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節目表演怎麼拍?需要準備什麼裝備?

會拍照的金老金


舞臺表演大家都看過,在那燈光明暗交錯的環境下,拍攝時具有一定的難度,非常容易拍攝過曝或是過暗的照片。那麼,如何拍舞臺場景,才能既具有美感又需要準備那些設備,我把自己的看法拿出來,與大家共勉!

1.設備:舞臺拍攝所以攝影器械除了相機外,就是三腳架最好用獨腳架,變焦鏡頭等。

2.舞臺攝影不能離演員太近,太近影響觀眾又不能拍到整體舞臺,所以,閃光燈是沒有用的,找個方便而又適中的位置作為拍攝點,並方便隨時移動。

3.把相機設定為raw格式拍攝,能夠很好地保留照片的亮部和暗部的細節。無論是對於攝影的拍攝還是後期的處理都是很方便的。

4.拍攝角度因拍攝位置而決定,如果是定點拍攝,則一定要選擇好的拍攝位置,否則如果移動太頻繁,則非常容易影響到觀眾。流動拍攝時,則要選取靠前的位置,以較低的機位拍攝。

5.由於舞臺表演動作變化較快,我們可以先拍,後期根據畫面構圖進行裁切,相機設置為連拍模式,在拍攝完以後,選取表現力強的照片即可。相機的ISO建議選擇在800—1600左右,也可具體情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擇ISO數值。

6.相機測光模式建議使用點測光和中央重點測光並使用快門優先。

舞臺表演的特性給拍攝者帶來一定的困難,所有設置都不是一塵不變的,需要大家根據實際情況,邊拍攝邊調整,琢磨出一套適合自己拍攝的經驗,謝謝!






草根公益人


舞臺攝影使用的設備

1.中高端單反相機

首先,拍攝舞臺攝影作品使用什麼樣的攝影設備,也就是使用什麼樣的相機。

作為舞臺,它的光線一般的情況是相對較暗的,而且演員又處於表演的運動狀態。所以舞臺攝影,對相機的性能的要求要比一般拍攝風光、人物的要求要高一些。

如果有條件最好是選用中端或者是高端的專業單反相機更方便一些。因為這樣的相機的感光度閾值比較寬,往往可以達到6400甚至達到12800 ISO,在環境比較暗的情況下就便於把畫面照清楚。

而且這樣的中高端相機的連拍速度也都是比較高的,可以達到每秒五六張這樣的水平,對於捕捉連續表演動作十分有利。

2.長焦鏡頭和廣角鏡頭

有了好的相機機身,我們使用什麼樣的鏡頭呢?

由於我們是在劇場裡拍攝,我們不能夠上到場去,我們離演員之間有一段距離,這就需要用長焦鏡頭把他拉近,才能夠最大限度的表現人物,拍清楚人物的動作和表情。

長焦鏡頭一般的有70-200、100-400和150-600這樣幾種,但是我說的這都是變焦鏡頭。為了拍攝方便,定焦鏡頭用400、600、800就更好,只不過價格可能也會更貴一些。

我們拍攝舞臺照片主要的是用中長焦鏡頭。但是有的時候我們要拍整體的畫面也需要廣角鏡頭。如果我們在有長焦的同時再有一個16-35這樣的廣角鏡頭,可能就更方便。廣角鏡頭就更便於捕捉較大的或者是全景畫面。你看上面這張照片拍的就是一個全景的照片。這就需要我們最好能夠有兩部相機同時交替拍攝。

當然,如果你沒有兩個相機,只有一個相機,或者有兩個鏡頭,那麼也可以在拍攝當中進行更換鏡頭,只不過就是容易浪費一些時間,錯過一些精彩的拍攝時刻。

3.三腳架和獨腳架

因為這個時候演員在跳舞,他的動作比較快比較大,如果我們有三腳架,拍攝起來就容易拍得更清楚一點。

如果我們坐在普通觀眾席上,由於兩排座椅的距離小,打不開三腳架,就要用獨腳架。好在現在的三腳架大都可以臨時改做獨腳架用。

二、機位的選擇

第二個大的問題就是拍攝舞臺照片應該考慮到的就是機位的選擇。

1.舞臺兩側

第一個要選擇舞臺兩側的空地上作為拍攝點。當然,有一些大型的演出特意把第一排左右兩側的座位留作記者席,這就更好。如果沒有給我們留,我們就站在中間靠後。

2.中場和後場的中央

如果我們要想拍正面的舞臺照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選擇中場或者後場,在中間擺設相機。

這一般的不太影響觀眾的觀看,在這兩個位置擺設相機就可以了。

因為只有我到了後面,才有一定高度。這時候舞臺上的反光的影子才能夠拍出來。假如你在比較低的角度可能就拍不出來倒影。

為什麼要選用舞臺兩側或者是中場和後場中央的這些地方呢,實際上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不影響觀眾觀看演出。

再補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也是從後場的中央拍攝的。

3.最好不去臺口中央

作為攝影人,應該有一定的修養。

因為我們的拍攝活動儘量不要干擾別人的觀看演出。所以,特別是作為職業攝影人,他應該注意一般不跑到臺口的下方進行拍攝。

因為你在中央或者是你在臺口下面拍攝,有意無意當中就會干擾或者引開觀眾的視線。這應該說是不大禮貌的。

但是有的時候哪種情況行呢?比如說他排練,或者說是不公開的試演倒可以試一試。

  三、舞臺攝影的用光、測光和對焦

第三個應該注意的問題是舞臺攝影的用光、測光和對焦。

我們先說舞臺攝影的用光。

1.充分利用舞臺光源

舞臺上的光線比較暗,也就是我們在劇場裡頭觀看的環境比較暗,自然,攝影的環境也是比較暗。那我們可以不可以使用閃光燈呢?應該說是絕對不可以的,不管有沒有規定,我們都不要使用閃光燈。

這裡面有兩點考慮。

第一個,你會干擾別人觀看,影響演出效果。

第二個,我們離著舞臺較遠,就算我們用閃光燈,有的時候不僅於事無補,而且會把背景很多的地方拍的非常的黑,非常的暗,也達不到藝術效果。

1.充分利用舞臺光源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舞臺現場現有的光源。如果我們利用的合理,利用的巧妙,它可以呈現出我們意想不到的光影效果。

所以我們就只有充分的利用舞臺現有的這些光源,抓住時機拍攝,往往就能夠拍出我們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2.點測光和平均測光

第二點,就是我們應該怎麼測光?

如果我們照的人物比較少,我們就用點測光,像我剛才發上來第一張照片,對準上面那個人的頭部來測光就可以了。

第二張照片由於人物比較多,所以我們只能夠採用平均測光,照顧到整個的畫面的亮度就可以了。

所以測光可以採用點測光,也可以採用平均測光,看人物的多少。

3.連續自動對焦

我們一般的是採用自動對焦的對焦方式。因為舞臺上的演出是在持續發生的,演員人物在不停的移動。這個時候我們採用連續自動對焦的方式是最為簡單高效的手段。

四、舞臺攝影設置白平衡和感光度

第四個大的標題就是舞臺攝影應該怎樣設置白平衡和感光度。這裡面我們先講第一個小的問題就是人工設置白平衡。

1.人工設置白平衡

怎樣人工設置白平衡呢?基本把握這樣的一個原則就行。就是看舞臺燈光色調的冷暖程度。

如果舞臺光源偏暖,我們就降低配置,就降低“K”值。比如我們使用四千以下的配置。

如果舞臺光源偏冷,我們就可以適當的提高配置。比方說我們使用四千以上這樣的配置。

到時候要根據實際光源的情況,嘗試幾次才能夠摸的比較準。

大家看這兩張照片。

第一張照片是暖色的光源佔了優勢,所以我們用的配置要低一點,它就能正一點。

第二張照片是冷色光源佔據了優勢。這個時候我們的配置稍微提高一點,就能夠起到校正的作用。

2.使用自動白平衡

當然,如果我們這個技術還不夠嫻熟,或者我們看到舞臺上的光源,還是比較均衡的,既不過於偏暖也不過於偏冷,我們也可以使用自動白平衡。

這樣我們就省事一點,尤其是現在數碼攝影后期的處理功能強大,在後期我們也可以校正白平衡,改變它原有的色調,使它達到更加真實更加合理的配置。

3.感光度的調整

舞臺攝影也就是劇場裡頭攝影拍照,我們使用什麼樣的感光度呢?由於劇場裡光線比較暗,為了達到所需要的一個較為安全的速度,我們要適當的提高感光度。

總體來看,應該用較高的感光度。比如我們在室外都用200、400的感光度。那麼在劇場裡頭可能就要用到800-2000這樣的ISO。根據情況你可以選擇一個比較適合的感光度。

總體來說是這樣,我們不怕用比較大的感光度,比如說用6400,甚至10000多有的時候也可以,你只要是把畫面抓下來,拍清楚,這就完成了我們的基本的任務。

當然了,如果舞臺或者劇場裡的光線較好,我們還是可以儘量的使用低的感光度也未嘗不可,因為那樣可以保證畫質的清晰,顆粒比較細。





有點名氣評論員


大家好,我非常喜歡人物攝影,曾經為話劇院拍了多年劇照,現在就我拍攝舞臺節目的一點體會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為了突出節目效果,舞臺上會給出多種光型,比如面光、側光、追光、地光等,並且多為色光。燈光強度比起自然光要若很多,但舞臺攝影是禁止用閃光燈的,使用閃光燈會對演員及觀眾完成很不好的影響。但不用閃光燈又會產生嚴重的偏色問題。我在拍攝的時候使用的是自動白平衡,演員的動作和燈光效果變化很快,設置在自動上會省去很多麻煩,我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演員動作、表情的抓拍上。

2、拍攝時測光模式用點測光,這樣能確保拍攝主體曝光正常。

3、快門速度我使用的是“速度優先”因為表演是動態的,一般速度設置在1/250秒以上,這樣能更好的拍出清晰的動態。

4、對焦模式選擇“智能伺服自動對焦”保證拍攝主體人物的面部清晰。

5、由於舞臺光線較暗,光圈我在最大的基礎上縮小一檔,這樣既能保證進光量又能保持不錯的畫質。強調一點,照片格式一定要保存為raw格式,這樣便於照片後期調整。

6、拍攝位置,我一般都是在觀眾席中間的位置拍攝,千萬不要現在舞臺兩側,舞臺兩側拍出的畫面背景很難看,破壞了舞臺設計的美感及完整性。

7、抓拍,說到抓拍,同一臺節目每個人拍出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是否可以抓住演員的精彩動作表情,還要看個人平時的眼力、修養及攝影功底了。

8、現在該說裝備了,說起裝備,大家一定都很關心,我拍劇照使用的裝備是佳能5D3+佳能70--200 2.8鏡頭+佳能2倍增距鏡+思瑞獨腳架。這套設備完全可以勝任舞臺拍攝了,拍演員特寫的時候加上2倍的增距鏡,拍大一點的場景直接用70--200就可以了,非常好用。

以上就是我拍舞臺節目的一點體會,大家有不同意見,歡迎給我留言,共同交流。





品之入境


需要三個攝像機機位!看拍攝效果需求,如果想要錄製的更加全面、立體一些!就需要更多的機位!在舞臺正面擺放一臺可以錄製全景,在側面再擺放一臺,進行一些鏡頭的錄製,另外還需要一臺搖臂,可以進行場內觀眾的錄製和流動的錄製!


小武的VLOG


選好相機格式,raw.,三腳架,拍攝角度,大膽構圖,連拍模式,相機檔位及測光模式。


用戶55757641923


要準備三腳架跟攝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