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夕二股東退出 湖州銀行管理混亂 中間業務連續3年虧損

近日,湖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州銀行”)正式披露招股說明書,湖州銀行計劃登陸上交所上市。

招股書顯示,湖州銀行本次擬公開發行普通股不超過3.38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發行後總股本為13.51億股,此次發行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水平。

湖州銀行成立於1998年6月,註冊資本為10.13億元,法定代表人是吳繼平,經營範圍主要有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等業務,是浙江省湖州市的一家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次招股書預披露前夕,湖州銀行第二大股東發生了變化。湖州銀行第二大股東美都能源(600175.SH)將其持有的湖州銀行全部1.14億股以3.5元/股的價格轉讓給五家公司,轉讓損益約為-2850萬元。

上市前夕二股東虧本甩賣股份,湖州銀行背後會不會有什麼故事可講呢?

收入來源單一,中間業務連續3年虧損

近幾年,湖州銀行的規模再擴張,迎來了高速發展。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湖州銀行總資產分別為374.74億元、444.13億元、520.26億元、645.61億元,而同期淨利潤分別為2.39億元 、3.57億元、4.89億元、6.24億元,湖州銀行的總資產與淨利潤雙雙穩步增長。


上市前夕二股東退出 湖州銀行管理混亂 中間業務連續3年虧損


不過,湖州銀行取得靚麗業績的同時,營業收入卻嚴重依賴於利息淨收入。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湖州銀行營業收入分別為12.36億元、14.19億元、16.47億元、13.16億元,而與此同期利息淨收入分別為12.20億元、14.71億元、17.08億元、13.03億元,其中湖州銀行的利息淨收入佔營業收入分別為98.71%、103.66%、103.37%、99.01%,遠遠高於國內四大行80%水平。

商業觀察瞭解到,湖州銀行的利息淨收入佔比接近100%說明它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利差收入,其他收入來源非常少或給銀行的業務帶來了負面的收益,這樣的業務結構對銀行未來發展是不利的。


上市前夕二股東退出 湖州銀行管理混亂 中間業務連續3年虧損


商業觀察還了解到,湖州銀行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利息淨收入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組成,但湖州銀行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卻連續三年淨虧損。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湖州銀行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分別為241.11萬元、-7144.25萬元、-9997.96萬元、9829.65萬元,按此發展趨勢,湖州銀行2019年虧損額可能會繼續放大。

湖州銀行的營業收入嚴重依賴利息淨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又連續3年虧損,可以說明湖州銀行的業務發展不健康,可能會影響上市前的估值。

頻頻騙貸而衍生的內控問題

上市籌備關口,原湖州銀行嘉興海寧支行行長步偉中因違規向空殼公司放貸1000萬元被判刑。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2018年9月公佈的(2017)浙0481刑初726號判決書顯示,黃某以其實際控制且基本無實際經營的兩家公司的名義,採用虛構貿易合同的方式向湖州銀行嘉興海寧支行申請貸款,被告人原湖州銀行嘉興海寧支行行長步某安排湖州銀行工作人員與黃某安排的財務人員對接,公司財務人員按照銀行方的要求更改財務報表數據,以滿足銀行授信額度的要求。

而法院認為,被告人步某身為銀行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發放貸款,共計1000萬元,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違法發放貸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八萬元。

另外,從中國裁判網公告查詢發現,2018年9月,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佈的一份判決書中也顯示,湖州佳路利進出口有限公司於2012年3月採用虛假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等財務資料的手段騙取湖州銀行1250萬元的貸款授信額度。

對於湖州銀行來說,千萬元以上的貸款業務一旦違約,也會產生不小的影響;而且違規放貸也反映出銀行自身信貸審查、風險管控等方面存在一定漏洞。

頻頻遭騙貸,內控混亂,湖州銀行的罰單也接踵而來。據不完全統計,自2016年1月1月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湖州銀行因違反國內監管規定而被國內監管部門處罰共計13宗,罰款金額合計 340.07 元。

收入來源過於單一,中間業務連續3年虧損,頻遭騙貸,管理混亂,這或許就是湖州銀行的二股東退股的真實原因。

這些問題無疑成了湖州銀行上市的攔路虎,至於未來湖州銀行是否能上市,商業觀察會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