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英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怎麼樣,為何讓人感覺是兒子對父親的言聽計從?

球乎


英國和美國的關係始終是世人的一個笑柄。二百年前,英國人用自己的血脈催生了美國,自己則以長輩自居,試圖讓美國做為自己的殖民地而永久地吸血與掠奪。而美國當初也確實以晚輩自居,把英國視若神明。

隨著時間的推移,英美白人的血緣關係逐漸淡化。加之日益強大的美國已經不甘心做英國的兒子,於是,通過無數次的戰爭終於獲得了獨立。獨立後的美國和英國已經是同輩了,但那時英國在世界的影響力還是大於美國,因此,英國在美國面前又當起了大哥。

一戰前後,英美的實力相差無幾了,英國的老大哥地位已經喪失,但兩國還是哥們相稱。二戰後隨著英國的衰落和美國的崛起,日不落帝國終於不情願地把霸主的地位讓給了美國,。從此後,美元霸權取代了英鎊霸權,英國與美國原來的父子關係也發生了倒置,不得不對美國叫爹。

二戰結束後,英國已經對美國產生了依賴關係。美國發動的任何一場非正義戰爭,尤其是對弱小國家的侵略和打擊,英國都心甘情願地做美國的幫區,為什麼呢,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為了吃到美國人吃剩的殘湯剩飯,回憶一下昔日的輝煌。

英國人發家的歷史本就是一部充滿血淚的掠奪史。幾百年來,英國人所進行的戰爭,無不是為了吸血和掠奪。如鴉片戰爭,英國和另外幾個國家的強盜們,不僅掠奪了中國無盡的財富和奇珍異寶,而且獲取的戰爭賠款,就可以讓腦滿腸肥的“紳士們”享受幾十年。

英國人已經享受了侵略戰爭帶來的豐厚回報。並且已經形成了慣性思維。在它強大時,它會鼓動幾個強盜夥伴一起去侵略或燒殺強搶,它自己衰落了,也熱戀著跟在別國後面揀臭魚臭肉,英國人已經墜落了。

跟在爹後面能揀到臭魚爛蝦時,英國人自然會對爹言聽計從。但當美國爹也已經衰弱了,侵略和打擊他國時,不但肥的瘦的連臭魚爛蝦一起拿走,殘湯剩飯也打包拿走時,英國人恐怕也會吼幾嗓子的。

美國和英國這對父子,有時偶爾換上文明的外衣,但涉及切身利益時,便一起撕下文明的外衣。





韓楓3897


美國和英國的關係因緣流長是眾所周知的,但以‘’父子關係,言聽計從‘’來形容兩國之間的關係,就似乎有些誇張了!


其實,如今的美國,基本上就是以當初英國的13個在美洲大陸的殖民地為構架組成的。也就是說,當初最早登錄美洲大陸,在那建立殖民地,就是英國人!從這個角度來看,英國還是美國的爺爺的爺爺呢!

有說1620年9月6日,一艘名為‘’五月花號‘’的船隻,乘載包括男、女及兒童在內的102名清教徒,由英國普利茅斯出發,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塊殖民地。但也有說 ,更早來到美洲的英國人,在美國弗吉尼亞的詹姆斯敦建立第一個真正的英國殖民地。 還有說,最早的英國殖民者是在1585年,由大約100名英國男子,在今天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沿海的羅厄諾克島上定居下來。隨後,在五年過後的1590年,由於饑荒,這個居民點才被放棄。



(“五月花號”的清教徒)

總而言之,英國人在約15世紀就開始在美洲新大陸建立殖民地。在16世紀中,英國甚至開始往美洲大陸運送在英國被判刑的囚犯。數量達到五萬多人。直到1775年開始的美國獨立戰爭,英國才不得不停止往美洲運送囚犯,轉而運往澳大利亞。

儘管當初登錄美洲大陸的人,並不限於英國人,還有法國人,德國人,愛爾蘭人,意大利人等等歐洲其他國家的人。但是,如今美國人的“祖先”是主要以英國人為主體,是不爭的事實!

可以說,如今英國和美國的現狀就如:“兄弟分家,各居一方,卻血脈相連‘’。

一路走來,英美兩國在重大外交政策上,幾乎都保持一致。特別是美國在經歷了一戰,二戰以後,國力崛起。而英國則相反,國力在漸漸衰退。特別經歷了東西方對抗的冷戰時期,美國與英國之間的關係,在對外關係的話語權上,突顯了美國成為了“大哥”,英國成為“小弟”的角色對換關係。英國似乎也真有一種對美國的“依賴”,特別是軍事和經濟上的。

直至英國今天面臨的“脫歐”問題,也無不與美國有莫大的關係。為什麼要這樣說?

其實,英國脫歐後,將立刻面臨的失去歐盟市場的巨大經濟損失。而這一經濟損失,無疑將由傳統的,密切的,份額可觀的英美貿易來彌補。從英國脫歐後的長遠利益來說,由於有美國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存在和依靠,英國脫歐是有足夠的底氣的!或許英國新首相約翰遜的不顧一切的“硬脫歐”,也應該與美國有關吧!

(兄弟也有鬧彆扭的時候?)

從軍事角度來看,以北約組織為代表的美國軍事力量在歐洲的存在,讓英國猶如有了一把安全的保護傘。加上英國財力的大不如前,英國近半個世紀以來,也不斷緊縮國防軍事開支。曾經雄霸一方的日不落大英帝國的國際話語權,就免不了“旁落”,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由美國代言!

儘管“破落”,英國還在相當程度上,保持自己原有的“貴族地位”。它有歐洲除德法之外的第三大的經濟體地位,它擁核,它有英聯邦架構上的特殊地位。它有自己獨立的,舉足輕重的金融體系和貨幣。它在歐洲的區域話語權不容忽視。當然,它是僅有的擁有“一票否決權”的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


(英國的‘’五常‘’地位不容忽視!)

由此可見,美英關係,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非常特殊,密不可分。它們之間既是“兄弟關係”,相互照應;又是大哥小弟關係,“小弟”英國會在眾多的方面依賴“大哥”美國。

總而言之,在我看來,英美之間更像兄弟關係,而不是父子關係!


顏二哥有言23


英國對美國的感情很複雜。

最初,當然是父親關照兒子,比如作為世界霸主能夠對美放手,允許獨立,顯然是看在相同血緣之上。

之後至1898年,美國很乖巧,躲藏在美洲竭力發展自己,避免與歐洲傳統強國生衝突,所以美國幾乎沒有遭到歐洲的打擊。請注意,此時英國血統在美國已經不佔據絕對優勢,但英國依舊關注與提攜美國,原因還在於美國是英語與新教國家。

1898年,美國終於暴露帝國主義嘴臉,擊敗西班牙獲得古巴與菲律賓,引起歐洲兩大強國英德的注意,然而美國的幸運之處在於,英德後裔剛好是美國最大的兩個族群,所以德國與英國一樣,下不去手啊。當然,美國強勁有力的經濟規模與工業能力,讓英德誰也不敢對美強硬,否則美國會倒向對方。

一戰如此,二戰依舊如此,德國始終在追求美國的同盟,然而,誰叫美國對英法的各種投資更多,同時英國處於衰落期,與相對弱一些的英國結盟能夠令美國獲得更多呢?

二戰結束,從歐洲屍體上崛起的美國於1944年獲得經濟統治權,1956年勾結蘇聯利用第二次中東戰爭徹底打落英法,肢解其殖民體系,確定西方世界領導權。

英國自此徹底服從,完全成為美國跟班。也才有冷戰期間那句國際關係的調侃:美英是夫妻關係;美法是情人關係;美德是主僕關係;美日是主奴關係。

具體來說,美英關係穩定,夫唱婦隨也。法國是美國的小情人,小情人難免要和男朋友耍點脾氣,時不時與蘇聯中國拋點媚眼。德國軍事上依賴美國保護,只能服從,但畢竟也是同宗同種,美國駐軍表現正常。而日本完全是美國的奴隸...


四川達州


國與國的關係

不同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因為建立國家關係的決策機制不一樣

一個人不能決定國與國的關係

但下一屆政府可能就放棄政府間協議

有些重大關係還需要議會表決

這樣經過議會的關係才是真正的國家關係。

英國、美國

文化接近思維方式相似價值觀相同

形成比較親密的國家關係有什麼不正常?

中國跟老撾、越南、朝鮮、古巴

不也類似嗎?

阿爾巴尼亞改制了

否則不是同志加兄弟嗎?

一個國家不管怎樣

要遵守人類共同價值觀

讓平等、民主、自由、生命安全、個人財產安全、尊嚴、自我實現……

成為國家價值準則

反對獨裁、專制、侵犯人權、侵犯人民主權

馬克思說“每一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

美國要求其他國家拒絕購買中國華為產品

英國就不同意嘛。

滬倫通正在準備

中英金融密切合作前景無限。

脫歐的英國

正是中國積極爭取的合作伙伴。


雲端美


資本主義世界誰強誰老子,兩百多年前,日不落帝國也當過北美大地的老子,現在美利堅逆襲了,成了英國的老子。時代在發展,誰強誰是爹。


懟爺


英國還是想跟美國 在歐洲影響力不如法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