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木船亮相黎巴嫩國家館

詩和遠方的背後是故鄉,因為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多少年來,我幾乎就把自己的缺少才華,諉過為沒有走出故鄉多遠,只有十來公里路程,能壯遊的行吟詩人在我眼裡多少都有“懷壁之罪”,因為故鄉繼而牽念出的鄉愁,滋生出多少帶著淚痕、血痕的詩篇,觸摸和撫慰著無數遊子溫軟而孤寂的心靈,使他們在前行中能片暫地抖落滿身的疲憊,在困境中不致絕望。

泰州木船亮相黎巴嫩國家館

我的故鄉,海陵之倉也,西漢初年吳王劉濞所建。這裡河流縱橫、水網密佈,搖盪在水鄉間的木船,既滿足了鄉民們勞作出行的需要,更有一種天生的親切感。不管是歷史典故,湖上有平章的驕奢淫逸、東船西舫悄無言的感傷琵琶,還是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南宋馬和之的《柳溪春舫圖》裡,以及詩詞歌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冷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都少不了木船的身影。

泰州木船亮相黎巴嫩國家館

詩人所謳歌的故鄉,更多時候更多的只是一個意象,不是所有物化的故鄉都是值得詩人吟唱不已的,有的是逃循不及的淵藪,有的是不願回顧的悽徨,唯有經歲月流轉,故鄉沉澱成了詩人心中的伊人,白露為霜也好,道阻且長也罷,才能永遠守在在水一方。你可能會照見自己現今蠅營狗苟一副傖夫相,興許會頓悟而立地成佛;你可能會靜坐下來,泡上一杯茶,但茶會生煙、葉乃婀娜…

泰州木船亮相黎巴嫩國家館

不好意思,是不是話題扯遠了?抑或涉嫌加入標題黨了?話說,只要把您騙進來,也就成功一半啦。好吧,好吧,這就敲黑板、劃重點,上主菜、來正文。

泰州木船數興化,興化木船看竹泓。

1024年,興化縣令范仲淹在全面負責修堰之前,竹泓這裡就是一個出海口,當時就有了製造沿海捕撈漁船為主的手工作坊,以船為車、以楫為馬,慢工細活、永不散箍,長期製作拉網船、海溜子等木船,到後來人們把不能承重的運鹽木船牽入內河、架以枋楣椽柱,逐步由農用、擺渡,拓展至交通、商業、郵運等領域,或供人乘坐遊玩,龍舟鷁首,浮吹以娛

泰州木船亮相黎巴嫩國家館

1930年,泰州城附近造船戶已經發展到了二百七十多戶,生產運輸用關駁、鴉梢、快口等類大船四百來艘,農用平篷、黑魚腮、泥塌兒等類小船三百多艘。2006年,興化市申報木船製造工藝項目,入選了江蘇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該傳統技藝又入選了國務院公佈的第二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三個月前,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黎巴嫩定製的興化竹泓鎮木船,亮相黎巴嫩國家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