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一把細面,半碗高湯,一杯清水,五錢豬油,一勺橋頭老陳家的醬油,燙上兩顆挺括脆爽的小白菜……兵荒馬亂的年代,百鬼夜行,人不是人,鬼不是鬼,不如一碗陽春麵來的實在….

前天中午突然特別想念一碗陽春麵,一搜附近最近的逸桂禾也要五公里,名字不錯,決定前往....問了同事沒人願意前往,便一個人匆匆上路了....走了很久很久走到合肥路,再往周肇路方向又走了很久,終於看到了吉安路,往裡按照門牌號走過去,都看到寺廟了...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終於在寺廟對面看到了逸桂禾,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這家店真的挺古樸的,老上海國營餐廳的那種古樸,門口有賣他們店的陽春麵,花生醬等。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走入店鋪,老上海國營店的感覺更是撲面而來,整個店面都被粉刷成白色,牆面還用紅墨刷了超大的“特色老上海傳統陽春麵”,非一般的醒目,確實有點把吃貨囡囡嚇到了,感受一下: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門樑上還寫著 “活水 重香頭 過橋

普及下:這裡的“活水”,指得是下麵條時鍋裡的水一直開著水龍頭,讓麵條鍋裡的水保持乾淨;“重香頭”,指得是多蔥蒜;“過橋”指得是澆頭不要放在麵碗裡,和麵分開來放。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服務員都是穿著白色大褂的老爺叔,印象比較深刻,普通話說的蠻好的。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點了一碗陽春麵,加一份面拖炸豬排和素交。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陽春麵(13元):清香,淡雅,就象陽春白雪一樣平素,散發著小蔥的味香,瀰漫於鼻腔嘴裡香氣,絲絲白麵,麵湯的清雅,麵條的順滑,糾纏一起,蔓延到舌尖,在心中平添出一份小幸福。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炸豬排(15):面拖的大排,很大 一塊,麵粉比較多,大排的肉很薄。炸豬排還是和辣醬油比較搭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PS: 店裡辣椒醬很香是那種蒜味比較重,不油的純辣椒醬。

沒放下心中的小牽掛,決定第二天中午再來嘗試他們家的蔥油拌麵,黃醬,辣醬...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蔥油拌麵(13元): 可以選寬面還是細面,選的是細面。上桌時隔老遠就聞到蔥油香味(¯﹃¯)。麵條比較硬氣,醬油放不少,味道很鮮香,容易一口氣吃完。美中不足的是蔥油拌麵裡開洋缺席了(雖然名字裡的確沒提到開洋。)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冷麵(15元): 問老爺叔,他們家的冷麵和麻將拌麵啥區別,爺叔告訴我,冷麵是花生醬,麻將拌麵是芝麻醬,而且冷麵是蒸過的。聽上去覺得冷麵更高級,就點了冷麵。冷麵用的是略微擴扁的冷麵(這種面專門用來做冷麵),比較硬但是滑爽,吃不慣硬麵的人不推薦。不過配他們家的麻油榨菜片還不錯。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說說他們家的配菜:


黃醬:豆腐衣包肉,小時候不怎麼喜歡這道菜,但是他們家做得確實不錯,肉很新鮮不說,燒得也很入味,味道很香,口感比較紮實。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麻油榨菜片(9元):這個真是出乎意料的好吃哦,榨菜片淋上麻油特別的鮮香,鮮鮮甜甜的,配冷麵真的蠻不錯的~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辣醬:豆乾丁炒土豆丁,很入味,做澆頭太適合不過。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老爺叔特我說,“你這裡的澆頭都是做好放著的,如果你要吃現炒的澆頭,那還是要去200米左右,在周肇路上的老店的澆頭面,那裡的澆頭啊,全部都是現炒的。”

然後,晚上加班的我,晚飯又有了著落...


今日探店店名: 逸桂禾陽春麵館

地址:吉安路290號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6:00-20:00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小清新VS濃郁範,步行五公里也值得一吃的面!(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