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醫務人員“感染死亡”表達為“因公殉職”是否更貼切和悲壯?

江天新語


“染病死亡”和“因公殉職”兩個表達方式,雖然都有人已經去世的意思,但是所表達的重點不一樣。“染病死亡”重點強調死亡是因為感染病毒而死。“因公殉職”則重點強調死亡是因公造成的。至於該用哪種表達方式,要看文章主要強調什麼方面。


向著恆星前進


醫務人員感染死亡的,非因公的,只能表述為感染死亡;工作中感染死亡的,就是因公殉職。但是要區別對待,要看是否在一線抗擊新冠病毒的工作崗位。在一線崗位的,應該算烈士。因為他們明知在一線是有非常大的風險,感染後會有生命危險的。我家孩子是醫生,她也報名去湖北一線的,而且也充分意識到危險的。這與戰士上戰場沒有區別,為什麼大家喜歡用“戰疫”這個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體現了革命戰士的本質。戰士在戰鬥中犧牲了算烈士,有的甚至被授予戰鬥英雄的稱號。和平年代,像歐陽海、門合、王傑、劉英俊等都是在執行公務時為了救人而犧牲,都被評為烈士,有的授予了英雄稱號。醫生感染算工傷,死亡算因公殉職,顯然是不夠的,應該算烈士。現在做法說明對醫生沒有足夠的重視,沒有公平對待。昨天記者會說按工傷處理,工傷的範圍很大,連職工上班途中遭到車禍等傷害死亡都能算工傷的。簡單用工傷來對待,顯然是不夠的,不能充分彰顯正能量。呼籲立刻糾正。如果是在一般崗位,在工作中感染應該算工傷,在防疫工作中感染死亡的是因公殉職,奔赴湖北參加抗擊新冠肺炎工作的,感染死亡的應該按烈士對待。對於在抗擊疫情中做出巨大貢獻的,不管活著的還是犧牲的,也應授予英模稱號,比如鍾南山、李蘭娟等。


採梅釀蜜


這個問題還有什麼疑義嗎?在一線抗疫的醫務工作人員,不管是因感染死亡還是其它原因,我認為無一例外都是因公殉職的典範,都應當被追授為烈士,他們當之無愧,再貼切不過。

截至到當前,全國感染新冠病毒的醫務人員是1716人,大概佔據整個確診病例的四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四十個確診病例當中,就有一個是醫務人員,這個比例還是比較大的,也由此可見新冠病毒的毒性之強,傳染之迅猛。更為遺憾的是,已經有六位感染者去世,其中不乏醫學的專家和帶隊持援武漢的帶隊人。

現在,全國輸送到湖北的醫務人員已經突破25000人,他們奮戰在抗疫的最一線,每時每刻都在接觸確診的感染者,可以說,他們每天都是“泡在新冠病毒”當中,工作節奏緊張,加班加點習以為常,不但面臨著被感染的高風險,而且還得不到足夠的休息,身體的免疫力自然也受影響。

我感覺認同張文宏主任的觀點,這個時候,不是說平時喊喊口號那樣子的,喊口號誰都會,因為喊喊就完了。但是這次不一樣,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到一線,到最危險的地方去,不管他們是主動請纓還是被動安排,只要他們站在了抗疫的一線,那就是英雄,就是值得我們敬佩和銘記的有功之人。

當然,那些同樣奮戰在全國各地一線的抗疫醫務人員,同樣功不可沒,同樣值得敬佩,同樣值得我們銘記。最後,希望我們的醫務人員感染越來越少,感染的都能痊癒,希望死亡人數到6人這裡戛然而止。


元芳有看法


疫情當前,全國上下齊力一心為抗擊新冠肺炎病毒而努力。其中,第一時間衝鋒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們是關鍵的重要力量,他們是最美麗最值得尊敬的逆行者。

醫務工作者們面對傳播能力如此強悍的病毒,響應國家的號召,為了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冒著被感染的危險衝鋒在前救治病人,真的很勇敢,很有擔當。

美麗的女醫生,女護士們,為了治病救人,剃去了長髮,臉上被口罩帶和護目鏡勒出了深深地痕跡,這些,都是她們最美的勳章。



目前已有不少的醫務人員因此感染上了新冠肺炎,還有的已經失去了生命。那些逝去的勇者作為抗擊疫情的戰士,完全配得上因公殉職的四個字,因為他們就是在守衛祖國,守衛人民。

北京大學朱青生教授,更是提議傷者照軍工撫卹,犧牲者以烈士待之。我深表贊同!

每一位為這場疫情付出努力的人都值得被銘記,而醫務工作者更是其中最當之無愧的功臣,重賞、盛譽,皆不為過!

希望奮鬥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平安歸來!我們一起迎接祖國美麗的春天!


海叔教育堂


我個人覺得,醫務人員在一線救治病人時,被傳染而去世,最起碼是因公殉職,稱作烈士也不為過。既然稱為疫情防控阻擊戰,無疑就是上戰場。面對危險,醫務人員毫不猶豫,堅決向前,有時候就是在防護物資不足的情況下,積極應戰。因此而失去了生命,你能說不是英雄,不是烈士嗎?這和軍人上戰場英勇殺敵是一樣的。


溫清消補


我堅決支持把感染犧牲的醫務人員為烈士,因為這是沒有消煙的戰爭,比真正的戰爭更可怕,他她們是為了國難當頭,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逆行者,為了保護他人生命,而不顧自己生命的勇士,一定要讓他們成烈士,叫人們永遠記得她們。


王樹林929


國難當頭,衝鋒陷陣的人犧牲了,當然是因公殉職,是烈士,是英雄!


冷明貴


不贊同因公殉職的提法,應定為因公犧牲或犧牲,結束後,追授烈士。


大梁門主


應該定為工傷,為工作而傷定為工傷,也就是因公殉職。更為付合實情,便於管理。操作起來也方便,該怎樣補償就怎樣補償。統一標準。醫務工作者相對其他工作安全係數絕對值是最安全的工作之一。相比 隧道。大橋。鍊鋼。化工。建築。地鐵建設,飛機試飛員,煤礦等等行業不要太安全。要不是這次疫情那裡有醫生死亡發生。煤礦最危險,警報經常拉響。四方救助。國家也為煤礦經常添麻煩。制定了許多嚴格管理的規章制度。但是還是經常有安全事故發生。大家有目共睹,多談太傷心,就此格筆。


劉劉愛陽光


將在抗疫防疫第一線因感染病毒死亡的醫護工作者,表達為“因公殉職”,其中,貢獻突出者,可能會被政府追認為烈士,抗疫防疫就是一場戰爭,是黨和政府包括民眾對他們的敬意,對他們所作出貢獻的高度認可,也是對死者家屬的一個交待。
因來勢兇猛的疫情,而封了一座人口高達1000餘萬的大都市,人類發展史上可謂絕無僅有,為了不讓疫情外溢,傷害國內乃至全世界民眾,中國政府作出了巨大的犧牲。
隨著時間的流逝,不解和聒噪,已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國外政府和民眾,逐漸認識到了中國對人類作出的巨大貢獻,對中國政府的舉措,表示出了極大的認可,以及支持和鼓勵,佩服中國政府的動員水平,和民眾的自覺執行能力。截止本文推送時,確診的新冠病毒病例有6.5萬餘例,現存重症1.1萬餘例,死亡1500餘人,意味著當下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抗疫防疫絲毫不能鬆懈。
在黨和政府強有力領導下,黨員幹部、醫務人員、解放軍指戰員、科研人員等衝到抗疫防疫第一線,阻隔了病毒的進一步蔓延,他們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抗疫防疫戰役的新篇章,鼓舞了全國民眾,提高了戰勝新冠病毒的信心和決心。在抗疫防疫前線,不斷傳來有醫務人員被感染確診新冠病毒,其中,有為數不少的醫護人員,犧牲在抗疫防疫的第一線,令響應黨和政府號召,自覺待在家中,儘量不出門的全國民眾,無不感到痛心疾首。
同時有越來越多的追星一族明白,在事涉中華民族苦難的背景下,還是共產黨員、醫護工作者、解放軍戰士,不顧個人安危,衝在抗疫防疫的第一線,他們才是中華民族的脊樑,關鍵時刻,他們才是全民可依賴的偉大力量,對他們的敬意,從內心深處不禁油然而生。
其實,更是對全體國民的再教育,他們才是國家至少當下-最可愛的人,畢竟有許多人,待疫情過後,將歌照唱、舞照跳、妞照泡,好了傷疤忘了疼,在追星的道上一路狂奔。早在2003年抗非典疫情時,不僅國內包括香港特區,對於感染病毒死亡的醫護人員,也稱之為“因公殉職”,社會各界對痛失醫護人員,無不表示傷感和哀悼,並致以崇高的致意,會對家屬發放補助,表示親切的慰問,黨和政府包括民眾,會永遠記得那些在民族危難時刻,負重前行的勇士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