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能否跨越階級?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揭示了三個現實真相


窮人能否跨越階級?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揭示了三個現實真相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韓國電影《寄生蟲》成功將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大獎4個獎項收入囊中,這可以說是韓國甚至亞洲電影史的高光時刻。

這部由奉俊昊導演執導的新作,將鏡頭聚焦於住在半地下室的一家四口。居住在陰暗逼仄的半地下室的基宇一家,同住在寬敞舒適的豪宅的樸社長一家,因為一份突如其來的家教工作而產生了聯繫。

兒子基宇靠著朋友敏赫的引薦和妹妹基婷偽造的學歷,騙得了富家太太的信任,成為了富家女樸多慧的英語家教老師。基宇一家又利用一些手段,取代了樸家原本的司機和幫傭,成功的寄生於上流社會。

但一場意外的發生,不僅讓他們寄生的幻夢破滅,更是付出了異常慘痛的代價。

窮人能否跨越階級?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揭示了三個現實真相

這部電影我刷了兩遍。一刷時,我厭惡於基宇一家人的懶惰、狡詐甚至是殘忍,但二刷時,我卻在很多個鏡頭中,因為悲哀、壓抑和感同身受而流淚。

在基宇一家三口落荒而逃的時候,盤踞而上的階梯蜿蜿蜒蜒,一直通到最底下的被淹沒的半地下室。鏡頭明明呈現的是一個個租客狼狽的往外舀水的畫面,但我們看到的卻像是藏匿在黑夜裡的蟑螂,在燈亮的那一剎那四處亂竄。

窮人能否跨越階級?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揭示了三個現實真相

在基婷死的時候,在基澤躲到地下室的時候,在基宇衝著基婷的遺像咯咯傻笑的時候,在他有了“計劃”要買下豪宅的時候,就像是有一座大山壓在了我的胸口。哪怕是生活在不同的國家,彷彿他們經歷的,我們也一樣經歷過。

窮人能否跨越階級?在這部影片中,你能找到答案。


1. 鹹魚翻身,需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

小富靠勤,大富靠命。可是,懶,是許多窮人的通病。

在現實的社會中,許多的普通人都沒有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好命,他們同基宇一家一樣,過著落魄的甚至苟延殘喘的生活,偶爾會懷疑,人為什麼要活著呢?

但是,我們都平等的擁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儘管有人用財富不斷墊高通往上層社會的階梯,可暫時的落後仍然可以憑藉後天的勤奮和努力去扭轉。


然而,在《寄生蟲》裡,我們看到的卻是在幻想中不斷麻痺自我的一家人。他們明明懶散不堪,卻奢望有一天能夠成為名牌大學的大學生,有一天能夠迎娶富家女,有一天能夠住進大豪宅。

窮人能否跨越階級?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揭示了三個現實真相

身體健康的金夫婦,是無業遊民,但金爸爸有著在開車轉彎時都滴水不漏的車技。

高考失利四次的基宇,是無業遊民,但他有著精明的頭腦;

花不起錢補習的基婷,也是無業遊民,但她有著嫻熟的PS技巧和藝術天賦。

一家四口唯一的一份工作——為披薩店折盒子,卻存在25%的不合格率。明知道這是這個家僅有的為數不多的收入,還是選擇偷懶。

這樣的家庭是不幸的,不幸生活在一個“連一個警衛職缺都有500個大學畢業生應徵的時代”,卻仍然企圖用所謂的捷徑來換取更優質的生活。在這一點上,他們是不值得同情的。

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同樣住在半地下室的德善一家,儘管生活窘迫的只能餐餐吃泡菜,但父親依然勤勉工作,姐姐也堅持每天學習到深夜12點,每個週末都外出家教做兼職。他們的生活也很艱難,卻依然努力的活著並努力去改變。

我曾經採訪過一個年過半百的環衛工人,他每天凌晨四點起床,晚上十一點回到住處。酷暑或寒冬,他都要按照這個時間做著重複的工作。他的手佈滿了老繭還有大大小小的傷口,甚至都看不到一塊新鮮的皮膚。


但是,他早已經到了該退休的年齡,子女也事業有成。我問他,怎麼不和子女一起生活,安享老年呢?

他說,那不是他想過的日子。

他的妻子做著常人眼中並不體面的工作:清潔屍體。但這樣的一對夫婦,靠著自己的雙手在省會城市買下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這樣的職業應該也算是社會的底層了吧?但他們幾十年來,用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來用力生活,辛苦工作,換來了未來相對舒適的老年生活。

那些改變命運、完成階級躍遷的口號,就像是一碗雞血,聽著讓人興奮不已。但那些真正是社會底層的人,要想實現的話需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倍的努力。努力和勤奮也許無法實現大富大貴,但對於基宇一家人而言,逃離不見陽光的半地下室,過上相對體面的生活,總該不是天方夜譚吧?

可喊著口號,做著白日夢,怎麼能夠改變這殘酷的、冰冷的現實呢?一如茨威格所言:“所有命運的饋贈,都暗中標好了價格”,住在半地下室的人們,需要奮力奔跑才能穿過那蜿蜒的階梯,到達充滿陽光的地面。而不是抱著象徵著財運和考運的贗品山水盆景,寄託自己虛無縹緲的幻想。

悲劇的人生各不相同卻又有著相通之處,懶惰是持續貧窮的原罪,一個懶惰的窮人,永遠不可能翻身。


2. 窮人的生活沒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

階級的鴻溝,只靠努力是無法跨越的。

基宇一家四口生活在陰暗潮溼的半地下室,一家人只能靠著折披薩盒賺取微薄的收入。兒子重複考了四次大學都失敗了。好不容易攀上了樸社長一家人,卻總是因為“味道”而被嘲諷。


窮人能否跨越階級?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揭示了三個現實真相

他們的生活和蟑螂一樣,見不得光。

如果說基宇一家很慘的話,那幫傭雯光和她住在地下室的丈夫又更可憐。丈夫因為投資失敗而欠下高利貸,只能躲在昏暗的地下室裡躲債,靠著妻子從主人家裡偷來的食物艱難的存活著,整整四年沒有見過陽光。如同片名《寄生蟲》一樣,寄生於富人的家庭,不斷地吮吸著富人的血,每天向著樸社長磕頭感謝。

一句“樸社長,I Respect You”,聽著令人覺得無比的荒誕和諷刺。

的確,如果要比悲慘的話,你永遠能夠找到比你更慘的人。

在現實中的韓國社會,住在狹窄的半地下室、屋塔房的家庭不計其數。在《寄生蟲》的取景地首爾麻浦區阿峴洞裡,沒有窗戶,僅10平米的令人窒息的地下室,甚至都需要22萬韓元(1.3k人民幣)的租金,加上100萬韓元(約6K人民幣)的保證金才能租下。

窮人能否跨越階級?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揭示了三個現實真相

韓國普通的半地下室

住在這樣的房子裡,一旦下雨就可能面臨影片中基宇一家的遭遇:房子被淹沒,所有的傢俱和生活用品被雨水沖走。2018年八月底,首爾恩平區鷹巖三洞因暴雨發生水災,超過600戶被淹,大部分都是半地下住宅,這些居民整整一個月都回不了家。

而在中國香港,棺材屋和籠房——死人和囚犯居住的地方,卻也是許多社會底層的人們的家。

窮人能否跨越階級?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揭示了三個現實真相

香港的籠房

貧窮就像是空氣,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存在著,憂愁也一樣。


窮人為溫飽而擔憂,富人為慾望而發愁,健康的人為名利煩悶,垂死之人向死神求憐憫,生活在和平國家的人們抱怨社會不公,在戰亂中戰戰兢兢的人們願意用一切換安穩。

世界上所有的人,各有憂愁,各有煩悶,每個人都向著理想的生活孜孜不倦的努力。悲天憫人、唉聲嘆氣只是徒增煩惱,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並不完美的人生,或許是我們僅有的能夠自主決定的事情。

就像是餘華《活著》中的主人公福貴,從一個富家少爺到最後一貧如洗,相繼失去母親,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和外孫,最後只剩下一頭牛作伴。

在《活著》中,有這麼一段話:

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中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戴著鐐銬在跳舞,可不少人依然會拼命的保持舞姿的優美。


3. 有錢也無法褪去窮人內心的自卑

成功寄生於富人家庭的基宇一家,心裡想著,有了體面的工作,就能改變自己社會底層的身份。然而,哪怕西裝革履,也無法除去那融入血液的半地下室的味道。

那股窮人的味道。

受邀參加多頌生日party的基澤,望著草坪上優雅交談的富人們,發出了這樣的疑惑:“他們都是臨時邀請來的,可卻那麼的自然和合適,多慧,你覺得我合適這裡嗎?”

窮人能否跨越階級?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揭示了三個現實真相

自卑感,就如同他們身上的味道一般,無法褪去。

而最後,基澤也是因為樸社長嫌棄的捏鼻子動作,用鋒利的尖刀取了他的性命。

窮人能否跨越階級?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揭示了三個現實真相

在豆瓣,shininglove的網友在看完《寄生蟲》之後,留下了一條這樣的評論:

“想起人生中第一次吃帝王蟹河豚魚,在人均幾千的參觀佯裝吃得很開心,實際上如坐針氈,恨不得跑到便利店吃口肉包子,你也知道富人們很善良,沒有惡意,可是屈辱感還是漸漸從心裡翻出來,越是體面,越是刺痛眼睛。”

窮人和富人的區別,不只是財富的區別,還是優雅自如和如坐針氈的區別。

那貧窮的人該如何獲得他人的尊重,變得自信和優雅呢?最簡單的一點是:保持善良。

《寄生蟲》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不是有錢卻很善良,而是有錢所以很善良。錢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燙的平平的。”

窮人能否跨越階級?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揭示了三個現實真相

這句話我並不認同。善良,是不分貧富,不分階級的。

富裕的樸社長一家,會給幫傭、司機和家教老師開出足夠體面的工資,卻也會因為他們身上發出的味道而露出嘲諷的表情。

貧窮的金基宇一家,會幫已經被辭退的幫傭開門,卻也會為了獲得工作不擇手段;會心疼被陷害的司機是否應聘到了新的工作,但轉過頭卻又變得只掛念自己。

“善良既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幾乎優於偉大的人。”偉大的詩人雨果如是說到。

善良的人不論普通或高貴都會受人們的尊重和敬仰。就像是在這次疫情中,有一些商業大亨和名人為武漢捐贈數百萬甚至數千萬,但也有一些流浪漢或環衛工人拿出畢生的積蓄來援助疫區。儘管收下他們積蓄的行為不值得讚揚,但他們心繫他人的胸懷和善心,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的褒獎和讚美。

善良的人,就是偉大的人。

另外,精神富裕,才能變得自信。

利用閒暇的時間,多做有意義的事情豐富自己,讀書也好,健身也好,學習更多的技能也好,欣賞更大的世界也好,讓自己變得更博學多知或是有一技之長,才能變得更勇敢,更自信。

回到開頭的問題:窮人能否跨越階級鴻溝?

從這部電影中,我們得到的答案是不能。

絞盡腦汁獲得體面工作的基宇一家,洗不掉身上那股半地下室的味道、地鐵的味道和窮人的味道。他們不能也無法“越界”,只能待在屬於自己的位置,一代代過著循環往復的生活。


所以,影片的最後,基婷死了,基宇重新住回了半地下室,基澤因為犯罪躲進了屬於老鼠和蟑螂的地下室。

窮人能否跨越階級?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揭示了三個現實真相

在現實社會中,窮人又能否跨越階級鴻溝?

能,但是很難。

在中國,普通人要想改變命運,所謂的捷徑便是讀書。高考,是無數寒門學子通往理想人生的階梯,儘管“寒門再難出貴子”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但努力讀書依然是我們這些普通人為數不多的選擇。

在知乎有這樣一個話題:“窮人最缺的是什麼?”

有的人回答,缺眼界,缺格局,缺思維,但絕大多數的人回答是一致的:“缺錢”。

窮,意味著我們沒有輸的資本。創業沒有啟動資金,不喜歡的工作也不敢輕易辭職。絕大多數的人,其實都是在重複父輩的人生。只是工作的地點從工廠、工地、田地,換成了寫字樓。可本質上都是為人搬磚的工具人而已。

但我們還很年輕,人生有許多種可能,只要你願意付出足夠的努力,依然能夠過上理想的生活。

少幻想,多行動,一起為美好的未來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