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個室友成天想著買AJ牌子類的東西,但是我不忍心啃老,而且三個裡面還有兩個我們一塊玩,我該怎麼做?

謝雄枝


有三個室友成天想著買AJ牌子類的東西,但是我不忍心啃老,而且三個裡面還有兩個我們一塊玩,我該怎麼做?

這個問題又讓我長見識了,我根本就不知道AJ牌子是什麼玩意?可以想象到應該是花錢比較高的,奢侈品之類的吧?幸好有百度在手,一切想知道想了解的已經不是難事了。

Air Jordan,耐克(NIKE)旗下的男鞋品牌。很受男生歡迎,且價格比較貴。

看來我不知道真的是有原因,這些奢侈品確實離我比較遠,我就是一個普通收入的家庭,所以買的都是一些地攤貨。

看來你的室友應該是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平時他們已經習慣於這些奢侈品消費了,因此對於他們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了,可是對於你不一樣,可能你的家庭經濟水平或者你的消費觀念和他們不一樣,沒法和他一樣不僅可以討論,還可以付出實行行動並擁有,但是你又想到父母的辛苦,不願意用他們的辛苦品買這些價格比較高的鞋子,心裡不踏實,也想著有兩個耍得比較好的,如果你偏離這些話題或者購買能力的話,會不會和他們有一些疏遠的呢?


對於這樣的事情,我想的比較簡單,我們如果能作為朋友或者好玩的玩伴,不會因為其它原因,比如你覺得我家條件不好,或者來自農村就疏遠我們的。其實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不一定僅僅不討論或者交流的是這些,可能還有其它方面的吧?比如學生,人生,談戀愛,聊聊電影或者某一本共同感興趣的書,能聊的話題或者要做的運動等等。


你的想法是對的,不能因為顧及室友之間的問題而胡亂消費父母的血汗錢,或者自己有能力找一些課餘時間能做的工作,自己憑能力掙錢,即使買不起,花著也比他們舒坦得多。更或者不是一個群體的,我不是可以靜下心來好好認真學習讀書嘛,在學問上我要比他們任何人都優秀,因為我是寂寞的學習,更容易出成績。


記住,大學是學習的地方,不是攀比,不是享受的地方!


楊鍋來了


大學生買東西需要量力而行,這件事我倒是有自己的看法。

我大學裡的下鋪女生,家在雲南楚雄,父母是小學老師,她長得很漂亮。那是將近二十年前了,她從大一就開始買成套的護膚品,每個星期做面膜,把臉收拾得很乾淨;



她買的衣服和日用品,都是品牌。那時我在地下商城買了一件衣服,上面有個勾勾,她說那是耐克的牌子,而我都沒聽過,實際上我的那件衣服就是一件三無產品。

大二時她買了一個CD機,頂我們兩個月的生活費,有一次去肯德基她的CD機丟了,一個追她的男生給她買了一個一模一樣的送給她。

她的專業成績中等,畢業時簽了一家待遇較好的汽車公司,後來不斷跳槽,現在已是兒女雙全,手握MBA文憑的人生贏家。

對於她在大學時就追求高品質的消費方式,到現在我才理解這種觀念的好處:用貴一點的,好一點的,這不是錯誤的價值觀,而是會讓人有追求更好生活的動力。



題主說室友想要買AJ牌子類的東西,也許對他們來說,AJ也不是多大牌的東西,可能就是比自己平時買的東西稍微好一點貴一點而已。

這也不完全需要啃老買啊。寒暑假能兼職,或者少買便宜的東西,忍住買幾件便宜東西的衝動,去買一件質感好一點的東西,一定是最划算的買賣。

題主在糾結要不要跟他們成為朋友嗎?這就沒有必要了。因為,有高標準的朋友,並不是一件壞事,他們可能打開你新世界的大門,看到很多看不到的東西,去做自己想不到的事。

但是要守好底線,不盲目去攀比。如果,從家庭經濟條件上比不過他們,這個你無法改變,那就從成績上,變成他們之中的佼佼者,這樣,你們仍然能成為朋友。



等到有一天,當你自己能買得起好東西,而不是靠啃老而來時,你可能會感謝他們,帶你站在了不一樣的高度,看世界。


英語老師Minnie


這個問題我一開始還以為是要買撲克牌,玩什麼aj牌,原來不是,說簡單點,就是買名牌,再聯繫一下這句話,名牌,啃老,室友,我好像明白了,就是大學生,在同一宿舍的大學生,其中有幾個室友不是討論著學習,而是整天議論著買什麼名牌衣服,大學生正是花錢的時候,有必要非要穿名牌相互攀比嗎?看樣子這在大學已經形成一種不良風氣。

而這名同學還算上有骨氣的,當然這三名室友中有兩名還和自己的關係好,經常一起玩耍,到底要不要向父母伸手要錢購買呢?如果不買,會不會被室友排斥?有時候還真有些矛盾,尤其是對於那些家庭經濟不富裕的孩子,真的難以言表,因為沒有人願意被人看不起,比如同學們都是上萬元的手機,上千元的包,而自己的手機也只有幾百塊錢,真是拿不出手,總不能因為這樣就與室友的關係遠了吧?

我這人不喜歡打腫臉充胖子,如果父母掙錢不容易,家庭條件不富裕,就不要與別人比吃比穿,人比人氣死人,如果我是這個宿舍裡的一名大學生,聽到別人買什麼名牌之類的鞋子或者衣服,我絕不會參與,父母供養我上學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我肯定不會為了買名牌而伸手去向父母要錢,除非是自己掙到的錢。

所以我希望那些大學生,尤其是農村裡的孩子,一定要體諒父母掙錢的辛苦,千萬不要與別人比物質,請不要欺騙自己的父母,作為父母,對於現在的孩子總是儘可能的滿足他們,也很難分清哪些錢該花哪些錢不該花,還是很相信自己的孩子,因此孩子更應該去體諒父母,不要為了所謂的虛榮而不切實際的亂花錢,掙錢真的不容易啊!


鄉村小二哥


沒必要有這個憂慮,你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

像你這麼說的話,我四個舍友,一個穿的都是阿迪達斯和耐克,一個用的都是幾千塊錢的外設。

而我,大部分時候都是幾十塊錢的地攤貨,偶爾會買一雙安踏什麼的,我也沒覺得怎麼樣啊。

你自己不想是你的事情,別人怎麼做是別人的事情。

你只要做好自己的就可以了,別人買什麼,用什麼,那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你無權干涉,也無權過問。

至於你說的那兩個人,能玩在一起就在一起玩,不可以的話那麼就各走各的路。

人生漫長,好夥伴也不是一下子就遇到的


三巷


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買衣服要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作為一個學生,能吃好能穿暖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在衣服上一味的追求名牌,學生應該追求的是優秀的學習成績。



我的一個外甥就很懂事,家裡要給他買好的衣服,他也不要,總是說衣服能遮體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買那麼好。有一次我們在吃飯的時候,他突然說,為什麼要點這麼多的菜呢?人光吃饅頭不是一樣可以吃得很飽嗎?何必在吃的上面浪費時間呢?說完他起身就先回家了,說回去還有好多功課要做。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我這個外甥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學。



還有我一個朋友家的孩子今年上初二,在學校時有同學說起AJ牌子的鞋子,我朋友的孩子由於不知道這個品牌,受到了別的孩子的嘲笑,現在我朋友的孩子就因為這個賭氣不去上學了。現在家裡很頭疼,不知道該怎麼給他做思想工作才好。


遠山的呼喚


孩子,該買就買吧,過了這個年紀,等你以後有錢了就不想買了[流淚]


低調的ID


孩子,你還有點意識,它們幾個已經被偽富有腐敗了,穿什麼在於自己怎麼看,我覺得穿安踏也不一定就是低人一等,虛榮心作祟而已


人生選擇千千萬


你的這個問題提的很有意思,這是有關於“朋友之間消費要不要看齊”的問題。現在只是AJ,等你踏入社會了還會遇到保時捷、法拉利和別墅之類的事情。


首先說AJ,


你的三個室友是想買AJ回來平時穿,還是要買一些經典的球鞋回來收藏?

“穿”和“收藏”,所需要花費的金錢是完全兩碼事的。


>> 如果只是買一雙回來穿,估計也就幾百或者一千多點,如果你的確喜歡,咬咬牙也能買得起。


>> 但是如果涉及到收藏,這個花銷就是無底洞了。並且收藏球鞋等著將來升值這個行當現在已經快被做爛了,被騙、成為“接盤俠”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這個不用我說,你應該懂的。


其次,關於朋友間花銷看齊的問題


你要知道,從古至今,人的消費能力是有千差萬別的,也正因為如此,產生了所謂的“不同階層”。

也就是有句老話叫,“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打個比方,如果我有個富二代朋友,我們經常一起出去玩,我開輛吉普大指揮官,人家開著保時捷卡宴,我要不要把房子賣了也去買一輛保時捷?或者回家啃老,讓我父母出錢給我買一輛更好的車?


很明顯,沒有這個必要啊!再說保時捷也不是我能消費得起的。

我的車也很好了,只要自己知足、量力而行就好了。


所以,我給你的建議是:不管你現在還是將來,都不要去攀比消費。如果能玩一起,就好好玩就是了。如果你們之間的消費觀的確有巨大差異,那隻能說明你們不是一路人。



夏醬Summer


室友成天想買AJ牌子類的東西,但我不忍心啃老。

不知道AJ是什麼,去搜索了一下,大概是限量牌的鞋子。東西是好,缺點就是有點貴。

你們還是學生,經濟還沒有獨立。憑自己的能力是消費不起的,只能找家長要了。室友們問家長要錢,而你卻不忍心啃老。為你的想法點贊。品牌之類的東西,誰都想用。當然最好是自己有賺錢的能力,這樣錢花得心安理得。


有幾句話想說給你聽:

一、你配擁有這些好東西,你也可以購買品牌產品。當然,如你所說,不要啃老。如果想擁有,可以憑自己的能力擁有它。

二、你可以有和別人不一樣的消費觀。人的價值在於內心的豐富,在於優秀的人品。一個人是否值得他人深交,關鍵看人品,而不是你穿的衣物,你的外在。

用物質標榜自己是一種幼稚的表現,越是成熟的人越覺得隨意整潔就好,穿著舒適就好。

三、如果因為消費理念不一致就不能相處的朋友,可以斷交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真朋友在意的是你的人品,也懂得接納你和他們的不同。
結束語:

非常贊同你的觀點,不能啃老,要儘自己的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你喜歡品牌,那麼就要自己賺錢擁有它。還要多想想,是否真的有必要買它,保持理性消費,量力而行。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程俊,教育領域創作者。分享養育孩子的快樂與煩惱。謝謝大家的關注留言與轉發。

程俊談教育


這件事情可以有兩個辦法來處理:

一:如果你們感情好的話

首先面對這樣的事情,我們要考慮和室友之間的情感,如果你是他們的好朋友,他們也是你的好朋友,你想幫助他們不讓他們誤入歧途,那我勸你,平時你要給他們多潑一潑冷水,而且要查找一些關於鞋圈的騙局。來告知他們。

AJ的鞋子通常都比較貴,並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夠消費得起的,一雙鞋子即使在打折的時候也要八九百元,平平常常的就要上千,但是這其實都是很多炒鞋的人炒出來的價格,他們宣揚大學生消費,讓很多年輕人去買單,自己從中得利。

二:如果你們感情不好

如果你和你的室友感情不好的話,那你完全可以藉助這次機會讓他們多買一些這些鞋,完全可以讓他們破產,你也就得償所願了,但是這樣做有為人和畢竟不好,勸你不要這麼做。

其實他們想要怎麼樣,我們也管不著,如果你不想這麼做的話,就離他們遠一點。

勸告大家一句:

作為年輕人一定要理性消費,千萬不要一時衝動或者是跟風。尤其是這種遠遠超過我們消費能力的消費,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勸導或者與別人攀比就去刻意而為,這樣不僅對我們沒有好處,而且對我們的家庭也是很大的傷害,對於社會更是助長歪風邪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