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1917》的沉浸式體驗!


電影《1917》的沉浸式體驗!

剛剛落幕的第92屆奧斯卡,電影《1917》最終擊敗對手,獲得了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影響效果三個獎項,不可謂不實至名歸。由薩姆·門德薩導演,並邀請了自己的老搭檔,獲得過14次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的攝影師羅傑·迪金斯為本片加持,將“一鏡到底”的沉浸式觀影體驗發揮到極致。

電影《1917》的沉浸式體驗!

但所謂的“一鏡到底”並不是我們所謂的一條拍到底,沒有分鏡頭和剪輯,一氣呵成。而是導演通過多個短則5、6分鐘,長則8到10分鐘的長鏡頭巧妙的拼接而成,而這也正是考驗導演和攝影師功力,通過對電影敘事的節奏的把握,找到恰到好處的剪輯點,讓兩個分鏡頭完美的相接。通過對電影的觀看,事實證明導演薩姆·門德薩做到了。

影片講述一戰時期,一對英國士兵接到任務,需要穿過德軍的防守陣地,通知前線失去通信的部隊取消進攻計劃,從而拯救1600名士兵生命的故事。故事簡單並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使的故事情節上就沒有那麼起伏跌宕,略顯蒼白,無法採用常用的簡單故事通過不同角度、時間線的蒙太奇手法剪輯。這也使得最終沒有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項。

本次長鏡頭的拍攝,完全是在室外拍攝,這也考驗了導演和攝影師對電影場景、現場調度、自然光的運用等多維度的把握。導演給了我們一場完美的沉浸式觀影體驗,但也將自己逼到了瘋狂的境地。在接受採訪時,曾說過:為了拍好一個鏡頭,重複拍攝了五十幾條,自己也在問自己,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電影?不同於以往有的電影也採用長鏡頭,那純粹是為了炫技,而《1917》是電影以發自內心、身臨其境的感覺,隨著故事的推進,讓觀眾與演員共呼吸同命運。

電影《1917》的沉浸式體驗!

(這幅劇照是不是似曾相識,007大破天幕危機中邦德在老家戰鬥的一幕,這正是同一位攝影師羅傑·迪金斯的手法-剪影)

而作為我們老片油子,總是喜歡去找這些讓人不易察覺的剪輯點,最明顯、也是最容易是66分17秒處,也就是男主斯科菲爾德在被德軍擊中鋼盔昏迷的黑視鏡頭,也是完美從白天過渡到黑夜,這是最恰當剪輯點。而剪輯點的尋找也有固定的思路,一般出現在特效鏡頭、空鏡頭和一些轉場畫面,通過後期便可完美嫁接,喜歡的小夥伴們一起來尋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