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平縣:築牢疫情防控“戰時”供應鏈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物資保障是關鍵。鎮平縣通過政策加持打通運銷渠道,藉助電商平臺優勢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黨員幹部溫情服務實現無見面配送,全力保障疫情期間群眾生活物資供應。築牢了疫情防控“戰時”供應鏈,為打贏這場阻擊戰提供了物質基礎。

政策加持:打通渠道破解滯銷瓶頸

“大家都加油啊”2月14日上午,在鎮平縣張林鎮賈莊村的蔬菜基地裡,十幾名農民戴著口罩在地裡抓緊採收廣東菜心。

基地負責人李清平告訴記者,“基地種了上千畝的蔬菜,有紅菜薹、翡翠龍芽、臺灣甜菜、廣東菜心等,現在正是上市銷售的時候,往年都是銷往南方,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只能在本地銷售,多虧了縣裡及時出臺了好政策,在非常時期幫我們渡過難關”。

“為了更好地做好產銷對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我們縣農業農村局、商務局、扶貧辦、交通運輸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多個部門同時發力,共同為農產品生產保駕護航。”縣委書記李顯慶說。

鎮平縣商務局和扶貧辦對轄區內近期要上市的蔬菜、水果信息進行摸底,落實到具體種植戶,形成詳細的表格。

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為企業辦理民生物資通行證。採取企業申請、所屬鄉鎮街道申報,商務局初審後報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審批的方式,為全縣商超、食品企業、蔬菜企業、養殖企業辦理車輛通行證,保障了物資車輛道路通行快速暢通。對持有省市疫情指揮部發放的(A、B、C、)通行證的車輛,實行綠色通道政策,在保障防疫檢查質量的前提下,快速檢查、登記,優先通行,確保快速通過。

市場監管部門組成30個執法隊每天深入市場巡迴檢查,及時掌握各類市場主體經營狀況、防疫措施落實情況和關停情況,嚴厲打擊借疫情散佈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串通漲價等擾亂市場秩序的各類違法行為。

企業發力:平臺優勢解決銷售難題

關鍵時期,鎮平的本土企業同富小康平臺架起了種養殖戶與消費者之間的一座橋樑。鎮平縣同富小康大數據開發有限公司是政府控股、民營參與、公司化運營,專為貧困人口解決脫貧致富的社會化企業。該平臺根植鎮平本土,肩負扶貧使命,以域內優質農產品為依託,以“讓消費成為愛心扶貧”為理念,運用大數據、區塊鏈分佈式電商“盤活農村資源,鏈接城市消費”,統籌推進產業扶貧和轉移就業。

該平臺負責人薛珣介紹到:“目前,全縣22個鄉鎮(街道)都與我們聯繫銷售農產品,我們要盤活農村資源,鏈接縣城消費,通過網絡實現綠色優質農產品和消費市場無縫對接,全力以赴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

客服、分揀工、司機,同富小康大數據開發有限公司的每一位工作人員上班都要量體溫,戴口罩、做消毒,確保安全有序開工。

在居民生活物資保障上,該縣開展“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行動,發揮縣內重點企業的保供作用。萬德隆集團、想念集團、同富小康公司、郵政物流、順豐物流、上口香公司等企業作為全縣保供應的重點企業,都在加大供應力度,確保群眾日常所需的米麵油肉等生活物資的保供穩價。

據統計,城區每天供應肉類4732公斤、蛋類2011公斤、蔬菜28844公斤、米10545公斤、面870公斤、油4781公斤,匯鑫冷庫儲備豬肉達200噸、金貴冷庫儲備牛羊肉150噸,全縣重大民生保障類市場經營秩序穩定,價格平穩,沒有發生群眾搶購生活物品現象。

黨員給力:社區配送實現精準對接

為了最大可能減少社區居民外出,緩解居民集中購物造成的人員扎堆現象,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後勤保障工作。鎮平縣涅陽街道安國路社區黨支部組織在職黨員、志願者、物業齊參與,開展“敲門不見面”工程。

通過網格和微信群,提出群眾“點單”、社區“跑腿”的代辦服務模式,讓網格長、三大員扮演起“跑腿員”、“服務員”、“後勤員”的角色,及時解決群眾居家的實際困難及生活保障。通過積極與同富小康大數據平臺、萬德隆超市、百姓藥店等商家對接,設置安國路物資配送點。群眾通過網上下單、物流配送,將生活用品、生鮮、蔬菜統一配送到社區,由社區志願者進行分點,並對進出商品進行消毒後,聯繫各小區黨員志願者實行送貨到門,定點投放到居民門口,敲門告知後,放在門口,由業主自行取用。

社區配送工作不僅在城區得以實現,在鄉村也得到落實。

1月30日晚,晁陂鎮政府召開緊急調度會議,將24個行政村按照就近原則劃分3個片區,由三家超市抽籤決定配送區域。

村裡專門由一個村幹部當物資配送專職聯絡員,把群眾的需求提前列出清單,在微信群裡提交給超市,超市把各村的需求,逐一打包,標明村別、姓名、聯繫電話,到各村指定地點放貨,由專職聯絡員驗貨接收。

為了不直接接觸,交易一律微信支付,年齡較大不會用手機的老人和特殊群體,村裡提前澄底,包片黨員或左右鄰居代為提交需求清單,村幹部墊付資金,最後集中收款。

至目前,晁陂全鎮居民基本生活物資總體供應正常,配送物資的車隊和一線黨員幹部,形成了一道服務群眾、保障民生的美麗風景線,切實讓廣大群眾感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特約記者 胡少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