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繫怒江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來源怒江大峽谷網

“黨旗在怒江峽谷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系列報道⑭

  “爸爸去怒江了,去怒江是守一方健康的。”“作為一名醫生,一名黨員,我應該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怒江醫療戰線上有一群特殊的群體在一線堅守,他們放棄春節假期難得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毅然決然踏上返回怒江的逆行之路,與怒江的醫療隊伍站在一起並肩作戰、與怒江的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抗擊病毒,踐行著他們當初“不破樓蘭終不還”投身怒江脫貧攻堅幫扶的錚錚誓言。

  林森:“作為一名醫生,一名黨員,我應該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眼前這個正在仔細詢問病人症狀的醫生是省委組織部下派駐點幫扶怒江的省傳染病醫院的醫療專家林森。2019年4月她來到怒江州人民醫院感染科,一呆就是8、9個月。今年春節,好不容易能趁著假期回家幾天,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林森只能匆匆告別了家人,並於1月28日,提前返回了六庫。由於班車停運、交通半封閉,當天還是她的老父親親自駕車把她從昆明送回了六庫。她說,“作為一名醫生,一名黨員,我應該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心繫怒江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穿上隔離衣,戴上口罩、帽子、護目鏡,林森就這樣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詳細詢問每一個患者是否有發熱症狀;是否到過疫區或者接觸過來自疫區的人員,對所有就診患者都詳細登記姓名、電話和地址。林森每天在發熱門診坐診八九個小時,除此之外她還是州醫院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的成員,看診間隙就在微信專家組裡和各個科室的專家們對病人情況、症狀、檢查結果等進行討論分析。忙碌的坐診工作結束後,林森有時還會對全州定點醫院、縣(市)醫院、鄉鎮衛生院的醫護人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的培訓,通常忙完這一切都已到深夜了。林森紮實的專業技術,對病人的體貼關懷,對工作的認真負責也感染了同事們。

心繫怒江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州人民醫院感染科住院醫師 和一珍:“林老師在幫扶期間,給我們培訓了很多專業的知識,我們在感染知識上得到了很大提升。她平時工作中嚴謹、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發,讓我們在工作中也更加嚴謹,對病人更加負責。”

心繫怒江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發熱門診24小時開診,3名醫生、3名護士承擔起了看診的全部工作,為了接診更多的病人,節約有限的防控資源,降低感染的風險,醫護人員從接班到下班,工作期間不吃、不喝、不上廁所。脫下護目鏡、口罩後,臉上經常被壓出來或紅或青的深痕。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林森說,守衛老百姓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李春:“要以最快的時間趕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線”

  今年是雲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春入黨的第十五年,也是他從醫的第十四年。2019年5月,他從被雲南省委組織部選派到福貢縣人民醫院進行對口幫扶工作開始便一頭扎入工作中。春節將至,一起來的同事都提前回家過年了,而李春卻堅守到最後,是最後一批離開福貢的對口幫扶醫療隊的隊員。

心繫怒江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因為平常與家人很少團聚,兩年前外婆突發腦溢血臥床不起,使得外婆的身體每況愈下,從小和外婆一起生活的李春本想春節趕到外婆身邊一起過一個團圓的除夕。可電視裡、手機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讓李春待不住了,他第一反應就是趕回福貢,馬上開展防控工作,因為醫療資源的薄弱,疫情一旦感染,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主動請纓,大年三十一大早便自己驅車趕回福貢。

心繫怒江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李 春:“我心想要以最快的時間趕到福貢參加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線,到達福貢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1點了,在宿舍泡了一碗方便麵就是我在福貢第一個除夕的年夜飯。”接到同事來電,縣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名來自湖北並在武漢工作的發熱患者,他立刻起身趕往醫院開展相關治療工作。

心繫怒江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李春還為縣醫院制定了《福貢縣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與控制相關流程》《預檢分診點、發熱門診、隔離病區的消毒制度、工作人員隔離防護規範》等多項管理制度,為隔離病房的建設出謀劃策,開展了有關新冠肺炎的排查、診斷、治療、預防及控制等培訓。

  李春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同時也是丈夫、父親,雖對不能陪伴妻子和女兒,也無法去看望最捨不得離開的外婆,但家人的理解與支持,也成了他前行的最大動力。

心繫怒江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李春:“其實在這個時候還是有點覺得挺對不起她們的,因為以前在昆明工作的時候也有可能要上夜班、值班,但是下班以後還可以和家裡人團聚,但是這麼長時間離開她們還是覺得挺想念她們的。特別是我的小女兒,經常跟我愛人說爸爸去哪兒了,我愛人就說爸爸去怒江了,我小女兒就會問他去怒江干什麼,我愛人就說你爸爸去怒江是守一方健康的,我女兒也會說爸爸你真棒。”

  郝林會:把身體投入工作,把感情寄予文字

  半年前,為響應省委組織部的號召,受雲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派遣,郝林會到福貢縣疾控中心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大年三十不到3天前,心花怒放的郝林會約好隊友準備一起回昆明過年,本想想借著這次春節的假期,好好陪陪許久未見的妻子和剛滿四個月的女兒。1月23號早上到家的郝林會,意識到疫情態勢的嚴峻性,長期從事全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與管理工作,有非常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處置經驗的他當晚就決定次日返回福貢,僅僅與家人待了一天。出門時他看到門前一樹冬櫻花開的正茂盛,彷彿在為過春節做準備,而自己卻不得不得離開家人,心中滿是傷感,平日裡酷愛寫詩的他,便在這一刻寫下了“夜來寒夢雨,捲簾花猶紅。花落門前廳,人已漂天涯。”這樣的詩句。

心繫怒江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700多公里的路程,到達福貢時已是深夜,這是郝林會第一次離開家人在外過年,年夜飯只有一碗方便麵,在這個異常安靜的年三十,他想到家人心中滿是愧疚,但是一想到福貢縣十多萬老百姓,他覺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十分值得的。

心繫怒江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郝林會:“第二天早上凌晨5點鐘,接到衛健局的電話稱福貢縣醫院出現了第一例可疑病例,然後我們就去開展了相關流行病學調查,對病例進行採驗,調查完畢之後立馬把標本送到怒江州疾控中心開展檢測,還好這個病例當時檢測的結果是陰性。”

心繫怒江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郝林會一頭扎入工作中,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有他,標本採集指導有他,溫度監測點有他,留驗站建設有他,隔離病區建設也有他。只要一接到可疑病例報告,為了得到最細緻的流行病學資料,確定病例可能的暴露史,他都會冒著可能被傳染的風險,認真細緻做完每一項工作。除此之外,他每天還要面對紛繁複雜的各類與疫情相關的數據,依據分析結果,發現問題,及時提出防控策略,供相關部門參考。

  郝林會:“2010年7月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個疾控工作者,在災難來臨的時候都要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站一線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心繫怒江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此時“參加抗疫”,此地“保衛健康”,此身“努力負責”,他心中僅僅只有一個願望,願疫情不要傷害到福貢人民。

  2月4日晚,郝林會在查看縣醫院醫生通報的病人血常規化驗單,看到病人白細胞計數,想起有大學同學去了武漢重災區,而更多的同學和同事則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他便寫下了《白細胞》。

  白細胞

  (一)

  咚咚,

  心臟在博動,

  汩汩,

  血液在流動,

  似戰鼓擂,似號角鳴,

  你搭乘紅色專列,

  前進,前進,

  向著肌體生病的部分邁進。

  遠在硝煙升起前,

  戰鬥就早已打響。

  你發出的信號彈,

  堙滅在漫天的焰火中,

  那不過是呼出的一口氣,

  那不過是咳出的一口痰。

  但是,這沒有使你退縮,

  與病毒戰鬥,保衛健康,

  是你的天職,

  你英勇,無畏,

  集結、包圍、吞噬,

  消滅每一潛在的敵人。

  (二)

  你聽,

  白細胞在呢喃,

  它無色而有情,

  是的,

  它在歌唱,

  它在歌唱。

  我想你是白細胞,

  當我們的肌體遭受侵害時,

  你英勇,無畏,

  在心頭寫下請戰書,

  敢於直面新發的疾病。

  平時你把身影埋藏,

  人們看到的是姣好的容顏,

  聽到的是美妙的喉舌,

  小股的匪類,

  你輕而易舉消滅。

  戰鬥在不經意間結束,

  誰曾歌頌過你的英勇無畏?

  你聽,

  他們在集結,

  他們聽到心臟的呼喚,

  搭乘紅色專列,

  出發,戰鬥,

  抗“疫”到底!

  我想你不同於白細胞,

  你有嬌妻弱子,

  你有俠骨柔情,

  一件薄薄的杜邦服,

  經得住幾回汗水沖刷。

  你說,

  不要你的眼淚,

  讓我再看一次你的微笑,

  原諒我的匆匆離去。

  縱然相隔千山萬水,

  我們的心在一起。

  (三)

  是年,天下大疫,汝力控之。

  因為決戰脫貧攻堅的共同目標,一批又一批的外來幫扶幹部來到了怒江,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傾盡全力訪貧問苦、獻策獻力,把怒江當做第二故鄉,奉獻自己所有的智慧、所有的才能、所有的精力、所有的幹勁,在平凡的崗位上紮實苦幹,書寫脫貧的希望,汗水灑滿了怒江大峽谷,真情溫暖了怒江老百姓。他們的真情付出、點滴奉獻,55萬的怒江人民不會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