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和中醫文化區別在哪?

楊麗華205821601


我國中醫學起源於民間,與大自然環境謀生存,發現應用自然產物,青草藥治療疾病強身。隨時間推移,時代進化,由初級經驗治病療傷而發展為獨特的中醫文化。

中醫理論,初始於春秋時期(內經),陰陽五行學說,臟腑經絡,脈象理論,是一種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它反對宗教迷信有神論,承認世界是由物質構成,認為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繫,而且內部包含著陰陽兩種對立勢力,相互依存和鬥爭。中醫應用這些觀點,指導防病治病實踐,在歷史上對我國醫學的發展,起過積極的作用,這是應當肯定的。

由於時代認識的關係,陰陽五行學說,它對人體複雜的內部矛盾,只是根據一般的直覺觀察,作出籠統的解釋。不是通過精密的科學分析,而作出的具體,準確的概括。在東漢未,張仲景創造(傷寒論),借用經絡六經,創造自己的醫學理論,促使中醫文化更上一層臺階,產生質的飛躍。太陽經病,表症:傷寒,中風。已經知道疫病的入侵至病途徑,及診治方法,是中醫學文化的進步開端。(金匱要略)開啟了中醫藥方劑文化。至以後明未清初,多位醫學家協同,創造(溫熱病)理論,更完善了我國中醫學文化。古老中醫前輩,一代接一代努力與大自然作抗爭,為我們後代留下了寶貴遺產,為我國建立了一套世界獨有的中醫文化。我們後代應該感謝前輩,敬仰前輩,發揚我中華醫學偉大前程,為民保駕護航。


無憂草2775


中醫是一種醫學,文化是一種現象,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