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接觸過感染者或者已經出現症狀卻隱瞞不報的人是什麼心理?

犬夜叉和阿離


他們很可能不是想害人,而是不敢面對自己可能感染的事實。灰犀牛效應。還有僥倖心理作怪,對這個病的認識偏僻。怕影響自己的名譽從一個健康人變成傳染病人,心理抗拒。怕遭到社會健康人群排擠歧視。失去社會角色價值。



OH催眠療愈師安心


隱瞞不報的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人,一類是知道自己得了肺炎故意隱瞞,有報復心理想去傳染給別人的意圖;第二類是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炎,但卻沒有報復社會心理的人。

第一類人:

1)社會責任感嚴重缺失。想著我得了病,我覺得很倒黴很不公平,我要讓別人遭殃才心理平衡…(這種心理確實有點可怕有點人格分裂)

2)自私心理。只想著自己心裡暢快,卻未曾考慮過對無辜者造成的傷害。

記得新聞也有報道過,有老人得了病還故意上街與多人親密接觸的案例。

第二類人:

1)最大的就是僥倖心理吧。他們雖然生病了但不願意去確診,想著我可能只是普通感冒發熱

2)害怕被排斥被歧視: 畢竟現在對確診人都是不太友好的。 覺得別人會離我遠遠的,如果被隔離了可能還會對我們家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就像現在武漢人並不受待見,外人一看到路上的武漢牌子的車就馬上害怕地上報。記得新聞說過有個在德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因得了肺炎而遭到別人的歧視。

3)恐懼心理: :畢竟現在形式嚴峻,物資稀缺: 我要是真的被確診怎麼辦?被隔離的日子很難熬怎麼辦?物資稀缺治不好怎麼辦……等等很多恐懼的想法

4)怕麻煩的心理: 如今物資稀缺床位緊張,有人覺得在家隔離比醫院好,肯定還要走一大堆程序……

5)生命安全意識不過強: 他們沒有更多的考慮到家人的生命安全,擅自做主很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發熱了應該立即上報,才能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癒。





Soul擺渡營


實際上,在這次疫情中,隱瞞自己的病史導致感染或者隔離的事件還有很多,但是都沒有這一件涉及的人員廣,關注的熱度高。

很多人會批評這些隱瞞信息的人,他的做法當然是有問題的。但是我們能不能從這些隱瞞信息的人員背後找到一些共同點來避免或者減少類似的事件呢?所以我們先要解決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們要隱瞞(包括接觸病人或者來源地)

(以下分析原因並非針對此人)

1,ta擔心來自武漢的信息讓ta受到排斥或歧視。歧視是針對特定族群的成員,僅僅由於其身份或歸類而非個人品質而給予的不同對待。總是以犧牲某族群的利益為代價,提升另一族群的利益。

有人認為他們只是生病了,這有什麼好歧視的?但其實,歧視可以發生得很常見。有一篇記錄SARS親歷者的推文就寫到,由於自己在“非典”中失去了兩位親人,重返校園之後,大家對她格外“關注”,即使她的體溫正常也不讓她上學,還有人覺得她是“災星”。

在本次疫情中,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有突出“武漢人”字眼的宣傳標語,有人們對“武漢人”避之不及的描述……由於害怕自己被排斥,被歧視,有些人便選擇了隱瞞。

2,ta認為自己不會得病。這是一個認知上的偏差,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別人可能得病但自己不會得病,既然自己不會得病,那麼說從哪裡來有什麼不同,況且說了還會讓別人慌張。於是選擇隱瞞。這就是認知偏差造成的僥倖心理。

這種偏差很常見,甚至有些人錯覺得自己身體好,即使感染了肯定也能扛過去,有一種“蜜汁自信”,從而輕視了正確的防護。

3,ta擔心得不到治療。這應該不符合題中的情況,但是在武漢地區和當年非典肆虐的北京地區是有類似情況的。在紀錄片《非典十年祭》中護士提到,她詢問了病人好幾遍是不是接觸過非典病人均被否認。直到後來,醫生護士得知,她的老伴在另一家醫院因為非典病逝才迅速將她隔離。ta只是擔心自己說了真實的原因,不給收治。

在疫情爆發之初,也確實傳出過一些病人隱瞞病情入住的案例。

4,ta不重視疫情。這就是一個思想上的問題,也可以說和第二點緊密相連,ta沒有意識到疫情有多危險,傳染性有多強,來源地信息有多重要。

5,ta沒有社會責任感。這是一個非常關乎品質的結論,可以說是在否定ta的人品。但是這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如果ta瞭解疫情有多嚴重,在醫療資源充足的情況下仍然隱瞞情況,很有可能缺乏必要的社會責任感,有一些自我中心。

6,ta想故意傳播疾病,反社會人格。這是一個更為嚴重的指責品質的結論,可以說徹底否定了ta的人品。當然我們不要把人想的那麼壞。


舒服的晴天


怕死而已~其實這種心態是要不得的,,


向日葵李林


或,恐懼

或,自欺欺人


一尚團體心理


感覺自己沒事,不希望自己被隔離,沒有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還要交一些費用,正是因為疫情帶來的休息,讓自己無法得到滿意的工資,還要購買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很多人都帶著這種心理來隱瞞病情



勵志大毛


我想這樣的人應該是

1 內心比較脆弱的人,

2 很好面子的心理,

3 僥倖心理

4 報復社會心理。


奇葩百態


我覺得,舉個例子說就像,小孩子小時候犯了錯不敢跟家裡人講一樣。怕被批評,怕被職責,也更怕自己被隔離不再有愛了。突顯在一個怕字上吧。


用一輩子修心修自己


怕周圍的人歧視和排斥,個人及家庭確實是有放不下的事,內心對肺炎及其不確定性的恐懼,僥倖心理作怪。我相信那種有報復心態的人畢竟是少數。


文鳥剛


第一是害怕;第二是觀察自己是否真的被傳染,會不會出現發燒的症狀;第三是想單獨隔離一段時間,如果真的是傳染了,在家吃藥不行後再去醫院;第四是疫情大爆發時期又怕在去醫院中被傳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