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後半句才是重點,蓋房的要注意

千百年來,“居住有其屋”一直是人們的一個理想。直到現在,人們有錢了,都希望能有自己的房子。在城市裡,人們通過買房來擁有自己的房子,而在農村,農民可以進城買房,也能在老家自己的宅基地上蓋房子。雖然說現在農村進城買房的人在逐年增多,但絕大多數農民都還是更喜歡自己蓋房子。

農村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後半句才是重點,蓋房的要注意

農村蓋房子是一件大事,人一輩子也蓋不了幾次,因此人們都很重視。就拿筆者老家,河南中部的一個小村子來說,村民在蓋房子之前,拿到了所有的手續之後,還要找專門的人來選定一個“良辰吉日”,然後再看看還有什麼其他要注意的沒,最後萬事俱備了,才會開始動工挖地基。隨後等到過去叫上樑、現在叫封頂的時候,也要找人選一個特定的日期才行。這些東西,有人說是迷信,其實筆者認為算不上,就有些類似於過年祭祖燒紙錢那樣,只是人們情感的寄託,不算是迷信。

農村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後半句才是重點,蓋房的要注意

農村蓋房子,除了上述的這些習俗之外,還有很多講究的地方。每個村子裡都有一兩位德高望重、似乎什麼都懂的老人,他們對這些講究最熟悉不過了。關於農村蓋房子,村裡老人就經常說這樣一句話“門前墳,屋後水”,這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的“門前墳,屋後水”,指的是蓋房子的一個“禁忌”,如果房子前面有墳頭,後面有河流、小溪等水面的話,對家裡人會不太好,最好不要在這樣的地方蓋房子。具體原因又是什麼呢?

門前墳

農村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後半句才是重點,蓋房的要注意

首先,誰家大門前面正對著墳頭,都會感到比較晦氣,畢竟墳頭裡面埋葬的是去世的人。當然,正常來說,農村自家蓋房子,誰也不會把房子蓋在正對墳頭的地方。反倒是在城市,寸土寸金,由於發展快,一些城裡的以前地處郊區的公墓,現在已經被小區高樓所逼近甚至包圍,有的樓房,大門正對的圍牆外邊,就是一個又一個墳頭。

墓地裡的氣氛,一直都是莊嚴肅穆的,再加上墓地裡多種植松柏,就更顯得陰森了。尤其是晚上,很多人都害怕“鬼神”,看見墓地就不自在,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地方,對人不好。

屋後水

農村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後半句才是重點,蓋房的要注意

依山傍水是比較理想的位置,房子後面是山,前面是水,這種格局是理想的建房場所。但如果水在屋子後面,就不太理想了。一方面,屋後有水的話,水會浸泡到屋子的根基,時間長了可能造成房屋倒塌,有安全隱患。古時候的房子可不像現在都是鋼筋混凝土,而多數是用木材土坯蓋的,離水太近木材容易腐朽。另一方面,夏季水面容易滋生蚊蟲,房子擋在水面的前面,蚊蟲肆虐,影響屋裡人的健康。

因此,不管是“門前墳”還是“屋後水”,建房時最好都要避開。其實,這句話只是前半句,完整的是這樣說的“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後半句“家敗人亡子不歸”,說的就是如果“門前墳,屋後水”,家裡可能會出現的嚴重後果。當然,這是一種誇張的說法,故意誇大,以起到警示後人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