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實際“兩手抓”多措並舉加快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結合實際“兩手抓”多措並舉加快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連日來,全省各地結合實際,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昆明市、玉溪市、保山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多家規模以上企業和重點企業陸續復產。

昆明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科學防控的前提下,積極有序推動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努力實現保安全、保民生、保重點。2月10日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分別到重點工業企業和重點工業項目調研指導,瞭解企業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情況,幫助企業解決人員返崗、防控物資保障、原材料供應、物資運輸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截至2月13日,昆明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445戶復工復產,復產率達46.5%,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其中,14戶龍頭工業企業(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約50%)中,13戶企業持續生產或已復產,復產率達92.9%;40戶骨幹工業企業(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約70%)中,36戶企業持續生產或已復產,復產率達90%。

玉溪市堅持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全盤謀劃,加快推動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截至2月9日,全市開工生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8戶,另有超過120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提交了復工復產申請,開工企業和待復工復產企業數佔規模以上企業數的40%。

為確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物資需求,玉溪市組織包括消殺用品、藥品以及部分民生保障生產企業提前復工復產。玉溪市工業主管部門和各縣區、工業園區制定企業疫情防控預案,著力把好企業復工復產審核關、企業員工疫情防控關、企業消毒防護關和企業安全生產關。同時,全力以赴強化企業生產要素保障,積極協調交通物流保障,大力推動銀企對接緩解融資困難,切實落實各級扶持政策措施,“一企一策”強化企業幫扶。

保山市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按照服從應對疫情需要、保障重點行業的原則,分行業、分企業、分項目、分階段合理安排企業復產和建設工程復工時間。截至2月14日,保山市有114戶企業申請復工復產,批准開工企業87戶,已開工81戶。

近日,保山市印發《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的意見》,出臺11條具體措施。要求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幫助中小微企業降低融資成本,解決企業在物流運輸、水電氣、就業創業等方面困難,保障企業平穩健康發展,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自2月10日復工以來,我們每天發送2800多個包裹,銷往廣東、上海、浙江等地,銷售額已達30多萬元。”保山中咖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竹說。

楚雄州採取有效措施,積極協調幫助工業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力爭重點企業儘快能復盡復。目前,全州336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已有64戶復工復產,德鋼、隆基等11戶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中有7戶實現復產,100戶企業正按相關要求做好復工復產準備。

楚雄州近日召開物資生產保障調度會議,向相關企業解讀國家關於金融支持企業生產疫情防控用品的優惠政策及有關申報程序和要求,鼓勵符合政策要求的企業積極申請專項貸款,要求承擔重點物資生產任務的企業做好復工復產準備,2月5日前必須實現復產。楚雄州工信局成立工作專班,對工業企業復工復產進行分類指導幫扶,並特別派出專人進駐重點醫藥企業蹲點,積極協調幫扶具備疫情防控物資生產能力的企業儘快恢復生產。

紅河州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州縣兩級重點聚焦產值前50位、前100位,以及新增納規升規62戶工業企業、電子信息製造企業等,分4個重點有針對性地對全州企業開展“一企一策”復工復產及疫情防控指導,從減免租金、設立增長獎勵、加大穩就業補助等方面,提出支持、鼓勵各類企業科學穩步實現復工復產的政策措施。

截至2月14日,全州437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已有196戶企業實現復工復產,煤、電、油、運輸等一些重要生產要素保障行業也迅速投入生產。全州50戶重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已有30戶實現復產,復工率達60%。

此外,紅河州工業和信息化局派出兩個督導指導組,分赴各縣市幫助企業制定詳細的生產計劃。同時,全州全力推進電力、供水(氣)、醫藥、食品加工等民生領域企業正常生產,強化生產要素保證,確保疫情防控物資供應企業滿負荷生產。截至目前,全州1家口罩生產企業、1家高錳酸鉀生產企業、2家石灰粉生產企業實現滿負荷生產。(記者張雁群黨曉培賈雲巍楊豔鵬李建國饒勇李樹芬通訊員唐雯霖鍾朝功王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