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裡的敵人之-蝗蟲

最近鬧得比較兇的除了中國的新型冠狀肺炎,就屬來自東非的蝗災了。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發佈預警,表示從2020年初開始,全球沙漠蝗災情有惡化趨勢,目前蝗災在東非持續肆虐,並已蔓延至亞洲。此前目前,肯尼亞發生了70年來最嚴重的沙漠蝗蟲入侵,而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正在經歷25年來最嚴重的蝗蟲入侵。那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下蝗災的元兇 - 蝗蟲。

蝗蟲種類繁多,繁殖力強。在我國古書早有“蝗蟲一生九十九子”的記載,其中的飛蝗一年繁衍2-3代。蝗蟲屬昆蟲綱,直翅目。全世界有1萬多種,我國有1300多種。其中的飛蝗、稻蝗、竹蝗、意大利蝗、蔗蝗和棉蝗等都是重要的農林害蟲。蝗蟲的咀嚼式口器適於切斷、咀嚼葉片。許多農作物的莖、葉都被它食用。

田野裡的敵人之-蝗蟲

蝗蟲

我國的蝗災主要來自飛蝗。飛蝗在我國有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三亞種。它們的體長在33.5—51.2毫米之間。其中的東亞飛蝗危害最烈。它的體型和體色,會隨環境而變化,又善飛會跳,群體活動強,更因它的嘴巴(稱為顎)咀嚼功能厲害,有如剪刀般地左右運動,聲如剪草“嚓嚓”作響。老農民曆經蝗害,談及蝗蟲飛、跳、食之聲,都心有餘悸,惶惶不安。蝗蟲的幼蟲稱蝗蝻。長、幼二者的最大區別是蝗蝻的翅在發育成全翅前,它不能飛,只能跳來跳去。飛蝗災害發生時,人們應趁蝗蝻尚未長大起飛,速作化學或綜合防治,則收效甚佳。其他的蝗蟲種類雖也危害,但因繁殖代數少,且易受地理環境限制,危害程度不及飛蝗大。

田野裡的敵人之-蝗蟲

成群的蝗蟲


蝗蟲的危害這麼大,有沒有辦法治理呢?答案是肯定的。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生物學深入到分子結構進行研究後,人們有新的發現:在電子顯微鏡下,科學家發現蝗蟲的鳴聲和聽力,在不同種的雌雄之間有著高度的專一性,各有明顯的差異,在它們腹部兩側有能發聲的鼓膜器,鼓膜器上的主要結構——音齒,其形狀有圓形、錐形、粗壯、細長等區別,其排列也不同,有直線型、波浪型、雙排、單排之分,蝗蟲以自身擁有的天然“樂器”,並用粗壯的後腿去摩擦翅膀,翅膀與鼓膜彼此摩擦,在兩側間彈奏著自然界中蝗蟲家族自己愛聽的“方言”及其音樂韻味,以此“談情說愛”,繁殖後代。這樣,科學家利用探索到的蝗蟲“語言”,通過基因工程和仿生原理,就可用蝗蟲“語言”的聲波曲調,吸引異性,聚而殲之,達到滅蝗目的。

田野裡的敵人之-蝗蟲

蝗蟲的發聲器

食蝗,古已有之。吳競的《貞觀政要》記載,唐朝第二個皇帝唐太宗在貞觀二年(628年)京師大旱災、蝗蟲成災時,痛呼:“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想要食蝗蟲,侍臣怕他得病,都勸他,唐太宗又說:“何疾之避。”遂食之。

在蝗災發生時,中國北方農民常常捕蝗充飢,而在風調雨順年間,又將蝗蟲烹調後作為酒菜食用,稱為“旱蝦”。烹調方法不僅有熱的、涼的、醬的、炒的,還有鹽水煮熟曬乾,與米混合煮粥,或和在蔬菜內製成佳餚。蝗蟲在泰國被冠以“飛蝦”的雅號。用蝗蟲炸烤成的各種旅遊食品,其色、香、味俱佳,食者嘗後,讚譽有加。因此,有農民圍欄密網蓄養蝗蟲加工上市銷售;還有莊園主特意種植玉米菜圃飼養蝗蟲,任其肆虐繁衍,再捕捉成蟲,加工成食品,精美包裝,其價值竟大大高於玉米。英國營養學家據此介紹說,如將目前非洲的蝗蟲作食品,饑荒就可大為減輕。確實,作為食品,蝗蟲具有膽固醇低、含有人體不易產生的氨基酸成分等優點,但必須依靠高科技手段,才能從蝗蟲體內提取。蝗蟲古來被視為災星,一旦被人們利用後,災星也可向“福星”轉化的。

田野裡的敵人之-蝗蟲

香辣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