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陪伴”多,認識過度陪伴和無效陪伴

最近因為疫情,大家都待在家裡,父母開工的日期也相應延長了。也意味著,這段時間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也更充足。

而這種充足的陪伴,是否有效呢?

陪著≠陪伴

宜家和FamilyKids and Youth公司曾針對0-12歲兒童父母和7-12歲兒童合作進行了一次親子調查。

45%的父母稱,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玩耍;

55%的父母稱,他們和孩子在一起的高質量時間不夠;

參與調查的中國父母中,80%表示,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是他們最常做的事情,90%的人會和孩子一起玩電子類產品。

很多父母定義的“陪伴”就是出現,但是往往人在那裡,心卻不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內心是非常單純而敏感的,他們很容易感知到家長是不是真心和全心地在陪伴,當他們感受到這種敷衍與不耐煩時,受到的傷害更大。

所以, 那些“假裝在陪伴”,“不得不陪伴”,其實比缺席更嚴重。


疫情期間“陪伴”多,認識過度陪伴和無效陪伴

過度陪伴是焦慮的轉移

但同樣,在許多平臺和專家開始告訴我們,要如何陪孩子,教我們更多親子游戲方法,有不少父母為此制定了親子游戲互動計劃,並且在朋友圈曬出了陪伴成果。

譬如和孩子今天完成了哪些“指標”,一起讀了哪本書,講了幾個故事,做了幾個遊戲。 還會讓孩子發表“感言”。

諸如讀完這本書、畫完一幅畫、看到疫情新聞,有什麼感受和啟發。

而這種陪伴,是否存在“虛假”的出發點,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往往,這也可能是我們焦慮的轉移。

這段時間由於許多家長不得不待在家裡停下忙碌,也會因這種“無所事事”產生焦慮,只能擔心著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經濟和未來發展。 看著每天的疫情數字增長,內心的不確定感越來越重。

很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 尋找“替代掌控”。

因為

無法掌控當前危機,於是在另一個地方尋求掌控,才會讓自己心安。

疫情期間“陪伴”多,認識過度陪伴和無效陪伴

比如,不能左右病毒在什麼時候危及到自己和家人,這時我們會做:嚴格消毒、洗手、儘量不出門、出門戴口罩,通過替代掌控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安全。

再比如,我們也會用其他日常方式,比如看書、看電影、喝酒、打牌、吃東西作為替代的掌控,讓自己的生活儘量維持正常。

也有不少父母也會通過陪伴孩子,讓彼此的生活更加充實,讓親子感情更好,這是挺好的。

但如果將陪伴變成了嚴密的家庭作業和打卡任務,產生了和孩子之間巨大的矛盾,變成了安慰自己的掌控感,過度陪伴就會出現。

《奇葩說》裡有一道辯題是,在節目最後,經濟學家薛兆豐教授提出了一個“有效陪伴”的概念。他說:

“1930年,經濟學家凱恩斯曾經預測過,100年後的人,每週只要工作15小時,就可以賺夠生活所需的錢。88年過去了,現在的我們也的的確確,只需要工作15小時就可以獲得當年凱恩斯說的那種生活條件了,但我們卻沒有停手,這是為什麼?

因為我們今天的標準認為,有效的陪伴、有效的生活質量,早已不是當年的標準了。

所以,今天的父母,不是不愛他們的小孩,只是“有效陪伴”的標準隨著時代的更迭發生了變化。”

在當今社會,家長如何才能做到對孩子的“有效陪伴”?

一、作為家長,在觀念上要捨得花時間以及在陪伴中放下一些身份和角色

這個世界愛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經濟實力雄厚,為孩子報天價培訓班是愛;孩子做錯了,狠狠打一頓是愛,因為打在孩子身上,痛在父母的心上;而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才是最良性體驗的愛。

畢竟,報班和打罵,孩子都不一定能夠體會到這份愛意,可是花時間陪伴孩子,卻是孩子可以清晰獲悉的愛。

陪伴的意思是孩子是主角,我們是配角。當孩子覺得自己是主角時,他才能建立屬於自己的那份自信。

和孩子一起瘋狂傻笑;一次擁抱和躺在一起聊聊天;看著孩子的眼睛說,我愛你,我喜歡和你在一起!放下“教”孩子的念頭,放下自己的職業身份,放下自己的學歷身份,跟隨孩子的視角和想法一起玩。

全身心投入的陪伴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難,最關鍵的是,認同瘋跑傻笑溝通的時間並不是沒有意義,而是值得花費的。

每一刻的微不足道卻全情投入,都有可能帶給孩子“你最珍貴”的感受,獲得充足的安全感與信任感,在他的生命中建構他面對世界的愛和勇氣。

疫情期間“陪伴”多,認識過度陪伴和無效陪伴

二 、以孩子的需求為導向,只陪伴,不過分注重目標和結果

有效陪伴,就要了解孩子的興趣和需要,並以他的需求為導向,為他的成長提供支持。

玩耍是孩子成長的必要條件,因此,父母需要花時間與孩子一起玩耍。

讓孩子掌控整個玩耍活動的進行,允許他隨心所欲,真誠地認可他的成就。父母只需要給予孩子鼓勵和必要的支持。

假如孩子喜歡空手道,而且很有天賦,我們就積極創造機會讓他學習。以孩子的興趣和愛好為出發點,為孩子提供教育和學習資源。

假如在堅持練習的路上,孩子感到受挫和煩躁,多讓孩子談談他的感受,有利於孩子自身的放鬆以及情商的提高。

經常聽到一些父母說:“哭有什麼用?鋼琴練完沒有,沒有,就別向我提要求。”這就進入了以目標和結果為導向的誤區,忽略了孩子的感覺。

在讓孩子將情緒感受宣洩完後,可以用溫柔而堅定的聲音告訴他:孩子,如果感到累了,我們可以先放鬆十分鐘休息一會,戰勝疲倦和困難,十分鐘後再繼續面對他們。

疫情期間“陪伴”多,認識過度陪伴和無效陪伴

三、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陪孩子做固定的事情

將做一些必要的發展和提高,引向是習慣在督促孩子,不是父母陪伴孩子。

這樣即使家長忙起來,孩子仍能自覺地做事、學習。養成習慣,是自覺的重要原因。

任何習慣的養成,都需要最開始時,父母的陪伴和參與,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並且一起堅持。

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是促進習慣養成,以及形成行為觸發機制的好條件,當到了這個時間,坐到這個桌前,身體就自動反饋了,我們需要做什麼事情了。

所以最開始的學習階段,家長一定要耐心陪伴,不要自己隨心所欲,也不要孩子出現一點錯誤就責備生氣,這樣的陪伴才會讓孩子將好的行為習慣,固化下來。

親子陪伴,不管是對於孩子的需求,還是為人父母自己的期望,都需要父母先有一個好心態,全情投入,摒除一心想著如何快速完成的急功近利,重視陪伴並且接受孩子的節奏,養成好的習慣。

疫情期間“陪伴”多,認識過度陪伴和無效陪伴

最後,在疫情期間,給大家四條檢驗標準,看看自己是否存在“過度陪伴”的傾向。

1、 把親子互動當做完成任務。

常常有“現在我們應該讀書,這樣今天才能讀完一本”這樣的想法,無論孩子此刻在幹嘛,都要勸慰或誘導孩子做你想要的事情的時候。

很可能就是正在利用“親子互動”化解潛意識的焦慮,以此心安。

2、 看重目標,忽略過程和感受。

比如,親子閱讀心裡想的是快點讀完,還要做下一件事呢,對孩子的提問也不耐煩,要按照你的節奏,而不考慮孩子能否適應以及他的感受。

3、 制定嚴苛陪伴時間表。

比如達到和課程表一樣的水準、制定精確獎罰政策、幾乎沒有留給孩子自我決定的時間,就算是玩耍和遊戲也要精確無誤,並且為孩子是否堅持而起衝突。

很明顯,這是在緩解你的焦慮。對疫情的不確定,對開學時間延長導致的對成績落後的擔憂。

4、 給孩子灌輸大量疫情知識

通過各種途徑獲得疫情最新進展,並且天天和孩子講述疫情的知識和情況,很可能只是為了讓你本人得到確認和安心。

就算是真實、透明、正能量的官方權威資訊,也不必認為孩子需要獲知,更不必事無鉅細給他講。你以為這是在安慰孩子,其實孩子可能會感受到某種暗示而變得緊張。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