,生於治北漢坊鎮(今茆圩),離城二十餘里。中文名 徐子容 出生地 江蘇宿遷 出生日期 1782 逝世日期 1847。

其父徐掄元,字維斗,沭陽諸生,《永樂大典》館謄錄,曾任寧遠府經歷、蓬溪縣丞、威遠知縣。時金川用兵,加五品銜督理拉江等處糧務。在西藏廓爾喀之戰中,管理糧務,死於軍中。

徐子容於1801年由四川撫父樞歸沭,1826年後,得屠可如(之申)、蔣礪堂(修銛)保薦,曾任薊州吏目、正定主簿十餘年。1835年後歷任錢塘主簿、德清主簿、烏程縣丞、程安與孝豐典史、嘉善主簿兼縣尉,1847年復任錢塘主簿時死於任上。

《古僮文獻捃遺》吳鐵秋先生雲:“先生著述及所作山水,多散佚不可摭拾,今所存者,《聽雲樓且存稿》詩若干卷、《尺牘》若干卷、《腐言》一卷、《題跋》一卷、《論詩文畫》一卷。文集不可見”。

3、劉清韻(1841一1915年),女,又名淑曾,小字觀音,字古香,江蘇沭陽人。劉清韻6歲即從師學習,愛好文學,擅長詩詞,精通書法、繪畫。劉清韻一生作品很多,有《小蓬萊仙館傳奇》、《小蓬萊仙館曲稿》、《小蓬萊仙館詩鈔》、《瓣香閣詩》等共24種。

內容涉及街頭巷尾、農家井畔、官場逸事、民俗風情,故事曲折、文筆纖秀,地方色彩濃厚。她是晚清一位有成就的女文學家。 晚年隨丈夫錢梅坡回沭陽鄉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沭陽遇大水災,劉清韻家被淹,有14種傳奇散失,僅存10種。

劉清韻的一生同宋代才女李清照頗多相似之處,她們都是早年生活優裕,有一個能夠理解自己、和自己詩酒唱和的丈夫。

晚年陷於不幸,在極端落寞中走完人生旅程。但是,她們在文學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劉清韻多才多藝,一生寫作了不少作品,僅刊印傳世者就有《小蓬萊仙館詩鈔》1卷、《瓣香閣詞》1卷、《小蓬萊仙館曲稿》和《小蓬萊仙館傳奇十種》,取得了多方面的文學成就。

4、房震亨(1781-1847),清代桃源(今泗陽)字長卿,歲貢生。桃源(今泗陽)縣臨河鄉房家湖人。他一生坎坷,治理家道沒有什麼本領,而對詩文則頗有造詣。

生平吟詠,直抒胸臆,其詩莊重詼諧兼具,有的取里巷歌謠,點竄成篇,無不可歌可泣,是白香山、陸劍南的流派,著有《蘇翁詩文集》行世。《蘇翁詩文集》又名《蘇翁存稿》。

《蘇翁存稿》為木刻印刷,全稿分詩詞和雜文上下兩卷,計有詩詞317首(闋),雜文17篇。上卷為詩詞,詩詞題材豐富,體裁多樣,五言、七言、絕、律皆有,詩詞歌賦,不一而足。其詩清新雋永,明白曉暢。

5、瑞璇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倪紹贊為縣學秀才,於瑞璇5歲時病逝。父親去世後,瑞璇隨母親寄居舅父樊正錫家。樊正錫是睢寧縣文化名士,他見瑞璇聰穎過人.非常喜 愛,親自教她讀書識字,因此得以盡覽其舅所藏的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和史傳雜記等。

瑞璇7歲開始學古文,8歲習作詩,9歲讀誦五子書,長大後凡先秦兩漢、魏晉六朝、唐末大家等論著、詩文,無不精通。她不僅能寫詩作畫,而且.通曉音律和精於女紅,是一位不多見的才女。

倪瑞璇雖在世時間不長,但其著作成果仍屬可觀,有《大學精義》、《中庸折中》、《周易闡微》以及6本詩集等。她的詩歌,筆力矯健,題材多樣,或借古諷今,或抨擊時弊,或關心民生,或抒寫憂憤,均能揮灑自如,得心應手。

倪瑞璇的詩歌,題材多樣,格調高雅,使一位極有見識、憂國憂時的現實主義詩人。為了紀念這位女詩人。後人曾把馬陵公園的西望河樓改建成"倪瑞璇圖書館",館藏女詩人生平著作。1938年,馬陵公園及瑞璇圖書館毀1於日軍炮火。


風從幽出來


宿遷歷史悠久、文化繁榮,古稱下相、宿豫、鍾吾。自古便有"北望齊魯、南接江淮,居兩水(即黃河、長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稱。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蹕於此,讚歎宿遷為"第一江山春好處"。宿遷人傑地靈,這裡走出了許多名人,都有誰呢?

1. 首先便是大名鼎鼎的項羽。項羽(公元前232——公元前202),名籍,字“羽”,祖籍項城。少有大志,雖讀書不成,習武學劍仍不成,就立志學“萬人敵”,跟叔父項梁學兵法。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24歲的項羽,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舉兵響應。他們徵集精兵八千,項羽做了裨將(副將)。項梁戰死後,秦軍北渡黃河,將趙軍圍困於鉅鹿(今河北平鄉)。。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率兵救援。宋義畏縮不前,項羽當機立斷,殺了宋義,迫使楚懷王任他為上將軍,然後揮師北上救趙。他“破釜沉舟”,率主力渡河,反把秦軍包圍。項羽身先士卒,九戰九捷,大敗秦軍,最終解了鉅鹿之圍。此後,項羽便成了各路義軍的實際統帥。項羽乘勝追擊,秦軍節節敗退。秦朝滅亡後,項羽與劉邦展開了楚漢之爭。公元前202年,項羽敗走垓下,自刎烏江。

2.楊泗洪(1847-1895),生於1847年,字錫九,號茂齡,宿遷城彤華街人,自幼習武,好打抱不平,後棄學從軍。曾參加中法馬尾海戰,在戰爭中屢立戰功。光緒十五年升任鎮標左翼統領,後任臺灣鎮總兵。楊泗洪任劉永福黑旗軍的副帥,拒不執行清廷撤回的命令,率領檯灣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他率軍英勇作戰,身先士卒,奮不顧身,馳騁臺灣島南北,在安溪、新竹兩地大敗日軍,令日寇聞風喪膽。被譽為"黑虎將軍"。1895年8月,在落虹橋追擊敵寇的戰鬥中,不幸中彈,在彌留之際,仍密令軍中不得發喪,做到主帥喪而兵猶勝,殉國時年49歲。

3.陳紹昆,江蘇省宿遷縣人,一九三九年入伍參加八路軍。一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116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17師副政治委員,115師政治委員,獲朝鮮二級國旗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是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4.馬志高,1924年5月出生,江蘇宿遷人。1941年8月參加革命,1942年6月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授予獨立自由勳章(二級),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88年8月,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

5.黃恆美, 江蘇沭陽人,1940年生。195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被授予空軍少將軍銜,1993年12月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兼軍區空軍司令員,1995年晉升空軍中將軍銜。2000年12月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兼軍區空軍司令員。6.劉強東,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1974年2月14日出生於江蘇省宿遷市,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1998年6月18日,在中關村創辦京東公司,代理銷售光磁產品,並擔任總經理。2004年,初涉足電子商務領域,創辦“京東多媒體網”(京東商城的前身),並出任CEO。


鯨大叔學歷史


繆瑞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