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等著我,媽媽一定早點回來陪你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田貴學 吳秋華

這個春節,註定會讓很多人難忘。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很多人停下了出行的腳步。

同樣也有一些人,肩上的使命,讓他們義無反顧地繼續堅守在崗位上,奮戰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張家界市永定區很多工會幹部和女職工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實際行動抗擊疫情,譜寫出感天動地的生命讚歌。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能夠早點回去給孩子做好吃的”

“媽媽,你什麼時候休息呀,能不能請半天假陪陪我呀,每天我都吃方便麵,肚子好餓的,想讓你給我做好吃的。”2月12日,永定區天門山鎮副鎮長、工會主席魏娟的12歲的女兒電話裡的話,讓她內生愧疚,但只有含著淚對女兒說:“媽媽很快就會回來的,一定給你做好吃的。”

1月22日,正準備回家過年的魏娟接到通知後,取消了假期。為了儘快熟悉疫情防控知識,魏娟在網上認真查看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知識,將相關防控知識做成標語、橫幅,發放給各村。她和鎮上的其他幹部一道,走村入戶摸排涉鄂人員,一對一盯防重點人員。並自制《給廣大群眾的一封信》宣傳語音,通過村村響、巡邏車加大宣傳力度,提前給群眾做好不串門、不拜年、不聚會的準備。

為了保證轄區內排查人員自身的健康,魏娟不辭勞苦,在全城各個藥房、診所蒐集口罩、消毒水、洗手液。1月26日晚上12點,四處籌集防控物資的她,打聽到南莊一個藥店到貨了一批口罩,立馬前去搶購了2000個口罩。由於過年期間開店營業的店鋪較少,魏娟就採取掃雷戰術,她跑遍全城,不放過每一個小店裡的消毒液、洗手液,一瓶兩瓶就這樣,她先後購買了6000個口罩、500瓶消毒液、500瓶洗手液等防控設備,為轄區內的醫務人員、工作人員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證。

“我是一位母親,更是一名黨員,抗疫一線更需要我們”

胡燕是永定區茅巖河鎮黨委委員、宣統委員、工會主席。作為有兩個小孩的女幹部,接到正月初三返崗上班的電話後,她二話沒說,一大早便從六十多公里外的家裡趕到鎮政府,這也是她第一次離開還在哺乳期的小孩。鎮黨委書記胡玉亮考慮到她的特殊情況,就安排她做一些內勤和宣傳工作。但胡燕還是主動申請到最需要的一線去,聯繫黑潭村、金蝦灣村4名從武漢及湖北其他地區返鄉居家隔離人員,負責每天的探視。

當得知隔離人員居住岳父家,來時沒來得及帶衣物,隔離後又不便添置,胡燕專門到集鎮上給他買一雙棉鞋和兩雙襪子。胡燕在入戶探視時,有時也會遇到隔離對象及其家屬的不理解。但胡燕總會和顏悅色地解釋道:“你們的健康是我最大的願望,如果有症狀請第一時間治療,請你們理解和配合。”胡燕聯繫探視的4名對象有3名來自武漢,居家醫學觀察以來,聯繫對象及其親屬均沒有離開家。為了搞好疫情防控,她已經連續七天沒有回家了,每天晚上只能通過視頻通話看看孩子。兩個孩子總是哭著要媽媽回家,難免有很多不捨和牽掛。胡燕說:“我是一位母親,更是一名黨員,一名基層幹部,抗疫一線更需要我們,只要疫情阻擊戰沒有結束,她就一直不回家。”

“雖然疼在心裡,但我還是要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從臘月二十九打響戰役的第一天起,區衛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伶俐既是本單位的主將,又是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干將,因為負責起草相關文件和材料、數據彙總分析等繁雜工作,忙得沒有白天黑夜、沒有除夕夜,忙得來不及洗澡、洗頭髮,忙得連兩個孩子都不管不顧了,辦公室成了她臨時的家。

吳伶俐的丈夫在永定區食監局上班,也全身心地投入了抗疫一線,夫妻倆成為同一戰壕的戰友,要麼幾日見不著面,要麼凌晨兩三點一前一後疲憊不堪的回家,清早又匆匆各奔前沿陣地,家裡亂成一團糟也沒人打理,兩個孩子只能送回鄉里,交由身患多病的年邁的婆婆照顧。而婆婆只能守住兩個孩子不出門,在家裡不出安全問題,完全沒有能力輔導已上小學的兒子的寒假作業,年僅1歲的女兒每天在家裡哭著要找媽媽。面對這一切,她只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眼淚往肚裡咽,但還是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