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龍所不為人知的公益事業

“做得多,說的少”,一直都是被大家所稱讚的好品格。近期由於武漢疫情的影響,很多明星都選擇不佔用熱搜的資源,讓疫情一線的情況能夠在第一時間被大家所熟知。同時面對疫情,很多的人選擇默默捐助,朱一龍就是其中之一。他先是以個人的名義捐款了100萬元,又以公司的名義捐助了26萬元,並且還多次的參加抗擊疫情的活動。網絡上光是關於他的抗疫報道就有高達至少227萬的閱讀量,微博報道更是超過了150萬。


朱一龍所不為人知的公益事業

對於朱一龍的公益事業,其實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地方。他的首個公益應援站點在18年的時候成立,剛剛成立的三個月時間裡,他就用他自身的正能量號召了大批他的粉絲跟著他一起做公益。公益應援站的第一次公益活動就是通過他的渠道為孩子們購買了四百多份免費的午餐,再然後又購買了一千四百多份的公益午餐,幫助更多的孩子遠離飢餓。以“居沙成塔,益路同行”為口號,將愛心傳遞到四面八方。同年8月,以他為名的公益個站又聯合了愛心衣櫥和京東公益一起號召粉絲們一同捐款了1萬多元,給湖北某偏遠地區的13所山區的孩子送去體育包等一系列的體育用品,為那裡的孩子圓了他們的體育夢想。

朱一龍所不為人知的公益事業


朱一龍所不為人知的公益事業

除此之外,還開展很多有意義的比賽項目來鼓勵大家參與。比如沙漠步行比賽,只要有一位挑戰者挑戰成功,他就會以他的名義送出七本書給蘭州貧困小學的孩子們。這些事情他都只會默默的去做,以至於有時候連粉絲都不知道他做了這些公益事業。不忘初心,滿腔熱忱,對於他來說,公益就是他成立應援站的根本。看著那些被他幫助過的人臉上洋溢的笑臉,拉著他的手緊緊不放的說著“謝謝”,這些一點一滴的溫暖都是他堅持做公益的動力源泉。

朱一龍所不為人知的公益事業


熱衷於慈善事業,也使得朱一龍成為各大公益廣告的代言人。世界自然基金會為宣傳保護野生動物,守護野生大熊貓;不濫殺、不消費犀牛角的行為,就聯合朱一龍一同發聲,邀請他一起參加了野外監測巡護的工作。在都江堰一起尋找野生大熊貓的足跡,關注瀕危動物的棲息地安全;在納米比亞追蹤一隻看不見的犀牛。他不僅僅是號召,還用自身的經歷去證明他對公益事業的熱愛。粉絲之所以如此熱衷的跟隨他的腳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感受到了來自偶像的親近感。他會因為要去武漢支援的醫生粉絲的一句“可不可以給我一點鼓勵”,第一時間送上自己的鼓勵,讓偶像與粉絲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不少。也正是這樣與粉絲肩並肩的態度,讓大家對他的好感度直線上升。

朱一龍所不為人知的公益事業

朱一龍的公益事業,從偏遠的山區一直蔓延至繁華的都市,從年幼的孩童到佝僂的老人,從南到北,四面八方的人都會因為他的號召而加入公益的行業,這應該算是作為明星最好的姿態了吧!你們對這樣的朱一龍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