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為防疫工作付出心血的人們,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七雲志願

一個月以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讓所有人的心都緊懸著,截至今日,確診數已達59883人,死亡1368人,這不僅僅是一個與日俱增的數字,更是無數個家庭,無數個人生,無數艱辛背後的關乎生命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足以讓人哀痛欲絕。

在這場硝煙瀰漫前景未知的“戰疫”中,每一個平凡的崗位,都有人無私奉獻;每一個群體,都有人無畏向前;每一個普通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助力武漢。無數個“他們”在行動、在逆行。

8萬一線醫護人員在行動

“他們”第一時間請戰奔赴前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之後,一批批白衣天使請戰支援武漢,時值春節假期,他們瞞著父母孩子,放棄來之不易的團圓機會,不顧自身安危、義無反顧奔赴前線。請戰書上的簽字與手印,便是他們的誓言與決心。

每一個為防疫工作付出心血的人們,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七雲志願

“他們”集體理髮。西安醫療隊到達湖北後,為了避免頭髮外露沾染病毒,方便穿脫防護服,西安醫療隊組織起了臨時理髮店,為228 名醫護人員集體理髮。支援武漢醫療隊的護理人員、95後護士郭佳萌手持自己剛剪落的長髮拍照留念,“頭髮理了還可以再長出來,等我長髮飄飄時,再來看看武漢。”

每一個為防疫工作付出心血的人們,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七雲志願

“他們“不分晝夜,迎難堅守。在重症監護室裡,醫護人員需要做很多有創性的工作,比如動靜脈採血,氣管插管。防護措施的標準就更為嚴密,防護服需要再套一層隔離服,加上鞋套,防護面瓶,工作一天下來,全身上下都已溼透,為了節省物資,他們往往不喝水或少喝水,或者帶著紙尿褲工作。

每一個為防疫工作付出心血的人們,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七雲志願

數以萬計普通人在行動

徐康和他的150人團隊為武漢一些醫院送餐,包括醫護和病患。他們每天需為1萬多人次提供餐飲服務,高峰期達到2.4萬人次。他們說“做不了一線抗擊人員,那我們就要儘自己的力量做好二線!”

每一個為防疫工作付出心血的人們,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七雲志願

做完最後一餐飯,員工直接在地上睡著了

年近55歲的張勝林在協和醫院發熱門診擔任聯絡員,每天接待社區居民幾十人。一天一板咽含片,不敢喝水,捨不得脫防護服,怕居民找不到自己不敢上廁所,還把自備的午飯讓給快餓暈的病患…

每一個為防疫工作付出心血的人們,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七雲志願

疫情之下,全國各地的菜農們也開啟忙碌模式,為了給武漢出一份力,他們連夜從地裡採收蔬菜,趕著時間送到當地的蔬菜捐贈點,把一車車來自天南海北的新鮮蔬菜成噸的運送至湖北各地。

每一個為防疫工作付出心血的人們,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七雲志願

十天時間建成的火神山,讓所有人都驚歎於“中國速度“。但這速度,只是無數平凡的勞動者用性命拼出來的。包工頭胡曉紅,除夕當晚她正在家吃著年夜飯,聽說火神山醫院需要人,她二話不說放下了碗筷,連夜和自己的工人趕到了工地。還有受了傷一聲不吭的濰坊小夥:骨折了的手指只用鋼片和膠帶簡單包一下就繼續幹活,一刻不停。別人讓他休息一會,他說“能提前1分鐘交工,就能提前1分鐘救治病人”。

每一個為防疫工作付出心血的人們,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七雲志願

24小時,2班倒,這批忙完,下一批跟上,泥地、水管、板房頂都是床,吃飯間隙眯一會兒,起來接著幹,這就是他們的生活。

疫情之下,除了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還有一群人在武漢醫院的重症病區和醫務工作者並肩作戰,“他們“便是環衛及清掃保潔人員。在醫院工作的環衛工人,需要和醫護人員一樣,穿上防護服進行嚴格的自我防護。每天的工作就是冒著感染風險清洗廁所、收拾病人的嘔吐物、收集大量的醫療垃圾等。

每一個為防疫工作付出心血的人們,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七雲志願

還有一些老年人為新冠肺炎疫區捐出他們的畢生積蓄,1月28日,浙江杭州退休環衛工戚寶興捐出10萬元,2月9日,江蘇常州一名退休老工人捐出50萬,2月10日,在重慶路邊擺攤的87歲老人倪素英捐出20萬……

雖然我們不鼓勵老人這麼做,也不願意他們把自己的養老錢拿出來。但他們的初衷都是“國家有難,我不能做旁觀者。“每一個普通人,都在為了戰”疫“而努力。

疫情是殘酷的,無情的,但每一個為武漢懸心的人們都在用自己的溫暖照亮前行的路。

那些正在戰場上廝殺的人們啊,別怕,你們的身後,有無數中華兒女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只要每個人都點亮心中的光,再暗的路都會被照亮!春天,馬上就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