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都上幼兒園,壓力大,為什麼我很羨慕只有一孩子的家庭?

落地的蘋果


眼前的經濟壓力讓你羨慕一個孩子的家庭,其實很多年輕家庭都有過這個想法。其實緊緊就過去了,年輕嘛,辦法總比困難多,還要相信一點,不是一個孩子經濟就會好很多,老人們常說“一個羊,頭上總有一片草”。也就告訴大家,每個人生來自帶一份福祿。況且等你擁有了經濟基礎再想要二胎,有時未必就能有,相信這份緣。


曉宇姐姐


說說我的感受,也是2個寶寶,在我沒結婚時候,我的人生規劃中,只要一個寶寶,有了二寶,很不適應,超出我的承受範圍,所以在剛開始得時候我壓力很大,心情也很鬱悶,總覺得是因為寶寶拖累,讓我變得快有抑鬱症,隨著時間變化,我越來越開心,慶幸上天賜予我得小天使,讓我的生活多姿多彩,陪著他們成長,學說話,學走路,然後我把所有一切不好都變成動力,有空帶2個寶寶出去轉轉,因為打工族,寬裕點帶寶寶去景點,緊張時候就去不要門票地方,很開心,父母是孩子最好得老師,我在努力提升自己,讓我的寶寶變得更加優秀



涵櫻夢


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小朋友本身都調皮,何況你還是兩個小朋友。這種壓力肯定是很大的。在上了幼兒園的之後,在精神上會好受點。因為你有兩個小朋友,操心的事情就比較多。這時候你才羨慕,人家帶一個小朋友的家庭。

現在國家提倡生第二胎,解決了獨生子女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因為男女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在孝順雙方父母的問題上,年輕人壓力過於沉重。所以國家出臺了生第二胎的政策。解決了獨生子女,所面臨的尷尬和困境。

政策是好了,但是新的問題又出來了。現在撫養一個小孩,壓力也是非常沉重的。從出生到長大,這是很漫長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辛苦最累的就是家庭婦女。特別是在上幼兒園的時候,要非常細心和耐心的去看護。

特別是在上幼兒班的時候。由於小朋友活潑可愛,調皮搗蛋。沒有這些小傢伙不敢幹的事情。這往往讓做母親的日子難熬。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由於小朋友太小,抵抗能力差。容易引發感冒,生病之類的問題。

這就需要父母往返於醫院之間,何況樓主所提到兩個小孩兒,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有多重。

因為我也有這麼一位小朋友,在小的時候長期生病,搞得我跟我老婆長期往醫院跑。花了錢不說,我跟我的妻子搞得疲憊不堪。這種感受只有體驗過的人,才會知道是多麼的難受。

樓主所提到羨慕一個孩子,這也很正常。由於孩子多一個,事情就會多一倍。操心的事情就更多。這種感受,這種心情,可想而知是多複雜。

我的建議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去克服帶小朋友的一切困難。等小孩子長大了,你肩上的擔子就會輕很多,也就得到意義上的解放。

以上的回答希望能給你帶來,一絲絲的安慰。


文清哥


先說說我自己吧,寶寶快4歲了,我們確實很羨慕別人有女寶,實在是想再要一個,可是想了又想,還是得等等,結合家庭情況,房貸、寶幼兒園的託費,生活費,這些加起來剩餘的寥寥無幾,這種情況也不用衡量肯定是要不了。看到身邊很多人要了二寶,一個是感覺很有勇氣另一個是感覺壓力肯定大了很多。覺得能生二寶肯定是衡量過了,生了後壓力增加是必然,當你在羨慕別人的時候實不知別人也在羨慕你。如果沒有衡量過家庭經濟情況就要的,導致後面生存都難,那確實很盲目。

選擇生二胎的,在當今社會,一定要視自己情況而定哦。

下面是我和寶寶昨天一起塗的[呲牙]



喬辛未


多一個孩子多一份負擔是肯定的。但一個孩子的家庭看著你有兩個孩子也會非常羨慕的。

因為一個孩子的家庭,孩子生活中通常只能以自己為中心去和大人相處。

兩個孩子則多一份競爭,多一些思想和比較,有利於情商智商的發展。

大孩子知道了還有比自己更方面都弱小的弟妹。懂得保護,也增加自信和責任。學會觀察別人的情緒,處理自己和別人的情緒,照顧環境和氛圍。

小的孩子知道除了父母的寵愛和約束還要學會跟大孩子相處。從哥姐那裡得到支持和陪伴。更好的處理家庭人際關係。

超前學習哥哥姐姐的能力。懂得察言觀色揣摩心理。比同齡獨生家庭的孩子會多些心眼,顯得成熟懂事。

所以,好好享受兩個孩子的日子,多一份付出你也多兩份得到,將來你不會孤單,會有兩個孩子的陪伴。即使老了病了都會比別人多許多關愛和照顧。

祝你的兩個孩子都健康聰明孝順。


美術程老師


困難總是暫時的,一個娃的買一個大萍果,兩個娃就買兩個小蘋果,孩子是上蒼送來的天使!最苦不能苦孩子!兩個孩子就有兩個希望!現在我們付出雙倍的努力苦點,累點算不了什麼!等孩子們都長大成人的時侯就會有多少福報,把壓力轉換成動力每天會有用不完的力氣努力賺錢養家!


華叔家有兒女


不是壓力大,兩個孩子又比較容易吵鬧。有時幸福又身心疲憊。
男孩調皮
我家一個15歲,一個10歲。相差5歲。能打能鬧能玩。
不變虎媽才怪呀。
放假期間也是身心疲憊。
兩個家長各自各帶一個,帶著學習。做實驗。鍛鍊身體。
你要是放鬆他的話,他就一天到晚都是玩遊戲,手機玩,玩了玩電腦,玩了玩平板。
自己生的又塞不回去了只能面對現實陪孩子一起成長吧!熬過去了就是幸福,相信你也是別人羨慕的對象!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20000a31344bc4d503\

肖瀟1


既然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就要坦然接受面對,也不用太羨慕一個孩子的家庭,畢竟等孩子們大了就多一個人孝敬你了,孩子們到時候有什麼事也有個商量的對象,多想想多一個孩子的好處[可愛]。不過話說回來,我是堅決只要一個孩子的,現在多養個孩子要付出多少精力,金錢和心血,現在能要兩個孩子的都是很勇敢的媽媽,加油!



若是有


是不是壓力大,兩個孩子又比較容易吵鬧。有時幸福又身心疲憊所以才會有這種想法呀。

不知道你家的孩子多大了,通過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不要出門,不知你有沒有看到兩個孩子的好。如果是一個的話可以早就憋瘋了,兩個雖然也打也鬧,但總是樂在其中。在打鬧中孩子應該也是學習和人相處的一個過程吧。如果孩子比較小家長的引導也比較重要,如何兩個人相親相愛

。或者打鬧中的原則知道了,兩個人可以玩好久!

你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成長自己!多掙錢,多學習。難熬過去了就是幸福,相信你也是別人羨慕的對象!


二胎後的那些事


對現狀的不滿而又無法改變,這就是你對他人感到羨慕的表面原因,包括了只看到別人美好的一面,並且這一面是你有意篩選出來的,是你現實生活所欠缺或者所向往的;

而真正內在的原因,是不願接受現實生活,不接受現實。人不接受現實,就會產生種種心理問題。

心理學認為人的行為是有跡可循的,認知決定行為習慣,又或者說心態決定一切。分析一個人的過去,可以很準確的預判他的未來。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心理諮詢的時候,會有被看透的感覺。尤其是在我所接受的育兒諮詢中時,家長們往往會覺得好神奇:明明我只說了孩子的某些問題,但是對方卻能說出我是怎麼樣對待孩子的。

  • 為什麼要講這一段看起來風馬牛不相關的事情?

其實很簡單,現在你所面臨的是上幼兒園的經濟壓力,因為你只羨慕別人有一個孩子,那麼接下來,“我有兩個孩子壓力好大”這份認知就會左右你的行為,尤其在教育孩子、面對孩子上。

  • 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情況呢?

當孩子上了小學,要輔導作業時,遇到了麻煩你就會再次把責任推卸到“我有兩個孩子壓力好大”,如果孩子學不好,同樣會有如此想法:“如果我只有一個孩子,那我肯定能教好他,但是現在兩個阻礙了我的教育”。

總而言之,凡負面的事情只要與孩子相關,都會被你關聯到“我有兩個孩子,如果我只有一個孩子就好了”之中。

  • 事實的真相是什麼?

讓我們來舉幾個例子說明:

看上某個玩具但是好貴,會想:要是隻有一個孩子,我就可以給他買上了,可是我有兩個;

別人一個孩子的上各種補習班,會想:要是隻有一個孩子,我就可以給他也滿上,但是兩個壓力太大;

當兩個孩子一起胡鬧得不可開加的時候,會想:要是隻有一個孩子,那麼就不會這麼鬧騰了;

...

總而言之,把一切都歸納到你自己不敢、不願面對的現實生活中去,但實際上:

買不了玩具的責任是在自己,因為自己缺錢,賺錢能力不足;上不了補習班同理;

孩子鬧得不可開加,責任在父母,因為欠缺育兒的方法(但根本還是你自己的教育理念);

因為你不斷埋怨生活、不正視生活,所以生活用同樣的態度來對待你,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容易體現。

教育的過程是價值觀傳遞的過程:

當我們消極的去教育孩子,教育出來的孩子也必然是消極的,例如某個家長在面對幼兒園手工作業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是埋怨老師多事、把作業佈置給家長的,拒絕或者消極的對待孩子的手工作業,那麼孩子就學會了原來作業是老師為難自己的,作業是給家長做的,應該拒絕、消極面對作業。

  • 請正視自己的生活

這類問題,實際上沒有什麼具體的解決方式,“根”是對生活的態度出了問題,你所能做的就是正視自己的生活,同時把責任釐清,並且為改變現狀而努力。

同樣有兩個孩子的我,面臨的問題和你幾乎是一致的,但咱們的態度是不同:

因為有兩個孩子,所以回家的時候,我可以享受兩份“爸爸回來了!”的擁抱和幸福;

因為有兩個孩子,經濟壓力確實大,當我看到一些買不起兩份的玩具時,我就想方設法自己動手做,或者是用類似功能但是價格低廉的來替代(例如樂高很貴,但是國產的類似玩具很多很便宜);

當兩個孩子胡鬧的時候,著實讓人心煩,但那是孩子的天性,只要培養好他們的規則意識他們同樣可以很安靜,並且現實生活中我接觸了很多隻有一個孩子也教不好的家庭,那並不是孩子多的緣故。

人心中的負能量必然會產生,如果及時疏導就會積攢起來,最終爆發:

當然,我們不可能一直如聖人般的“看破紅塵”,那是至高境界了,而反觀中國歷史上出現的聖人也只有兩個:孔子和王陽明。

所以當這些負面信息出現的時候,不要去否定它從而產生自責心理,那也是現實自我的組成部分,我們要做的反而是去面對它,疏導它。

當你偶爾覺得兩個孩子很煩的時候,可以選擇暫時的避開兩個孩子,或者去運動一番,腎上腺素能幫助你提高情緒。

如果非得給這類問題提出一些具體的操作方式的話,那麼我會建議(也是我常做的):

1. 每天給自己100個自我鼓勵

當然,我是指默唸,如果你有勇氣大喊那麼也是可以的。

2. 把責任釐清,把問題細化

把責任釐清,不要把一切都歸結到“我有兩個孩子”上,久而久之你甚至會產生“為什麼我當初要生孩子”的自責;

當我們釐清了責任之後,就可以把問題提煉,進行細化。

舉個例子,缺錢買玩具我們就得去思考如何賺錢,那麼我們缺多少錢?怎麼去達到這一點?

假設我們缺300塊錢(只是舉例),那麼達到這個目標的時間是3天,即日賺100,當孩子去上學之後,我們是否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去做兼職,去派傳單什麼的(疫情期間請謹慎)。目標很快就可以達成。


自覺幸福的人,總是在積極面對生活,而自覺糟糕的人,總是在逃避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