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中生,我有三科老師不負責任講的不過細,請問語數外的學習跟老師關係大嗎?


有關係但不絕對。我是共和國同齡人,你的爺爺輩。我們那個年代有所謂家庭出身,我初中畢業因為家庭出身不好,從重點中學被貶到普通中學。我知道自己不在重點學校,要考上大學就要靠自己更努力。最終,恢復高考時,我是初中高中同學中唯一的77級(即第一批考上的)。講了這麼多,一句話,關鍵還是靠自己。


歲月如流水不負此生


我是張旭語文,很願意與您一起探討問題的實質!

我是老師,我的觀點是:關係很大。

理由有二:

第一,老師講課不負責任,是道德問題,也是教學能力問題。道德問題故且不論,單就教學能力而言,一方面是他備課不認真,不充分,連自己都不知道數學的一個章節、語文和英語的一篇文章應該教什麼。另一方面是他對一學期、一年、三年,要教會學生什麼,心中無數,只是和尚敲鐘,講一節課算一節課,隨意性很大。如此情形下,學生的學習效果,怎能和教師無關呢?

第二,老師講的不細,倒不是不負責任,而是與他(她)駕馭教材的能力有關。一節課的內容有難點和重點,如果老師對難點、重點分不清,上課時眉毛鬍子一把抓,學生當然覺得細講處不細,略講處不略。長此以往,學生哪能抓得住知識點,哪能清楚什麼內容是需要經常溫習的,是需要重點關注的。跟著這樣的老師學習,影響學習效果是肯定的。

“師傅不高,教的徒弟拉腰”,是之謂也。


張旭語文


可以通過兩個指標客觀地判斷一下:

1,你們班語數外的平均成績是不是比其他班級低很多;

2,你們班語數外科目優等生的數量比別的班級少很多。

如果是肯定的答案,那就是老師的問題無疑。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自己找找原因。

高中生可以認為具有了一定自學能力,教學方法不能和小學生比。


馭水客


任何科目的學習,與老師都有關係的。老師講的不細你們可以給他反應,多溝通,因為高三耽誤不起。


搏理數理化之巔


我是高中數學老師,我認為高中學生的數學成績與老師相關但不由老師所決定。

首先,與老師的教學水平專業能力相關。高考命題的原則是“源於教材、高於教材”,源於教材是肯定的,但著重點落在高於教材。教師的教學依託教材,更多要超越和拓展教材,也就是不可照本宣科。許多人噴教師課內不講重點補課講,實質就是不懂教學不懂什麼是重點。對於講練的深度廣度各知識點的聯繫度這體現一個老師對教材的駕馭水平。一份試卷,有老師講答案是什麼,有老師講答案為什麼是這樣,這體現老師著眼點的高度。

其二是高考數學命題體現一個穩和變,穩中有變穩是大局。也就是高考數學在題型考試內容上基本是穩定的,各大題對知識點和能力的考查面基本是穩定的。不同的知識版塊對考生的考查目標肯定不同,用一個模式訓練學生肯定不行。這體現在一個老師對高考命題趨勢的把握,對學生訓練手法的駕馭。能夠取捨準確的取捨考驗著一個老師對高考的前瞻性,優秀的老師應該有正確的前瞻讓學生事半功倍。

因此,老師與老師真還不是一回事。經驗對教師特別是高中教師而言不可或缺。有激情有責任感有鑽研能力的老師帶過三屆以上高三年齡在四十左右的那是教學的黃金檔。那些天天喊職稱是痛工資分配以課時論的噴青暫時是不可理解教師的成長,或者說歷煉尚缺。

同一個老師帶出來的學生成績不一,這說明起決定因素的還是學生本人。數學重在思維,思維只有從練習中得到鍛鍊和提高。一個不習慣於做習題的人數學不可能很好。目前市面上資料試卷很多,聲明一點我不是為賣資料者做廣告,但如果你手中無資料和試卷你素質再高也只能是充其量考三本。但是要以近年高考原卷為主,無論是分類卷還是綜合卷都要完整練習。也就是一張試卷上每道題都不放過。有些同學試卷做了就做了,結果會做的永遠會做,未掌握的永遠不能掌握,試卷做很多也不能有提高。高考原卷原題通過命題專家反覆推敲差錯少也適合新一年的命題趨勢。同時要做些其他卷拓展個人思路,適應高考命題穩中的“變”。總歸,學習要在於個人的勤,更在於個人學習的方法。再比如“交流",即要勤於交流更要善於交流。練習中產生的問題,一個人苦思冥想得不出所以然,也許同學和老師可能一點就通。交流幫助了別人也幫助了自己。

另外一個,就是要強調高中數學的板塊分割,不同板塊練習的側重點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基礎題中往往有三角函數性質探討或數列注重簡單的公式變形,這道題對於相關公式性質不掌握你將就在第一個大題丟分。立體幾何有兩問,一小問證二小問求,側重點在過程,過程邏輯失嚴看似做對實則失分。解析幾何也是兩問,一求解析式方程二求其他,考查的是運算能力,大劑量的字母表達式在所難免,要有思想準備,但是離不開根與係數關係中點距離斜率等相關概念,而且正因為是繁瑣的字母運算所以技巧性很強熟悉了其中就掌握了全部。概率和統計題運算就簡單,側重點在你對問題的分析是否全面,有時看不到求解的突破口但有人提示一下解來就極為容易,要注重平時思維品質的提升。選作題每年變化不大,針對其一多練習即可。至於壓軸題,也不必太過看重,能做到哪步就哪步,年與年間變化過大。


楚天959


既然你已經“是高中生”了,就應該明白任何學科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老師都不可能再像小學生、初中生那樣手把手地教你、叮囑你這個要用紅色筆圈起來那個要用黑色筆記在書眉上或旁邊空白處了,數理化解題中的每個步驃老師通常也不會詳細板書(或幻燈片展示)出來了,常用的英語單詞老師通常也是隻說而不寫出來了。

“不負責任”和“講的不過細”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也毫無包含與被包含、因與果的關係。“負責任”的老師就必須“講的細”嗎?面面俱到的“講的細”就叫“負責任”嗎?如果某老師“講的過細”,可能又會有學生會說該老師不善於抓重點、不注重精講、囉嗦得很、浪費時間等等。其實,任何學段的老師講課時都應該著重精講、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而不必“講的過細”。

任何學科的學習跟老師關係都大,但老師的“教”不可能單獨發揮作用,它必須與學生的“學”緊密結合(配合)才會發生效用,因為只有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主人),學生的“學”才是在學習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而老師的“教”只是起引導的外在作用而已,這也就是俗話說的“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的道理;同時,這也就是為何同一個班級同樣的學科任課教師教出的幾十個學生成績始終是參差不齊的根本原因。


尋常人家53728838


回答是肯定的。教學效果涉及到三方面的因素:學生、老師和客觀外在環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效果上起著關鍵性作用,對學習效果的內因。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尤其重要。高中階段所有的學科離開了學生的積極理解、主動探索、自覺實踐都無法掌握知識,缺乏踏實認真、刻苦專研、勤學好問的態度學習效果也會打折扣,學習方法不科學學、不恰當也會影響學習效果。要學好語數外政史地理化生都有一般的方法又有各自學科的方法,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適合的方法也不同。高中生只有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指導,把科學態度和革命精神結合起來,掌握利用了既科學又適合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落實到學習行為上,學習才有可能取得理想成績。

老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外因,是學校教學的主導,對學生學習效果起著促進或延緩作用。對高中生來說,老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能力、教學態度等等對學生學習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遇到一個自己喜歡又懂得自己的優秀老師,是每個人的幸運。但如果沒有遇到,把學習成績提不高歸結於自己運氣不好,而不去努力甚至自我放棄,是錯誤的態度。老師講他的,自己做自己的,不按老師的要求去做,這是錯誤的做法。遇到自己不喜歡的老師或你認為不優秀的老師,高中生應該轉變態度,為自己的前途必須學好這科,努力讓自己至少喜歡他所任教的學科;再去換位思考,體會老師的用心,感恩老師的付出,做到珍惜老師的勞動,努力回報老師;再私自主動與老師交流,探討提高成績的方法,努力達成共識,彼此適應;最後有些問題實在解決不了,還可以去尋求其他老師的幫助。

高中生要取得好的效果,還離不開利用外在的有利條件。比如利用好網絡獲得自己需要的資料方法,周圍同學老師的幫忙等等。

總之,高中階段想學好,既要重視內因,又不可忽視外因,既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又要按客觀規律辦事,做既有情懷又實幹的人。

但願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祝學業有成,高考成功。


心靈書吧


老師的能力和態度各異,也因個人風格和學生的喜好、程度對老師的評價各異,把老師放到高三學校一定是認可的,大家的成績學校也覺得可以不會換老師,高中生自學能力一定要具備,自己解決不了找老師補課吧,有多大的不滿都要解決自己的問題,換不了老師換思路。


柘羽63837208


如果是不負責任講得不細,那肯定關係很大。這種情況建議:

1把自己班級成績跟其他班成績做對比。如果差距很大,那就說明確實有問題,如果沒有,那可能是你判斷出了點問題!

2按成績結果來判斷!確實有問題的,那就要告知家長,把問題和成績區別具體告知家長,讓家長出面去解決問題。

3如果是沒問題,或者班級間分數結果差別不大,那建議你去找下其他學得好的同學取取經,也可以約你們老師談下你聽課的困惑,尋求學習建議!大多數老師都會可以告訴你的![微笑]


大柯老師中考滿分物理


老師是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