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弊端那麼多,朱元璋為什麼要分封諸王?

我家的那個玲


中國各個朝代的體制一直在封建制和郡縣制之間來回搖擺!尋找一個平衡點!


封建制和郡縣制各有優缺點,不同時期會發揮各自不同的作用!


下面請看封建制和郡縣制發展脈絡:

1,秦朝沒有分封諸王,起義軍在東部造反,中央遠在關中,地方政府無力鎮壓!秦朝崩塌!

2,西漢分封諸王,呂后之亂終被諸侯國和在朝大臣齊心平定!但後面諸侯國尾大不掉,造成七國之亂!

3,東漢沒有分封諸王,天下大亂,各地群雄割據,中央無力掌控!

4,西晉吸取曹魏被篡權的教訓,大封諸王,保衛司馬家天下!後,白痴皇帝上臺,造成八王之亂!

5,唐朝採用郡縣制,另派遣無血緣關係的將領任地方節度使,造成安祿山權利過大,釀成安史之亂!

6,明朝太祖朱元璋,吸取唐朝和元朝教訓,分封諸王,拱衛中央,保護朱家天下不變色。

所以,朱元璋不傻,分封制是有分封制的好處的。


分封制的好處在於可以拱衛中央,鎮壓地方,在天下大亂時這招特別有效。


朱元璋對以往的封建制進行了改進,限制了諸王的權利。即所謂“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只給他們軍事權利,其他權利加以限制,不具備跟中央抗衡的實力!


穿越歷史的火龍果


試回答本題:朱元璋雖無太高的學識,但是作為一代雄主,他對歷史上歷代王朝的成失得失,還是有所瞭解的!難道他會不明白分封制,是易於引起天下動亂的根源嗎?我個人淺見以為朱元璋之所以逆流而動,堅持實行分封制,是有著以下幾個原因的。


一、迫於明朝初建之形勢

明朝初建之時,內部整合未完,而外部北元的勢力仍很強大。北元不甘心失敗,時刻想要反撲中原。

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想到了分封兒子到邊境地區,去作塞王的方法,讓他們去獨擋一方。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那些塞王們作為朱明王朝的利益共同體,一定會為捍衛王朝的安全盡心盡力的。

至於那些統兵大將,是沒法得到朱元璋的完全信任的。在這一點上,統兵大將們可沒法與朱元璋的兒子們相提並論。也因此朱元璋將兵權交到兒子們手裡,是比交到大將們手裡更為放心的。這是朱元璋分封兒子們,去塞上為王的原因之一。

二、為防止功臣坐大,危及朱家江山


至於朱元璋為何在內地也分設諸王,那也是可以理解的。這也是出於釆取分封藩王,並賦予他們一定權力,但又對其有所制約的方法,從而令那些藩王成為可以屏衛皇帝的力量。

況且在明朝初建之時,功臣集團的勢力是非常強大的。其勢力盤根錯節,環繞於中央乃至地方。不錯,朱元璋是將那些過於違法亂紀的功臣們殺掉了一批。

然而這也難以保證,以後就不會再出現新的勢力集團,對皇權構成威脅。為了朱家江山的絕對安全,對誰都信不過朱元璋便重拾歷史上,分封藩王、制衡地方的方法。試圖用藩王去壓制,可能對中央構成挑戰的地方勢力。

三、朱元璋認為自己能夠設計出一套,可以制衡那些藩王的制度,使其循規蹈矩,不致生亂。在崇禎自盡以後,藩王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作用。


朱元璋當然也會意識到,歷史上那些因藩王坐大,朝庭無法制約而致亂的教訓。因此設計出了《皇明祖訓》這樣的祖制。

試圖以宗法制度來約束藩王們的行為。使藩王們既能享有尊榮,並擁有屏衛中央的權力,而又不致於生變、生亂。

然而事實證明朱皇帝的設想,只能是一廂情願。在朱元璋去世之後不久,身為藩王的朱棣便起兵,以“靖難”的名義,公開與建文帝朱允炆叫板。


朱允炆只做了區區數年天子,就被叔叔給趕下了臺,從此以後生死不明。而朱棣在奪取了天下後,又對朱元璋設計的藩王制度進行了調整,大大削弱了藩王的權力與實力。

儘管如此在朱棣之後,明朝還是出現了所謂“寧王之亂”以及其他個別藩王謀反的事兒。這說明朱元璋的以藩王拱衛中央的設想,還是存在漏洞與不足的。

不過要是從清軍入關以後,明朝殘存宗室藩王們,雖屢僕卻屢起的起兵抗清來看。朱元璋設想的藩王制度雖有不足,卻也並非亳無用處。可以設想:假如明朝沒有分封藩王到各地,而是將他們集中到京城,那麼即使不被李自成一網打盡,也會被清軍一掃而空。那麼明朝也將會滅亡得更快,也更徹底。


北疆同心


分封制和郡縣制究竟哪個更好,是古人兩千多年都沒有完全搞清楚的問題,一直在不斷的嘗試和改良。

周朝是標準的分封制,秦人意識到中央集權的重要,於是創造了全國範圍的郡縣制。結果秦兩世而亡,漢人認為分封制還有著旺盛的生命力,但是中央集權的甜頭也嚐到了,已經欲罷不能,於是分封和郡縣並行,並傾向於郡縣制。

東漢末年,地方豪族崛起,三國高層都見識了漢室宗室的軟弱,曹操父子就想恢復完全的郡縣制,大力削弱宗室。結果被司馬氏鑽了空,司馬炎稱帝后,一味兒增強宗室藩王的實力,事實上恢復了分封制。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八王之亂讓日後所有皇室對分封制心有餘悸。分封制再未成為主流,通常都是兩種制度並行,以郡縣制為主。

南北朝時期以及唐朝前期眾多的皇室內鬥事件,徹底堅定了後人虛化藩王的決心。即使是部落傳統頑固的遊牧帝國也逐漸適應,弱化藩王勢力。

直到元明交際,朱元璋對元人在地方上的虛弱統治有著深刻理解,對起義軍內部的爾虞我詐也習以為常,自己人掌控一切才最可靠,是朱元璋必然的措施。

當然,朱元璋有眾多成年兒子和驟然擴大的廣闊領土,朱元璋有基礎和能力去實現分封制。不過朱元璋也知道這只是權宜之計,也從未把地方上的所有權力都分給兒子們。藩王的封地大多都在邊疆,中原的精華地區多在中央手裡,這和之前的分封制有很大區別。而且在後期,洪武大帝已經著手削藩,皇帝的權力前所未有的強大。可惜建文帝操之過急,又過於仁慈,否則朱棣不可能成功。


生物學家講歷史


一說起古代,咱們立刻想起一個貶意的形容詞:封建。

封建一詞出自於《詩·商頌·殷武》:“命於下國,封建厥福”,最開始是個褒義詞,指帝王分封諸侯,諸侯鎮守一方,幫助帝王管理地方,拱衛中央政權。

周天子就是那麼做的,初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天下太平。只是天高皇帝遠的,諸侯們的野心逐漸被養大,中央政權又沒有行之有效的管控機制,諸侯們尾大不掉,本是護衛朝廷的,結果反而成了朝廷最大的威脅,春秋、戰國就是因此而來。

這就是分封制的弊端:中央政權只要稍微弱勢,諸侯就會割據一方,導致群雄並列,天下大亂。

朱元璋不傻,他少年時雖然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但這麼多年南征北戰下來,積累的經驗遠勝書本上的知識。依然堅持分封諸王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讓子子孫孫都能同享富貴

朱元璋是苦過來的,富貴之後就想讓兒孫們無論是哪一支哪一脈都過上好日子,這是一個皇帝難得的溫情。

明面上,朱元璋分封諸王的理由是:“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

雖然他說分封諸子全是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我認為還是有私心的。分封制在歷史上有過慘痛的教訓,但朱元璋以一個父親的心態來看兒孫們,自帶慈父濾鏡,下意識的覺得他們不會造反,這是人之常情。

二、缺乏安全感,刻意培養朱家的勢力

朱家是中國曆代皇室中出身最低微的,朱元璋當過乞丐,生父生母早亡,親戚六眷也很少。當他坐上龍椅之後,定然會有高處不勝寒之感,昔日的功臣們此時都成了潛在的敵人。

最危險的是,朱家勢單力薄,是從他這一輩才興旺起來的。唐朝、宋朝、清朝甚至漢朝都不會有這種問題,皇家宗室一大堆。只有朱家,唯有主幹沒有枝葉。群臣若是真的發難,連個援手都沒有,只有自家人。

怎麼辦呢?一方面壓制群臣,很多大臣就是因朱元璋的這種不安全感而喪命的,另一方面給自家人更多的權力,把25個兒子及1個侄孫朱守謙都封為藩王。

但雖說分封了,朱元璋也沒昏了頭,春秋戰國就是前車之鑑,他不可能照搬那一套,對藩王有諸多限制,不可插手地方經濟、民生、軍務。但有監督地方的職責,何況皇帝之子,誰敢得罪?所以各藩王日子過得美滋滋。

等明成祖朱棣上位之後,對藩王的管控就更加嚴格了。《明史稿》這樣記載: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軍事事務,不得擅自離開封地,無召不得擅自入京,不得結交地方官員。且王不見王,兄弟們離京之後想聚一起喝個酒?對不起,不行!

錦衣衛、各地的巡按、鎮守太監及部隊負責監視諸王,只要踏出封地一步立刻逮回去,並且時時給皇帝打小報告。

朱棣這麼做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可不想下一個朱棣出現。

總之,朱棣之後的藩王們差不多是被朝廷當豬養起來了,所以再沒掀起什麼大風浪。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分封弊端那麼多?朱元璋為什麼要分封諸王?朱元璋並非看不到分封的弊端,只是因為他的出身以及當時的形勢,他才不得不分封多個藩王。其實,朱元璋分封的時候,已經和漢朝的分封有了很大區別。

朱元璋的出身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是和尚出身。後來他登基之後,甚至敏感到,奏章裡面有“僧”、“光”等字眼都要被殺頭。這樣的一位君主,他登基之後,宗室的力量還是非常弱的。但是勳臣和文官集團卻是很大的一股力量,朱元璋自信自己能駕馭住這股力量。但對於繼位人是否能駕馭住,朱元璋沒有信心。所以,朱元璋才要大力地增強宗室的力量。而增強宗室的力量,最好的無疑便是封自己兒子為藩王。

當初,漢高祖劉邦大約也有相同的心思,才大肆分封子弟為諸侯。雖然歷史上有漢朝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這些前車之鑑。但無論是誰登上皇位,可都還是他們家的後代子孫。這樣,即使是最壞的打算,肉爛還是在鍋裡,皇權不會旁落,只會在他們宗族裡流轉。所以,朱元璋才會把兒子們都封為藩王。


天下未定

雖然大明已經建國,並且把元朝趕出了北京城,但是元朝殘餘的力量依舊強大。這些殘餘勢力不時騷擾邊疆,需要相應的鎮守、防禦力量。如果把軍隊的權力交給文臣、武將,那麼很容易形成唐末藩鎮割據的形勢,所以這也逼迫朱元璋選擇至親之人防守邊疆。尤其是在幾次屠殺勳貴、文官集團之後,藩王更是成為一支保家衛國的重要力量。朱元璋對大臣非常狠,對自己的兒子卻是相當不錯。

所以,我們從明初各個藩王分封的位置來看,很大一部分都在邊塞,可以稱之為塞王。朱元璋的用意也很明顯,這些藩王連起來之後,形成了防禦線。朱元璋還曾對建文帝說過:“朕以御虜付諸王,可令邊塵不動,貽汝以安。”邊疆的藩王形成抵禦外敵的第一道防線,內地的藩王形成第二道防線,還可以監督外側的藩王,同時拱衛京師。內外藩王相互進度、制約,而中央的力量遠遠強於各地藩王,可以對各藩王進行制衡。要不是建文帝所用非人,朱棣是完沒有可能成功的。內外藩王對朱棣夾攻,再加上朝廷大軍到來,朱棣只能成為甕中之鱉。可歷史就是如此滑稽,朱棣靖難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吸取宋朝的教訓

朱元璋在採取分封之前,肯定會拿以往的朝代進行對比。而離明朝最近的漢族政權,無疑是宋朝了。宋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所有的宗室都養在京城,一個個成了富貴閒人。等到危難到來的時候,宗室根本沒有力量幫助皇帝。所以,朱元璋才會在邊境分封塞王。但是在南京周邊很大範圍內,是沒有藩王的。這也是預防藩王造反,如果離京城太近,皇帝沒有反應的時間。

這還不算完,此時朱元璋分封給藩王的封地並不大。藩王能帶領的軍隊也不多,少則三千,多則一萬九千人的軍隊。這些藩王,只有在外敵入侵的時候,才有權力暫時節制其他軍隊,在平時是沒有這個權力的。此外,藩王並沒有治權,即對於官員的任免和對地方的治理,都是中央派遣官員的。這樣,就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藩王的做大,也沒有實力和中央叫板。

綜上所述,朱元璋之所以分封諸國,並不是沒有看到分封的弊端,而是預先做了處理。朱元璋既用了分封的優勢,又對分封的弊端採取了預防措施。這些措施不可謂不深思熟慮,也凸顯出朱元璋戰術、戰略大師的水準。怪就怪在繼位的建文帝生長在深宮之中,對於削藩的難度判斷失誤。他以為自己可以像漢景帝那樣輕鬆平定叛亂,只是他手下沒有周亞夫。導致朱元璋如此嚴密的設計,都沒保住他的寶座,最終讓朱棣趕下了臺。


歷史摩天輪


因為不分封,邊地不穩。幾萬大軍由外人掌握,更不放心。

分封制的好處在於延長國壽。因為藩國是中央國的備份。中央垮了,藩國還能復興。

周分封,八百年。

秦郡縣,十幾年。

漢分封,又復興。

從歐洲歷史可知,分封是有利於維持政權活力的,貴族民主制好過君主專制。

講到底,大一統模式的死穴在於,君王若亂來天下必垮。秦二世晉二世隋二世,教訓太大。

分封制好處在於,一堆大小君主競爭,總有一二個優秀的。


王鐵堯


明朝開國伊始,朱元璋即開始大肆分封其子為藩王。主要原因是:

一、加強北方防禦,有效制止北元殘餘勢力的南下,捍衛邊疆。

二、朱元璋對地主官吏極度不信任,甚至充滿敵意,通過幾次大興黨獄,國中元勳宿將,殺戮殆盡。

三、鑑於歷史上唐、宋兩朝宗藩勢力微弱,皇室孤立,危難之時無所援助。

在這種情況下把邊防和護國重任交給至親骨肉以外,也再無良策了。

明初的分封對於中央集權來說總有一股離心力量。朱元璋死後,隨著藩王勢力日益膨脹,削藩已成必須之勢。建文帝削藩以藩王朱棣奪得帝位而宣告失敗。

朱棣以後對在“分封而不賜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祖訓和歷朝帝王嚴厲管束下,藩王們徹底喪失了在國家事務中的政治活力,他們除了擾民佔地,魚肉地方,傳宗繁衍、消耗財富外,無所作為。


藥廠門衛


古代分封制的特點用一個公式可以簡單概括,皇帝——諸侯——卿大夫——士。

即皇帝為了穩固政權,分封功臣和皇帝的兒子孫子們,給他們土地,給他們兵,讓藩王各自為主,管理地方人民。他們具有土地管理權,行政權。

各藩王分而治之。也就形成了割據勢力的弊端。

古時為了維護統治,分封制規定,諸侯必須:

1,服從皇帝的命令;

2,藩王有為皇帝鎮守疆土的義務;

3,隨從作戰;

4,交納貢賦;

5。有朝覲述職的義務。

雖以上規矩可以制約分封制,但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

歷史關於分封制的錯誤決斷所得的朝代更替,皇帝下場悲慘的結果也不在少數。

漢朝的藩王野心勃勃,造成“七王之亂”;

周朝的“楚莊王問鼎”;等

都是分封之下弊端縮影。

朱元璋作為一個開國之君王,為什麼不顧弊端而堅持分封從他的一席話便能瞭解個大概。

他說了這樣一段話“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封爵,分鎮諸國。聯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他覺得國土非常遼闊,一是若有敵人侵略軍隊定會措手不及,而且各地百姓不好管理應該各地封王。讓各地藩王鎮守一方國土,便可保衛國家,安頓黎民百姓。他計劃的不錯,因為都是他的兒子,他便不用擔心被外人奪去江山。在他的分析裡。此策略有益無害。

一,藩王都是他的兒子,他不會擔心江山被竄。

二,藩王可以幫助中央集權,下管黎民,上防賊寇和外族,使得管理和打仗都有人負責防禦。

三,皇帝可以輕鬆應對自如。

四,遼闊土地有保障。

可是他卻沒有想到的是,孫子繼位後,所實行的削番的種種策略,致使朱棣起兵謀反,造成“靖難之役”。

其實若沒有建也許帝的削番,可能朱棣也不會起兵謀反。

他沒有想到朱允文會削番,也就沒有想到他的兒子會謀反。

總結之下,就是他不太瞭解朱允炆,以為他很有能力能控制各藩王,卻沒想到他會削番。他也不太瞭解他的兒子,沒想到在那麼艱險的情況下會不顧一切起兵造反。

但有一點,朱元璋的最初想法卻沒有變,即便藩王造反成功,但他的國家也還是他們朱家的朝廷。他的皇位還是他兒子的,只是變了個人。也許,從大局觀說他並沒有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